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HEV基因结构区的重组融合蛋白,建立了免疫吸印法(WesternBlot.WB)检测抗-HEVIgG,并与现行的酶联免疫试验(EI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WB检出戊型肝炎暴发点急性肝炎病人血清抗-HEVIgG的阳性率(68/73,93.2%)高于现行的EIA(51/73,700%),对实验感染猕猴抗-HEVIgG检出率前者也高于后者(分别为7/7和5/7),且检出抗-HEVIgG时间较长,滴度也较高。对多种对照血清检测结果表明,除50%(3/58)的丙型肝炎血清呈阳性外,甲型、乙型、EBV、CWV肝炎及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说明该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望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研究,也可用于疑是戊型肝炎病例的确诊  相似文献   

2.
抗戊型肝炎病毒IgG和IgM抗体对诊断急性戊型肝炎的意义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Li K  Zhuang H  Zhu W  Ruan B  Jiang J  Li S  Zhai Q  Yao Z  Tang R  Chen Y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733-736
目的 探讨抗戊型肝炎病毒(HEV)IgG和IgM抗体对诊断急性戊型肝炎(HE)的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IA)检测我国7个城市共计143例散发性HE病人急性期血清和其中56例病人的359份系列血清,以及4只实验感染HEV猕猴的68份系列血清的抗-HEVIgM和IgG。结果 7个城市143例散发性HE病人急性期血清抗-HEVIgG阳性率为100.0%,明显高于抗-HEVIgM(73.4%),9  相似文献   

3.
采用标记第二抗体间接ELISA发现,IgG-抗HEV阳性率23.5%(46/196),其中IgM-抗HEV阳性10例(5.1%)。于1993年2月~1994年1月继续观察IgM-抗HEV免疫检出率为6.7%(101/1515),IgM-抗HAV检出率为14.2%(302/2133)。按月和月/年统计阳性率动态,表明戊型与甲型肝炎全年呈双峰型相伴流行。提示IgM-抗HEV是诊断现患戊型肝炎的主要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4.
“急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抗-HAV-IgM、HBsAg和抗-HBc-IgM均(一)、临床诊断为急性非甲非乙肝炎72例进一步病原学鉴定。以聚合酶链反应检出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包括酶免疫法检测抗-HCV、抗-HDV-IgM、抗HEv-IgG(Genelabs)、抗-CMV-IgM和抗-EBV-IgM。结果诊断丙型肝炎17例(23.6%),戊型肝炎14例(19.5%),最多的竟是慢性无症状HBV感染的急性活动(34例,47.2%),其中合并HCV例、HDVl例、HEV10例和自发性活动17例。因而,我国“急性非甲非乙”肝炎的病原学可能相当复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区DNA疫苗接种后BALB/c(-2d)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方法构建HBV核心区DNA疫苗(PJW4303/HBc);用基因枪法和肌肉注射祛将该DNA疫苗接种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C(IgG)及IgG亚类(IgG1,IgG2a);51铬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HBcAg特异性CTL活性。结果该DNA疫苗在体外转染细胞中可良好表达HBcAg。血清抗-HBc终点滴度在DNA疫苗基因枪组和肌肉注射接种组小鼠分别为1:328050和1:109350.两组小鼠的抗-HBcIgG亚类均以IgG2a略占优势。两组小鼠的HBCAthe异性CTL杀伤活性分别达到51.1%和55.2%。结论HBV核心区DNA疫苗在小鼠实验中具有良好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戊型肝炎病人的系列血清抗-HEV。结果表明,病后2~8周和2~4个月IgM抗-HEV阳性率分别为65.63%(21/32)和33.33%(2/6),4个月后未检出。IgG抗-HEV于发病后4天即可阳转,至病后2~4周和5~8周IgG抗-HEV累积阳转率分别为86.89%(53/61)和98.36%(60/61)。多数病人IgG抗-HEV持续时间较短,病后6个月内和2年内分别为67.21%(41/61)和91.80%(56/61)阴转。多数病人IgG抗-HEV在急性期处于高水平,恢复期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HBcAg DNA疫苗(pJW4303/HBc)免疫C57BL/6小鼠(H-2^b)的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方法 基因枪和肌肉注射两种方法接种DNA疫苗;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c(IgG)及IgG亚类(IgG1,IgG2a);^51铬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HBcAg特异性CTL活性。结果 该DNA疫苗体外可表达HBcAg;小鼠经基因枪或肌肉注射接种该疫苗后血清抗-HBc滴度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HBeAg阴性(双抗体夹心法)与HBeAg/IC形成及HBV变异株A1896的关系,评价HBeAg/I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单克隆抗HBe固相ELISA检测血清中HBeAg/IC;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HBVDNA;3'碱基特异多聚酶链反应判断A1896变异;ELISA检测HBeAg、抗HBe,研究对象为117例慢性HBV感染者,20例健康对照统计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结果HBeAg/IC阳性血清中HBVDNA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IC阴性血清,P<0001(913%vs362%);29份HBeAg阴性、HBVDNA阳性血清中仅5例(172%)检出A1896,而且其中2例与野毒株(G1896)混合感染并伴HBeAg/IC阳性.29份中17份(587%)为HBeAg/IC阳性的G1896感染;血清抗HBe阳性组A1896检出率高于抗HBe阴性组,P<005(25%vs32%).结论HBeAg/IC为HBV活跃复制指标;临床HBeAg阴性、HBVDNA阳性患者仍多数为G1896感染,HBeAg/IC形致双抗体夹心法不能检出HBeAg;抗HBe应答可能为促使前C变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检测了肝癌组织IGF-II及其受体(IGF-IIR)、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HBxAg)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IGF-II表达与细胞DNA倍体、S期的关系。结果显示:(1)IGF-II、IGF-IIR、HBxAg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阳性的癌组织阳性率均为93%(n=15),高于HBV标记阴性的癌组织(1/5)(P<0.05);(2)IGF-II阳性的癌组织DNA异倍体出现率为100%、S期比例为28.8±6.4%,高于IGF-II阴性的癌组织DNA异倍体出现率(60%)和S期比例(12.8±2.4%)(P<0.05);(3)肝癌组织IGF-II、IGF-IIR的表达与HBxAg表达一致。研究结果提示IGF-II可能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的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有某种作用,HBxAg可能是IGF-II基因的一种激活因子。  相似文献   

10.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HCV感染标志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血液透析病人HCV感染状况及对肝功能的影响,对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应用第二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查抗-HCV和HCVRNA。结果显示;62例病人中,抗-HCV阳性IgM27例(43.6%)抗-HCVIgG阳性29例(46.8%),HCVRNA阳性34例(54.8%)三项任一项阳性者38例(59.7%)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两者在性别,年龄,肾功能,HBV标志,EPO应用  相似文献   

11.
抗-HGV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检出情况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检出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90例不同病原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抗-HGV(ELISA)检测,对其中抗-HGV阳性者进行HGV-RNA(RTPCR)检测。结果①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总的抗-HGV阳性率为121%(23/190)。②HCV感染者中抗-HGV的阳性率(269%)最高,其后依次为HEV(182%),HBV(112%),HDV(83%)。③23例抗-HGV阳性的患者中仅有5例(217%)HGV-RNA同时检测阳性。④抗-HGV阳性组与抗-HGV阴性组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抗-HGV阳性并不一定代表HGV病毒复制或现症感染。②HGV致病性可能较弱。③HGV可能通过多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300例HEV感染者血清ALT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来自本院门诊(160例),住院患者(140例),ALT异常(50—2 000 U/L),并且已排除甲、乙、丙、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标本低温保存待测。抗HEV-IgG、IgM检测试剂由上海华美公司提供,ALT检测试剂由上海长征医院提供,抗HEV抗体检测用ELISA法,仪器为UV-3550型酶标仪,ALT用速率法(TAB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 2.结果:(1)以HEV感染阳性ALT活性分别为 50— 100 U/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与HBV和HCV联合或重叠感染的情况,方法 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液制剂和血源乙肝疫苗原料血浆中的HBsAg和抗-HCV;并用5′非编码区的引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GBV-C/HGVRNA。结果 HBsAg和抗HCV均阴性血浆的GBV-C/HGVRNA阳性率为18.8%(15/80);HBsAg阳性而抗HCV阴性血浆的GBV-  相似文献   

14.
单一抗HBc阳性个例的血清传染性和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单一抗HBc(+)血清的传染滴度和抗HBc(+)病毒携带者的发展结果,以PCR检测158个例的338份血清,60例(38.0%)检出HBVDNA。以EIA检测抗体滴度:1、10 ̄(-1)、25 ̄(-1)、100 ̄(-1)、250 ̄(-1)和1000 ̄(-1)的HBVDNA检出率分别为0、50.0%、44.4%、62.7%、85.7%和100%,表明滴度与传染性一致,但不存在界限值。经七年随访:病毒血症持续者51.7%,间歇检出者33.3%,消失者仅15%,提示其传染状态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15.
甲型肝炎患者抗-HAV-IgM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及其动态变化郝春秋,阎荣,周永兴,陈龙邦,陈远鑫本文作者建立了检测抗-HAV-IgM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SCIC)的聚乙二醇酶联免疫吸附法(PEG-ELISA),对83例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16.
抗-HBe(+)的慢性活动性肝炎51例,以聚合酶链反应检出HBV DNA48例(94.1%)。对6例以反应产物直接序列分析,发现前Cnt83发生G→A(A83)点突变,使密码28由于TGG变异为终止密码TAG而不能编码HBeAg。以抗-HBe(+)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30例为对照,仅12例(40%)检出弱HBV,DNA带。5例序列分析未发现A83变异。结果提示:变异病毒逃避免疫清除而继续活跃复  相似文献   

17.
以HCV-T3序列为引物,结合RT-PCR和寡聚核甘酸探针Southern杂交,检测66例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患者的血浆HCV-RNA,阳性42例(63.6%)。同样病例以相当于HCVC区基因编码和NS3区编码的人工合成肽抗原检测抗HCV,阳性49例(74.2%)。这66例慢性NANBH病例,抗HCV和HCV-RNA双阳性者38例(57.6%);抗HCV阴性而HCV-RNA阳性者4例(6.1%);抗HCV阳性而HCV-RNA阴性者11例(16.7%)。其中诊断为散发型NANBH者35例,检出HCV-RNA者17例(48.6%),为输血后NANBH者31例,检出HCV-RNA者25例(80.7%)。  相似文献   

18.
抗-HBe(+)的慢性活动性肝炎51例,以聚合酶链反应检出HBVDNA48例(94.1%)。对6例以反应产物直接序列分析,发现前Cnt83发生G→A(A83)点突变,使密码28由TGG变异为终止密码TAG而不能编码HBeAg。以抗-HBe(+)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30例为对照,仅12例(40%)检出弱HBVDNA带。5例序列分析未发现A83变异。结果提示:变异病毒逃避免疫清除而继续活跃复制,与病变持续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不同民族丙型肝炎患者并发HGV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国产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酶联免疫试剂,检测了新疆地区152例不同民族中HCV感染者的抗-HGV,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GV病毒核酸(HGV-RNA)。结果显示:抗-HGV阳性率22.4%(34/152);HGV-RNA总阳性率44.7%(68/152)。各民是以回族最高,依次为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汉族,但经统计学处理,尚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证实,  相似文献   

20.
甲,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93名健康献血员和192例HBV感染者,用ELISA法检测抗-HAV-IgM和抗一HCV,发现献血员之HCV感染率为1.62%。HBV感染者的HAV、HBV二重感染率为16.7%,HBV、HCV二重感染率为3.13%,HAV、HBV、HCV三重感染率为0.52%。重叠感染者,32例HAV和HBV二重感染者,HBeAg28例转阴,与153例单纯HBV感染者57例转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