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片联合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T2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肾功能、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AOPPS、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达格列净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T2DN,可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肾功能恢复,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姚筱  蒋云生  朱新林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749-1752
[目的]观察维生素C(Vit C)透析液透析对静脉补铁诱导的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0例,随机分为补铁组(10例)、补铁 Vit C透析液组(10例),另选同年龄、性别健康人10例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血浆丙二醛(MDA)、血浆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谷胱甘肤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HD患者MDA、AOPP含量升高,SOD、GSH-Px含量降低(P<0.05),补铁组静脉补铁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MDA、AOPP含量明显升高,SOD、GSH-Px含量明显降低(P<0.05),补铁 Vit C透析液组治疗8周后与补铁组比较SOD、GSH-Px含量明显升高,AOPP舍量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静脉补铁后氧化应激明显,补铁同时使用Vit C透析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铁荆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对蔗糖铁致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9月于我院行常规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血液透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础治疗,对照组再给予蔗糖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2.0 g,口服,3次/d,4周为1个疗程。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DA、GSHP及SOD三项指标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5次蔗糖铁后,两组的MDA水平均显著升高,GSHP和SOD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5次蔗糖铁4周后,观察组MDA水平显著下降,GSHP和SOD水平显著升高,与注射5次蔗糖铁后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在注射5次蔗糖铁4周后与注射5次蔗糖铁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可有效干预蔗糖铁致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百令胶囊对蔗糖铁致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氧化应激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行常规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患者常规血液透析和EPO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蔗糖铁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 2.0 g,口服,每日3次,4周为一个治疗周期。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MDA、GSHP及SOD三项指标的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注射5次蔗糖铁后MDA水平显著升高,GSHP和SOD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5次蔗糖铁4周后,观察组MDA水平显著下降,GSHP和SOD水平显著升高,与注射5次蔗糖铁后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在注射5次蔗糖铁4周后与注射5次蔗糖铁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百令胶囊可有效干预蔗糖铁致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口服曲美他嗪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86例,已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随机分为患者治疗组46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组口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治疗并观察随访24周;患者对照组不用曲美他嗪.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等.另选健康对照者30名(健康对照组).分析曲美他嗪对MH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2组MHD患者的GSHPx水平[(584.37±215.70)、(580.87±309.12)μmol/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769.06±302.46)μmol/L](P均<0.01),SOD水平[(347.87±82.09)、(348.16±75.33)kU/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428.34±15.23)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DA水平[(4.94±1.32)、(4.97±1.61)n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56±0.46)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OPP水平[(120.95±59.24)、(121.76±69.12)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7.69±20.1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患者治疗组的GSHPx、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OPP水平也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照组以上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但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氧化应激状态,使用口服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机体对氧化应激的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HD)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普通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OD、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SOD、GSH-Px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HD有助于缓解DN患者的氧化应激与微炎症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及其与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将伴有LVH的MHD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安慰剂组,每位患者服用氯沙坦50-100mg/日或安慰剂6个月,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同时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丙二醛(MDA),分析左心室重量指数的变化与hs-CRP和MDA的关系。结果治疗后6个月,氯沙坦组左心室重量指数,血清hs-CRP,丙二醛(MDA)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VMI下降的数值与hs-CRP和MAD下降的数值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r=0.805,r=0.778,P均<0.01);而安慰剂组以上指标与治疗前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可逆转MHD患者LVH,改善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逆转LVH的作用与改善MHD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维生素E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以及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的影响。方法将每周透析3次的MHD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治疗组每日给予厄贝沙坦和维生素E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同时观察所有患者EPO用量的变化。结果半年后治疗组CRP、IL-6、IL-1β、TNF-α及EPO用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变化。结论联合厄贝沙坦和维生素E对MHD患者微炎症状态有改善作用,可以减少EPO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联合维生素E(VitE)和和维生素C(Vit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DH)患者脂联素(ADPN)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MHD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C组)和联合治疗组(T组,给予VitE200mg/d和VitC200mg/d口服,治疗3个月),并以正常人20例为正常对照组(N组)。比较三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N组比较,MHD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同时ADPN升高。给予VitE和VitC治疗后,患者血清MDA水平降低,GSH—Px、SOD水平升高,同时ADPN进一步升高,ADPN与GSHPx、SOD呈正相关,与MDA呈负相关。【结论】口服VitE和VitC可能通过抑制MH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态,上调ADPN的水平,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厄贝沙坦治疗。2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对2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压、血尿酸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降压效果更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脉铁(蔗糖铁注射液)的不同给药方案(给药总剂量相同但给药次数和单次给药剂量不同)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疗效及其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寻求既方便、安全又经济、高效的给药方案。方法选择2006年~2007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MDH患者7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5组,观察各组用药前后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疗效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CRP)、血清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微炎症和氧化指标,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用药8周后,静脉补铁组Hb、HCt、SF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而静脉补铁方案不同(100mg×10次,200mg×5次,500mg×2次)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HD患者治疗前血清SOD低于健康组(P〈0.01),CRP和血清MDA高于健康组(P〈0.01,P〈0.01)。治疗8周后,静脉补铁组血清S0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CRP和血清MDA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静脉补铁方案不同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蔗糖铁注射液三种不同静脉给药方法均有效改善MHD患者的贫血及缺铁,且疗效相当,以500mg×2次给药方案更为方便。长期静脉补铁可能对体内氧化应激产生一定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清中的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探讨ESRD患者中DNA氧化损伤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年龄及性别匹配的研究对象40例,分为3组:对照组、CRF(慢性肾功能不全)组和HD(血液透析)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8-OHdG水平,改良镀铜镉颗粒还原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硫代巴比妥酸产物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RF组、HD组透析前、后血清8-OHdG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且HD组透析后8-OHdG水平较透析前显著增高(P〈0.05)。CRF组、HD组透析前和透析后NO、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血清8-OHdG和Scr、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ESRD患者血清中8-OHdG水平明显增高,提示DNA氧化损伤增强。8-OHdG作为一种DNA氧化损伤产物,可被认为是评价ESRD氧化损伤水平的可靠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文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机体氧化应激的变化与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检测单次血液透析前后血浆中氧化活性产物丙二醛(MDA)和抗氧化活性酶超氧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一氧化氮(NO)水平并记录患者单次血液透析前后的血压水平.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血浆MDA水平明显增高(P<0.01),NO水平明显降低(P<0.01);透析后血浆抗氧化酶SOD、GSHPx水平也较透析前有不同程度的增高.20例患者透析后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透析前明显增高,2例患者发生透析后低血压,其余8例患者透析前后血压差异无显著性.相关性分析发现,15例患者透析前高血压的(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前后血压变化差值水平与血浆MDA水平呈正相关(r=0.462,P<0.01),而与血浆NO水平呈负相关(r=-0.483,P<0.0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浆MDA和NO水平变化与患者透析后的血压升高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透析后机体氧化应激的变化可能是透析后高血压新的发生机制,抗氧化应激可能为防治透析后高血压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Fractalkine(FKN)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变化,探讨FKN、TIMP-1与炎症的关系。方法选取长期规律血液透析(HD)的患者30例,应用ELISA法检测其透析前、后的FKN、TIMP-1血清水平,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透析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检测其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重指数(BMI)、透析充分性指标(Kt/V)及透析前后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结果MHD患者HD后的血清FKN水平比HD前升高(P〈0.01),HD后的TIMP-1水平比HD前升高(P〈0.01)。HD前血清FKN水平与HD前Hs-CRP呈正相关(r=0.387,P〈0.05),HD前血清FKN与HD前TIMP-1、透析年限无相关性(P〉0.05);HD前TIMP-1水平与HD前Hs-CRP、透析年限无相关性(P〉0.05)。HD前后FKN差值与HD前Hs-CRP呈正相关(r=0.291,P〈0.05),与HD前后TIMP-1差值及透析年限无相关性(P〉0.05);透析前后TIMP-1差值与HD前Hs-CRP呈正相关(r=0.226,P〈0.05),与透析年限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清FKN及TIMP-1水平增高。HD前后FKN及TIMP-1水平的瞬时变化可能与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透析膜和不同膜面积的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骨矿物质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MHD患者40例,随机分为3组:FX组16例(使用德国Fresenius公司FX60型高通量透析器,膜面积1.3m2)、TS组14例(使用日本Toray公司TS-1.3S型高通量透析器,膜面积1.3m2)、CA组10例(使用美国Baxter公司CA-HP-170型低通量透析器,膜面积1.7m2),全部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4h。比较入组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白蛋白(ALB)、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变化。结果各组患者血清BUN、Cr、Ua、P、iPTH、Hs-CRP和IL-6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β2-MG在3个月、6个月时与基础值比较各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在治疗6个月时TS组下降最显著(χ2=10.011,P=0.007);3个月时ALB各组均有上升趋势,但6个月CA组明显下降(P<0.05);TNF-αCA组升高,FX组和TS组下降(P<0.05);CA组MDA明显升高(P<0.05),SOD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FX组和TS组MDA明显下降(P<0.05),且TS组下降更显著(Z=-3.284,P=0.001),SOD3个月即开始下降(P<0.05),6个月与3个月时比较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①高通量透析器尽管膜面积较小,但对小分子毒素清除效果与大面积低通量透析器相当。②高通量透析可抑制氧化应激、改善微炎症状态,维持营养平衡。③对预防透析相关淀粉样变,除选用优质透析器外,提高透析液质量和避免各环节污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赵建  刘红辉  许永玲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2):303-304,30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血脂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选择60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常规治疗组(A组,n=30)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组(B组,n=30)和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C组,n=15)。A组的T2DM患者予以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钙离子拮抗剂控制血压等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阿乐,10~20mg,口服,每晚一次)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留取血清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比色法测定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GSH—Px、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B组治疗后血清GSH—Px、SOD水平增加,MDA水平降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同期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2DM患者氧化应激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水平,探讨其与炎症和脂代谢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者以及30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清抵抗素、生化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同时收集这些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抵抗素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MHD患者较正常组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增高[(5.88±2.54)ng/ml比(1.94±0.95)ng/ml,P〈0.01],同时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高密度酯蛋白(HDL-C)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酯蛋白(LDL-C)无统计学意义;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有心血管疾病的MHD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更为显著。患者血清抵抗素与CRP、IL-6、LDL-C和主观综合营养评诂(SGA)成正相关,与HDL-C成负相关。结论MHD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MHD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以及心血管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2周透析中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氧化应激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指导运动疗法在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实践及科学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选择深圳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34例MHD患者作为运动治疗组(完成研究27例),选取同期深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一般情况相匹配的MHD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运动组进行12周透析中有氧运动,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运动方式采用卧式踏车装置进行透析中有氧蹬车运动,每周3次,每次45min,持续12周。运动强度根据Borg’s认知体力消耗量表确定。观察两组12周运动治疗前后一般生化资料、氧化应激指标、SF-36生存质量简表的差异。结果试验过程中运动组退出7例。所有受试对象试验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运动组运动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由21.97±3.04μmol/L降低到18.12±2.76μmol/L有显著差异(t=12.567,P0.05)。通过12周有氧运动,运动组SF-36生存质量简表中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的得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均<0.05),而运动组生理职能(RP)、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的得分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均>0.05)。此外,运动组躯体健康总测量(PCS)的得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t=2.921,P<0.05),而心理健康总测量(MCS)的得分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t=1.534,P>0.05)。结论 12周透析中有氧运动能够显著降低MHD患者氧化应激终产物、提升抗氧化应激能力,并改善SF-36生存质量简表中PF、BP、GH、PCS的得分。此外,透析中卧式有氧蹬车运动设计科学,实施简便,安全显效,无明确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将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D4-HP)组13例,每例患者在2周5次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每周1次HD+HP治疗;常规血液透析(HD)组13例,每周3次H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压、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结果HD4-HP组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HP组治疗前后比较,PRA、ATⅡ、Hcy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治疗前后PRA、ATⅡ、Hcy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HD+HP组PRA、ATⅡ、Hcy较HD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48例DPN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予以甲钴胺口服治疗,观察组24例予以ALA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同组治疗前TSS评分降低(P0.01)及神经传导速度加快(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TSS评分降低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增加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和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MDA、SOD和GSH-Px前后变化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ALA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其疗效优于甲钴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