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89年8月到1995年4月,总共施行L_(2-5)硬脊膜外麻醉下实施剖宫产术4287例。其中单次硬膜外阻滞358例。对于施行连续硬脊膜外麻醉效果失败的23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资料与方法产妇年龄在21~38岁,ASA Ⅰ-Ⅱ级,术前用药:阿托品0.5mg、鲁米那0.1mg,术前30min肌肉注射。全组患者随意选择L_(2-3)、L_(3-4)、L_(4-5)间隙,实施硬脊膜外腔阻滞。硬膜外导管选用上海医用诊察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在乳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3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采取硬脊膜外阻滞麻醉。结果麻醉效果优26例,良4例,无麻醉效果差者。手术时间120~230min,术中无局麻醉毒性反应发生。结论硬脊膜外阻滞麻醉适用于手术范围较大、全身情况较好或不适宜施行全身麻醉的乳腺癌手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已广泛应用于经腹、盆腔手术,并取得满意效果。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可选用两点穿刺(先于T12~L1或L1~2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然后再于L3-4行蛛网膜下隙穿刺,注入局麻药行脊麻),也可选用一点穿刺法(L2~3或L3~4)。在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中一点穿刺法因其操作简便,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甚广。由于麻醉医师在操作的过程中出于不同的考虑,在选择一点穿刺间隙位置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选择。在经过临床实际麻醉应用中,我们发现选择L2~3间隙在麻醉效果与并发症,及术后镇痛效果要优于L3~4间隙。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160例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中腹部下腹部手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向硬脊膜外腔注射不同的药物作为术后的镇痛,现就其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对脉搏氧饱和度仪测定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烨 《贵州医药》2005,29(11):976-978
目的研究观察颈胸段和腰骶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对脉搏氧饱和度仪测定时间(PODT)的影响。方法选择33例ASA Ⅰ级和年龄16-40岁拟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下施择期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的部位将患者分成两组:Ⅰ组,颈胸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n=16);Ⅱ组,腰骶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组(n=7)。应用Datex脉搏氧饱和度仪测定SpQ2,Ⅰ组和Ⅱ组患者的探头分别放置在食指或食趾。PODT的测定方法是在患者尽力摒气后吸入100%O2,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开始前5分钟和硬脊膜外间隙阻滞5、10、15、20、30和40分钟时分别测定PODT。结果在整个测定过程中,两组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之后,所有患者的PODT逐渐缩短,并在30分钟后基本趋于稳定。与对照值相比较,两组患者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后各测定时间的PODT均明显缩短(P〈0.01)。结论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后PODT明显缩短。PODT可作为成功硬脊膜外阻滞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不同浓度容量的布比卡因对脊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与容量的布比卡因对肛肠手术脊麻效应的影响。方法  180例ASAⅠ~Ⅱ级接受肛肠手术患者 ,随机分三组 ,每组 6 0例。脊麻均选择L3~ 4间隙穿刺。Ⅰ组取坐位穿刺 ,用 0 75 %布比卡因 0 6ml;Ⅱ、Ⅲ组均取侧卧位穿刺 ,分别注入 0 1%布比卡因 5ml、4ml。结果 麻醉效果 :三组麻醉效果均满意 ,未加任何辅助药完成手术。麻醉起效、消退时间 ,各组间比较无差异 (P >0 0 5 )。阻滞平面 :Ⅰ组阻滞平面最低 (L5) ;Ⅱ组阻滞平面最高 (L2 ) ;Ⅲ组阻滞平面在L3 。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术后不良反应 :Ⅰ组头痛、头晕 12例 (2 0 % ) ,Ⅱ、Ⅲ组无头痛、头晕病例。尿潴留Ⅰ组 15例 (2 5 % ) ;Ⅱ组 3例(5 % ) ;Ⅲ组 1例 (1 6 7% ) ,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在肛肠手术脊麻中 0 1%布比卡因 4ml比 0 75 %布比卡因 0 6ml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昏、尿潴留等发生率明显低 ,术后可早期活动 ,早出院  相似文献   

7.
腰麻及硬膜外阻滞麻醉是临床外科中常常应用的麻醉方法。病人手术结束回到病房,护士应根据病人麻醉方式的不同,帮助病人选择合适的体位。腰麻即蛛网膜下腔阻滞,其特点是麻醉药品穿透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产生麻醉效果,而硬膜外阻滞麻醉也即硬脊膜外腔阻滞,不穿透硬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珠网膜和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行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组(Ⅰ组,30例)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Ⅱ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患侧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健侧Bromage评分、辅助用药、生命指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Ⅰ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健侧肢体的运动阻滞较Ⅱ组显著减轻(P〈0.05),辅助用药病例较Ⅱ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基础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麻醉前基础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收缩压在麻醉后10、15、20 min时与基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髋关节手术血压更平稳,手术麻醉效果更满意。  相似文献   

9.
腰硬联合麻醉(SEA)是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SA)和硬脊膜外阻滞麻醉(EA)双重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比较SEA和EA在产科手术应用中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蛛网膜下腔-膜脊膜外联合麻醉技术(compoun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简称CSEA),颇受重视。现就我院自制的“针内针”单间隙穿刺法用于腰麻-硬脊膜外复合麻醉35例的体会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9~63 y。手术种类:子宫切除(12例),髋关节成形术(8例),第二中趾拇指再造(1例),前列腺摘除(5例),膀胱部分切除(1例),直肠癌根切术(8例)。本组中单一使用腰麻者14例,加用硬脊膜外麻醉者21例。1.2 “针内针”的制作 取18~#硬脊膜外穿刺针1支,在距针尖勺口背侧约2~2.5 mm处,与针内壁一纵面线上开一小口,约1.0 mm,置入较硬脊膜外针长出约1~1.2 cm的6~#腰椎穿刺针(参见附图)。  相似文献   

11.
在硬脊膜外腔阻滞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穿刺正确,置管顺利,各项试验指征有而不明显,注药后有不同程度的阻滞区域,但麻醉效果差,在手术过程增加麻醉及术中管理的困难。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自1990年2月~1997年5月对5975例硬脊膜外腔阻滞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并逐一作详细记录,通过分析,从中得出造成硬脊膜外腔阻滞失败的又一原因,硬脊膜外腔穿刺过程中形成的假腔。即“黄韧带下假性腔隙”。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即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RP)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E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每组各25例。记录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平面、术中镇痛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后血压均呈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EA组(P<0.05),镇痛效果也明显优于EA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安全可靠,效果确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腰段脊柱手术,多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全麻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脊膜外隙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实行硬脊膜外隙阻滞的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辅助用药,对照组采用氟哌利多联合芬太尼辅助用药。对术前、术中两组患者的SPO2、Bp、HR等生命体征进行比较。采用Ramsay法对两组的镇静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和顺行性遗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SPO2、Bp、H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作为硬脊膜外隙阻滞麻醉的辅助用药,镇静和遗忘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且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呼吸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硬脊膜外麻醉术后病人卧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腰麻病人术后腰痛的发生率,去枕平卧6小时已成为护理常规。但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术后是否去枕平卧,各家意见尚不统一,为此我们对硬脊膜外麻醉术后病人卧势作了对比。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18~51岁,平均(32.5±0.7)岁,ASAⅠ~Ⅱ级,均无心血管、休克和神经系统疾病。术式种类:胃大部切除、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疝修补、股骨、胫排骨折闭合或开放复位手术。1.2术后回病房随机分Ⅱ组各35例,Ⅰ组去枕,Ⅱ组置薄枕,两组的年龄、手术部位,健康状况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均连续监测P、R、BP和颅神经检…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腔阻滞术中穿破硬脊膜后,是否可重新施行硬膜外阻滞,至今仍有不同意见,作者在近年来工作中遇有6例硬膜外阻滞穿破硬脊膜后,改换椎间隙重新穿刺置管,用小剂量低浓度缓慢注射法行硬膜外麻醉,获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硬脊膜穿破后是否重新穿刺继续行连硬阻滞争议的焦点是麻醉的安全问题,要确保硬脊膜穿破后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安全,一是重新穿刺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2 a(1995-01~1996-12)来,我院收治59例严重腹部伤伴休克的伤员,均急诊手术处理,术后康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现将手术时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49例,女10例,年龄6~70 y。车祸16例,刀伤20例,摔伤4例,塌方压伤4伤,枪伤6例,其它火器伤5例,其他伤4例。闭合伤20例,开放伤39例。均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神志淡漠或意识模糊,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少尿或无尿。2 麻醉方法2.1 硬脊膜外阻滞+小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者51例(占86.4%);气管内麻醉+静脉复合麻醉者8例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32例腹部非胃肠道手术患者给予口服西沙比利(西安杨森有限公司产品),旨在促进术后早期恢复胃肠道功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1.1 甲组(西沙比利治疗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8~62 y。手术种类:胆囊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阑尾切除、肝修补、脾切除、肠系膜修补等。其中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12例。麻醉:连续硬脊膜外麻醉28例,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4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应用椎旁-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髋关节手术的高龄患者30例,年龄69 102岁,ASAⅡ或Ⅲ级.将30例患者分为硬膜外麻醉组(Ⅰ组)和椎旁-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Ⅱ组),每组15例.观察两组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血压、心率变化和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Ⅰ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Ⅱ组明显(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切口处感觉消失时间和“4”字试验疼痛消失时间短,恶心呕吐发生率和留置导尿率低(P<0.05).结论 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选择椎旁-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麻醉均可获得满意效果.椎旁-腰丛-坐骨阻滞麻醉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20.
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时导管折断于硬脊膜外腔内的报道迭见,但导管打结者国内未见报道,本院最近遇见一例。 1977年5月为一54岁,男病员行胃次切术,作硬脊膜外腔持续阻滞麻醉。病人右侧卧位,脊柱外观均属正常,取胸椎8—9间,按常规行硬麻穿刺,一次成功。置入硬麻导管,向头端插入,留置硬脊膜外腔中5厘米。注入麻药后效果满意,经2小时30分后,手术顺利结束。将病人翻向左侧位(与穿刺时相反),拔除硬膜导管。当拔出2—3厘米后,感觉拔管有阻力,但仍继续缓缓拉拔,突然导管断脱于离头端8厘米处,幸残端已在体外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