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环境与康健的关系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是地球物质发展的历史产物。人类与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始终保持动态平衡。一方面经常地调节自身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界环境;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状态;只有使两者保持正常的动态平衡,人体才能有良好的健康水平。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的空气、水、土壤和其他生物等,也称为环境要素,它是包绕人类周围的客观物质世界。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生活,生产和社会交往活动中相互形成的阶级关系、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人类是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下生存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环境给人类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条件,而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又改造了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人类80%的疾病与水有关。饮水污染可引起多种人体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等水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非常的重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是保障居民健康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要对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微生物的污染情况有着比较清晰的了解,在本文中,选用了生活饮用水和饮用水的水源地的污染情况,根据相关的规范进行分析,发现水源水的污染情况要比生活饮用水更严重,以后应当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学是20世纪末崛起的一门新的生命科学分支,是从细胞水平研究微生物本身之间以及其与环境和宿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衡关系的规律.正常肠道菌群在人类正常生理条件下,保持一定平衡,而且对人体可产生有益的生理作用.当正常生理条件受各种因素破坏时,就可能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正常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是逐步建立逐步形成的,尤其是婴幼儿期是正常菌群建立的过渡时期,当正常菌群未被完整地建立起来时则更易出现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然而,现代化的生产生活却给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带来了严重危害,被废水、废气、废渣、噪音污染了的环境又反过来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要保护人体健康必须研究与之息息相关的环境及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可分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及食物污染等,在这里谈一谈水的污染及其净化.1 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水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占地球表面积四分之三的海洋是地球上生命的发祥地.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体内都含有或多或少  相似文献   

5.
一、饮用水与健康的关系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参与生理活动,起着调节体温、运送营养和排泄废物等作用。成人身体含水量占体重的64.7%,婴儿占80%。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一昼夜需水量2000~2500ml。  相似文献   

6.
人体的健康是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良好的环境能促使人体健康,不良的环境能损害人体健康.人类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已经适应了环境的变化,所以“人类是环境的创造物”,同时,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又在不断地改造着这个环境,所以现代的世界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不断地受到环境的影响,又不断地影响环境,从而维持其生命活动.人与环境最本质的联系是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这种作用是借助食物链的作用来完成的.人类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便产生了负面作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采取的防治措施不力,使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破坏,污染的速度远远地超出了环境本身自然净化的能力,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了天然的垃圾场.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在局部地区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毒害生灵,破坏社会经济生活的罪魁祸首,严重破坏环境的人是间接的杀人凶手.因此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保持人类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是维护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发展而应遵循的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7.
1.人体功能调节方式中,最重要的是: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不包括:3.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不包括:4.正常成人血液总量占体重的:5.关于心肌的后负荷的描述,错误的是:6.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不包括:7.小肠成为最重要的营养吸收场所的原因,不包括:8.小脑的主要功能是:9.  相似文献   

8.
人与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是在环境中进化发展和生存。人在一生中所接触到的环境是很复杂的,而且是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对人体产生影响和作用,人类在种族的发生和个体生活中,获得对环境的适应性。但是由于人口爆炸性的激增,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导致对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成为国际上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现正严重的威胁着当代和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要用现代的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正常人体,其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有些甚至是必需的,只有少数微生物可引起人类疾病.  相似文献   

10.
人也和其它生命一样,是与其环境的统一体。生命不仅与外环境是统一体,与内环境也是统一体。宏观生态的无生命环境如放射线、大气、水、食物、土壤等和有生命环境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都会对人类的生存有影响。而微观生存的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也有影响,而且宏观影响必将通过微观影响而起作用。一个成年人大约有10~(13)个细胞,而其体表与体内所携带的正常微生物竟有10~(14)个之多。一个人每天随粪便排除的细菌大约占粪便总成分的三分之一,在这些细菌中,厌氧菌占99.9%以上。人肠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的灾难日益明显,因此,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保护环境已成为我们实现预防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之一。一、环境保护与预防战略什么是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可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摇蓝,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环境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反过来,人类的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必须适应环境,一个是外环境,即宏观生态;另一个是内环境,即微观生态。宏观生态人们对之已有一定的认识;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对人类的影响显而易见,因此人们比较重视。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和动物所构成的内环境的微观生态,却因看不见、摸不着而常忽视。其实,微观生态关系的重要性不亚于宏观生态,一切宏观生态因素都必然要通过微观生态规律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文地理是人的外环境,人体生命是人的内环境,社会人事既是人生个体的外环境,又是人类群体的内环境.人的外环境总称曰天,人的内环境简称曰人,天与人之间通过五运六气的全息类推而合为一体,叫做天人合一,又叫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是最客观、全面、正确、科学的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1 体液平衡(1)水平衡。正常成人每日水进出量大约为 2 5 0 0ml。液体出量组成 :①每日通过皮肤蒸发和肺呼出 (称“不显性失水”)约 90 0ml②每日胃肠分泌消化液 82 0 0ml,其中绝大部分重吸收 ,只有 10 0ml左右从粪排出消化液中 ,胃液为酸性 ;其余为碱性 ;胃液内钾为血浆中的 3~ 5倍。③每日尿量约为 15 0 0ml。每日尿量至少为 5 0 0ml。因人体每日代谢产生固体废物 35~ 4 0 g ,每 15ml尿能排出 1g固体废物。(2 )电解质平衡钠离子 (Na+ ) :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血清钠正常为 14 2mmol/L…  相似文献   

15.
陈静  肖青  张希燕  崔红 《疑难病杂志》2008,7(12):766-768
正常机体体液存在一定渗透压,渗透压是构成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除肾髓质外,几乎都有相等的渗透压环境.当体液的渗透压平衡破坏时,可引起体液中水、电解质和有机物变化,导致机体的功能活动异常.  相似文献   

16.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有2/3以上的时间在室内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和休息,而且约有60%的时间是在居室内度过的[1]。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对环境与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对生存条件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中的空气污染状况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17.
原始生命起源于海洋,海水是维持原始生命所必需的外环境。人类体液中的水和电解质成份与原始海水有极相近似的地方。这说明人类体液是维持人类生命所必需的内环境。这就说明稳定的水与电解质成份,不论是在生命起源当初,还是在发展至高等动物人类之后;不论是作为外环境,还是作为内环境,都是维持生命的必备条件。人类体液中的水、电解质或酸硷度的任何重大改变均可累及生命;及时准确地纠正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污染,是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联合国发布的水资源报告指出,全球11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因水污染传播的疾病每年致死人数达300万~400万。联合国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引起全人类对水资源环境的关注。水污染威胁水环境安全,除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及自然生态平衡外,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危害人类生存,因  相似文献   

19.
现代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人类依存于环境,环境又作用于人类,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的情况下,保持着生态平衡状况。若环境污染,破坏了正常的生态平衡,环境就会损害人类的健康,甚至危害人类的生存。因此,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防止和消除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使环境有利于人类生存,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人类健康的目的。生态平衡与环境医学世界是物质的,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  相似文献   

20.
赵明  卢静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5):449-449
临床资料  5岁女童 ,与父母居住生活。因发现舌下增生物 1周就诊。母代诉 1周前无意间发现患儿舌下方有小增生物 ,无痛痒不适 ,未行治疗。查体 :舌下部距舌尖约 1 .5 cm偏右侧见单个淡红色柔软增生物 ,高度约 6mm ,基底顶端较窄 ,中间较宽呈枋锤形 ,有明显的蒂 ,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醋酸铅试验 (+)。诊断为尖锐湿疣。予激光治疗。  讨 论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性病疣。人类乳头瘤病毒可通过皮肤粘膜的细微损伤而侵犯 ,在人体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最易生存繁殖 ,故多发生于外生殖器及肛周。其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