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55例作为观察组,60例体检健康的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的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细胞比值,以及免疫球蛋白IgG和IgA的含量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观察组患儿CD4+水平与CD4+/CD8+比值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CD3+、CD8+水平,免疫球蛋白IgG和IgA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55例作为观察组,60例体检健康的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的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细胞比值,以及免疫球蛋白IgG和IgA的含量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观察组患儿CD4+水平与CD4+/CD8+比值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3+、CD8+水平,免疫球蛋白IgG和IgA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英 《天津医药》2007,35(5):343-343
笔者对30例确诊为哮喘的患儿进行了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以探讨哮喘发作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与哮喘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谭成凤  胡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130-1131
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患儿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免疫致病机理。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43例过敏性哮喘患儿、356例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静脉血中CD3^+、CD4^+、CD8^+、CD4^+/CD8^+’、CD4^+/30^+.CD19^+,CD8^+/28^+的百分率.并计算CD4^+/CD8^+比值。结果:过敏性哮喘患儿CD3^+、CD4^+略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30^+.CD19^+,CD8^+/28^+明显升高(P〈0.01); 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过敏性哮喘患儿T、B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失调,机体免疫状态异常。  相似文献   

5.
陆婉秋  李实光 《贵州医药》1994,18(2):113-113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在儿科亦较常见,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较复杂,近来有资料表明T细胞功能障碍参与了本病的发病过程。本文检测了48例哮喘患儿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探讨哮喘患儿的免疫功能状况。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哮喘组:48例为住院或门诊哮喘患儿,诊断标准按1987年成都“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规定。其中男36例,女12例,男;女=3:1,年龄7月~10岁,~3岁20例,~6岁16例,~10岁12例。 对照组 52例健康儿童,年龄3~5岁。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正常儿童与抽动障碍(TD)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探究TD患儿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并探索TD在细胞免疫方面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53例TD患儿及30例健康体检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TD组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CD4+及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CD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患儿的YGTSS评分、发病时间长短及病情严重程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结论:TD患儿的发病与细胞免疫相关,且CD8+T淋巴细胞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但未见其与TD的病程长短及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恒 《淮海医药》2006,24(5):376-377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了血清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并以35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在治疗前血清SIL-2R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至恢复期虽然SIL-2R水平有所下降,但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SIL-2R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中CD8细胞比值密切相关.结论 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可以作为患者病情变化、预后判断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浦燕艳  盛军  管丽华 《上海医药》2006,27(10):472-473
目的:观察初次喘息和反复喘息患儿的病毒感染,以及血清IFN-γ、IL-4表达情况,旨在进一步探讨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初次喘息患儿52例,反复喘息患儿48例,采用比色法检测病毒、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结果:初次喘息组52例患儿中病毒检测阳性45例,占86.54%,其中呼吸道舍胞病毒24例,占46.15%。反复喘息组48例患儿中病毒检测阳性17例,占35.42%,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9例,占18.75%。初次喘息组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反复喘息组(P〈0.001),呼吸道舍胞病毒感染率在两组间存在差异(P〈0.01)。初次喘息组IL-4、IFN-γ/IL-4与反复喘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P〈0.01)而IFN-1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初次喘息主要为病毒感染所致,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为主。反复喘息除病毒感染外主要与Th,/Th2失衡有关。反复喘息患儿较初次喘息患儿Th亚群明显失调,Th2明显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0/Th1/Th2细胞亚群失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elpercell,Th)亚群的状态,以探讨Th细胞亚群(Th0/Th1/Th2)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采用三色标记法,在外周血单个细胞水平上同时进行细胞膜表面(CD4)和细胞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IFN)-γ]的测定,检测33例活动期RA患者和16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及Th细胞亚群的比例;并分析早期RA组(病程≤2年,17例)与非早期RA组(病程>2年,16例),骨侵蚀组(19例)与无骨侵蚀组(14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组(23例)与RF阴性组(10例)Th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升高(P<0.05);Th0、Th1细胞的比例降低(P<0.05);T细胞亚群、Th细胞亚群变化与RA疾病活动相关;②与非早期RA组相比,早期RATh1细胞、Th1/Th2比值升高,Th2降低(P<0.05),早期RA患者Th1细胞比例与血沉、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呈正相关;非早期RA患者Th2细胞比例与血沉、晨僵时间呈正相关;③与无骨侵蚀组比较,有骨侵蚀组Th1细胞、Th1/Th2明显降低,Th2细胞升高(P<0.05);④RF阳性组与阴性组间Th细胞亚群及Th1/Th2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4+T细胞在RA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A外周血中存在着Th细胞亚群的不平衡,Th细胞失衡的模式在RA的病程中并不是固定的,早期RA外周血以Th1细胞为主,慢性RA则以Th2细胞相对占优势,并与疾病的活动性、骨侵蚀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 52例CVA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CVA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前后采集血样,采用荧光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含量。结果治疗组使用孟鲁司特治疗后CVA患儿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A存在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孟鲁司特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功能对CVA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4例SLE病儿和2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SLE患儿外周血CD4+CD25+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480,3.773;P<0.05),CD8+T细胞、活化T细胞和B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t=3.470,4.779,2.480;P<0.05或P<0.01)。结论SLE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紊乱,调节性T细胞和NK细胞减少、B细胞增多和T细胞活化增强,在SLE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CMAb)间接荧光法,用MCAb及FIFC标记羊抗鼠IgG抗体测定43例3个月至12岁哮喘患儿及年龄组的29例健康儿,分别检测外周静脉血CD3、CD4、CD8及B细胞的百分率,CD4/CD8的细胞比值。结果显示,哮喘患儿的发病可能主要与免疫紊乱无关。  相似文献   

14.
儿童支气管哮喘淋巴细胞亚群以及体液免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淑芬  钟述猷 《天津医药》1992,20(7):405-408
  相似文献   

15.
朱红国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45-2246
近年来,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调,即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偏移是哮喘多种临床表现的重要启动因子和调控因子。免疫学上一般以-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分别作为Th1和Th2细胞的特征性细胞因子。本研究分析了哮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4、IFN-γ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Th1/Th2平衡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B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金文涛 《淮海医药》2001,19(2):108-109
目的 探讨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 B细胞和 T细胞亚群含量。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 30例小儿急性肾炎外周血 B细胞和 T细胞亚群 ,并以 35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急性肾炎患儿外周血 B细胞数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CD3、CD4、CD4/CD8显著地低于正常人对照组 (P<0 .0 1或 P<0 .0 0 1)。结论 急性肾炎患儿为一种自身免疫调节异常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sIL—2R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爱华  李全新 《河北医药》1999,21(4):228-229
探讨细胞免疫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T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结果:急性发作组外周血CD^+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曹伟平  吴晔  潘乐英 《河北医药》2010,32(2):183-184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与临床病情变化的关系,并观察胸腺肽治疗效果。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健康儿童对照.用胸腺肽辅助治疗15例儿童病毒性脑炎并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结果病毒性脑炎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4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CD8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5);胸腺肽治疗组疗效及T细胞亚群的恢复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病脑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与功能的紊乱,其临床病情变化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存在一致性,胸腺肽辅助治疗病脑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哮喘患儿诱导痰样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诱导痰样T淋巴细胞哑群的变化.方法 以12例健康儿童为对照,3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急性发作组(n=18)及缓解期组(n=21).采用流式细胞仪,评价诱导痰样中CD4+及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 与缓解期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发作组支气管诱导痰样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CD4+/CD8+比值增高(P<0.05);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上述三项指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诱导痰样中CD4+T淋巴细胞占优势,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失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体液免疫及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2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丹参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哮喘治疗,丹参组患儿另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清B细胞、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丹参组总有效率高达98%,与对照组的7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比例及NK细胞亚群均有显著升高,B细胞比例下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组患儿的数值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应用于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稳定免疫系统功能,改善临床表现,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