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并研究其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以纳米混悬剂粒径分布、Pd I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了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影响因素,对制得的纳米混悬剂进行表征,并比较姜黄素纳米混悬剂溶液、固化纳米混悬剂和原料药的溶出速率和溶出量。结果: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396.4±67.2)nm,Pd I为(0.369±0.061),Zeta电位为(-16.7±3.5)m V;扫描电镜显示纳米混悬剂粒径均一。姜黄素纳米混悬剂溶液和固化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体外累积溶出度明显高于姜黄素原料药。结论:高压均质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工艺简单易行,姜黄素纳米混悬剂能显著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解决伊曲康唑(ITZ)的分散性,制备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ITZ-SLN),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采用微乳法-低温固化法制备ITZ-SLN;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纳米粒的Zeta电位与粒度分布,低温高速超滤离心分离SLN与未包封的药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包封率及其载药量,采用扩散法-超滤法测定纳米粒(ITZ-SLN)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纳米粒的粒径为(15.23±2.10)nm,Zeta为(-22. 65±0.91)mV,包封率为(96.02±2.10)%,载药量为(0.15±0. 02)%,其体外释放规律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方程。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和工艺方法可行,可达到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ADG-NS),并对其进行表征和评价。方法 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ADG-NS,对其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粒子形态、结晶状态进行表征,采用体外溶出度试验和Caco-2细胞转运试验对ADG-NS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ADG-NS的粒径、多分散性系数、Zeta电位分别为(215.6 ± 3.3) nm、0.165 ± 0.020和(-36.9 ± 2.8) m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显示,粒子多呈棒状或块状,大小分布较均匀。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结果显示,纳米混悬剂中的药物以无定型态存在。与原料药及穿心莲内酯滴丸比较,ADG-NS在不同pH值溶出介质中,溶出速率显著提高。Caco-2细胞单层细胞渗透试验表明,与原料药相比,ADG-NS显示较高的膜渗透性。结论 ADG-NS可以提高穿心莲内酯的体外溶出度与膜渗透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泊那替尼纳米混悬剂,并对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溶出行为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溶剂蒸发技术制备泊那替尼纳米混悬剂,利用激光纳米粒度仪、透射电镜对粒径及形态进行表征,通过透析法研究泊那替尼纳米混悬剂体外释放行为.结果 泊那替尼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90.215±7.3) nm,多分散指数为(0.297±0.45);泊那替尼纳米混悬剂形态圆整,分布均匀,24 h在质量分数1%吐温-80的PBS释放介质中的体外累积释放率为53%,药物体外释放符合Ritger-Peppas方程,方程式为lnQ=0.284 7lnt+3.128 0,r=0.992 8.结论 泊那替尼纳米混悬剂制备方法简便,有望成为泊那替尼的新型纳米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制备出可用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载阿霉素纳米粒温敏凝胶(DOX-NPs-Gel)复合体系的相关特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采用复乳法制备载阿霉素纳米粒(DOX-NPs),考察其外观、粒径、PDI和Zeta电位,经冷冻干燥得DOX-NPs冻干粉,将其分散于壳聚糖(CS)/β-甘油磷酸(β-GP)温敏凝胶(Gel),制得DOX-NPs-Gel;采用倒瓶法考察Gel、DOX-Gel、空白-NPs-Gel及DOX-NPs-Gel在37℃下的胶凝化时间及胶凝温度;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通过兔耳中动脉栓塞实验考察了空白-NPs-Gel的栓塞性能;通过在皮下注射空白-NPs-Gel于不同时间脱颈死小鼠,剥离出空白-NPs-Gel,测量其大小及质量,评价其吸收特性;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DOX、DOX-NPs、DOX-Gel的体外释放;采用无膜溶出法考察DOX-NPs-Gel的体外释放。结果 制备出的DOX-NPs形态规则,粒径为(186.68±5.99)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7±0.01),Zeta电位为(-23.33±1.54)mV,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马钱子碱白蛋白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白蛋白纳米粒.利用透射电镜、马尔文激光粒度仪、HPLC法及考马斯亮兰-酶标仪对制备的纳米粒进行表征.结果 制得的纳米粒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209.8士3.6)nm,Zeta电位(-34.49士1.32)mV,纳米粒收率90.0%士3.2%,包封率为60%士2.3%,裁药量为2%±1.2%,体外模拟释药结果表明栽药纳米粒药物释放速率在24 h内持续稳定.结论 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马钱子碱白蛋白纳米粒简便可靠,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基于α-生育酚聚乙二醇琥珀酸酯-聚氧乙烯蓖麻油EL的眼用混合胶束,并负载抗菌药物伏立康唑(TPGS-EL/VRC),探讨该纳米胶束的眼部药物递送性能及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效果。方法 薄膜水化法制备TPGS-EL/VRC混合胶束,纳米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其形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载药量及包封率。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和鸡胚绒毛尿囊膜(HET-CAM)试验评价TPGS-EL/VRC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利用流式细胞仪研究角膜上皮细胞(HCE-T)对纳米胶束的摄取能力及细胞摄取途径。通过体外抗真菌活性试验和抑菌环试验评估纳米胶束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的抗菌能力。结果 TPGS-EL/VRC混合胶束粒径为(109.63±0.25) nm,电位为(-29.3±0.20) mV,呈球形粒子,对VRC具有较好的包封率。纳米胶束对HCE-T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TPGS-EL混合胶束有效提高了HCE-T细胞对药物的摄取,为溶液组的5.8倍。在两种体外培养模型中均表现出更好的抗白色念珠菌能力。结论 TPGS-EL/VRC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制剂学性质及生物相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TPGS/PLGA(水溶性维生素E衍生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口服纳米粒。方法:用自制的TPGS/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纳米粒(OPN),选取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所制OPN的平均粒径为(198±8.6)nm,Zeta电位为(-21.7±3.2)mV,载药量为(20.24±3.5)%,包封率为(82.31±3.47)%。结论:所制OPN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Pdots)、狂犬病病毒糖蛋白29(RVG29)修饰的Pdots-RVG纳米复合物,体外表征后检测该纳米复合物能否被神经细胞摄取,体内探究其能否穿透小鼠血脑屏障(BBB)。方法 纳米共沉淀法制备Pdots,并通过静电吸附连接RVG29制备Pdots-RVG纳米复合物;动态光散射技术检测纳米复合物的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Pdots及Pdots-RVG的细胞毒性;纳米颗粒与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系MN9D细胞共孵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取。分别将磷酸缓冲盐溶液(PBS)、Pdots、Pdots-RVG经腹腔注射进小鼠体内,40 h后制备组织单细胞悬液,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织中Pdots阳性细胞数量及生物富集。结果 Pdots平均粒径为105.10 nm, Zeta电位为-33.83 mV,Pdots-RVG纳米复合物平均粒径为339.13 nm, Zeta电位为-18.20 mV;当Pdots浓度为0~50 mg/L时,Pdots与Pdots-RVG均表现出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激光共聚焦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托氟啶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一乳匀法制备托氟啶脂质体,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托氟啶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考察脂质体形态、粒径、粒径分布、Zeta电位、包封率、稳定性及体外释药等特性,对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将托氟啶脂质体分别进行小鼠灌胃和静脉注射给药,眼底静脉丛取血,HPLC测定血药浓度,用DAS(1.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所制得的脂质体形态圆整,大小均匀;平均粒径400 nm,多分散性指数0.448.Zeta电位-6.4 mV,平均包封率86.9%;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符合双相动力学数学模型.小鼠口服脂质体相对于口服托氟啶(TFu)混悬液的生物利用度为199%,小鼠静脉注射脂质体相对于注射TFu溶液的生物利用度为115%.结论 采用薄膜分散-乳匀法制备TFu脂质体,工艺简单,包封率较高,且稳定性良好;托氟啶脂质体经小鼠口服给药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注射脂质体与注射TFu乙醇-水溶液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维甲酸药物的纳米颗粒混悬剂,并探讨其对兔眼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了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并对制备条件及配方进行了优化;对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进行了冷冻干燥;用光子相关光谱(PCS)测定了冷冻干燥前后混悬剂中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微观形貌;建立了兔眼PVR模型,并考察了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对PVR的预防作用。结果:混悬剂中维甲酸纳米粒子(RA-NP)的粒径保持在300~400nm之间,大都为完整的球形;PVR预防实验显示,在术后28天,用药组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有统计学差异(χ2=19.798,P<0.01),表明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能够有效的预防PVR的发生。结论:维甲酸纳米颗粒混悬剂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PVR治疗用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马拉色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对酮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体外敏感性.方法:用生理生化及形态学方法对临床分离的马拉色菌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制订的M27-A方案中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检测7种马拉色菌标准株和42株临床分离株对酮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42株马拉色菌临床分离株包括5个种,分别是合轴马拉色菌、糠秕马拉色菌、钝形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限制性马拉色菌.用M27-A方案中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测定3种唑类抗真菌药对7种马拉色菌标准株和42株临床分离株的敏感性由高到低分别为: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结论:马拉色菌属的各菌种对酮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性存在差异;M27-A方案中酵母菌微量稀释法可用于马拉色菌的体外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3.
阿霉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载阿霉索人血清白蛋白微球(ADR-HSA-MS),并研究其药剂学性质和体外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 以阿霉索(ADR)、人血清白蛋白(HSA)为材料,采用乳化高温固化法制备ADR-HSA-MS;采用光镜、电镜技术观察ADR-HSA-MS的形态;采用胃蛋白酶消化法、动态透析法分别测定ADR-HSA-MS的载药量,体外释药性质;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ADR-HSA-MS对人肝癌株SMMC-7721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 ADR-HSA-MS圆球状,表面较光滑,平均粒径为1.2μm,外观为红色;ADR-HSA-MS表观载药量为2.73%,有效载药量为1.69%,释药呈持续缓慢状态,至5d时,其累积释药分数达50%,最大累积释药分数为65%;ADR-HSA-MS与SMMC-7721人肝癌细胞孵育4d后,对SMMC-7721细胞具明显杀伤作用,在0.3~2.5μg/ml ADR质量浓度范围内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其杀伤曲线与游离ADR接近。结论 采用乳化高温固化法能制备出具缓释性质的载阿霉素人血清白蛋白微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载基因的磁性白蛋白纳米球,评估磁性白蛋白纳米球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行性及体外的磁靶向性。方法 采用去溶剂化-交联法制备载基因磁性白蛋白纳米球,分别运用透射电镜(TEM)、动态光散射分析(DLS)对其形态、粒径进行表征。应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系统(pGFP),观察载基因磁性白蛋白纳米球体外释放基因速率的情况及转染细胞的情况。运用普鲁士蓝染色法观察磁性纳米球的体外磁靶向性。结果 载基因磁性纳米球在TEM检测下为球形,大小均匀,并且在载基因磁性纳米球中明显地观察到在电子密度较低的白蛋白纳米球中包裹着电子密度较高的磁性纳米粒。DLS显示载基因免疫磁性纳米球的水合粒径约为209nm。体外动态释放基因速率,计算其累积释放率显示,该材料13h释放基因为95.25%,曲线平缓;转染实验结果显示载基因磁性纳米球能够有效转染SMMC-7721细胞,且转染效率高于载基因纳米球。普鲁士蓝染色实验结果显示磁靶向组细胞内的铁颗粒明显多于非靶向组。结论 成功制备了载基因磁性白蛋白纳米球,具有缓释基因的作用,并且能高效转染人肝癌细胞SMMC-7721。磁性白蛋白纳米球基因载体具有体外靶向性,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的靶向基因载体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胶囊体外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并分别将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和波棱甲素物理混合物制成胶囊,以pH 7.5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采用桨法测定体外溶出度,比较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胶囊和波棱甲素物理混合物胶囊的溶出速率和溶出量。结果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的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胶囊的体外累积溶出度明显高于波棱甲素物理混合物胶囊(P<0.01)。结论 高压均质法制备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的工艺简单易行,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能显著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16.
Li W  Li J  Gu J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6):413-415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腹腔感染引起低白蛋白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在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观察rhGH对白蛋白mRNA表达和白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rhGH明显促进体外培养肝细胞白蛋白基因表达(143%±6%,对照1004%±22%,P<001);在内毒素损伤的肝细胞模型中,rhGH显著减轻内毒素介导的白蛋白mRNA表达抑制;在体内rhGH明显促进正常大鼠白蛋白mRNA表达(152%±8%,对照组100%±3%,P<001);促进腹腔感染大鼠白蛋白合成(204±17g/L,对照155±29g/L,P<001);rhGH明显提高腹腔感染病人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清浓度。结论rhGH对腹腔感染引起的低白蛋白血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毒素在腹腔感染后低白蛋白血症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实验 1  方法 :腹腔感染模型采用盲肠结扎穿孔 ( CL P)法 ,白蛋白 m RNA检测采用 RT- PCR方法。  结果 :CL P后大鼠肝脏白蛋白 m RNA显著下降 ,与门脉血内毒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提示白蛋白 m RNA表达受抑与内毒素有关。实验 2  方法 :体内试验给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 ( L PS)。体外试验是将 L PS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肝细胞或肝细胞 ( HC)和非实质细胞 ( NPC)混合培养体系 ,并加入细胞因子拮抗剂。  结果 :在体内 ,L PS显著抑制白蛋白 m RNA表达 ,但 L PS对体外肝细胞白蛋白 m RNA无显著影响 ,而在 HC和 NPC混合培养体系中 ,L PS使白蛋白 m RNA显著下降。在体系中加入 TNF单抗、IL -l受体拮抗剂和 IL - 6单抗 ,均可以明显减轻 L PS对白蛋白合成的抑制结论 :腹腔感染时 ,内毒素是介导低白蛋白血症的重要因素 ,其作用机理可能通过刺激 NPC产生 TNF、IL- 1、IL- 6等介质 ,抑制肝细胞白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18.
Arsenic Trioxide (As2O3) has been used as atherapeutic agent and poison for more than 2400years .Because of its toxic and side effects ,it wasnot widely used in clinic for a long period. Re-cently ,it was confirmed that arsenic trioxide caninduce cytotoxicity and apoptosis in many cancercell lines . To reduce its toxic and raise its thera-peutic efficacy , we studied the preparation of arse-nic trioxide albumin microspheres ( As2O3-BSA-NS) and verify its release characteristicsin vitro.Or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的优化条件,构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纳米粒,评价其包封率、 载药量、回收率、释放度和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牛血清白蛋白(BSA)PLGA纳米粒,通过正交试验设计, 以粒径较小,包封率、载药量和回收率较高为考察指标,优化纳米粒的制备条件;选取优化条件制备HGF纳米粒,分别采用BCA 试剂盒和HGF-ELISA试剂盒检测BSA纳米粒和HGF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和释放度,通过CCK8增殖实验评价HGF纳米粒 的生物活性。结果优化条件下制备的HGF 纳米粒大小均匀,粒径234.4±4.8 nm,包封率(77.75±3.04)%,回收率(49.33± 9.34)%,体外释放度曲线表现为先突释,后缓释;HGF纳米粒可以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结论复乳溶剂挥发法-优化条件 下制备的HGF纳米粒具有较高包封率,良好的缓释效果和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