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反佐"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在阐明"反佐"涵义及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举例论述了寒热反佐、补泻反佐、散收反佐、润燥反佐、行止反佐及以升佐降等配伍方法,探讨其相关配伍规律,为探索研究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凡一方君佐药物有寒热温凉之性,辛甘酸苦之味,或君佐药物的功用有补泻、升降、行止、燥润、敛散等相反,但君佐合用,全方的治疗作用却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于此皆属反佐配伍。所以反佐配伍的形式主要有寒热反佐、升降反佐、补泻反佐、润燥反佐、行止反佐、敛散反佐等。兹就经方反佐配伍论述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斧正。1 寒热反佐寒热反佐配伍是在大寒方剂中稍加温热药反佐,或在大热方剂中稍加寒凉药反佐。《伤寒论》白通加猪胆汁汤,是寒热反佐配伍的典范。是方主治少阴阳气衰绝、阴寒盛极、阴盛格阳之证,故用大剂辛热之生附子为…  相似文献   

3.
反佐法探讨     
反佐法探讨吕昌宝,郭慧学,赵玉文,王晓丽[关键词]反佐法,寒热反佐法,药量反佐法,升降反佐法,补泻反佐法,收散反佐法反佐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种方法,有两种含义:一是配伍反佐法,即组方配伍的反佐,是指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主要药物性味相反,而又能...  相似文献   

4.
论反佐法     
重新确定反佐法的概念,论述了反佐法的起源与立法依据,并将反佐法概括为反佐六法.  相似文献   

5.
反佐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佐"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明确"反佐"概念及其内涵以及反佐理论的地位,有助于中医治法的丰富和完善. 1 反佐之起源 "反佐"一词源自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奇之不去则偶之,是为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这里讲的就是配伍反佐法.<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实际上讲的是服法反佐法.反佐法的运用,最早见于在<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将"反佐"之法严谨、巧妙、灵活地加以扩大和深化.  相似文献   

6.
智国防 《河南中医》2003,23(6):19-20
李东垣《脾胃论》中反佐药用药的规律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升降反佐,沉浮相辅;寒温反佐,补泻兼施;收散反佐,内外合一;服药反佐,以防格拒。其用药原则可概括为:协调升降,反佐从权;补泻反佐,依从运气;依随时令,分别三焦;君臣有序,用量权衡。其将反佐药应用于虚实夹杂、寒热互见、升降失常等复杂证候之中,而运用之成败贵在把握病机,熟知药性。  相似文献   

7.
反佐法刍议     
文章论述了反佐法的渊源与本义,应用的原则与适用的范围.具体讨论了反佐法应用的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反佐法的概念及与佐制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反佐"属于方剂组方配伍的一种,最早提出于《内经》,在后世医家临床组方配伍中得到了运用与补充。笔者主要从反佐与佐助、佐制的区别及反佐与反治的对比等方面,阐述对方剂配伍中的反佐的理解。反佐通过性味或作用与君药相反的配伍,在临床治疗中起到相成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浅议反佐配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跃 《江西中医药》1996,27(4):49-50
浅议反佐配伍方跃(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方剂,反佐配伍,涵义,形式反佐配伍是方剂配伍法度之一,为中医处方用药的独特方法。正确运用反佐配伍,常能增强方剂的功效,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拟就反佐配伍的涵义及主要形式简要分析如下。1反佐配伍的...  相似文献   

10.
方剂学"反佐"概念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娜  谢鸣 《中医杂志》2004,45(8):565-567
"反佐"是中医组方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历代名方配伍中具有技巧性的内容之一.明确"反佐"概念及其内涵对于完善方剂学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从对"反佐"概念的演变和有关"反佐"认识的分析,提出"反佐配伍"理论的哲学基础、概念界定及学术内涵.  相似文献   

11.
嵇丽娜  马佳维  李荣群 《新中医》2018,50(2):166-168
正反佐配伍是历代名方配伍中具有技巧性的内容之一,在君、臣、佐、使中处于辅佐地位,但常常不能引起医者的重视。过去对反佐的研究集中在配伍的规律和类型上,而对其科学性的内涵及运用缺乏深入论述。笔者就反佐配伍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意义进行阐述,为方剂反佐配伍治疗疑难病症提出新的思路。1反佐配伍的认识1.1概念反佐的概念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  相似文献   

12.
反佐是方剂组织配伍中的法度之一,但长期以来含义比较模糊,通过与佐、佐制、反治、数法兼施并用等几个概念的比较,对反佐的含义作了较明确的界定,指出反佐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在方剂中配伍与君药、臣药性味相反而又能佐助君药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一些中医辞典及中医教科书中反佐属于反治法之说,提出异议,认为此说未免混淆两个不同的概念。分析并论述了反佐与反治之区别。反佐是在治则立法确立之后,按照君臣佐使的关系,在组方中,对君药起制约作用,在处方中只是一个构件,居于次要地位。反佐较普遍见于组方之中,属组方结构,不能指导组方用药。反治属治疗原则,能指导组方用药,并且在病情严重或特殊情况下才应用。反治是对证而言,反佐却是对方剂而言。  相似文献   

14.
反佐药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佐法属反治法之一,又分反佐用药及反佐服药。仲师创“白通加猪胆汁汤”,开反佐用药之先河。所谓反佐药,即是在原来温热药中加入少许寒凉药、或寒凉药中加少许温热药,即用与主治药的药性相反的药物作为诱导辅佐。推而广之,如大队止血药中加活血药、平肝潜阳降压药中加肉桂等,即是对反佐用药的扩大及创新。笔者认为,反佐药属一种特殊的引经药,在处方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激发、推动、相反相成的作用,临床如运用得当,确有画龙  相似文献   

15.
<正> “反佐”,是中医组方法度之一。正确运用反佐,常能增强方剂的功效,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拟就反佐的运用规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反佐的涵义反佐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其后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尤其明代张景岳,在其所著《景岳全书》一书中,对反佐进行了专题阐述。归纳前人论述,其涵义大致有三: 1.配伍反佐是指用性味或作用相反的药物来辅助方中的主药,从而增强药物的疗  相似文献   

16.
反佐用药包含两种意义,其一是组方原则上的反佐,系指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其二是指服药方法的反佐,如寒药热服、热药冷服。反佐用药虽为一般临床所不常用,然而在《脾胃论》所载63方中就有29方将反佐药应用于虚实夹杂、寒热互见、升降失常等复杂证候之中,可见反佐药的应用是东垣治疗脾胃病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追溯了中药炮制反制与反佐制炮制方法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沿革,根据文献记载对反制和反佐制法进行辨析,结合具体方剂实例,探讨了反制与反佐制的本义和实质,并针对中药炮制反制与反佐制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方剂配伍中之"反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反佐”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在阐明“反佐”涵义的基础上,举例论述了寒热互佐、补泻互佐、散收互佐、润燥互佐、行止互佐及以升佐降等配伍方法。旨在为临床中正确运用“反佐”配伍法及谴药组方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从反佐药概念之历史渊源、中药之性味理论、反佐药在方剂中的具体应用几方面,认为反佐药定义中“性味”一词若改为“药性”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当前中医界在反佐药认识上存在的使用范围、使用剂量、使用作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基于《伤寒论》反佐药使用范例重新审视反佐药,探讨反佐药的功能和应用以获取新的认识。方法:提取《伤寒论》少阴病篇19个方以其组方配方为依据进行反佐药应用分析。结果:反佐药使用指征是病机或治疗存在矛盾,其药药性或作用与君药相反相成,使全方起到双向调节作用;反佐药使用标准以1~2味为佳,药量多比君药小,药力小于君药。结论:通过举例分析《伤寒论》中反佐药使用之法应用标准,认为反佐法看似矛盾,实际疗效确切、应用合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临床医师应努力掌握此法的应用要领,为广大患者服务,从而弘扬张仲景学术思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