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误诊误治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误诊误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首诊均误诊误治,2例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治疗,7例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5例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2例被误诊为高血压危象治疗、3例被误诊为急腹症治疗、1例被误诊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治疗,3例不明原因猝死。结论临床医师需要系统采集病史,全面分析疾病发展过程,仔细全面查体,及时进行CT、MRI和超声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关键是提高对AD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45例原发性支气管癌误诊为呼吸系统结核病的原因、诊断及预后。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45例被误诊为原发性支气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肺癌患者,5例患者为肺结核合并肺癌,其余100例患者中被误诊为原发性支气管癌45例,达到了45%的误诊率;在误诊疾病类型方面,34例被误诊为肺结核,10例患者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例患者被误诊为肺结核合并胸膜炎;45例患者主要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病理、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诊断,分别占总数的22.2%和20.0%。3个月和1年死亡率分别为8.9%和24.4%。结论原发性支气管癌具有较高的误诊率,极易被误诊为肺结核,该类患者具有较高的1年死亡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病理、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是主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68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砚诚 《河北医药》2004,26(9):694-695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病情不典型,易误诊误治。为提高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认识,早期确诊,提高疗效,对我院呼吸内科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68例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1986年5月至1996年9月,共收治了4例因误诊治导致子宫绒癌破裂,出血休克病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4例均为已婚育龄妇女。年龄21~32岁,平均258岁,4例中3例为葡萄胎后1~2年出现阴道持续不规则出血6个月;另1例为流产后10个月出现阴道持续不规则出血6个月;4例都曾在当地县医院反复多次诊断过。误诊为胸膜炎按胸膜炎治疗;分别不全流产并反复治疗,但从未想到过子宫绒癌。致使病变发展,因突然发生下腹部剧痛并出现休克,才由当地县医院转送来急诊收入院。查体4例都有急腹症,腹腔内出血、休克的症状和体征,血压为0,全腹肌紧,有压痛及反…  相似文献   

5.
由于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症状轻微,有时胸水呈血性,易误诊为恶性胸水,使病情发生恶化。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7年8月间收治的老年结核性胸膜炎48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恶性胸腔积液294例,其中71例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肺炎旁积液等,误诊率24.2%,现将其临床资料及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胸膜间皮瘤和胸膜炎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胸膜间皮瘤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 两种疾病早期临床症状很难鉴别,胸膜间皮瘤临床发病率低,病例少见,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误诊原因的分析能更好的预防误诊.  相似文献   

8.
现将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误诊为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的 45例肺癌和恶性胸水患者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误诊的 45例中 ,男 2 5例 ,女 2 0例 ;45岁以下 9例 ,45岁以上 36例 ;最小的 2 5岁 ,平均年龄 5 7.9岁 ;误诊时间最短的 1周 ,最长的 1a,平均 78.4d;肺癌误诊为浸润型肺结核 19例 ,肺癌伴胸膜转移误诊为浸润型肺结核合并胸腔积液 15例 ,恶性胸水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 11例。胸水找到癌细胞 13例 (占胸腔积液 5 0 % ) ,痰中找到癌细胞 5例 (占 11.1% ) ,气管镜活组织检查找到癌细胞者 6例 ,淋巴结活检确诊者 3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膜间皮瘤与结核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996~2007年12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胸膜间皮瘤临床较少,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结论:胸膜间皮瘤初始症状与结核性胸膜炎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有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才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我院在1970—1989年中先后收治67例结核病人,其中有15例院外误漏诊,现将原因分析如下: 误诊病例一、15例。其中误诊上感5例、肺炎2例,急性支气管炎4例,漏诊结核性胸膜炎2例,急性支气管炎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误诊原因。方法:对4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院前误诊结核性胸膜炎22例、支气管肺炎8例、8例院前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入院后胸水为渗出液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8例为胸水原因待查。结论:老年人出现胸腔积液,尤其是双侧胸腔积液,要考虑为心源性胸腔积液可能性大,心源性胸腔积液多为漏出液,但有时可表现为渗出液。  相似文献   

12.
1998年至2002年我院收治了5例自发性气胸病人,分别被误诊为"肺炎"、"胸膜炎"、"心绞痛"等,教训深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生对非消化系内科疾病的腹痛往往不够重视,故易导致误诊或漏诊,贻误治疗。4年来,我院误诊23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6~71岁,平均41.2岁。患者疾病为肺炎或胸膜炎6例、糖尿  相似文献   

14.
曾武章  张泽英 《江西医药》2006,41(3):145-146
目的分析总结恶性胸膜间皮瘤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5例恶性胸膜问皮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2例误诊为肺癌胸膜转移。结论胸膜活检是确诊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36例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临床分析西山矿务局职工医院(030053)张秦生,黄月莲,霍艳现将我院1988年2月至1994年4月肺癌误诊为肺结核、渗出性胸膜炎36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16~80岁,40岁以下9例占25%,40岁...  相似文献   

16.
郑楠 《黑龙江医药》2011,24(3):478-479
结核性胸膜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但有时确诊较困难,极易误诊、误治。现报道以胸膜炎为首发表现的SLE患者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例并作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35岁,已婚。因发热38℃15天,活动时气短3天,就诊于当地医院。拍摄肺CT示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左侧少量积液。行胸腔穿刺抽液化验为渗出性,淋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肺栓塞误诊原因,提高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总结16例肺栓塞患者误诊情况,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本组中误诊为肺炎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例,肺源性心脏病4例,心力衰竭2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症状,确诊检查要求较高,基层医师诊治经验不足,易于误诊,故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注意识别高危人群,力争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崔云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140-14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其他疾病的误诊原因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2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诊误诊12例的误诊原因与对症处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现首诊误诊12例,误诊率为5.45%,本组误诊为哮喘、肺炎5例,误诊为消化性溃疡2例,误诊为胸膜炎1例、肩周炎1例,误诊为其他3例。本组患者诊断明确后予常规吸氧、监护、止痛、溶栓、消除心律失常、控制休克等对症治疗后10例好转出院,1例因病情加重家人放弃治疗出院,1例死亡,死于心源性休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危急重症疾患,对该疾病不典型表现,临床医生必须有高度警惕及深刻认识,以降低误诊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该病诊疗水平。方法总结性分析32例带状疱疹患者的误诊情况。结果本组32例发疹前就诊的患者中,9例外院误诊为牙髓炎而行开髓术、拔牙术;12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5例误诊为胸膜炎;4例误诊为心绞痛;2例误诊为接触性皮炎。结论避免带状疱疹误诊、漏诊,应掌握本病的特殊性、详细询问病史、检查应仔细,加强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肺癌误诊的原因,提供临床参考,减少或避免误诊。方法:对我科2003年以来60例肺癌误诊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0例肺癌误诊肺结核占31.7%、肺炎占28.3%、慢性支气管占23.3%、骨关节疾患占10.0%、胸膜炎占6.7%。结论:通过误诊的临床分析,只要熟悉肺癌常见症状及特殊表现,提高警惕性,细致分析研究并加以认真鉴别,可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达到提高生存率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