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描述西双版纳州1985-2010年25 a来7~18岁傣族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的变化特点,为研究傣族学生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1985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中云南省资料,对7~18岁傣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85-2010年,7~18岁傣族学生形态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男、女身高分别增长3.94,2.99 cm,体重分别增长2.69,2.06 kg,胸围分别增长2.63,3.14 cm.各年龄组肺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男、女肺活量分别下降304.55,237.14mL.速度素质男生基本持平、女生下降,力量素质均明显提高,耐力素质明显下降,柔韧性降低;女生除柔韧性优于男生,其余项目男生均优于女生.结论 7~18岁傣族学生生理功能和耐力素质指标明显下降.应针对学生生理功能和部分身体素质指标下降的特点,采取干预措施,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2005年青海省土族与撒拉族中小学女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体能素质指标发育和发展水平,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与锻炼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青海省土族和撒拉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土族女生体质状况总体优于撒拉族女生,尤其是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但土族女生的耐力素质较撒拉族女生差。结论加强对学生自觉锻炼意识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现代体育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州1985-2005年傣族学生身体形态和运动素质变化特点,为儿童青少年发育研究提供科学基础资料。方法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西双版纳州1985-2005年傣族学生形态和运动素质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1985-2005年傣族学生形态指标中身高、体重、胸围、肩宽和骨盆宽的发育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每年的生长速度与增长总量与1995年云南省的汉族、纳西族、哈尼族和佤族基本一致,每10 a的增幅低于全国乡村水平;运动素质除力量、柔韧性和女生耐力跑有所提高外,其余指标总体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结论西双版纳州傣族学生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运动素质从1991年以来总体呈现停滞或下降状况。  相似文献   

4.
赵明发  董一凡  吕慧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519-1521
目的 探索哈尼族学生形态发育规律,为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云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0年7~18岁年龄组哈尼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体质调研数据进行整理研究.结果 25a来,哈尼族7~18岁男生身高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10a增幅明显;女生7~15岁身高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10a增幅明显,但16~18岁年龄组无明显增减趋势.7~18岁学生体重增长除女生16岁年龄组,其余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每10a增幅明显;7~18岁学生胸围,除男生9,11岁年龄组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年龄组呈停滞或下降趋势.结论 哈尼族学生体质状况有待提高,家庭、学校、社会应密切配合,以增强哈尼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4年云南省6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高峰期及其前后时期发育量的现状及特点,并分析各个民族中小学生的发育差异,为制定少数民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相关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对在云南省7个州(市)随机抽取的23 728名7~18岁中小学生,对6个少数民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和佤族)中小学生与同省汉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的均值进行比较分析,指标的测定方法 按《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要求。结果 2014年调查人群男生的身高突增高峰年龄为13岁,峰值为6.51 cm。女生的身高突增高峰年龄为11岁,峰值为6.17 cm。男生的身高突增峰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纳西族,傈僳族>佤族>傣族>汉族>白族>哈尼族;女生的身高突增峰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纳西族>佤族>汉族>傣族>傈僳族>哈尼族>白族。男生的生长突增幅度全距从高到低依次为:纳西族>傈僳族>傣族>哈尼族>佤族>汉族>白族;女生依次为:傈僳族>白族>傣族>纳西族>汉族>哈尼族>佤族。18岁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68.15±6.73)cm;七个民族18岁男生的身高从高到低依次为:白族>纳西族>汉族>傣族>傈僳族>哈尼族>佤族。18岁女生的平均身高为(155.82±5.82)cm,18岁女生的身高从高到低依次为:白族>汉族>纳西族>傣族>傈僳族>哈尼族>佤族。男生整个青春发育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增长值均大于女生,女生比男生提前两年进入突增高峰年龄符合生长发育规律。结论 云南省七个民族中小学生生长发育高峰期发育量及发育过程各有特点,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分人群、分类指导和地区分层干预的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云南省少数民族学生的体格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中等职业学校不同民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体质测定方法对彝族、白族、汉族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民旗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上看彝族和白族学生优于汉族学生。结论在学生体育教学中应按照不同民族学生的体质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5个民族学生体质动态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云南省汉族、纳西放、傈僳族、侗族和哈尼族5个民族自70年代以来学生体质变化趋势。方法:对云南省5个民族中小学生1985年、1991年和1995年体质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5年五个民放学生与1991年相比,发育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而1995年与1985年相比发育水平有显著提高,机能发育从1985年来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在汉族学生不明显,而少数民族学生非常明显;运动能力除汉放学生和纳西族学生的部分年龄组耐力下降外,其余指标均有提高。民族间发育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论:根据主要综合评价及运动能力位次变化,学生的发育水平呈提前趋势,而机能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崔英  宋静玲 《中国校医》1998,12(2):100-101
本文对云南省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血压、肺活量的均值做综合性分析,并与身高、体质、胸围的形态指标进行对比,以探讨其机能指标与形态指标间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根据《一九九五年全国、全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方案及检测细则》,选择云南省汉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  相似文献   

9.
柯芳  余毅震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089-1091
目的 了解湖北省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其20年变化趋势,为深入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细则》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要求,以2005年湖北省参加体质健康调研的7 165名7~22岁学生为对象,分析速度、耐力、力量及柔韧性素质,并与1985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05年城、乡各年龄组身体素质指标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素质指标城乡差异随年龄增长逐渐缩小.与1985年比较,2005年男女生立定跳远、男生斜身引体、女生仰卧起坐成绩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男生引体向上、男女50 m×8往返跑、男1 000 m、女800 m及男女坐位体前屈3项指标有所下降,男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下降幅度比女生大;男女生50 m跑成绩基本持平.结论 湖北省学生下肢爆发力素质和力量素质指标有所提高,速度、耐力和柔韧性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应采取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等综合措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苏立新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81-1483
目的 了解南京市7 ~17岁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为提出有效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年和2010年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对7~17岁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南京市学生速度素质2010年较2005年有所提高;乡村学生耐力素质2010年较2005年有所提高;乡村学生下肢爆发力2010年大于2005年;城乡男、女生柔韧性素质2010年较2005年均有所提高.结论 南京市学生身体素质2010年整体较2005年有所提高,但部分年龄组一些素质指标仍然出现下降趋势,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敏感期特点,为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动态分析(年增长率+0.5s)的方法,分别对每个年龄段的身体素质如50 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斜身引体、引体向上、握力、50 m×8往返跑、1 000 m/800 m和坐位体前屈等指标进行研究,探讨云南省白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和佤族6个少数民族7~18岁年龄段学生身体素质敏感期变化趋势.结果 身体素质在自然增长过程中初中年龄段(13 ~15岁)增长量大,学生身体素质除13~18岁女生的耐力素质(傣族、佤族、纳西族和傈僳族)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负增长外,其他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且大部分呈现波浪式增长的趋势;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敏感期86%以上处于男生7~8岁和11~15岁,女生7~12和15~16岁的年龄阶段,且敏感年龄分布既有分散,也有连续的特点;女生仅柔韧素质超过男生,且敏感年龄早于男生.结论 少数民族学生各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最佳年龄阶段和性别、年龄、民族差异等规律特征,可为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学校的教学课程设置、运动训练、器材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段希  吴云云  张松 《中国校医》2006,20(6):617-618
目的通过对8所中小学学生1995年和2005年的体质健康监测,了解昆明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方法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手册》要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昆明市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并有长期增长及发育提前、生长速度加快的趋势,但存在着城乡差异。素质指标速度、弹跳指标有小幅提高,但力量、耐力素质指标提高不明显,甚至有所下降。结论要改善学校体育卫生环境和设施,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  相似文献   

13.
了解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2005-2014年间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少数民族学校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和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族学生数据,对5 696名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与2005年相比,2014年柯尔克孜族男生速度、耐力跑、爆发力指标分别提高0.15 s,4.13 s,11.40 cm,斜身引体/引体向上成绩下降为6.36个;柯尔克孜族女生爆发力和力量素质分别提高7.02cm和2.87次/min,速度和耐力素质分别下降0.06 s和5.81 s.2005年和2014年比较,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多数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柯尔克孜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女生更为突出.应进一步提高柯尔克孜族学生身体素质,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改善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体质检测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1985-2005年天津市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进行比较。结果天津市大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1995年后的10a间,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身体形态指标增幅超过1985-1995年的增长水平;反映身体机能水平的肺活量指标均持续下降;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在1995年后的10a中身体素质全面下降,在2000-2005年下降幅度更加明显。结论天津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中学生身体素质持续20 a的下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7~18岁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与2005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我国21世纪的人才竞争力[2].虽然近些年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初步改善,但与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和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3].笔者通过了解中学生的体质状况,试图找到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为保持或提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云南省7个民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与形态发育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和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分析云南省7个民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对身高、体重、胸围和维尔维克指数的影响。结果 男生性成熟年龄晚于女生,2014年云南省7个民族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年龄最小为汉族(12.28岁)、傣族(12.40岁),最大为哈尼族(13.06岁)、傈僳族(13.04岁),男生首次遗精半数年龄最小为佤族(13.43岁)、纳西族(14.01)岁,最大为傈僳族(15.29岁)、哈尼族(14.60岁);女生来潮组的形态发育状况好于未来潮组(P值均<0.05),男生已遗精组与未遗精组的差异,只有部分项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针对不同性别、种族、地域特点,适时适量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膳食营养,改变不合理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强化体育锻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2008年重庆市城市和乡村中小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体能素质指标水平,为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 与锻炼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重庆市沙坪坝区、大足县监测点校7~18岁中小学生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重庆市2008年城市学生体质状况总体优于乡村学生,尤其是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但城市学生的耐力素质和肺活量体质量指数较乡村学生差.结论 应加强学生自觉锻炼意识的培养,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体质干预训练10年前、后学龄前儿童体质指标,观察训练效果,探索有效的训练模式,促进儿童体质发育。方法:开展学龄前儿童体质训练,比较10年前后学龄前儿童体质指标。结果:形态指标:6岁组儿童身高、体重2018年均优于200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年龄组均无差异。素质指标:2018年各项素质指标均优于2008年,3岁组6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岁~6岁组,除3.5岁、4岁组走平衡木无差异外,其余年龄组各项素质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学龄前儿童体质训练,能够提高儿童身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制作云南多民族围青春期学生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的百分位标准曲线和百分位数界值点,为建立各指标参考值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云南7个民族7 ~18岁学生的调研数据,采用LMS法拟合百分位标准曲线,以百分位数界值点为标准,进行学生体格发育水平比较及营养健康状况评价.结果 采用LMS法拟合百分位曲线效果良好,云南省7个民族学生体格发育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白族男、女生18岁年龄组身高水平最高(P50分别为172.14,159.17 cm),佤族男、女生18岁年龄组身高水平最低(P50分别为163.21,151.82 cm),2个民族男、女生18岁年龄组身高水平分别相差8.93 cm与7.35 cm.利用所建立的参考值标准筛查7个民族学生生长迟缓总检出率为2.01%,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8.51%和4.32%,其中傣族学生生长迟缓检出率最高,为2.40%;汉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14%,4.99%.结论 基于本地区学生体质调研数据所建立的评价标准,较客观地反映了云南省围青春期青少年体格发育水平,可为评价云南省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营养健康状况提供区域性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0.
了解云南省7个民族学生视力状况,为探索学生视力不良的原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云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7个民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进行性别、民族之间的比较,并与2005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民族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民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检出率均高于乡村学生.除哈尼族外,其余6个民族学生视力不良率2010年均高于2005年.2005,2010年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致学生视力不良较高的因素可能是生存环境、民族血缘、海拔高度和建筑材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