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袁红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5):418-418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1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UA组和AMI组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SA组(P<0.01),AMI组又较UA组明显增高(P<0.01),而SA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选择素可作为AMI患者早期诊断,病情监测,预后判断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可溶性P选择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级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P选择素 (P -selectin)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发病机制、危险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5 0例UAP、30例稳定型心绞痛 (SA)、30例健康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 ,并对UAP患者按Braunwald分级标准进行危险分级 ,比较各级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结果 UAP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SA及健康者 ;BraunwaldⅠ、Ⅱ、Ⅲ级的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分别为 17.7± 4 .2、2 3.8± 7.1、32 .4± 8.2ng/mL ,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选择素参与了UAP的发病过程 ,可溶性P选择素可作为UAP危险分级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血浆选择素水平变化。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 6 8例MHD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P 选择素、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选择素 )含量 ,同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 MHD组P 选择素、sE 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与P <0 .0 1) ;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又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 (P <0 .0 5与P <0 .0 1)。结论 P 选择素、sE 选择素水平可作为反映MHD患者内皮功能损害和血小板活化的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可溶性P-选择素与心血管易患因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P-选择素介导的白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粘附和滚动已被认为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仍缺乏大量临床资料来评估可溶性P-选择素在心血管危险性所起的作用。方法:在10000余例健康女性体检者中随机选取345例,其中有115例随后发生心血管事件和230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浆,同时观察心血管易患因素如吸烟,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结果: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在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比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妇女高(83.2:69.3,P=0.003),每增加可溶性P-选择素的一个四分位数,心血管的危险性便增加一步,在最高四分位数与吸烟,年龄相关的危险因素是最低位数的2.2倍(95%可信区间1.0:2.2,P.0.01),这些影响可不依赖传统的易患因素,在伴随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在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心血管的危险性便增加28%,与年龄,吸烟相关最高危险因素在妇女中P-选择素水平大于137.3ng/mL在95%百分点。结论: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增高可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的高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于欣  杨震  于美玲 《检验医学》2011,26(3):204-206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活性和功能状态。方法检测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P选择素及血栓素B2(TXB2)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PAF、P选择素及TXB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危险分层越高,升高越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小板活性显著升高,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活性和功能状态。方法检测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P选择素及血栓素B2(TXB2)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PAF、P选择素及TXB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危险分层越高,升高越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小板活性显著升高,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及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硝酸还原法和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分别测定MODS组25例及非MODS组31患者12、24、48、72、120 h及对照组32例血浆NO及P选择素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MODS组12、24、48、72、120 h血浆NO及P选择素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非MODS组仅24、48 h血浆NO及P选择素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MODS组与非MODS组相比,24、48、72、120 h血浆NO及P选择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机磷中毒并发MODS患者血浆NO及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参与导致有机磷中毒发生多脏器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及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硝酸还原法和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分别测定MODS组25例及非MODS组31患者12、24、48、72、120 h及对照组32例血浆NO及P选择素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MODS组12、24、48、72、120 h血浆NO及P选择素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非MODS组仅24、48 h血浆NO及P选择素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MODS组与非MODS组相比,24、48、72、120 h血浆NO及P选择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机磷中毒并发MODS患者血浆NO及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参与导致有机磷中毒发生多脏器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可溶性P(sP)选择素的动态变化及早期抗栓治疗对它的影响。方法: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作6 h内入院患者18例,ELISA法测定心肌梗死发作6、12、24、48、72 h的sP选择素,并同时测定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浓度。所有患者在入院时进行阿司匹林加噻氯吡啶联用低分子肝素抗栓治疗,另选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1例及非冠心病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结果:(1)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 h内sP选择素的浓度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非冠心病患者组(167.4±18.1 ng/ml vs 75.4±6.8 ng/ml vs 67.9±7.7 ng/ml,P<0.001);症状发作12 h、24 h sP选择素浓度仍维持在高水平(180.2±16.6 ng/ml,160.4±14.5 ng/ml);发病48 h、72 h.sP选择素浓度与对照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 h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C反应蛋白即升高,24 h达高峰,72 h后仍高于正常。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生6 h 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早期抗栓治疗使P选择素在24 h后下降,第48小时达基线水平,但不能完全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细胞因子水平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IL-6、TNF-α和T淋巴细胞IFN-γ(TH1)、IL-4(TH2)的表达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5例发病期和缓解期UAP患者血液标本以及20例正常健康时照标本血清IL-6和TNF-α用放免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IFN-γ和IL-4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四色分析技术检测。结果 经配时资料t检验,发作时患者血清中IL-6(762.8±318.4)pg/ml、TNF-α(3.1±1.6)ng/ml,外周血T淋巴细胞IFN-γ(14.8±2.4)%,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分别为(402.6±196.4)pg/ml、(2.0±0.5)ng/ml、(8.8±2.4)%]和缓解时[分别为(462.4±216.8)pg/ml、(2.1±0.4)ng/ml、(9.4±3.0)%],P〈0.01。患者发病时淋巴细胞表达IL-4(2.6±1.4)%与正常对照组(2.2±1.4)%和缓解时(2.4±1.5)%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 UAP患者发病过程中IL-6和TNF-α显著升高,同时表现TH1细胞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机制.方法经过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在肝素、肠溶阿斯匹林基础上,加尿激酶50万单位/日,连续3天.结果45例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1.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纤维蛋白原降低(P<0.01).结论小剂量连续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且高凝、低纤溶状态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李强  刘佳梅  王喆  史琳影  李延辉  徐琳  杨新春 《临床荟萃》2007,22(21):1523-1525
目的探讨使用大剂量(40 mg/d)和常规剂量(20 mg/d)辛伐他汀治疗2周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分析短期强化降脂治疗对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UAP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降脂组和强化降脂组,分别接受辛伐他汀20 mg/d和40 mg/d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和hs-CRP水平。结果常规降脂组和强化降脂组治疗2周后TG、和HDL-C变化不明显,TC和LDL-C均呈下降趋势(TC:F=44.88,P<0.0001;LDL-C:F=32.92,P<0.0001),强化降脂组下降更明显常规降脂和强化降脂治疗后hs-CRP水平呈下降趋势(F=4.515,P=0.044),强化降脂组治疗2周后hs-CRP下降更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血浆hs-CRP浓度的变化与同期血脂(TC、LDL-C、HDL-C、TG)水平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短期辛伐他汀治疗可以明显降低TC和LDL-C,辛伐他汀40 mg/d强化降脂治疗效果更显著;强化降脂治疗可以使hs-CRP水平显著下降,但与血脂下降并不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硝酸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丹参酮联合硝酸酯组、丹参酮组和硝酸酯组,丹参酮联合硝酸酯组在硝酸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IIA磺酸钠12mL溶入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比较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心电图的改变、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改变及血清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丹参酮联合硝酸酯组较丹参酮组及硝酸酯组在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表现及CHO,LDL—C指标改善上更有优势(P〈0.05)。结论:丹参酮联合硝酸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临床危险度分级与血浆脑钠素(BNP)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入选49例UAP患者(UAP组),并进行临床危险度分级,低危组20例,中危组18例,高危组11例;2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BN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UAP组较健康对照组血浆BNP水平明显增高(P<0.001),两组间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血浆BNP水平在UAP组各亚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44,P<0.001),BNP水平随着危险度级别的增高而增加,各级之间以及每两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功能正常的UAP患者血浆BNP水平增高,BNP水平与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级有关,危险度级别越高,BNP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氯吡格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IL-6、hs-CRP水平变化,以及出院后1个月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结果①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9.6%(31/52),86.8%(46/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2组治疗后IL-6、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患者随访30d,术后心绞痛再发生、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IL-6、hs-CRP水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DF-521)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75例UA患者于发病后第1,3,5日分别给予DF-5213种剂量:10BU,5BU,5BU,溶于2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并选77例UA患者用低分子量肝纱治疗作对照。结果:75例患者经用DF-521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4.0%,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69.3%,平均起效时间为用药手56小时,复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评价心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0例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情绪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1mo,随访1a。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mo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期间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mo末,干预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6.0%,对照组为76.0%(χ^2=3.99,P〈0.05);心电图ST段变化干预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为68.0%(χ^2=3.99,P〈0.05)。治疗1mo末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均〈0.01),但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t=13.243,P〈0.01);干预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11.625,P〈0.0.1);治疗后干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或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焦虑等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赵强  陈国伟 《新医学》2004,35(8):461-463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MMP) 2和 9水平在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2 5例稳定型心绞痛 (stableanginapectoris,SAP)患者、 4 5例UAP患者发病第 1、 3、 5、 7、 10日血清MMP 2 ,MMP 9水平 ,并对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UAP患者起病 1~ 7日 ,血清MMP 2 [(4 13± 5 1) ,(4 85± 5 2 ) ,(4 5 6± 4 3) ,(4 33± 5 0 ) μg/L],MMP 9[(818± 16 6 ) ,(771± 182 ) ,(72 9± 2 2 ) ,(70 3± 180 ) μg/L]持续维持在高水平 ,与SAP患者 [(36 9± 4 2 ) ,(6 31± 12 7) 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 <0 0 1)。UAP患者的MMP 2、MMP 9的峰值浓度分别在第 3日、第 1日 [(4 85± 5 2 ) μg/L ,(818± 16 6 ) μg/L],两者自第 7日开始下降 ,至第 10日降至SAP患者水平。UAP组的血清MMP 2、MMP 9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 (r =0 6 3,r =0 6 2 ,均为P <0 0 1)。结论 :血清MMP 2、MMP 9水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或破裂的判断指标 ,有助于UAP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肥胖的UAP患者PCI术后LP的变化及丹参粉针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肥胖的和非肥胖的UAP患者PCI术前和PCI术后即刻、24h、治疗15天血清LP水平。结果 PCI组UAP患者血清LP水平明显高于非PCI组,持续24小时,肥胖的UAP患者PCI术后血清LP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丹参粉针治疗15天血清LP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PCI可引起UAP患者LP水平升高,肥胖的UAP患者LP变化更明显,丹参粉针可逆转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