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对现代临床医学生教学的需要。根据当代医学生思想观念上的新特点,采用针对性教学模式来培养临床医学生,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面对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进护理带教方法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方法的改进,提高带教质量,方法:主要包括对实习护生通过适应新角色,促进学习效果,重视职业道德的教育,整体护理贯穿始终,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加强法律意识,改进带教方法,因人施教。结果:取得了较明显的带教效果,提高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3.
如何加强临床带教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健康观念的改变,以及人口构成及疾病谱的变化,21世纪的护理的工作领域日益扩大,社会、家庭同医院一样成为护理人员重要的工作场所。护理人员正被赋予更多的责任。为迎接21世纪护理工作的挑战,应首先从教育着手。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带好实习护士,培养合格护理人才,是我们临床护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1对带教人员的要求1.1带教人员的素质不仅要有系统的医学护理学知识及各种操作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并具有授课及规范化示教的能力,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要有较…  相似文献   

4.
改革带教模式 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永梅  张春香  李林藜 《吉林医学》2009,30(14):1537-1538
目的:提高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从护生首次接触带教老师开始,要求带教老师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并且注重护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和教育。结果:加强对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及注重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才能使护生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护理人才。结论:改革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对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责任制带教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6月于本院进行实习的32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组)16名和观察组(责任制带教组)16名,后将两组学生带教前后的理论知识、操作知识、实践操作及实习积极性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知识、实际操作及学习积极性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责任制带教可改善骨科护生的实习积极性,综合改善各项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6.
7.
田敏  吴海丽 《海南医学》2013,24(6):935-936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校园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也是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时期。病房带教组长如何根据实习大纲及护理部的实习计划,制定详细,全面的带教计划,并实施到位,是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关键。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浅淡带教过程。  相似文献   

8.
杨立宏  李靖 《吉林医学》2010,(27):4847-4848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带教方法在中医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60名临床实习的中医临床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常规带教模式组)30名和B组(分层次带教模式组)30名,后将两组学生带教前后的动手能力、基础知识考核分数、病历书写评分、对老师的满意度及老师对学生的满意度等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带教后通过研究比较发现,B组的动手能力、基础知识考核分数、病历书写评分、对老师的满意度及老师对学生的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中医临床带教中采用分层次带教模式进行带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较好的作用,且提高了带教老师及学生的满意度,利于沟通学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带教评价在提升带教教师综合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惫诊科实习的181名护生出科时给予带教教师在教学素质、沟通技巧、业务水平、带教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结果及所带学生的出科考成绩作为带教教师考评成绩之一。结果规范了带教教师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激励带教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了带教教师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教学能力,融洽了师生关系。结论临床实习中运用带教评价不但能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也能提升带教教师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院系一所临床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 ,长期以来担负着全省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为了培养 2 1世纪高素质护理人才 ,提高护理质量 ,我科在临床带教中不仅教会护生较全面的护理操作技术 ,而且在其身心素质、专业理念等方面给予重视和培养 ,取得了一定成绩 ,现总结如下 :1 重视带教老师素质的提高1 .1 热爱护理事业 ,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培养高尚的医德品质。护生的素质与带教老师的素质息息相关。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及职业道德习惯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产科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社会性服务很强的学科。作为产科护士 …  相似文献   

11.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也是理论性强、实践价值高的学科。它既是护士在校学习的最后一课,也是她们进入工作岗位前的第一课,怎样为她们上好这关键的一课,直接与临床带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谈临床带教中薄弱环节的带教经验。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手术室临床教学实际出发,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优化教带模式,包括制定带教计划,人性化带教理念,优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师生的分层管理、实习生的出科考核、信息反馈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临床实习带教质量,使护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而成为名合格的临床护理人材,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临床实习带都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产房带教的一些经验与体会。1,制定临床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落实到人。2,引导学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医务工作者的转变。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临床带教质量好坏的根本。4。参与式带教,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儿科门诊的带教工作不同于病房,要求带教老师技术性高、专业性强、反应敏捷。对于到儿科实习的护生,他们有种无处下手的感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预期目标和要求,我们在带教中实行了“一带一”规范化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角色互换与临床带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苏梅  尹巧玲 《河北医学》2001,7(9):846-847
传统的实习护士带教以注重培养学员的具体操作能力和各专科理论知识为主 ,而较少考虑提高学员的独立性和能动性。跟班作业一跟到底的方法使学员较少有单独处理问题的机会 ,且易养成依赖心理 ,阻碍学员把握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全局性。为此 ,笔者自1998年 9月以来改变带教方法 ,有计划地让学员变换角色 ,收到较好效果。1 步 骤1.1 阅读职责 ,熟悉程序带教老师对各班次的分工、程序无疑是驾轻就熟的 ,可是却常忽视明确职责和程序对于学员的重要性 ,这常加重学员的手足无措或导致一拨一动的局面。因此我们首先组织学员阅读职责、熟悉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多年来笔者一直在探讨如何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如何对全院的临床教学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反馈等宏观及微观调控管理。现将笔者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措施介绍如下。1健全各级组织,做到组织落实搞好临床教学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为了加强临床教  相似文献   

18.
王汇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0):85-86
临床毕业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强化临床技能,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的重要环节。我院于1990年开始接受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任务,并将目标定位在:经过4年的本科教育,把学生造就成具有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针对这一培养目标,笔者结合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及临床带教中的经验,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对妇产科实习护生带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妇产科实习的嘉兴卫校护理班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生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进行临时实习,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实习;将两组护生实习期满后的综合考核成绩、护生及英带教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综合考极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护生及其带教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与对照组护生及其带教护理人员(P值均<0.05).结论:人性化带教模式充分考虑带教双方的立场,极大地提高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带教效果,是一种值得临床护理带教人员借鉴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是综合医院里特殊而重要的部门。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都有它的特殊性 ,工作紧张 ,要求严格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了解和熟悉手术室的基本操作 ,让学生具有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搞好手术室临床带教工作 ,无论是对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发展或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带教工作的体会介绍如下。1 合理科学的教学安排1.1 人员安排 手术室每年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 ,其中包括护理系本科生、大专生和中专生。手术室设立专职负责教学的护士长和专职总带教各 1名 ,全面落实教学计划 ,总结和调整教学工作。1.2 实习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