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抗活化蛋白C(APCR)。方法:采用活化的蛋白C(AP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法,检测127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3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3例,稳定型心绞痛(SA)30例)及54例正常对照者APC敏感比值(APCR-SR)和校正的APC敏感比值(n-APC-SR),并计算APCR阳性率。结果:UA组、AMI组、OMI组APCR阳性率分别为18.18%、17.64%、16.67%,均高于NC组的1.85%(P均〈0.05),而SA组(6.67%)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APC-SR和n-APC-SR均低于冠心病组(P均〈0.05)。结论:APCR与冠心病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有关,可能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常用指标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方法 对 30例已确诊为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和 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作血液流变学检测 ,就几项常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病例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SR、HCT明显增加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尤以低切全血黏度增加更具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防治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高效液相法对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8例高脂血症、22例高脂血症 SAP,21例高脂血症 UAP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vWF: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D-二聚体(D- Dimer)水平以及尿纤维蛋白肽A(UFPA)进行了检测。结果不同类型的心绞痛、高脂血症及高脂血症 SAP和高脂血症 UAP患者上述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大部分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心绞痛和高脂血症及高脂血症 SAP和高脂血症 UAP患者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与冠心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的变化。方法 47例行风湿性瓣膜置换术及41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常规取血,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AT-Ⅲ:A值,并与正常对照值进行比较。结果 风心组与冠心组的AT-Ⅲ:A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值,但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两组患者血浆AT-Ⅲ:A值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与临床抗凝效果不符,其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抗凝血酶活性变化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抗凝血酶的分子结构及功能抗凝血酶(AT)是一单链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8.2 ku,血浆浓度为2μmol/l,t1/2为2.8d。AT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q23~25位点,该基因包含19000对碱基对及7个外显子。AT通过Arg 393-ser 394的丝氨酸蛋白酶反应点及Lys残基(第125位、107位和136位)和Arg残基(第129位、145位)有关二个功能位点,与肝素、凝血酶结合,发挥其抗凝作用。AT以肝素辅因子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肽链由4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后,8.4~9.6h即可从血液循环中清除。其主要功能是,与内皮细胞糖蛋白结合使凝血酶失活;抑制多种丝氨酸蛋白酶,如因子Ⅸa、Ⅹa、Ⅺa、Ⅻa,阻止Ⅶa同TF结合;调节蛋白C(PC)受体活性;调节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通透性;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脂多糖(LPS)刺激单核细胞等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7 d及50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凝血指标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浓度明显上升,抗凝血酶Ⅲ、凝血因子Ⅱ的浓度有所降低;经治疗后1、3、7 d,动脉血pH值、PaO_2明显升高,PaCO_2明显下降,血液的高凝状态有所减轻,与治疗前相比,各凝血指标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血浆凝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PaO_2与血浆D-二聚体、FIB、FD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PaCO_2与血浆D-二聚体、FIB、FD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高凝状态的形成密切相关,在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适当的活血抗凝治疗对改善患者转归与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艳  陈燕  陈德东 《血栓与止血学》2013,19(1):27-29,31
目的检测不同肝功能损伤及并发癌栓的肝癌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imer,D-D)含量以及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活性,探讨两者在肝癌患者中的关系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公司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对182例肝癌(包括肝癌合并肝硬化、癌栓)患者、26例慢性肝病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D-D含量以及AT活性的检测。结果肝癌组、慢性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慢性肝病、肝癌Ⅰ、Ⅱ期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肝癌Ⅱ、Ⅲ、Ⅳ期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合并肝硬化代偿组与合并肝硬化失代偿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肝癌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合并门静脉癌栓组与肝癌无癌栓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癌患者血浆中D-D含量及AT活性与肝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定期监测D-D及AT活性对肝癌患者癌栓形成的评估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抗凝血酶(AT)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血液肿瘤患者初发、缓解、未缓解、复发时AT活性水平的差异,并具体分析了急、慢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不同分型或分期患者AT活性水平的变化。结果初发组、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复发组较对照组AT活性显著降低(P(0.01);初发、部分缓解及复发组AT活性较缓解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各分期之间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同分型之间AT活性无明显差异;多发性骨髓瘤Ⅱ、Ⅲ期患者AT活性较Ⅰ期患者降低(P(0.05);多发性骨髓瘤复发组患者与缓解组比较,AT活性显著降低,β2-微球蛋白、球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AT活性变化与β2-微球蛋白变化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AT活性不仅反映血液病患者抗凝系统的功能,同时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及其预后的指标之一。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T活性水平变化与β2-微球蛋白具有相关性,AT水平变化可能具有预后评估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25例CHD患者和20例对照者进行血浆HCY浓度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CHD患者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临床应监测并控制CHD患者的HCY血浆浓度,并对高HCY血症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对于CHD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中药通心络胶囊改善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降糖西药和冠心病常用西药治疗,B组在降糖西药和冠心病常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4粒/次,3次/d,口服。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HOMA-IR及凝血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改善。[结论]中药通心络胶囊在防治和改善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血液高凝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抗凝血酶Ⅲ(ATⅢ)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冠心病病例112例为冠心病组(CHD),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健康对照组(NC),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7例.同期测定各组的血清UA和血浆FIB、ATⅢ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D组血清UA.、血浆FIB的含量明显高于NC组(P<0.01),CHD组血浆ATⅢ的含量明显低于NC组(P<0.01),AMI、UAP两组的UA、FIB含量明显高于SAP组(P<0.05),AMI、UAP两组ATⅢ的含量明显低于SAP组(P<0.05),AMI组的UA、FIB的含量明显高于UAP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MI组与UAP组的ATⅢ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UA、FIB的含量升高,ATⅢ的含量降低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防治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ACVD)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及其病理生理意义.②方法 对342例ACVD患者和60例正常人均采用免疫测定法进行测定.③结果 ACVD患者较正常人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急性脑出血(CH)与脑梗死(CI)两组问比较,D-二聚体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大面积脑梗死组血中D-二聚体含量高于腔隙性脑梗死.④结论 急性CI与CH患者机体内均存在高凝状态,脑出血不是原发或继发的纤溶亢进所致,而是高凝造成的血管硬化破裂所致,是高凝状态的另一种表现,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可作为ACVD的一个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浆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对照组),28例CHD高危患者(CHD高危组),以及60例CHD患者(CHD组).测定并比较3组患者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CHD高危组、CHD组患者血浆GSH水平[分别为(5.94±0.72)μmol/L和(5.62±0.74)μmol/L]较对照组[(6.51±0.91)μmol/L]显著下降,GSSG水平[(1.10±0.06)μmol/L和(1.14±0.06)μmol/L]则较对照组[(1.02±0.03)μmol/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及CHD高危患者血浆GSH水平下降,GSSG水平升高,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时机体的抗氧化作用减弱,存在氧化应激,提示改善机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有可能减慢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曹海涛 《当代医学》2007,(23):175-176
1抗凝血酶 早在20世纪30年代,Brinkhous等发现抗凝血酶Ⅲ(AT-Ⅲ)以肝素辅因子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最初,学者们将这些抗凝特性归结于众多的血浆蛋白,后来人们认识到有一种单链多肽分子,即现在所谓的AT-Ⅲ对血浆的抗凝活性起主要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曹海涛 《当代医学》2007,(12):175-176
1抗凝血酶 早在20世纪30年代,Brinkhous等发现抗凝血酶Ⅲ(AT-Ⅲ)以肝素辅因子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最初,学者们将这些抗凝特性归结于众多的血浆蛋白,后来人们认识到有一种单链多肽分子,即现在所谓的AT-Ⅲ对血浆的抗凝活性起主要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作期间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的变化。方法  54例临床确诊的AMI患者和 2 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及 2 0例健康中老年人作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TAT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AMI患者和UAP患者血浆中的TAT的含量均显著增加 (分别为 17.79± 11.88ng/mlvs 7.68± 6.41ng/ml,P <0 .0 5;9.88± 5.47ng/mlvs 7.68± 6.41ng/ml ,P <0 .0 5) ;并且AMI组和UAP组相比TAT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AMI发作期间血液呈高凝状态 ;TAT是反映体内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