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伏莲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4,6(1):3-5
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发现至现在已超过20年的历史,Hp的研究一直是胃肠病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有关Hp与上胃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消化界和微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Hp的出现使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面临着一场病因学和治疗学上的革命。目前已经确认Hp与上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调查分析胃肠道疾病患者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知识认知状况及自我防护行为状况,并制定有针对性Hp感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因反复发作性上腹部不适且无规律性、伴或不伴呕吐、反酸、纳差、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于本溪市某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治疗的胃肠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Hp相关知识及防护现状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胃肠道疾病患者Hp相关知识及防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胃肠道疾病患者有效问卷450份,患者中男性占62.0%,年龄30~39岁占42.4%,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3.6%,企业职员和工人占53.3%。对Hp相关知识认知较好比例为40.9%,了解较差者162例,不确定者104例,分别占36.0%、23.1%。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不同的患者HP相关知识认知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个部分Hp相关知识认知中,了解比例最高为Hp传染源及传播途径(65.1%),最低为Hp感染的表现(27.8%)。Hp感染防护行为比例最高的为遵医复查(65.6%),最差为健康生活习惯(36.4%),其次为健康饮食(39.6%)和遵医服药(41.3%)。结论 胃肠道疾病患者对Hp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防护行为均较差,还需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措施,以降低不同身体状况人群Hp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作为少年儿童消化系统的常见病,胃十二指肠疾病病因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一种称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ri,Hp)的细菌被发现是潜在性的致病因子,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造成感染,已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现就该菌的生物学特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Hp的生物学特性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螺旋杆菌属。长2一3微米,呈S形成弧型,有鞭毛。寄居于人体的胃粘膜,以胃小凹、上皮皱折的内析及腺腔内为多。在扫描电镜… 相似文献
5.
马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4511-4512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关系,并比较Hp在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98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率.结果 98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中,Hp感染565例,感染率为57.3%,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胃癌患者Hp检出率分别为92.5%、40.0%、60.0%,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消化性溃疡患者Hp检出率最高,为92.5%,慢性胃炎患者Hp检出率最低,为40.0%;Hp在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检出率为56.5%,高于其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检出率,同时低于其在十二指肠溃疡中的检出率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检出率为40.6%与在胃溃疡合并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检出率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感染率较高,其中消化性溃疡感染率最高,临床应进行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6.
7.
<正> 介休市人民医院内镜检治中心对近3年来经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抽查异常和非异常并经HP检测的报告单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9)
目的调查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幽门螺杆菌的分布,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4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 468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上消化道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以及不同性别、年龄段和上消化道疾病种类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 1 468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中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693例,感染率为47.2%;70~79岁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低为43.6%,40~49岁和50~59岁患者感染率偏高,分别为48.6%和48.7%;不同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中,浅表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最低为40.0%;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最高为92.8%。结论上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临床应根据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寄生位置在胃黏膜上的致病菌,幽门螺杆菌(HP)具有非常强的感染性,可以轻易突破肠胃屏障,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甚至在一些研究成果中可以发现,幽门螺杆菌是原发性肝癌、功能性胃肠病、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主要致病因素.可以说,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均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尝试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幽门螺杆菌(HP)在儿童中的高感染率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已经公认HP与儿童胃炎、胃溃疡关系十分密切,甚至与胃癌和胃淋巴瘤也有一定关系,我部对门诊具有反复发作胃肠道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我市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932人进行胃镜检查和活检,作尿素酶和Warthy-starry银染色。结果:1932例病人中,Hp感染率为67.18%,其中胃癌为92.0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80.40%,胃溃疡为75.70%,萎缩性胃炎为69.85%,浅表性胃炎为51.27%;农村Hp感染率为73.39%,城区为54.96%;41-50岁组为Hp感染高峰。结论:随消化道疾病加重,Hp感染升高。水质污染和居住拥护,卫生条件差是Hp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Hp感染的预防和根除,可作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消化道症状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饮食行为的关系,以减少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方法整群抽取3~12岁儿童320名,由儿科医生进行胃肠疾病病史调查,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pU—IgG,同时进行饮食习惯的调查。结果血清抗HpU-IgG总阳性率为47.5%,6~12岁年龄组儿童抗HpU-IgG阳性率明显高于3~5岁年龄组;有症状组抗HpU—IgG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胃肠道症状与不良饮食行为习惯相关。同时具有Hp感染和不良饮食习惯,只有其中之一以及以上2个因素均无时发生胃肠道症状的OR值分别为3.05,1.67,1.61,1.00。结论儿童胃肠道症状与Hp感染和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均相关,2者同时存在时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原菌之一,自1983年于胃组织活检中发现以来,有关Hp相关疾病的研究便迅速展开。人们发现Hp与许多胃肠道疾病关系密切,且大多研究在成人中进行,并成为消化性疾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儿童则成为主要的Hp易感人群。我国青少年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很高,甚至出现幼龄化。 相似文献
14.
<正>舟山市地处海岛,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地区。幽门螺杆菌(HP)是革兰阴性、微需氧螺旋杆菌,能长期定植于胃黏膜的致病菌。HP感染是许多慢性消化道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子。目前有关舟山地区儿童消化道疾病与HP感染相关性的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消化 相似文献
15.
16.
军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特异性地定居于人体胃上皮细胞,或食管及十二指肠的胃化生上皮细胞。Hp感染可引起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军人上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高,可能与Hp感染关系较大。研究军人Hp感染情况及其与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对于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提高部队战斗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幽门螺杆菌不断深入研究,已经将其确定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菌,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重要病因和促成因素,也与胃腺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瘤(MALT)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对幽门螺杆菌的生物特性、流行现状、感染途径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自然环境特别是饮用水在感染过程的作用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180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进行内镜检查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的检出率。在各类型胃炎160例中,浅表性胃炎112例,浅表萎缩性胃炎10例、萎缩性胃炎38例,HP检出率分别为75%、70%、66%;8例消化性溃疡中HP阳性者7例(87.5.%):12例胃癌HP阳性者10例(83%)。说明HP感染与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密切,提示HP感染与胃癌密切相关。 上述慢性胃炎HP阳性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组Ⅰ60例,予羟氨苄青霉素与呋喃唑酮配伍,组Ⅱ56例予安慰剂,均疗程2周。组Ⅰ:HP清除率为90%(54.60),症状好转率95%(57.60);组Ⅱ:Hb清除率为0(0.56),症状好转率5.3%(3.56):HP转阴者组织学炎症明显好转。结果表明:痉氨苄青霉素并用呋喃唑酮是清除HP的有效药物,同时表明HP清除者活动性炎症和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也说明HP感染与胃粘膜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20.
顾淑玲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14):141-14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测试仪碳14尿素呼气试验(C14-UBT)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单位2018年1月~2019年1月因腹部不适需行腹部检查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入院后均行C14-UBT和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uurease test,RUT),收集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比其敏感度、准确性及特异度,并对比不同消化道疾病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结果:C14-UBT与RUT检测Hp阳性率分别为65.38%、62.82%;本组78例患者中,共检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50例,占比64.10%,C14-UBT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0%、89.29%,约登指数0.852;RUT检测的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82.14%,约登指数0.793,无统计学差异(P>0.05);C14-UBT检测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H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64%、12.82%、23.08%、3.85%;RUT检测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