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27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指出和平时期患者以青少年为主,占51.9%(14/27);损伤以闭合性为主,占92.6%(25/27);类型以复合伤为主,占63.O%(17/27)。入院时超过半数病人显示血液稀释,大多数病人有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百分比反应性升高。讨论了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特点,强调了腹腔诊断性穿刺的作用,在治疗上推荐选择适合病例行脾修补术。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占4%~5%[1],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因多合并多脏器损伤,病情复杂,易出现漏诊、误治,加之手术处理困难,故术后死亡率高。我院近年收治2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者,现将手术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22岁,建筑施工...  相似文献   

3.
陈娉珊  丘丽云  陈涛 《当代医学》2021,27(16):99-101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和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疾病来本院接受治疗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内镜检查,并比较其病理学特征及分布特点.结果 在食管各段的黏膜下肿瘤患者中主要以平滑肌瘤居多,占78.8%(67/85);在胃黏膜下肿瘤中,贲门部位主要以平滑肌肿瘤居多,占76.5%(13/17);在胃底与胃体中则主要以胃肠间质瘤居多,分别占58.9%(33/56)、43.9%(18/41),其次为平滑肌瘤,分别占32.1%(18/56)、26.8%(11/41);胃窦部位则主要以异位胰腺为主,占41.7%(10/24);在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中,均以囊肿情况居多,占51.4%(19/37).结论 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中,食管全段及贲门部位主要为平滑肌瘤,而在胃底与胃体部则主要以胃肠间质瘤与平滑肌瘤多见,胃窦部则主要以异位胰腺为主,在十二指肠中则以囊肿情况为主.  相似文献   

4.
<正> 外伤性肝破裂是普外常见急腹症,多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我院自1994年5月至1998年5月监护外伤性肝破裂12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128例,男83例,女45例。闭合性损伤62例、开放性损伤4例。肝脏伤后即破裂60例,延迟性破裂2例(伤后3天和19天破裂各1例),127例痊愈出院,治愈率99.22%,死亡1例,占0.78%。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上较多见,其诊断较为容易,及时手术,预后大多良好,延迟性脾破裂系指腹部外伤48h以后才表现脾破裂症状,临床报告它约占损伤性脾破裂15%,临床上由于其症状复杂,往往在诊断及治疗上不够及时。据文献记载其病死率是一般脾破裂的10倍。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胃肠破裂在腹部外伤中较常见,我科自1995年 ̄2004年共收治281例腹部外伤,其中76例外伤胃肠道破裂。本文旨在分析其致伤原因、合并伤、并发症、胃肠道破裂的诊断处理,以及合并伤的处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中男53例,女23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5岁。1.2致伤原因刀刺伤32例,占42.1%;车祸伤18例,占23.7%;撞伤14例,占18.4%;挤压伤6例,占7.9%;踢伤4例,占5.3%;牛顶伤2例,占2.6%。1.3损伤部位空肠26例,回肠18例,胃14例,结肠8例,肠系膜8例,十二指肠2例。1.4合并伤下腔静脉损伤1例,胰腺损伤3例,肝脏损伤2例,脾损伤2例,肾挫伤2例,骨盆…  相似文献   

7.
<正> 脾破裂占腹内实质性脏器伤的首位。病情变化快,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现就132例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112例,女20例。平均年龄34岁(5~61岁)。就诊时间伤后30min至1月。致伤原因:车祸56例,坠落伤41例,打架26例,其它9例。合并多发伤54例,脑外伤5例,肝肾胰胃肠损伤30例,胸外伤20例,四肢骨折10例。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8.
脾脏损伤占腹部闭合伤的第一位。我院在1978年10月至1984年12月的6年间,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4例,占同期闭合性腹部伤的70%;其中延迟性脾破裂5例(为同期脾破裂的35.7%)。延迟性脾破裂在临床上常易发生误、漏诊,如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腹膜炎、感染性休克、贫血等,故应予警惕。病例1 女性。患者因转移性右下腹痛约21h入院。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显,伴肌卫;白细胞计数16.8×10~9/L;血压90/64,诊断急性阅尾炎,手术证实脾破裂。  相似文献   

9.
脾脏是创伤中腹部内脏最易受损的器官,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在腹部开放性损伤中,脾破裂约占10%左右。脾破裂常致失血休克,若救治不及时,常危及生命。本文对我院1997-2007年外伤性脾破裂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中未能在第一时间确诊的42例病例的延误诊断原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于颖  朱立波  付云萍 《吉林医学》2006,27(12):1550-1550
脾损伤是常见的腹部损伤之一,约占腹部损伤的30%~63%。外伤性脾损伤的治疗以脾切除术为主,随着对脾脏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保脾治疗日益受到重视。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脾损伤107例,其中非手术保脾治疗26例,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人群在伤后4~13年远期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4287例颅脑外伤患者中系统抽样到的675例伤者,采用自编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状况调查手册进行筛查,再由2名副主任以上职称的精神科医师对筛查阳性者,按照CCMD-3中"脑外伤所致"各种"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作出明确诊断.结果 ①675例调查对象中符合CCMD-3各种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206例(30.52%,206/675),其中,智能损害17.48%,遗忘综合征1.04%,人格(或行为)改变13.84%,精神病性症状1.19%,抑郁综合征7.41%,躁狂综合征0.30%,癔症样综合征0.98%,神经症样综合征10.22%.②重型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66.01%,134/203)显著高于中型(18.04%,46/255)和轻型(11.98%,26/217),差异有显著性(λ2值分别为109.03和129.82,均P<0.01).③男性脑外伤后所罹患的人格或行为改变显著高于女性(λ2=5.65,P<0.05),女性脑外伤后罹患神经症样综合征显著高于男性(λ2=6.02,P<0.05).结论 颅脑外伤后远期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不容忽视;脑损伤程度越重,精神障碍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肖向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7):1079-1082,1085
目的 总结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与救治经验。方法 对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45例重型颅脑损伤惠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CT检查特征、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其中35例早期手术治疗,其余病例采取保守综合治疗。结果 该组45例存活42例(93.33%,42/45),死亡3例(6.67%,3/45)。40例(95.24%,40/42)患儿获随访(时间为6~66个月),28例(70.00%,27/4b)恢复良好,轻残7例(17.50%,7/40),中残3例(7.50%,3/40),重残2例(5.00%,2/40)。结论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并配合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能明显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了35例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38例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Glu)、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变化,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做了比较。结果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Glu和GS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P<0.05);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Glu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治疗后血清Glu水平为(4.8±1.4)mmol/L,明显低于入院时Glu水平(9.1±3.2)mmol/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观察6个月,无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恢复良好率为(42.11%),明显高于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组(2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Glu水平可辅助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意义;血清GSP检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或糖尿病性血糖增高具有鉴别价值,也可作为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我科70例创伤性胃肠破裂诊治经验。胃破裂7例、十二指肠破裂4例、小肠破裂50例、大肠破裂9例,均手术处理。治愈68例,死亡2例。认为:胃肠道破裂以闭合性多见,诊断中应全面分析,暂时不能确立诊断者应住院密切观察。复合伤的诊断处理不容忽视。手术中应根据不同脏器损伤病理特点,采取不同处理方法。认真洗净腹腔,充分引流,选用有效抗生素是手术成功之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用于诊断颅脑损伤后创伤性凝血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以2018年12月—2021年2月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2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常规凝血项目检测和TEG检测,统计常规凝血项目检测和TEG检测在颅脑损伤后不同时间对于创伤性凝血病的检出情况,比较不同时间和不同预后水平颅脑损伤患者TEG指标差异,分析各TEG检测指标与创伤性凝血病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TEG检测于颅脑损伤后4 h和12 h对创伤性凝血病检出率(34.50%和63.00%)均显著高于常规凝血项目检测水平(18.50%和40.50%),χ2=13.143、20.275,均P < 0.001,且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率(84.81%)显著高于非严重颅脑损伤患者(48.76%,χ2=26.647,P < 0.001);颅脑损伤者损伤后12 h反应时间(R)值和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均较损伤后4 h水平显著增加,而α角度(Angle)值和最大幅度(MA)值均较损伤后4 h水平显著减小(均P < 0.001);死亡患者R值与生存患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3,P=0.116),而K值显著高于生存患者水平,且Angle值和MA值均显著低于生存患者水平(均P < 0.001);MA值为导致创伤性凝血病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论   TEG检测可动态监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变化,有效识别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情况,并可用于颅脑损伤后创伤性凝血病患者预后水平的早期评估。   相似文献   

16.
颅脑创伤后发热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亮  李学芝 《河北医学》2008,14(5):581-582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发热的原因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中、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病人的发热情况及其处理方法和结局。结果:合并呼吸道感染发热9例(15%)脱水热20例(33%),中枢性高热26例(43%),感染性休克发热5例(8%)。处理措施包括补充血容量、广谱抗生素、物理降温等纵使办法。43例发热好转,17例呈植物生存或死亡。结论:颅脑创伤后高热有多种原因,应及时对症处理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52只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病例,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包括17眼手术与35眼非手术治疗的病眼,有26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手术组有效率为64.7%,非手术组为42.9%。结论对于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要抓紧最佳治疗时机,尽早综合治疗,提高疗效,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并发创伤性脑梗死(TCI)的风险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金华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277例,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根据术后是否并发有创伤性脑梗死,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51例,应用单因素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入院时高血糖、有无合并伤、有无脑梗死病史、手术方式、颅脑损伤类型、脑梗死类型、GCS评分、是否合并脑疝及是否合并恶性脑水肿,并进一步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并发创伤性脑梗死的风险因素。 结果 共有26例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发生率为9.4%,术前高血糖、硬膜下血肿、行大骨瓣减压术、GCS小于8分、合并脑疝及恶性脑肿胀与颅脑损伤术后发生相关(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创伤性脑梗死风险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高血糖、GCS小于8分、合并脑疝及合并恶性脑肿胀可增加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创伤性脑梗死的风险(P<0.05)。 结论 术前高血糖、GCS小于8分、合并脑疝及合并恶性脑肿胀可增加颅脑损伤术后发生TCI的独立风险因素,在颅脑损伤后的TCI防治中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和救治过程。方法:对我院2006年12月~2008年11月收治的52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急诊手术麻醉方法和术中救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6例(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异丙酚维持麻醉,其余26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异氟醚维持麻醉。结果:治疗组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异丙酚麻醉用于颅脑外科手术有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患者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20.
陈明  李志强  刘英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41-42,45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凝血功能在评价脑外伤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外伤患者66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按照脑外伤的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轻型组22例,中型组26例,重型组18例。检测并比较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Fbg)水平。结果血清NSE、PT、APTT和Fbg水平在对照组、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中依次升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生存组血清NSE、PT、APTT和Fbg水平较死亡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脑外伤患者血清NSE、PT、APTT和Fbg水平与病情有关,对于判断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