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探讨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攻击分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整群抽取的上海市10所幼儿园1 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12.9%,男孩攻击性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女孩(P<0.05).目前健康状况好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健康状况一般或较差者,1岁内不适症状较多者攻击性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儿童,曾患疾病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曾患疾病者,儿童存在入睡困难也显著增加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健康状况较差、1岁内不适症状较多或曾患疾病等与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攻击性行为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的攻击性行为分量表和自制的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湖北省黄冈市487名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总检出率为8.83%,男女学前儿童攻击行为分别为10.32%和6.80%,不同性别、年龄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年级攻击性行为检出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攻击行为的检出率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下降。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有玩具或图书数量多、睡前讲故事、单亲家庭,而喜欢玩仿制枪玩具、父母教育方法不一致、母子感情差、母亲孕期精神状态差等是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问题受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需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并给他人带来身体与心理伤害的行为活动[1]。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儿童诸多问题行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儿童早期就已经出现,并在整个学前期迅速增多[2]。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稳定性很高,对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都具有严重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Teacher's Checklist)、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一般情况问卷针对上海市10所幼儿园1 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 【结果】 学龄前儿童反应性攻击均分为2.12±0.92,主动性攻击均分为1.39±0.68,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8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童、父亲文化程度低、母亲年龄小、家庭矛盾性高和成功性高是儿童反应性攻击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男童、父亲文化程度低、母亲年龄小、家庭矛盾性高和看电视时间长是儿童主动性攻击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反应性攻击性行为明显多于主动性攻击行为,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男童两种类型的攻击行为均显著多于女童。家庭环境因素与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应根据儿童的攻击行为类型和相应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5.
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可以是身体、言语攻击,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在儿童青少年中大多体现为校园暴力[1].教育部统计显示,2016年5-8月共有68起校园暴力发生,75%的校园暴力发生在中小学生之间[2].有研究表明,犯罪的青少年中,48%在9岁时具有攻击性行为,70%在13岁时曾表现出攻击性行为[3].由此可见,儿童青少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与随后的行为问题或犯罪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尽早识别儿童成长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并进行矫正,对于个体健康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攻击行为开展干预的实践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并了解其与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I)父母问卷攻击行为分量表、父母行为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10所幼儿园1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根据CBCI量表攻击分量表,12.9%(95%CI:11.0~15.0)的学龄前儿童有攻击性行为,其中男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13.7%(93/680),女童为11.9%(66/55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敌意/强制的教养行为(OR=2.396,95%CI:1.636~3.510),以及父母与祖父母对儿童不一致的管教态度(OR=1.867,95%CI:1.287~2.710)更能引起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相对于无睡眠困难者,经常存在入睡困难(OR=3.415,95%CI:1.901~6.135)或有时存在入睡困难(OR=2.147,95%CI:1.256~ 3.671)的儿童也具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此外,儿童看电视时间少于1 h/d(OR=0.252,95%CI:0.136~0.467)、父亲年龄大(OR=0.703,95%CI:0.503~0.983),儿童经常参加户外活动(OR=0.617,95%CI:0.399~0.955)是其攻击性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家庭中应注重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以及对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以减少或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儿童少年攻击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YG-WR性格量表对武汉1032名7 ̄10岁的小学生进行了性格检测和性行为的筛查,并影响儿童性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6.30%,男(8.77%)明显高于女(3.83%),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儿童本身的性格类型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师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青少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对行为出现的原因探究,基于家庭因素分析青少年攻击行为因何产生,与家庭因素有着怎样的关系。方法针对某小学,选取200名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筛查出100名学生,并邀请学生的家长共同参调查,以评级测试的方法,测试学生和家长的反应,并对其反应行为进行记录。并基于家庭因素探讨攻击产生倾向。结果儿童在面对言语攻击时,产生的分数最高,儿童的产生的攻击性行为,男生产生的攻击倾向明显要大于女生。同时,儿童攻击倾向与年龄也有关系;家庭教育背景因素,也使得儿童攻击行为存在差异。家庭中,父母教育方式也对儿童的攻击行为造成影响,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家长和学生的测试,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青少年存在的暴力倾向,与家长的言行举止、家庭教育、家长文化素养等都有关系。根据测试记录,有效验证了儿童攻击行为产生因素与家庭的联系,想要减少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出现,需要家长为青少年提供温馨的成长环境,保障青少年身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胡健  雷世光  薛婧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578-2581,2587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现况,分析流动模式对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2年7-10月,采用分阶段抽样方法 ,在贵州省兴义市、七星关区、威宁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集中的工厂、建筑工地、服务场所随机抽取845名有性交行为的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高危性行为一对一面访匿名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结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商业性行为或临时性伴侣性行为或多性伴性行为)构成比为66.8%,高于汉族流动人口49.8%的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构成比(P0.01)。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迁移类型、流动城市(镇)数等特征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苗族、布依族流动人口较汉族流动人口易发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OR值分别为3.88,2.08;男性流动人口较女性流动人口、迁移类型为跨县或跨乡流动人口较跨省流动人口、流动城市(镇)数3个的流动人口较流动城市(镇)数1个的流动人口易发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OR值分别为2.37,1.75,2.27,2.17;年龄≥35岁的流动人口较15~24岁的流动人口不易发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OR值为0.55。结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发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概率高于汉族流动人口;迁移类型、流动城市(镇)数对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攻击行为与情绪管理的内在关系,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统一采用Buss-W arren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中国修订版和Goleman情绪智力量表对全国5个省市共8 136名城市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儿童的攻击行为和情绪管理能力存在显著个体差异。性别是男生,来自单亲或重组家庭,父亲文化水平低均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攻击性高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和低攻击儿童。结论儿童攻击性高低与性别、家庭类型,父亲文化程度和情绪管理能力有关,应加强对高攻击性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贵州省苗族小学3~6年级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以促进贵州省苗族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方法:在贵州省苗族聚居县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6年级苗族小学生510名作为研究对象。了解苗族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苗族儿童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较低。总体满意度均分为(44.59±12.64)分,为不太满意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的一般满意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苗族儿童认知成分分数为(49.84±12.06),高于情感成分分数(42.28±1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满意度以抑郁体验分数最低,家庭生活分数最高,分数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抑郁体验、躯体情感、焦虑体验、学校生活、同伴交往、生活环境、自我认识、家庭生活。男童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总体满意度评分均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亲家庭儿童情感评分、总体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家庭儿童(P<0.05);父母是文盲的儿童认知成分评分、总体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低于父母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儿童的评分(P<0.05);学习成绩差的儿童情感成分和总体满意度低于成绩好的儿童(P<0.05);父母不关心的儿童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总体满意度评分均低于父母关心的儿童(P<0.05)。不同年级儿童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发现父母对儿童的关心、儿童健康状况及儿童学习成绩对主观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苗族儿童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均较低,以情感成分满意度最低。男童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低于女童。儿童学习成绩越好,父母越关心儿童学习、儿童自身的健康状况越好,则主观生活满意度越高。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类型、父母文化程度、儿童所在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及家庭成员关系并不明显影响儿童主观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苗汉族中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部边远山区苗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父母养育方式,比较苗、汉族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310名苗、汉族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苗族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依次是恐怖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与汉族中学生相比,苗族中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等。苗族学生的父亲对其子女的保护倾向表现更明显。结论苗族学生尤其是苗族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湘鄂渝黔边区苗族学生体质量指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湘鄂渝黔边区6~16岁苗族学生体质量指数(BMI)分布特征及其营养现状。方法:应用人体测量法测量苗族学生的身高和体质量,利用公式计算体质量指数,并对其分布特征和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男女学生BMI值随年龄增长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男生年平均增长0.40kg/m2,女生年均增长0.55kg/m2;11岁以前,女生的BMI均值低于男生平均水平,12岁后又高于男生;苗族男学生除了15岁外,各年龄段BMI均高于汉族男生,大多数年龄段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生各年龄段的BMI值均高于2000年全国汉族学生平均水平(P<0.05),营养不良率和超重肥胖率均低于2005年全国汉族学生平均水平;苗族男生和女生营养状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湘鄂渝黔边区6~16岁苗族学生总体营养状况良好,但仍有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现象存在,应继续加强中小学生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湖南省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紧急避孕知识现状,以便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方法对湖南吉首大学大一、大二年级1145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9%的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19.6%的学生曾有过婚前性行为;3.6%的女生曾做过人工流产;有63.5%的学生听说过紧急避孕,90.8%的学生对紧急避孕知识的获得感兴趣,但对紧急避孕知识掌握程度低;土家族和苗族学生紧急避孕知识回答正确率显著低于汉族;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靠自己查阅资料。结论民族地区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紧急避孕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校后勤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杭州市某高校后勤集团的所有员工进行调查,以总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分来评价高校后勤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822名员工参加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01份;高校后勤人员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不同工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员工在一些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体后勤员工中等程度心理症状的阳性率为3.7%,其中,男、女员工检出率相同,年龄40~49岁组、大学本科以上组和一线员工组检出率高于其他组。结论高校后勤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其特殊性,应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周边儿童血铅水平,为制定铅中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蓄电池厂周边6月龄~14岁儿童240名为调查对象,按拟定的调查表调查儿童的基本情况;采集儿童静脉血,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分析儿童血铅水平及血铅异常检出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住址、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儿童血铅水平。结果儿童血铅水平为(98.89±27.28)μg/L,血铅异常检出率为41.67%。男童血铅水平高于女童血铅水平;学龄前儿童的血铅水平高于学龄儿童血铅水平;住址在公路边或街边、且靠近工厂的儿童血铅水平高于住址不在公路边或街边、且远离工厂的儿童血铅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不良饮食、行为习惯的儿童血铅水平高于无不良习惯的儿童血铅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蓄电池厂周边儿童铅蓄积状况严重,环境干预和健康教育是预防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芜湖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芜湖市57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35.7%的初中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5.3%的初中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得分排在前三位的是学习压力,自我强迫,情绪不稳;(2)在抑郁、焦虑、自我强迫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焦虑因子上,留守初中生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初中生,在另外9个因子上,两类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芜湖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应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要关注女生和留守初中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维汉族婴儿辅食添加现状,分析辅食添加早晚与婴儿相关疾病发病情况的关系,为开展儿童保健及婴儿营养改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2008年1~12月期间来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0岁维吾尔族婴儿598人,汉族婴儿2869人,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结果维族婴儿0月~首次添加辅食率为57.19%,汉族为31.20%,0~2个月的维族婴儿添加辅食率大于同龄汉族婴儿(χ2=18.26,P<0.05);维汉族婴儿首次添加辅食均以水和乳类为主,且维族婴儿首次添加淀粉类食物早于汉族;0~6个月和10~12个月的维族婴儿人均发病次数均高于汉族婴儿,7~9个月的汉族婴儿人均发病次数略高于维族婴儿,1岁之内的总人均发病次数维族婴儿高于汉族婴儿(T=2.134,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维汉族父母都存在添加辅食过早的现象,1岁内婴儿人均发病次数维族高于汉族,应对婴儿父母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尤其对维族父母加强添加辅食知识的宣传,纠正辅食添加中的一些误区,促进婴儿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合肥市0~6岁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态度和行为.方法 抽取0~6岁儿童家长,采用自行设计的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预防接种知识平均得分为(74.96±17.10)分,平均知晓率为75.0%,来自合肥市区的家长知晓率得分较高;文化程度高的家长,知晓率得分较高;家长户籍可能是影响儿童按时接种的因素(χ2=16.778,P=0.000);儿童性别可能是影响家长带儿童全程接种的因素(χ2=4.874,P=0.027),也可能影响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χ2=6.481,P=0.011).结论 我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高,重点应加强农村地区和低文化程度父母的免疫规划教育工作,同时应关注女性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提高疫苗接种的及时率及完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