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查建溪  黄哲敏  江雄演  陈斌 《中国校医》2014,28(10):747-748
目的了解漳州市铅作业工人健康状况,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个蓄电池厂263名铅作业工人及112名管理和后勤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共监测43个点,22个点超标,其中熔铅车间铅烟最高浓度达2.89 mg/m3,超标96.3倍。对263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了血铅测定,最高值达到2.49 mg/L。铅作业工人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腹痛等自觉症状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铅浓度异常率为22.86%。结论铅作业工人血铅及工作场所铅浓度超标,企业应改善工作环境、改进生产工艺,加强作业工人的健康防护。  相似文献   

2.
铅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云 《职业与健康》2006,22(20):1688-1689
目的了解某市电源厂铅对作业工人健康的一般损害。方法对该电源厂212名接铅工人及162名行政管理和后勤人员进行健康查体,并对空气中铅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共测14个点空气中铅浓度,均严重超标,其中铅烟最高浓度为1.19mg/m3,超标38.3倍,铅尘最高为5.36mg/m3,超标106.2倍。接铅工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腹痛等自觉症状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腱反射异常、鼻咽部异常等临床症状出现率亦高于对照组;铅中毒发病率为35·85%。结论接铅工人工作场所铅浓度严重超标;铅不仅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造成损伤,对呼吸系统也可造成一定损伤,所以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通风排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辉  张健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4):2593-2595
目的 研究职业性铅作业工人血铅和尿酸的变化,探讨血铅浓度变化和血尿酸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车间空气中铅烟的短时间接触浓度用原子吸收火焰法检测.选择一般情况可比的非铅作业工人作为对照,根据接触铅的浓度是否超过职业限值将263名铅接触工人分为职业限值内组及超职业限值组.分析不同血铅水平和血尿酸指标的变化.结果 (1)车间空气中铅烟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达0.13 mg/m3,超标率为68.61%; (2)接铅超职业限值组血铅浓度达(3.16±0.03) μmol/L、尿酸为(528±109.48) 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血铅浓度的变化和尿酸异常率存在一致的变化趋势.结论 职业性铅接触引起血铅浓度升高和血尿酸升高,且血铅浓度越高,血尿酸升高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蓄电池行业铅危害状况和工人尿铅水平。方法车间空气铅烟、铅尘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工人尿铅水平采用“尿中铅的双硫腙法”进行测定。结果车间各部位空气中铅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最高超过国家标准的25倍;272名工人尿铅超标(≥0.07mg/L)人数121人,超标率44.49%,接铅工人尿铅超标率(46.91%)高于行管后勤人员(24.14%)(P〈0.05)。结论蓄电池行业铅危害严重,应加强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职业性铅中毒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铅作业工人的健康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630名铅作业工人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及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铅烟、铅尘超标的岗位中,出现神经衰弱症状的工人检出率较高,血铅异常率较高。检出疑似职业性慢性铅中毒16名;检出中度贫血4名,为铅作业职业禁忌证。接触铅的工龄越长,血铅异常率越高;男性接铅工人血铅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接铅工人血红蛋白异常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铅酸蓄电池企业铅作业工人存在明显职业健康损害,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执法力度,督促企业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从而预防控制职业性慢性铅中毒。  相似文献   

6.
某蓄电池厂铅污染及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太仓市某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和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方法生产车间空气铅烟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铅尘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76名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测定。结果①车间内采集8个点的空气样,铅烟5个点,其中3个点超标,最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1.4倍;②76名员工尿铅超标(尿铅值≥33.78μmol/L)有44人,其中轻度中毒(尿铅值≥57.91μmol/L)有24人;③各工段间作业工人尿铅水平显示不同程度的超标;④男女和不同工龄间的尿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工作场所作业工人尿铅水平显示不同程度的超标,应引起该单位对车间环境、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杨锡标  滕冲  陈兵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259-2260
目的了解钢绳生产企业铅职业危害状况及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铅中毒发生,为环境治理和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对17家钢丝绳厂接铅作业的240名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对工厂作业环境进行检测,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工人血铅,车间铅浓度用DFC-3BF气体采样器采集,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钢绳生产热处理车间的司炉操作处和下线操作处空气中铅烟、烟尘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最高容许浓度;下线工、司炉工与上线工的血铅超标率分别为78.57%、69.05%、37.21%;血铅超标率与工种、工龄有一定的关系,与工人的性别、工作时戴口罩、车间进行湿式清扫、吸烟、喝酒、症状等不具相关性(P>0.05)。结论作业环境中铅烟、铅尘浓度超标是接铅工人体内铅含量超标的主要危险因素;血铅与工人的性别、卫生习惯、个人防护等因素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尿铅、血红蛋白(Hb)和血锌原卟啉(ZPP)进行生物监测分析.方法 检测电池厂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对接触铅作业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尿铅、血红蛋白和血锌原卟啉测定.结果 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铅作业工人中具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162名铅作业工人中15人尿铅含量超过职业接触限值(≥0.34 μmol/L),7人ZPP≥2.91 μmol/L,15人Hb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浓度>0.05 mg/m^3及接铅工龄在2 a~者,生物监测指标明显异常.结论 蓄电池厂的铅作业工人存在明显的职业危害,定期进行尿铅、血红蛋白和血锌原卟啉生物监测十分必要,可以早期发现职业健康损害,预防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私营铁矿粉烧结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铅危害,我们对生产环境空气中的铅烟浓度及矿样的铅含量进行测定,并对79名(观察组)烧结工人和50名对照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显示,作业场所铅烟浓度为0.004-2.005 mg/m3,平均值为0.378 mg/m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铅烟MAC值为0.03 mg/m3)11.6倍,铅烟浓度与入炉矿粉铅含量呈正相关。健康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工人的自觉症状、心电图异常率、血铅(PbB)、血液锌原卟啉(ZPP)、血红蛋白(Hb)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说明土法烧结铁矿粉作业铅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铅作业工人尿铅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检测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和工人尿铅含量并比较分析。结果焊接、铸片、分片和涂片工种车间空气中铅浓度超标;接铅组尿铅浓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29±0.12)和(0.11±0.03)μmol/L。焊接工尿铅浓度最高(0.36±0.14)μmol/L;铸片工尿铅异常检出率最高(35.7%);工龄25~30年组尿铅浓度最高(0.39±0.19)μmol/L,15~20年组尿铅异常检出率最高(42.3%);不同工种车间空气中铅浓度与尿铅含量、异常检出率呈正相关。结论尿铅水平与空气中铅浓度相关。降低车间空气铅浓度,对尿铅异常者排铅治疗,是控制接铅工人尿铅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某乡镇蓄电池厂铅危害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车间空气铅浓度均不同程度地超标,超标范围0.7~49倍。73名作业工人体检发现球磨、炼铅、总成铅烟组血铅均值超出正常范围,各车间工人ZPP均值都超标。血铅及ZPP与空气铅浓度比较都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职业性接触铅引起血铅变化和肾损害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职业性铅接触的肾脏毒性,探讨血铅浓度变化和肾脏损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车间空气中铅烟、铅尘的短时间接触浓度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选择一般情况可比的无铅接触史的石棉厂个人作为对照,根据接触铅的浓度是否超过职业限值将233名铅接触工人分为职业限值内组及超职业限值组.选择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β2-微球蛋白(β2-MG)作为肾脏损伤的效应指标,分析不同血铅水平肾损伤效应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车间空气中铅烟、铅尘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分别迭0.15 mg/m3和0.14 ms/m3,超标率分别为71.67%和44.51%;②接铅超职业限值组血铅浓度达(3.46±0.07)μmol/L、尿NAG为(1.82±0.12)U/mmol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血铅浓度的变化和尿NAG、β2-MG的异常率存在一致的变化趋势,趋势χ2分别为96.27和7.18(P<0.01);④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接铅水平引起尿NAG和β2-MG改变的OR(95%CI)分别为2.77(1.70~4.52)和1.68(1.08~3.17).结论 职业性铅接触引起血铅浓度升高和肾脏损伤,且血铅浓度越高,肾脏损伤的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铅对人体的危害,为保护铅接触作业工人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铅接触作业工人进行体检。血铅和尿铅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红细胞锌原卟啉用ZPP-3800直读式仪器测定;生产环境监测按GBZ159-2004和GBZ/T160.10-2004进行。[结果]铅烟测定3点,超标2点;铅尘测定2点,超标1点;铅作业观察对象20名,未发现铅中毒者。血铅和尿铅超标发生率和神经症发生率与接触铅浓度有关(P<0.05)。[结论]铅是高毒物品,在没有低毒或无毒物品可替代的情况下,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铅烟和铅尘浓度,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铅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吴文涛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1):993-994
[目的]调查某焦化厂职业危害情况,了解苯化合物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2005年10月,对该厂车间空气中苯化合物浓度进行检测,对接苯人员和部分非接苯人员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一车间动力房空气中苯、甲苯平均浓度分别为130.5、401.6 mg/m3,二车间动力房空气中苯、甲苯平均浓度分别为120.0、150.0 mg/m3,均超国家标准;自觉症状(乏力、头痛、头晕、多梦、睡眠障碍)、血象异常的多项指标的罹患率接触组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该焦化厂存在较为严重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造成损害,需进行彻底整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低浓度铅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为预防铅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电子玻璃有限公司熔配、锥成型车间2005年从事铅作业工人139名职业性健康体检资料及作业环境卫生检测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并与该企业136名未接触铅的行政后勤人员体检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在铅烟、铅尘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情况下(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容许浓度TWA为0.03 mg/m3),接触组采集的尿样中尿铅含量最高为0.05 mg/L,均低于国家尿铅职业接触限值(0.07 mg/L)。接触组神经衰弱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下降、疲劳及多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组血压偏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接触组白细胞偏低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偏低检出率尽管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浓度铅引起作业工人白细胞降低,但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影响不大。结论低浓度铅同样会对作业工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系统造成影响。应加强作业环境治理,降低生产环境铅浓度。另外,要加强个人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职工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减轻铅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4-2008年某蓄电池生产企业铅职业危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常熟市某蓄电池企业生产性铅污染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2004-2008年某蓄电池生产企业铅作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生产环境中大多数检测点的铅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中,蓄电池制造车间铅烟最高浓度为1.03 mg/m3,铅尘最高浓度为4.80 mg/m3.2004-2008年在岗职工定期健康检查中发现尿铅升高255人,异常率达54.4%,其中达到观察对象尿铅水平119人,达到轻度铅中毒尿铅水平136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该蓄电池生产企业的生产车间多数检测点铅烟、铅尘超标,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尿铅升高明显,铅职业危害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职业性铅接触对工人的肝脏毒性,探讨血铅浓度变化和肝脏损害效应指标之间的关系,寻找铅对肝毒性的早期敏感指标。[方法]以蓄电池制造企业108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以同一企业非铅接触的76名工人和行政人员作为对照组。车间空气中铅烟、铅尘的短时接触浓度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选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作为肝毒性的效应指标,分析不同血铅水平和肝损害效应指标的变化。[结果]①车间空气中铅烟和铅尘的短时接触浓度分别为0.89mg/m3和0.25mg/m3,超标率分别为50.00%和60.00%。②随着环境铅接触水平的增加,ALT和TBIL的异常率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平均浓度变化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超职业限值组存在血铅超标现象,异常率为31.03%。超职业限值组和职业限值组血铅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随着铅作业工龄的增加,血铅、ALT和TBIL的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血铅水平的变化和ALT、TBIL异常率的变化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职业性铅接触引起血铅明显升高,肝功能效应指标ALT和TBIL不能敏感的反映铅对肝脏的毒性。  相似文献   

18.
铅的危害及剂量—反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调查了某冶炼厂接触铅烟平均浓度为0.034mg/m~3、铅尘平均浓度为0.184mg/m~3。选矿车间。0.096mg/m~3、0.997mg/m~3。烧结车间。0.633mg/m~3、0.270mg/m~3。熔炼车间。接触工人住院驱铅治疗45天后,铅暴露两周、七周、半年进行主要生化指标的检查。根据临床症状与生化指标,表明熔炼,烧结车间工人已受到铅危害,对照组工人未见明显异常。可见铅的危害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症状的发生数与PbB,PbU的浓度成正比,其症状阈浓度分别为PbB20ug/dL,PbU0.04mg/L。铅接触组的正中及尺神经运动NCV,正中及尺神经感觉NCV,均较自身对照为慢(P<0.05)白细胞和自身对照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职业性铅危害的现状,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长沙地区涉铅企业39家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铅进行检测;以3 975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不接触铅的250人作为对照组,并对其进行健康检查。结果作业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几何均数浓度分别为0.358、0.255mg/m3;蓄电池制造业铅烟、油漆使用业铅尘超标率分别为32.4%、40.5%,明显高于其他组和对照组(P0.01);工人血铅平均浓度为0.07mg/L、红细胞锌原卟啉(ZPP)平均浓度为2.86μg/gHb;手颤、窦性心律过缓检出率分别为0.5%、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该地区铅危害较大,重点是蓄电池制造业;油漆铅危害不同于蓄电池铅尘、铅烟危害,处于可接受水平;定期驱铅治疗可有效防治铅对密切接触工人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黄轶花 《职业与健康》2009,25(10):1024-1026
目的了解某市蓄电池企业生产性铅污染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市所属蓄电池生产企业铅作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生产环境中大多数检测点的铅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中,蓄电池制造车间铅烟最高浓度为1.8mg/m^3,平均浓度为0.19mg/m^3;铅尘最高浓度为3.4mg/m^3,平均浓度为0.228mg/m^3,最高超标倍数为67倍。2006年在岗职工定期健康检查中发现尿铅异常178人,检出率高达95.19%,其中铅吸收19人,达到轻度铅中毒尿铅水平158人,达到中度铅中毒尿铅水平1人。最高尿铅含量达13.04μmol/L,超过国家尿铅允许值(0.34μmol/L)38.35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该市蓄电池生产行业的生产车间多数检测点铅烟、铅尘超标,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尿铅异常明显,铅职业危害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