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甲亢患者阴虚火旺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阴虚火旺与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儿茶酚胺(CA)排量的关系,我们曾作过报道,观察到阴虚肝火旺患者尿17-OHCS排量增高;阴虚心火旺患者尿CA排量增高:阴虚心肝火旺患者两项指标均增高。患者经用滋阴泻火法治疗,随着阴虚火旺证的改善,尿17-OHCS及CA排量也趋向正常。本文进一步观察了44例伴有阴虚火旺证的甲亢患者尿17-OHCS及CA排量的变化,并以22例非阴虚火旺及7例阳虚的甲亢患者作对照,以确证尿17-OHCS及CA排量与阴虚火旺证的关系是否适用于与肾上腺素能及垂体-肾上腺皮质活动密切相关的甲亢患者。同时又对16例伴有阴虚火旺证的甲亢患者作治疗前后的观察,初步探讨了中药治疗伴有阴虚火旺证的甲亢患者的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2.
阴虚火旺甲亢患者尿羟脯氨酸排量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阴虚火旺证患者尿17羟类司醇(17-OHCS)和儿茶酚胺(CA)排量的变化,本室曾作过报导。并对同病种(甲亢、高血压)不同证的病人进行了尿17-OHCS和CA排量的测定,同时观察了部分阴虚火旺患者经中医辨证施治后,上述指标随着阴虚火旺证的缓解而得到改善。结果表明,同属甲亢(或高血压)患者,其尿17-OHCS和CA排量变化与阴虚火旺的辨证分型密切相关,提示不同证有不同的物质基础。毛良等测定了同一病种(甲亢、高血压等)阴虚火旺患者尿肌酐和尿素氮排量,观察到甲亢或高血压阴虚火旺患者的尿肌酐和尿素氮排量,明显高于正常或阴虚而火旺不明显者,提示阴虚火旺患者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可能增强。为了进一步观察蛋白质分解代谢产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可降低患者基础代谢,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Yiu氏认为,针刺治疗甲亢,疗程短且效果显著。为了进一步探讨针刺疗法在治疗甲亢症中的作用,我们将甲亢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火旺与气阴两虚两种证型,选择血清总甲状腺素(T_4)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_3)含量作为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指标,并观察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基础代谢率(BMR),尿17-羟类固醇(17-OHCS)排量、植物神经平衡参数等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及治疗前后变化。  相似文献   

4.
甲亢阴虚火旺与气阴两虚证血流动力学变化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阴虚火旺与气阴两虚证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我们曾从生理生化方面作了初步研究,看到血浆环一磷酸腺苷(CAMP)含量,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排量、基础代谢率(BMR)及植物神经平衡指数的变化与证型有关。说明不同证型的甲亢患者有着不同的病理生理特点。本文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观察45例甲亢患者的变化,进一步分析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的规律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甲亢阴虚火旺与气阴两虚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中医不同辨证类型的病理生理特点,本文对70例甲亢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火旺与气阴两虚二种证型,选择基础代谢率(BMR)、血浆环一磷酸腺苷(cAMP)含量、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排量及植物神经平衡参数等项指标,分析探讨甲亢二种证型的不同体质基础及其各自的病理生理特点;结合测定血清总甲状腺素(T_4)含量、三碘甲腺原氨酸(T_3)含量及甲状腺~(131)碘摄取率,了解中医分型是否与甲亢程度有关。通过观察,初步看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中医证型肺腺癌患者血清、诱导痰中炎症因子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不同将71例肺腺癌患者分为肾阳虚组(28例)、肺气虚组(23例)、阴虚火旺组(20例)。另选取4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采用BioPlex悬液芯片检测血清及诱导痰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介素(IL)-6和干扰素(INF)-γ水平,用放免法检测24h尿游离皮质醇、尿17-羟皮质类固醇(尿17-羟)、尿17-酮类固醇(尿17-酮)及血清和唾液皮质醇。结果 肾阳虚组血清IL-6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24h尿游离皮质醇、17-羟皮质类固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尿17-酮类固醇明显低于健康组及阴虚火旺组(P<0.05)。与健康组及肺气虚组比较,肾阳虚组、阴虚火旺组血清TNF-α明显升高,INF-γ明显降低(P<0.05),肾阳虚组诱导痰TNF-α、TGF-β明显升高(P<0.05),阴虚火旺组诱导痰INF-γ明显降低(P<0.05)。肾阳虚组上午8:00及次日上午8:00血、唾液皮质醇明显降低(P<0.05)。3组患者血清TNF-α、血清IL-6均与血皮质醇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r=-0.26,P=0.03;r=-0.25,P=0.03),诱导痰IL-6还与唾液皮质醇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r=-0.29,P=0.02)。血清IFN-γ与尿17-羟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r=0.21,P=0.03)。结论 肾阳虚型肺腺癌患者炎症因子上调,HPA轴功能下降或紊乱最为明显,肺腺癌患者IL-6、TNF-α和IFN-γ与HPA轴功能关系密切。肺腺癌中医证候存在由气虚、阴虚向肾阳虚衰的转化。血清及诱导痰中IL-6、TNF-α和IFN-γ及HPA轴功能是肺腺癌微观辨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阴虚火旺证自由基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前一阶段我们曾对69例甲亢患者及76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并观察血清过氧化脂质(LPO)的变化,结果提示两种不同病种的阴虚火旺证患者血浆LPO均增高。可见,相同症状的不同疾病可有某些相同的物质代谢变化,因此,进一步选择了39例不同证的高血压患者,观察其红细胞SPD、血浆LPO的变化,试图从探索阴虚火旺证与自由基代谢的关系,进一步阐明阴虚火旺证的本质。对象与方法一病例来源和分组 1.高血压组:39例高血压病患者年龄为40~59岁,均来自上海跃华玻璃厂高血压病专科门诊经确证为高血压病者。其中男22例,女17例。按1974年全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座谈会修订的高血压病分期标  相似文献   

8.
对甲亢阴虚证的细胞免疫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避免不同医生对同一病人虚证证侯作出不同的辨证,近年来对虚证本质作了许多研究。仅以甲状腺疾病为例,赵伟康等用生化学方法证明甲亢阴虚火旺证患者尿儿茶酚胺与17-羟皮质类固醇排量均明显增  相似文献   

9.
从慢性肾炎患者看中医阴虚、阳虚的病理生化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国内已有很多研究。我们曾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甲亢、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研究中,观察到阴虚火旺者尿肌酐、尿尿素氮、尿儿茶酚胺明显增高。初步提出阴虚火旺者能量代谢较高,摄入营养较多的看法;另外,还提出慢性肾炎阳虚的患者,其症状群的出现和营养素摄入不足及体内能量代谢降低有关。本文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从内生肌酐清除率、肌酐系数、体温、皮肤蒸发水、血和尿中无机盐、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等指标观察阴虚、阳虚与肾功能、能量代谢、营养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中医阴虚、阳虚的病理生化学基础是能量代谢和营养状况的异常。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降浊解毒抑亢汤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甲亢)阴虚火旺型患者,并观察其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为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 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甲亢阴虚火旺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男13例,女39 例;年龄 18~57(44.27 ± 6.28)...  相似文献   

11.
关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变化,文献报道颇不一致。通过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后的观察,发现属阴虚火旺型者其肾素及血管紧张素均明显低于正常组,血浆醛固酮则明显高于正常组。提示了高血压患者RAAS的变化与阴虚火旺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马敬花  李小毓  常晓 《陕西中医》2019,(10):1380-1382
目的:研究甲亢性肝病中医证型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水平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依据中医证型分为肝郁痰凝、肝火亢盛、阴虚火旺、气阴两虚,比较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ALT、ALP、TBA水平的差异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不同中医证型中,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型较肝郁痰凝、肝火亢盛型升高较为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肝郁痰凝、肝火亢盛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甲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指标异常与中医证型、临床预后明显相关,临床医师应尽早诊断并治疗,减轻肝功能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减血府逐瘀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比较脑卒中组、脑卒中后抑郁组及抑郁症组应用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前后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脑卒中后抑郁组和抑郁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水平与脑卒中组相比明显增高;但脑卒中后抑郁组与抑郁组之间水平相近。治疗后,脑卒中后抑郁组和抑郁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下降;但脑卒中后抑郁组与抑郁组之间水平相近。结论加减血府逐瘀汤可降低血浆皮质醇水平,对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肾阴虚患者外周血 NK 细胞活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64)~Cr 释放法检测了21例表现为肾阴虚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外周血 NK 细胞活性,结果表明患者的 Nk 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且血浆皮质醇浓度亦低下(P<0.01),但是二者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同时还发现这些患者血清中存在能强烈抑制正常人 Nk 细胞活性的物质。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滋阴补肾治疗对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松郁安神方对肝郁化火及阴虚火旺证单纯性失眠患者血浆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失眠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60例单纯性失眠患者中肝郁化火和阴虚火旺患者各30例,均予松郁安神方治疗8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评定及测定血浆5-HT和DA含量.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Athen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5-H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松郁安神方对肝郁化火证和阴虚火旺证失眠患者疗效确切,可能是升高5-HT含量及降低DA含量而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甲亢阴虚证糖皮质激素受体改变和六味地黄丸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亢阴虚证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改变和六味地黄九对其的作用。方法 60例甲亢阴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九组20例、他巴唑组20例和联合用药组20例,分别在用药前后测定血浆皮质醇(F)、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F对白细胞趋化移动(ChtM)的抑制率(FI),并设3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 甲亢阴虚患者F轻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甲亢阴虚总者的GR、F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服药1月后,其GR、FI均比服药前明显升高(P<0.05),联合用药组升高尤其明显(P<0.011。结论 六味地黄丸和他巴唑均升高甲亢阴虚患者GR、FI水平,两者联合用药,作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肾上腺肿瘤术后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8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术后皮质功能不足患者共68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7.0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5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晨8 h血浆皮质醇、晨8 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24 h尿游离皮质醇(UFC)、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及17-酮类固醇(17-KS)含量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上腺肿瘤术后皮质功能不足,起效迅速、安全,且不良反应轻微,可应用于医学领域,也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等患者具有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甲亢汤联合西药对甲状腺功能亢进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研究及其对免疫功能.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从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阴虚火旺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60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甲亢汤治疗,连续治...  相似文献   

19.
1980年2月中旬,我们在云南省昆明市,以血浆环核苷酸(cAMP、cGMP)和皮质醇两项指标,观察了一组高血压、冠心病人在日全食时的反应。实验方法一、病例来源受试者均为昆明铁路局中心医院中医科和云南省交通局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按上海中医学院1979年制订的“阴虚火旺与阳虚的辨证标准,由四名中医师共同辨证确定。病人全部于日食前4日入院,停止一切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补肾延寿胶囊对肾气虚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肾虚患者服用补肾延寿胶囊后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补肾延寿胶囊能显著提高肾虚患者血浆皮质醇含量,提示本方有改善肾虚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