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灭鼠达标后,如何能长期的巩固灭鼠成果。方法每年春季巩固性饱和(敌鼠钠)或回合式(溴敌隆)投药1次,之后进行监测。结果17年来鼠密度一直波动在0.09%-3.86%之间。结论药物灭鼠”一役达标”法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巩固性投药是可取的巩固性策略,同时应积极探索生态防鼠。 相似文献
2.
1990~2005年贵州省三都县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清贵州省三都县鼠种种类及优势种,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大面积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0~2005年每月定期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统计鼠密度和鼠种组成。结果三都县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有3种,住宅区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0.1%,其次是小家鼠,占40.6%,黄胸鼠数量较少,仅占9.4%;稻田、旱地耕作区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6.8%,其次为褐家鼠,占25.7%,小家鼠数量较少,仅占17.5%。混合鼠种历年住宅区平均密度为5.2%,稻田、旱地耕作区平均密度为5.2%,不同月份混合种群鼠密度存在一定差异,住宅区和农田区均以夏季(6~7月)最高,平均密度分别为7.1%和7.8%。结论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是三都县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化学防治是农区灭鼠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4.
鼠巢蚤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吉瑞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6,11(6):373-375
在鼠疫监测中,掌握鼠巢蚤的种群组成、指数、染疫、季节消长、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为此,于1976~1995年对剑川鼠疫疫源地内鼠巢蚤进行了动态观察。1 方法和步骤1.1 鼠巢蚤的采集、鉴定、登记 在耕作地、灌木丛、菜园地常年用挖掘剖洞和搜索的方法采集鼠巢后,分别单巢入袋,用乙醚熏蒸后捡蚤,蚤经分类鉴定及根据鼠尸、鼠屎判定鼠巢名称,一并登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荔城区1985-2004年鼠蚤动态情况,科学评估动物鼠疫监测结果。方法用SPSS(11.51)软件包对近19年来荔城区鼠疫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年间检验出阳性鼠5份,褐家鼠、臭鼩鼱的密度保持相对稳定。黄胸鼠的鼠密度呈现二次高峰,从2000年起又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并已经接近1986-1990年间黄胸鼠密度。而黄毛鼠密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总蚤指数和染蚤率仍保持较高水平。结论虽然荔城区鼠密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20年来的监测数据显示,还具备鼠疫流行的条件,必须有针对性开展灭鼠灭蚤工作。 相似文献
6.
7.
祁业敏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5,24(6):599-599
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东临渤海湾,北与天津接壤,为平原农业区,地势低洼,多为盐碱地。1986年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20世纪90年代后流行性出血热(EHF)疫情逐渐上升,并一直维持在较高的发病水平。为了解沧州市EHF宿主动物感染情况,于1998-2004年对沧州市EHF鼠间疫情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按照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方案要求,每年选4个县为监测点,在春秋季节对鼠密度、鼠种构成、鼠带毒率进行监测,每个监测点每次室内布夹不少于100夹次,野外不少于300夹次,同时收集其他方法捕获的老鼠,剖取鼠肺,用荧光免疫法查EHF抗… 相似文献
8.
9.
石龙大绒鼠繁殖生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吉瑞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1,16(4):240-241
石龙地区是剑川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的中心地带,了解该地宿主动物大绒鼠的繁殖生态,可为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控制动物鼠疫流行具有重要意义。1990~2000)年我们对石龙地区的大绒鼠做了繁殖生态观察,结果如下。1调查方法 在石龙观察点内人工捕获的所有大绒鼠,用布袋装好,送回本站实验室,用乙酸麻醉梳蚤后鉴定鼠龄,解剖记录性别、胚胎数。 观察时间:每年1~12月份。2结果2.1性别构成 1990~2000年共观察大绒鼠12496只中雄鼠5813只,雌鼠6683只,雄雌比为1:1.15,见表… 相似文献
10.
为正确使用灭鼠药物,开展大面积的室内灭鼠工作,我们对温州和大连化工厂生产的敌鼠钠盐,按说明要求配制不同浓度的毒饵,对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基本相同的2个自然村进行室内灭鼠效果观察,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达乌尔黄鼠(Citcllus dauricus以下简称黄鼠)是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贮存宿主。降低黄鼠密度是控制鼠疫发生与流行的主要措施,因此筛选灭鼠新药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氯敌鼠对黄鼠的毒力情况,笔者于1995年8~9月进行了氯敌鼠对黄鼠的LD_(50)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包头地区自1982年证实为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后,10多年坚持以杀灭主要宿主长爪沙鼠为主的大面积灭鼠工作,灭鼠时间多集中在初冬季节。此间,疫源地内分布的达乌尔黄鼠正处在冬眠期,灭鼠对其种群影响甚微,致使其种群密度渐增,分布范围扩大,在啮齿类群落中构成比逐年增高。因此,为预防动物鼠疫发生与流行,控制黄鼠种群数量已成为必然。为了选择有效的药物和使用浓度及投饵量,我们于1999年5月进行了药物毒杀黄鼠的现场试验。1 试验场地 试验地位于包头市西30km、包兰铁路北,乌拉山山前坡麓地带。植被优势种为本氏… 相似文献
14.
国内杂志对家牺鼠种群结构、季节消长、数量分布有过报道,而对农村家栖鼠进行全面系统调查,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从而指导农村建房、储粮,改变室内生态环境达到灭鼠之目的的论文未见报道。本课题对此做了10年重点研究。 农村家牺鼠数量的自然消长与食物供给及隐蔽场所直接相关,房间地面的建筑材料不同,防鼠的功能差别很大,泥土地面比砖石地面密度高0.5倍,比水泥地面高4.5倍。 1989~1999年,本所从改善农村住房建筑材料和改善农民储粮习惯入手,进行了生境变化对农村家栖鼠影响的研究,并对鼠密度进行了动态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与分析云南省梁河县鼠疫疫源地室内鼠密度和蚤指数,评估鼠疫发生的潜在危险.方法 根据历史鼠疫监测资料,2007年8-9月在云南省梁河县选择30个鼠疫疫源村,对每个村的全部住户进行编号后,随机抽取20户,放置鼠笼和粘蚤纸用于捕获鼠和蚤,计算鼠密度、染蚤率、蚤指数、中位数.结果 黄胸鼠和臭鼷鼱分别捕获133和33只,平均每村捕鼠5只,平均鼠密度为2.8%(166/6000).染蚤鼠101只,染蚤率为60.8%(101/166).收集鼠体蚤344匹,其中印鼠客蚤296匹.缓慢细蚤48匹.鼠体蚤指数为2.1(344/166).捕获地面游离蚤315匹,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26(315/11 888).平均每村5.5匹.其中,猫栉首蚤指明亚种和印鼠客蚤占了地面游离蚤总数的97.8%(308/315).地面游离蚤和鼠体蚤的蚤种构成不一致(精确概率法,P<0.01),鼠体蚤和鼠密度呈现正相关(r=0.68,P<0.01),地面游离蚤与鼠密度和鼠体蚤间均无相关关系(r=-0.17、0.32,P均>0.05).使用诱饵油炸猪皮3600个笼·夜,共捕获105只鼠,使用诱饵油条2400个笼·夜,捕获46只鼠,油炸猪皮的捕鼠效果明显优于油条(χ2=5.59,P<0.05).结论 梁河县鼠疫疫源村室内鼠以黄胸鼠为主,印鼠客蚤和猫栉首蚤指明亚种分别是鼠体蚤和地面游离蚤的优势种.勐宋、邦读村和汤加屯仍有发生鼠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鼠是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998年,长春市灭鼠工作经全国爱卫会考核鉴定,达到灭鼠先进城市标准,获得了全国爱卫会授予的“无鼠害城市”称号。灭鼠工作达标后,市委、市政府把如何巩固灭鼠成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工作目标,实行目标管理;监测机构坚持开展鼠情监测和鼠生态学研究,积极开展灭鼠宣传,不断引进灭鼠新技术和新方法,逐渐完善灭鼠设施,本市灭鼠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蚤和螨的监测方法,了解长春市各种鼠鼠体蚤的种属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拓展主要病媒生物的监测项目,下一步开展蚤、螨的监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采用鼠笼法捕鼠,在活鼠体上梳检蚤和螨。结果捕到鼠2科4种,即鼠科的褐家鼠、小家鼠和黑线姬鼠,仓鼠科田鼠亚科的棕背鼠平,褐家鼠仍然为优势种;梳检到蚤2科3属3种,即栉眼蚤科新蚤属的二齿新蚤和栉眼蚤属的同源栉眼蚤指名亚种、角叶蚤科单蚤属的不等单蚤[1];梳检到螨4种,以格氏血厉螨为优势种。此外,还梳检到未能做最后种属鉴定的恙螨12只、鼠体虱14只。结论长春市优势鼠种为褐家鼠,褐家鼠的主要寄生蚤为不等单蚤和二齿新蚤,主要寄生螨为格氏血厉螨和耶厉螨。 相似文献
18.
湛江市甘林地区鼠蚤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43年后湛江市甘林地区家、野鼠及其鼠体蚤变化情况。方法对调查地点内的家、野鼠及其鼠体蚤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鼠密度、蚤指数作为主要变化指标。结果全年平均家鼠密度为8.02%,所捕获的动物中褐家鼠和臭鼠句脯的比例增加,黄胸鼠仍为优势种(54.55%);全年平均野鼠密度为3.24%,野鼠种群中黄毛鼠仍为优势种(74.59%),社鼠(Rattus niviventer confueianus)已成为当地的稀有种群;全年平均家鼠鼠体蚤指数为2.87,印鼠客蚤在家鼠鼠体蚤种群中占绝对优势(98.46%);全年平均野鼠鼠体蚤指数为0.33,伍氏病蚤为优势种(93.02%)。结论受住宅结构、环境气温和农业开发等综合因素的长期影响,湛江市甘林地区家、野鼠及鼠体蚤已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6月位于滇、黔、桂交界的云南省罗平县鲁布格乡多依、木纳两个布依族村相继发现大量自然死鼠 ,经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为鼠间鼠疫 ,随后进行灭蚤 -灭鼠 -灭蚤等控制措施 ,仅用2 0多天将其消灭于萌芽中 ,而未波及人间。1 材料与方法1.1 采样地点 深入多依村及周围的木纳、板台、腊者、舍坡、浪歪、乃格等10个村寨进行入户调查 ,收集死鼠、布笼、夹捕鼠。1.2 宿主动物检查 将收集的死鼠、捕获的活鼠进行分类鉴定 ;股动脉采血进行鼠疫间接血凝试验 ,对阳性者进行复判。对新捕的鼠进行血、肝、肾、肺、骨髓细菌培养和反相间接血凝试验…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