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分:分析脑梗死患治疗时间延迟的原因,探讨开展脑梗死早期治疗的措施,方法:对本地区154例梗死患的发病时间,治疗时间,延迟治疗原因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早期治疗35例(占22.73%),延迟治疗119例(占77.27%),平均延迟治疗时间为14.7h,其中入院前为13.43h(占91.12%),入院后为1.31h(占8.88%),结论:脑梗死患治疗时间延迟与其职业、化程度、居信环境以及就医条件等因素有关,为主、客观因素造成。因工展卫生知识宣教和对基层医务人员加强相关知识教育,是实施脑梗死早期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疗法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一组收集248例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高压氧综合疗法治疗248例脑梗死患者,总有效率为95.2%,平均住院天数为27.8天。内科常规治疗200例脑梗死患者,总有效率为77.5%,平均住院天数为46天。结论:高压氧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其疗效明显优于内科常规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其疗效与病程成反比,与疗程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毛明立 《实用医技》2007,14(35):4899-4900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发生于60岁以上,大面积脑梗死17例,脑梗死后第2天至第14天内发生出血者21例。出血后原有症状加重。经内科综合治疗预后良好19例,出血量大经手术治疗者预后差。结论:出血性脑梗死是脑梗死治疗过程中严重并发症,治疗期间动态CT观察,可及时发现出血,更改治疗方案,使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4.
丁咯地尔为治疗脑梗死的一种新药,其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笔者近日应用丁咯地尔治疗脑梗死时,发生再发性脑梗死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脑梗死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使很大一部分人丧失了劳动力。而随着脑梗死治疗研究的不断进展,依据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采取针对性关键性的治疗方法和途经,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8月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治疗58例脑梗死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46例TIA患者进行追踪观察,分治疗组与非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TIA经治疗后脑梗死的发生率低于非治疗组,而高于对照组。结论TIA与脑梗死关系密切,积极治疗可避免其发展为脑梗死,预后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提高进展性脑梗死治疗水平。方法:对进展性脑梗死病因分析,综合治疗。结论:对进展性脑梗死病人及时做头颅CT及实验室相关检查,并积极治疗,以阻断和减轻脑梗死的进展,防治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传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效果均不太满意,近年来开展溶栓治疗,已有很多临床报道,显示溶栓治疗可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我院近年来开展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在发病后,局灶性缺血症状逐渐加重,神经功能逐渐恶化,这种类型患者占脑梗死患者的26%~43%,是脑梗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为有效治疗脑梗死,作者对低分子量肝素(LMWH)用于急性脑梗死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0.
闫鹏  姜玲 《中原医刊》2009,(20):85-86
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且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应用依达拉奉和纳洛酮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治疗对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及后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海门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的脑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予认知行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P<0.05);6个月后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可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治疗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陈叶柔 《中原医刊》2005,32(17):68-69
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是脑梗死重要的亚型,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采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21例经CT证实的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时间、发生部位、发生主其与脑梗死位置的关系。结果 21例外伤性脑梗死平均35.5岁,其中8例出现在伤后24小时,6例出现在伤后1-3天,4例出现在颅内血肿清除术后3-4天,以基底节、额叶和颞叶多见。恢复良好16例,轻残3例,中残2例。结论 CT或MRI是诊断外伤脑梗死的有力依据;血管扩张剂,降低颅压,功能锻炼等保守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量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9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经临床和头颅CT扫描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疏血通4ml和8ml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根据症状及体征变化进行疗效评价,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检测血液变学。结果:8ml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液黏度降低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无副作用,8ml静滴治疗临床疗效优于4ml。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的治疗,目的是尽早改善缺血区的血液循环,消除继发性脑水肿,恢复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另一方面,脑梗死的后遗症的治疗亦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应用小剂量尿激酶与血活素治疗脑梗死24例,治疗满意,而且对脑梗死后遗症恢复治疗疗效亦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介绍了脑梗死分型:TOAST分型、OCSP分型、CT分型。重点介绍了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抗凝治疗、脑保护治疗等的具体措施,也介绍了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7.
罗祖明 《四川医学》2002,23(6):551-553
急性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又称脑软化。通常 ,急性脑梗死包括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等。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 80 %。及时、正确地治疗 ,对挽救病人的生命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预防疾病的复发都至关重要。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应以脑卒中防治的现代理论为基础 ,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依托 ,遵照循证医学的原则 ,充分吸收现有最好的临床研究结果 ,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施以有组织的、系统的、最佳的治疗。1 治疗模式的转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模式 ,以往总是以医护…  相似文献   

18.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研究,但缺乏规范。近年来,由于认识到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并不意味着神经元死亡,如能及早恢复血液灌注,可使缺血脑梗死范围缩小。因此,必须尽早采取积极的溶栓治疗措施,才能达到治疗目的.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降纤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谭波  于学文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151-151
目的研究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神经营养、脱水、防治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栓通,对照组按传统方案加用低分子右旋糖苷、丹参。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将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