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中.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应采用所有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策略.经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可减少25%的心血管事件复发[1],但有些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后不能起到预防或治疗动脉血栓的作用或未能改变血小板功能,这一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32例病情较为稳定的心血管病患者,采用分组服用单一阿司匹林和联合用药,对其血小板聚集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5.1%。结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和国外报道相似,且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除与年龄、性别相关外,糖尿病也是一种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3.
阿司匹林自20世纪70年代起作为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可减少高危病人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的危险性.但有研究发现,部分病人在长期规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情况下,仍有心脑血管事件的反生,故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概念.国外研究发现,AR的发生率为8%-45%或5%-60%[1].目前,AR主要分为临床AR和生化AR两种.前者是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不能预防缺血性血管事件的发生,而后者指口服阿司匹林后在实验室一种或多种血小板功能检测中,AR无法产生预期效果,如不能有效抑制血栓素A2(TXA2)的合成或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2].本文就AR发生机制及中医药防治AR的认识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赵军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5):65-66
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血栓素A2生成,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解决阿司匹林抵抗已被广泛关注。研究证实:阿司匹林抵抗与临床事件发生具有相关性。通过对阿司匹林抵抗与血瘀证关系研究,认为血瘀证可能是阿司匹林抵抗的中医发病机制之一。希望发挥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和整体调节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AR产生机制及防治方面的研究,使阿司匹林抵抗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从而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预防带来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5.
血塞通胶囊治疗阿司匹林抵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运用血塞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抵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筛选出冠心病患者中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60例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口服血塞通胶囊+阿斯匹林及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均连服1个月后查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检查结果:治疗组下降率37.50%,对照组为14.5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塞通胶囊对阿司匹林抵抗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临床特征。方法记录186例冠心病患者性别、血压;检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血脂、血糖、C反应蛋白(CRP)水平;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各因素与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结果AR发生率为9.1%(17/186),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发生率为20.4%(38/186),总发生率为29.5%。AR患者以年轻、女性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者居多,AR患者的CRP含量较阿司匹林敏感(AS)患者高;而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年轻患者AR多见,AR与高血脂及CRP水平关系密切,而与糖尿病、高血压病无关。 相似文献
7.
阿司匹林是一种可以减少高危患者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梗死的药物,然而在规律性服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时,仍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这种情况称之为阿司匹林抵抗(AR).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目前为止仍然不明确,但可能与药物相互作用和剂量不足有关.在研究这几年的中医药对AR的临床干预和对中医机制探讨的文章后发现,AR的体质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构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分子预测模型,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改善AR潜在机制。方法 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获取AR和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 sensitivity,AS)相关的芯片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ially express genes,DEGs),对AR和AS的DEGs进行富集分析,注释其功能;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AR分子预测模型;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获取复方丹参滴丸指纹图谱,根据Lipinski规则预测药物活性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将DEGs和药物靶点取交集,获得复方丹参滴丸改善AR的潜在靶点,在metascape平台中对靶点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使用Autodock软件对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应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ingle 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算法对复方丹参滴丸干预AR的每个靶点分别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最后构建复方丹参滴丸改善AR的“成分-靶点-通路-功能”桑基图。结果 共得到AR相关DEGs 597个,其中上调基因292个,下调基因305个。DEGs富集结果提示,AR相关基因主要定位在血小板α颗粒、分泌颗粒腔、细胞质囊泡腔上,通过介导花生四烯酸代谢、氧化磷酸化、WNT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类固醇同源物生物合成等信号通路,参与血液凝固、血小板活化、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转录因子活性、脂质代谢过程的负调控、白细胞活化相关炎症反应、肾上腺素受体信号通路、氧化应激反应等生物过程,发挥调控肝素结合、胰岛素受体结合、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肾上腺素受体活性、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磷脂酰肌醇激酶活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I(MHC II)类受体活性等功能。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获得9个AR的分子标志物,并构建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1的精准预测模型。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获得复方丹参滴丸改善AR的10个活性成分和14个作用靶点及3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靶点和所有活性成分均能自发结合,富集分析提示复方丹参滴丸能够通过调控血栓形成、糖脂代谢、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激素水平改善AR。结论 由9个AR的分子标志物组成的AR预测模型具有较为精准的预测性能;除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外,炎症反应、激素水平、氧化应激、糖脂代谢同样参与了AR的形成,复方丹参滴丸能够通过多靶点调控以上途径改善AR。 相似文献
9.
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与血小板激活替代途径、阿司匹林对血栓素生物合成不敏感、药物间相互作用及剂量过低等因素有关。许多中药具有很好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改善阿司匹林抵抗。单味中药(补益、活血化瘀、理气)、复方(益气活血、温阳活血、滋阴活血,包括自拟方、成方、经方等);中药提取成分(丹参、汉防己、丁香油、芹菜素、毛地黄、穿心莲、虎杖根茎、灯盏花、绞股蓝、大蒜素、三七、槲皮素、葛根素等)均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得到广泛研究,临床效果好,价格低廉,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阿司匹林在防治血栓栓塞性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量证据证实心、脑和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可减少各类栓塞和血栓形成事件约23%。但发现部分患者在服用治疗剂量阿司匹林(ASA)时仍发生血栓栓塞等血管事件,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1]。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9)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32例慢性肾衰竭行MHD患者进行研究,将其中凝血功能检测呈高凝与正常状态患者2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90 m L/(min·1.73/m2)且肾功能正常无损伤者26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颈动脉超声与血栓弹力图,以花生四烯酸类药物抑制率[MA(AA)]50%判定为AR。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R,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抵抗组125例和敏感组135例,分析慢性肾衰竭行MHD患者发生AR的危险因素。根据超声结果选择抵抗组中118例和敏感组中128例颈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进行随访,分析阿司匹林失效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332例慢性肾衰竭行MHD患者中呈高凝状态者15例占4.52%,正常凝血者245例占73.80%,低凝状态者72例占21.69%。观察组患者的hs-CRP、Hcy、R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M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R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抵抗组和敏感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史、外周血管病史、内瘘血栓形成、发生颈动脉斑块、透析时间、FBG、hs-CRP、IMT、Hcy、R值、M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透析时间、hs-CRP、Hcy是慢性肾衰竭行MHD患者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颈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慢性肾衰竭行MHD患者随访(18.41±5.25)个月,抵抗组失效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敏感组(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AR是伴有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慢性肾衰竭行MHD患者发生失效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行MHD患者AR发生率明显升高,年龄、糖尿病、透析时间、hs-CRP、Hcy是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AR的慢性肾衰竭行MHD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内瘘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显著增加,AR是伴有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慢性肾衰竭行MHD患者发生失效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发生率,并对其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64例正规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超过1个月的冠心病患者,分别用胶原(collagen,COL)和二磷酸腺苷(aae,osinediphos—phate,ADP)作为诱导剂测定其静脉血中血小板聚集功能,根据结果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l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pirinsemite--~ponder,AS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sensitive,As)组,分析各组间的临床特征,找出可能与阿斯匹林抵抗有关的因素。结果所有人选者中AR发生率为8.71%(23/264),ASR发生率为18.56%(49/264),总发生率27.27%。AR/ASR组中女性以及合并糖尿病者所占比例较AS组高(P〈0.05),且该组患者的外周血小板计数也较As组高(P〈O.05)。结论冠心病患者AR/ASR的总发生率为27.27%,其发生可能与性别、合并糖尿病以及外周血小板数目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脑梗死复发与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413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连续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每周至少服用5天,随访时间为12个月。运用比浊法测定阿司匹林敏感性,比较不同阿司匹林敏感性患者中医体质情况,比较不同中医体质AR及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 sensitive,AS)患者脑梗死复发的所占比例。采用PCR法检测所有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脑梗死复发与AR、bb基因型以及体质×阿司匹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随访总共11例患者脱落。脑梗死复发患者101例(25.12%),脑梗死无复发患者301例(74.88%)。AR患者152例(37.81%),AS患者250例(62.19%)。脑梗死无复发患者中AR及AS所占比例为26.6%(80/301)、73.4%(221/301),脑梗死复发患者为71.3%(72/101)、28.7%(29/1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287,P=0.000)。AR患者中阴虚质所占比例最大[28.3%(43/152)],AS患者中血瘀质所占比例最大[23.6%(59/250)],AR与AS患者的中医体质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574,P0.01)。AR患者脑梗死复发率前4位为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最高为22.4%(34门52),AS患者脑梗死复发率前4位为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最高为3.2%(2/250)。与脑梗死无复发患者及AS患者比较,脑梗死复发患者及AR患者均bb基因型出现的频率高,而aa、ab基因型出现的频率明显低(x~2=20.171,x~2=55.139,P0.01)。AR及bb基因型与脑梗死复发呈正相关(OR=18.423,P=0.000;OR=1.304,P=0.028);体质与阿司匹林敏感性存在交互作用(O尺=0.707,P=0.000)。结论脑梗死复发与AR及体质类型有密切关系,AR患者阴虚质脑梗死复发率高,GPⅡb HPA-3基因bb基因型可能是AR及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是最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以其优异的效价比,在人类心脑血管病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抗血小板作用个体差异很大,约25%~40%存在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严重影响了其干预效果,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临床问题。笔者认为,从长期服用抗血小板剂量阿司匹林的心脑血管病患者中筛选AR患者,从线粒体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MtSNP)寻找其基因差异位点,可为临床及早预测AR并制定合理干预策略奠定基础;同时运用均匀设计优化方法 ,对AR患者的血小板进行体外干预,探索防治AR抗血小板中药的最佳配伍组合和配比关系,发挥中药复方多靶点干预特点,可为临床研发防治AR的有效复方中药制剂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卒中后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抵抗(Asping Resistance,AR)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筛选脑卒中后服用阿司匹林作二级预防的AR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口服银杏叶片+阿司匹林,对照组服用双嘧达莫+阿司匹林,4周后分别以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为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并记录有效例数、阳性事件及药物副作用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以AA为诱导剂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分别为10.86%和4.37%;以ADP为诱导剂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分别为15.16%和7.42%,2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有效率58.33%,较对照组36.11%高(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较对照组47.22%显著低下(P0.01);2组未见阳性事件发生。结论:银杏叶片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具有补充治疗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TIA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中抽取84例作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予以分组,治疗组(42例)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2例)采取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花生四烯酸(AA)与二磷酸腺苷(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是4.7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29%(P0.05);治疗组用药后的AA、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同时降低花生四烯酸与二磷酸腺苷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血府逐淤汤干预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府逐淤汤在干预阿司匹林抵抗(asipirin resistance,AR)患者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阿司匹林抵抗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继续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组加服血府逐淤汤,每天1剂,早晚分服。疗程4周,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ADP和AA表达的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ADP和AA表达的水平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淤汤联合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以ADP和AA为诱导剂的血小板聚集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与阿司匹林联合或替代治疗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阿司匹林治疗395例,根据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病例,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用补阳还五汤+阿司匹林;补阳还五汤组用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1个月。检查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395例中80例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占20.3%。联合治疗组与补阳还五汤组服药后1个月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5.24%±5.9%,60.4%±7.9%,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对于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选用补阳还五汤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舌诊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CR)及阿司匹林抵抗(AR)的诊断参考价值。方法共102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完成观察,其中AR 1例,CR 37例,将37例CR患者作为CR组,64例未发生AR和CR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变血管分布及支架植入情况的差异,寻找CR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中医舌诊分析CR患者舌色、舌体形质、舌下络脉、舌苔色、舌苔质的特征,并将舌色按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分为4级,舌下络脉按瘀滞程度由正常至严重分为4级,分析CR组与对照组舌诊特征的差异。最后运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中医舌诊指标单独或与其他指标联合应用诊断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发生CR的可靠性。结果高血压病史(OR=3.115,95%CI:1.201~8.077)、较低水平的纤维蛋白原浓度(OR=1.919,95%CI:1.081~3.408)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发生CR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CR组患者舌色分级水平较高(P0.05),舌下络脉分级水平亦较高(P0.01)。ROC曲线下面积分析提示舌下络脉分级(AUC=0.679)、舌色分级(AUC=0.613)诊断冠心病PCI术后发生CR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联合舌下络脉分级、舌色分级、高血压病史、纤维蛋白原四个指标诊断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发生CR具有较好的准确性(AUC=0.766)。结论中医舌诊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CR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