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SI)对去卵巢大鼠肝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去离子水,干预组给予SI提取物,灌胃。于第13w末处死大鼠,电镜观察肝线粒体形态结构变化,氧电极法测定肝线粒体呼吸功能,并测定肝线粒体、胞浆及肝组织匀浆MDA的含量,肝组织匀浆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肝线粒体结构和抗氧化功能均有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肝线粒体结构较完整,肝线粒体琥珀酸和NADH氧化呼吸链Ⅳ态呼吸速度(R4)显著下降,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P/O)和氧化磷酸化效率(OPR)有明显增加;干预组肝脏线粒体、胞浆及肝组织匀浆MDA含量明显下降或有下降趋势;干预组肝组织匀浆GSH-Px活性明显增强。结论:大豆异黄酮能够提高去卵巢大鼠肝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抗氧化活性较强的石榴汁和较弱的苹果汁对老龄大鼠肝、心、脑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自然衰老Wistar大鼠(22月龄)30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灌胃石榴汁3.2ml,苹果汁2.4ml和蒸馏水3.2ml(对照组),实验周期4周,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肝、心、脑组织制作匀浆液测定总抗氧化力、丙二醛(MDA)及自由基含量。结果石榴汁干预组老龄大鼠肝脏、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自由基水平明显下降,肝、心、脑MDA含量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苹果汁于预后老龄大鼠肝组织MDA含量及自由基水平明显降低。苹果汁、石榴汁对老龄大鼠心脏抗氧化能力及自由基水平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抗氧化活性较高的石榴汁改善衰老大鼠肝、心、脑组织自由基代谢能力较强,而抗氧化活性较低的苹果汁作用稍弱。  相似文献   

3.
口服谷胱甘肽对氟所致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口服不同剂量的谷胱甘肽(GSH)对氟所致大鼠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对事先饮用10天150mg/L氟化钠(NaF)的雄性Wistar大鼠分别给予60、300和600mg/kg GSH灌胃12周,同时设对照组(饮蒸馏 水)和单纯氟染毒组(150mg/LNaF ),测定血清(全血)、肝、肾、心、睾丸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单纯氟染毒可使大鼠血清、肝、肾、脑MDA含量显著增加,全血、肝、肾、心、睾丸SOD活性显著降低;口服GSH后,血清、肝、肾、脑MDA的生成减少,肝、肾、心、睾丸和SOD活性显著上升,同是300mg/kgGSH可显著促进尿氟的排出。结论 氟可使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抗氧化能力降低,口服GSH可拮抗氟致脂过氧化作用,增加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ROS指标应用于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检测中,并进行敏感性比较。方法: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12月龄,按体重随机分为老龄组对照组、大豆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08g/kgBW、0.17g/kgBW、0.50g/kgBW),每组10只动物。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42d后,断头处死动物,取肝脏。以胶原酶和胰蛋白酶联合酶解肝组织,制备肝组织单细胞悬液;以流式细胞术测定肝细胞ROS水平;同时制备肝组织匀浆,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细胞MBA含量及SOD、GSH—Px活性。结果:流式仪直方图分析显示,随着受试物给予剂量的增加,各剂量组肝细胞RO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低、高剂量组肝细胞内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中、高剂量组GSH—Px活性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组,SOD活性亦明显增加(P〈0.05);其余剂量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通过降低肝细胞自由基水平而起到抗氧化作用,以FCM检测肝细胞ROS水平可更好地对保健食品的抗氧化功能进行筛选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A)对高糖诱导GK大鼠肝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GK大鼠36只,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普通饮水、阳性对照组及4个干预组分别给予等量30%蔗糖饮水,干预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α-LA(25、50、75、100mg/kg)灌胃。干预9周后观察不同剂量的α-LA对高糖诱导下GK大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酶活力以及肝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结果]阳性对照组大鼠丙二醛(MDA)和线粒体ROS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提示高糖饮水明显增加了GK大鼠肝脏的氧化应激水平。在高糖诱导情况下,各α-LA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给予25mg/kg和50mg/kg剂量的α-LA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肝组织MDA浓度,提高SOD、GSH-P活性以及降低肝线粒体ROS水平(P〈0.05),其抗氧化损伤的效果好于75mg/kg和100mg/kg两个高剂量干预组。[结论]25mg/kg和50mg/kg剂量的α—LA对高糖诱导的GK大鼠肝组织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并未呈现明显的剂量作用关系,高剂量的α-LA(75—100mg/kg)保护作用不如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凹顶藻萜类化合物(LET)对酒精暴露大鼠的抗氧化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酒精模型组给予乙醇7.2g/(kg·d);LET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分别给予LET 25,50,100 mg/(kg·d);甘利欣药物组给予甘利欣200 m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除空白组外,酒精剂量均同模型组.实验进行7 d后,取血,留取肝组织.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检测血清和肝匀浆中抗氧化酶的活力.结果 电镜下观察到酒精模型组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Kupffer细胞周围可见胶原纤维.LET各干预组胞浆内可见少量脂滴.LET低剂量干预组血清及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分别为(282.39±78.89)、(294.87±162.96)高于模型组[(90.73±48.52)(208.64±43.32)](P<0.05);LET中剂量干预组血清及肝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分为(245.76±10.64)、(1474.11±402.38),LET、高剂量干预组GSH-Px活力(258.67±7.15)、(1877.24±643.O),均高于模型组(218.75±10.24)(953.56±341.84)(P<0.05).结论 LET可增强酒精暴露大鼠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善超微结构的病理损伤,从而对酒精造成的机体氧化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联合碳酸钙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3个剂量组、碳酸钙组和去卵巢对照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单纯开腹,其余5组切除双侧卵巢。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受试物(大豆异黄酮4.8、9.7、29.0 mg/kg BW,碳酸钙25.5、50.9、152.8mg/kg BW),碳酸钙组灌胃给予碳酸钙152.8 mg/kg BW,实验共3个月。每周记录一次体重。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和血清钙,取股骨检测股骨中点和远心端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结果]低、中剂量组大鼠股骨远心点骨密度与去卵巢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低、高剂量组大鼠股骨骨钙含量与去卵巢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联合碳酸钙具有增加去势大鼠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对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骨代谢及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SI)对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骨代谢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70只雌性SD大鼠按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高脂组、雌激素组、SI低、中、高剂量组,假手术与正常对照组,前5组摘除双侧卵巢。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每周称重1次,灌胃给予受试物,干预周期为12周,分别于去卵巢、给药4、8周、处死前抽取尾静脉血,实验结束后取内脏及骨骼标本,分别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骨密度等指标,共63只大鼠完成实验。结果 去卵巢后雌激素与SI干预可恢复AKP活性,高剂量SI干预对维持大鼠骨密度的作用与雌激素相似并能缓解因去卵巢造成骨丢失的显微镜像、维护心肌细胞肌微丝与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完整性,全视野下以雌激素组、高剂量干预组与正常组结构最为接近,高脂组显微结构损坏明显。结论 SI对去卵巢大鼠的骨代谢及形态学存在一定影响,高剂量干预可使去卵巢大鼠血清AKP酶活性恢复、逆转因去势造成的骨密度下降、维持血清钙、磷水平,低剂量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血脂及骨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血清中血脂指标、骨代谢生化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选择 4月龄的Wistar大鼠 ,根据体重随机分为 6组。除 1组行单纯开腹手术外 ,其它 5组均切除双侧卵巢 ,分别为 :去卵巢对照组 ;高剂量大豆异黄酮组 ;中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和低剂量大豆异黄酮组 ;雌激素组。喂养 16周后 ,处死大鼠 ,分离血清进行分析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 :给予去卵巢大鼠大豆异黄酮后 ,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与去卵巢对照组相比有所增高 (P <0 0 5 ) ;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指标下降 ;骨吸收指标显著降低 ,骨形成指标骨钙素水平与去卵巢组比有所提高 ;同时 ,大鼠切除卵巢后 ,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结果显示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的血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对骨吸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大豆异黄酮片抗氧化作用.方法 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及1个空白对照组和1个模型对照组.3个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大豆异黄酮片1.5 g/kgBW、0.75 g/kgBW、0.25 g/kgBW和0.00 g/kgBW,连续30 d.内眦静脉采血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结果 各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大豆异黄酮片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凹顶藻萜类化合物(Laurencia terpenoids extract,LTE)对酒精暴露大鼠的抗氧化水平及HO-1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酒精模型组(B组)给予乙醇4.8g/kgbw·d灌胃;LTE低、中、高剂量干预组(C、D、E组)分别给予LTE25、50、100mg/kgbw·d;甘利欣药物组(F组)给予甘利欣200mg/kgbw·d灌胃。空白对照组(A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除空白组外,酒精剂量均同模型组。实验进行6w。分别测定血清及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对肝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内血红素氧化酶-1(HO-1)免疫阳性细胞的组织分布,并对其灰度值和光吸收密度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A组比,B、F组血清及肝匀浆SOD活力下降,C、E组血清SOD活力比B组升高,有一定的量效关系。B组大鼠血清及肝匀浆GSH-Px活力较A组下降,而D组较B组显著升高。与A组比,B组血清及肝匀浆MDA含量较A组升高,而D、E组血清和肝匀浆MDA含量较B组显著降低,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与A组比,B组HO-1活力显著降低。D、E、F组HO-1活力比B组升高明显。结论LTE可增强酒精暴露大鼠体内抗氧化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生成,诱导HO-1活性增强,从而对酒精造成的机体氧化损伤表现出相应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2.
鲢鱼寡肽对高血脂大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与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了鲢鱼寡肽(SOP)对高血脂Wistar大鼠的杭氧化和降血脂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灌胃高脂乳剂方法建立实验性高胆固醉血症大鼠模型,检测血清和肝脏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醉(TC)含量,分析血清和肝脏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杭氧化力.结果 SOP可以有效提高高血脂大鼠血清的TG水平(P<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T-2毒素对低硒(Se)大鼠关节软骨抗氧化酶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新生断乳雄性健康SD大鼠,平均体重60~80g,随机分成两大组即常规组和低Se组喂养30 d,低Se动物模型建造成功后再分成常规组、低Se组、常规+低T-2组、常规+高T-2组、低Se+低T-2组、低Se+高T-2组,再T-2毒素灌胃饲养30 d后,观察低Se、T-2毒素及二者共同作用对各组大鼠关节软骨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SOD、CAT、GSH-Px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各组大鼠关节软骨中MDA含量升高,T-AOC、SOD、CAT和GSH-Px活性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Se+低T-2组、低Se+高T-2组与低Se组相比,MDA含量升高,T-AOC、SOD、CAT和GSH-Px活性下降(P<0.05);与常规组相比,各组大鼠关节软骨SOD、CAT、GSH-Px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低Se或单纯T-2毒素均可减弱大鼠关节软骨抗氧化酶活性,低Se与T-2毒素对机体抗氧化功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微波合成的甘露寡糖(MOS)在体外清除羟自由基(·OH)及小鼠肝脏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酶活性。方法:以甘露糖为原料合成甘露寡糖。体外:测定其对于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体内:昆明种雄性小鼠(体重:20±2g)36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每日灌胃一次,分别为正常对照组(2g/kg生理盐水)、葡萄糖组(2g/kg葡萄糖)、甘露糖组(2g/kg甘露糖),MOS加葡萄糖组(MOS1g+葡萄糖)1g/kg,低浓度MOS组(MOS2g/kg),高浓度MOS组(MOS5g/kg),灌胃14d后,无菌取肝脏组织待测。结果:补充1~2g/kg的MOS可提高小鼠肝脏组织SOD、CAT、GSH-Px活性,提高GSH水平,提高肝脏组织总抗氧化能力及对·OH的清除率,降低MDA含量及ROS水平。结论:MOS体外可有效清除羟自由基(·OH);小鼠适量添加MOS有益于提高肝脏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保护肝脏免受各种氧化应激和损伤。  相似文献   

15.
芦荟抗氧化活性成分对老龄鼠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芦荟抗氧化活性组分FA进行结构鉴定分析,考察组分FA对老龄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质谱等并结合标准品的比较推断FA的分子结构。采用动物体内实验研究FA对不同年龄段(幼龄和老龄)大鼠血液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芦荟抗氧化组分FA的分子结构为2-异丙醇基-8-C-D-吡喃葡萄糖-7-羟基-5-甲基对氧萘酮。与对照组动物相比,老龄给药组的血样和肝组织中的SOD、GSH-Px活性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同时伴随MDA水平的显著降低(P<0.05)。在幼龄鼠中,给药组血样和肝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然而对抗氧化酶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FA能有效降低老龄鼠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并且防止体内抗氧化酶受自由基诱导的氧化损伤,恢复抗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去卵巢(OVX)合并D-半乳糖(D-gal)所致的AD大鼠模型,并研究戊酸雌二醇对其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3~4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OVX结合注射D-gal模型组(O+D)、戊酸雌二醇干预组(O+D+E)及假手术对照组(C)。利用旷场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戊酸雌二醇对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并检测血清与脑组织中的SOD与GSH-PX活力、MDA与羰化蛋白含量。采用SPSS 13.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C组比较,O+D组大鼠学习能力明显下降,脑组织和血清中SOD、GSH-Px活力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D组比较,O+D+E组大鼠学习能力明显提高,脑组织和血清中SOD、GSH-Px活力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VX合并注射D-gal可制备AD大鼠模型,并且注射戊酸雌二醇可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AD大鼠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生素A(VitA)和锌(Zn)摄入过量对幼龄大鼠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为VitA和Zn的营养补充上限的制定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灌胃造成VitA摄入10倍于推荐摄入量(RNI)的大鼠动物模型,摄入剂量为0.48g/kg,Zn摄入20倍于RNI的大鼠动物模型,摄入剂量为1.00g/kg,并按相同剂量设立联合过量组,同时设立对照组。在实验第4周末处死全部大鼠,制备脾脏组织匀浆,测定大鼠脾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脾脏中T-AOC、SOD、GSH-Px、CAT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VitA和Zn联合过量组较之VitA和Zn单一过量组差异更明显。结论:过量补充VitA和Zn可降低幼龄大鼠脾脏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提取物预防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并研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无水乙醇灌胃13w,EGB采用预防性给药的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RT-PCR检测肝组织中血红素氧化酶-1(HO-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酒精组相比,EGB组ALT、AS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非常显著降低(P<0.01);SOD、GSH-Px活性和GSH含量较酒精组均显著升高(P<0.05);此外,EGB可以诱导HO-1mRNA高表达。结论:EGB通过减少酒精所致GSH的耗竭,增加抗氧化物质活性或含量,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预防酒精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诱导H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槲皮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 探讨槲皮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 灌胃给予槲皮素及作为阳性对照的维生素 C,结扎后 3 0 min再开放肝门血管造成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分别测定血浆谷丙转氨酶 (GPT)、谷草转氨酶 (GOT)活性、丙二醛 (MDA)浓度 ,肝脏槲皮素、MDA、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含量和黄嘌呤氧化酶 (X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以及肝脏总抗氧化力、活性氧 (ROS)含量、DNA断裂率。结果 :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GPT、GOT活性、MDA水平升高 ,肝脏 XO活性、MDA和 ROS含量以及 DNA断裂率增加 ,而SOD、GSH- Px活性、GSH含量及总抗氧化力降低。槲皮素灌胃后肝脏中槲皮素浓度升高 ,血浆GPT、GOT活性及 MDA浓度降低 ,肝脏 ROS含量降低 ,GSH含量及总抗氧化力升高 ,SOD、GSH- Px活性有所恢复 ,对肝脏 DNA断裂发生无明显影响。维生素 C灌胃后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也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 槲皮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增强肝脏抗氧化体系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