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病,以出现单侧带状群集分布的水疱和神经痛为特征。本病最常见为胸腹或腰腹部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变的70%,其次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约占20%。损害沿三叉神经分布,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三叉神经较脊神经更易罹患。本病甚少发生于儿童(儿  相似文献   

2.
伐昔洛韦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 6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治疗10d后对溃疡愈合程度、皮肤结痂脱落、疼痛程度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上述3个指标降低明显。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伐昔洛韦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总结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罕见并发症颌骨坏死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以期为该病的正确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在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间诊治的4例由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引发的颌骨坏死,结合52例以往文献报道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年龄范围6~86岁,平均年龄54岁;男性28例,女性19例;病变单独累及三叉神经第二支或第三支者23例,同时累及第二、三支者7例;合并HIV感染者6例,合并恶性肿瘤者8例。结论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合并颌骨坏死发病率较低,综合考虑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治。对于面颊部带状疱疹患者宜尽早治疗,控制病情,同时检查是否存在全身性疾病,预防严重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一阿昔洛韦药物治疗与阿昔洛韦联合电针颈夹脊穴、半导体激光治疗中老年三叉神经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率。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进行阿昔洛韦联合电针颈夹脊穴、半导体激光综合治疗,对照组35例,进行单一阿昔洛韦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5.71%;对照组总有效率74.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25.7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电针颈夹脊穴、半导体激光治疗中老年三叉神经带状疱疹能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5.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潜伏于感觉神经节,偶可再次活跃,在神经分布区产生皮疹,称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几乎为中老年,症状主要伴发神经痛。在皮疹消退后,这种疼痛仍可存在一时期。三叉神经的带状疱疹往往类似牙痛。如上颌支或下颌支受累,除面部皮疹外,还可发生口腔溃疡。本文报道一例15岁患儿,在7岁时三叉神经右下颌支分布区带状疱疹后,该区的恒牙发育发生异常。患者,女,15岁。检查发现,除右下尖牙未萌、第三磨牙未见外,牙列尚完整。下唇及颏部右侧广泛疤痕,起因于7岁时该处带状疱疹感染。X线片发现右下牙有多处异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为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沿脊髓后根及脑神经的神经纤维局部皮肤及粘膜发生,尤其是三叉神经第Ⅰ支的分布区发生率最高。作者报告1例为左侧三叉神经第Ⅱ支范围发生带  相似文献   

7.
我们收集了18例(其中住院15例)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病例。兹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分布:本组男12例,女6例;最大年龄61岁,最小为2(8/(12))岁,以21—30年龄组发病最高(表1)。  相似文献   

8.
徐辉  朱也森 《上海口腔医学》1999,8(2):107-107,112
头面部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入并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内,当机体细胞免疫低下时便成为该病毒再活化的契机,导致带状疱疹发生。发病后除皮肤有斑块或点状疱疹外,主要是神经刺激性剧烈疼痛[1]。对于头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带状疱疹痛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  相似文献   

9.
<正> 三叉神经三支带状疱疹罹患伴 Ramsey-Hurt 氏综合征极为罕见。我科于1989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吉×,男,35岁,已婚,干部。住院号:22313。于1989年2月1日入院。主诉:右面突发水泡伴烧灼样持续性反射痛5天。现病史:患者妻代述,5天前患者因日夜加班,过度疲劳,晨起自觉右上唇,后牙区有烧灼样持续性反射痛,伴头痛,发热不适.次日,上唇出现红斑,散在水泡,曾服用消炎药,止痛片均无疗效。第4天,右半侧面出现大片水疱,疼痛加剧,伴耳痛、耳鸣、眩晕、溢泪,面麻木,看物不清,吞咽进食困难,面歪斜,流涎,不能讲活即来本科就诊,于1989年2月1日拟右侧三叉神经第Ⅰ、第Ⅱ支带状疱疹并发感染收入住院。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粘膜疱疹性疾患。疱疹丛集成簇沿一侧三叉神经呈带状排列,当病毒侵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时,还可并发味觉改变与面神经麻痹,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患者刘××,男性,69岁,诉左下牙,面颊部剧烈疼痛,伴全身发热、困倦不适等类似感冒症状,体温:38.4℃,精神萎糜不  相似文献   

11.
变速牵引成骨对兔下牙槽神经的影响;伐昔洛韦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一氧化氮合酶与舌下神经损伤和修复(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三叉神经带状疤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疾病毒引起的皮肤、粘膜的疤疹性疾患.此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表现为疱疹丛集成簇沿一侧三叉神经呈带状排列.若病毒同时侵袭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出现面神经麻痹与味听觉异常者称为Ramsay—Hant综合症.带状疱疹病毒通过皮肤、粘膜进入血管或侵犯神经末稍,后达脊髓后根神经节引起急性感染,脑神经中最易被侵犯的是第五、七对脑神经,即三叉神经和面神经.我科近期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患者一般起病急、进展快、疼痛剧烈、病情重,不及时控制会出现很多并发症。笔者收治4例,应用高压氧与激光配合药物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3例,女1例,最大年龄68岁,最低27岁,其中2例有糖尿病史。4例病毒侵犯分布  相似文献   

14.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带状疱疹)的诊断通常取决于在相应的特定皮肤感觉神经根范围内出现特有的皮肤或粘膜皮肤疱疹,常伴有锐痛、刺痛或持续性痛的深部剧痛,以及感染部位出现烧灼、针刺、麻刺或瘙痒的浅表痛性皮肤感觉过敏。一种很少报道,但很久以来已被认识到的无疱型病毒感染也可能发生,且诊断困难。文章报道了1例左侧三叉神经下颌支VZV感染而无疱疹表现的病案:一位22岁的白人妇女,左侧颏孔区周围钝性、持续性跳痛5天,疼痛为阵发性,影响睡眠。受累处的三叉神经左下颌支分布区域的整  相似文献   

15.
例1 男,12岁,主诉左上后磨牙区疼痛并在舌缘及牙龈发现有散在表浅溃疡。左眶下、上唇皮肤有密集成簇的浆液性水疱,呈带状分布,左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印象为三叉神经第2枝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16.
本病例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发生皮肤黏膜损害。其诱因可能与拔牙手术有关 ,尚属少见 ,报告如下 :患者 ,男 ,75岁 ,农民。 5天前在当地医院拔除左上大牙 ,次日上午出现左上唇水疱 ,疼痛。复诊 ,按拔牙术后感染治疗 ,静脉滴注青霉素 4天。症状渐加重 ,左面部皮肤水疱范围扩大至下唇、颊部、外耳道周围 ,并出现同侧口腔黏膜溃烂疼痛。转来我院 ,门诊以左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收入院。患者急性病容、体温 38℃。左面部皮肤充血发红 ,近口角区肿胀 ,左侧上下唇、口角、及外耳道皮肤均出现丛集成簇的水疱 ,疱内液混浊。左上下眼…  相似文献   

17.
Ramsay-Hunt综合征一例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刘继芳头面部带状疱疹合并三叉神经损害常可见到,但引起面神经膝状神经节部位损害,导致Ramtsay-Hunt(赖亨氏)综合征情况较少发生。兹将我科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罗某某,病案号027780...  相似文献   

18.
急性牙髓炎合并眼部带状疱疹1例夏伟患者男,48岁,1996-02右上后牙出现间断性疼痛,含乙醇后暂时缓解。中旬突感疼痛加剧,并向右侧头面部放射。同时右上眼睑皮肤红肿、灼痛,并沿三叉神经眼支分部区出现密集的、米粒大小的水疱,于1996-02-18急诊入...  相似文献   

19.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在皮肤粘膜上形成小水疱,与特定的末梢神经支配区域一致,成簇的发生。发病率约为2‰。现将本病一例介绍如下: 局部检查:左侧眶下颊部及上唇弥漫性肿胀。同侧三叉神经第2支分布区域有丛集成簇呈红晕状的小水疱。部分自溃、糜烂、愈合或形成痂皮。左眼不能睁开。有剧烈的偏头痛及颊部触痛。左侧颌下淋巴结肿胀约食指头大,可移动有压痛。左颊粘膜、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霉素对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后疼痛(PHN)的镇痛效果。方法对24患者用1%阿霉素直接注射至PHN相应分支的神经干,观察皮肤症状和异常性疼痛,于术后3d、7d、3个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取得了95.8%的疗效,术后3d有效17例,缓解5例,无改善1例;术后7d有效23例,无效1例;术后3月有效23例,无效病例失访。有效病例在3~24个月内均无复发。结论阿霉素神经鞘内注射后,能有效的消除三叉神经分布区PHN,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