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身磁共振成像(WB-MRI)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全身转移的诊断和评价治疗后反应有重要价值。但由于WB-MRI技术复杂度高,需要制定规范化的图像采集方案和报告标准,才能广泛推广应用。前列腺癌转移报告和数据系统(MET-RADS-P)是由泌尿外科、肿瘤学和影像学专家组对WB-MRI采集方案及标准化报告最低要求提出的建议,并提供了结构化报告的推荐模板。本文结合文献综述和自身应用体会对MET-RADS-P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MRI可显著缩小阴囊疾病的鉴别诊断范围, 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和切除, 在阴囊疾病影像诊断中受到广泛关注。2018年, 欧洲放射协会(ESUR)阴囊和阴茎成像工作组(SPI-WG)首次发表了阴囊MRI专家建议, 旨在规范阴囊MRI的扫描技术, 明确阴囊MRI的临床适应证。该文中笔者结合ESUR SPI-WG专家建议和现有文献, 对阴囊MRI的检查技术规范和适应证进行解读, 以期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蓝斑是脑内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来源, 在诸多神经系统疾病中蓝斑存在明显的退化现象, 神经黑色素敏感MRI(NM-MRI)因具有实现蓝斑可视化成像的独特优势而备受关注。近年来, 许多研究已经开始将这一成像技术应用于不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 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本文旨在对NM-MRI中蓝斑可视化成像的原理及蓝斑可视化成像在神经系统疾病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前, 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日益增高, 逐渐成为影响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 而当前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方法大多存在局限性。鉴于同步非增强血管造影和斑块内出血成像(SNAP)序列的独特成像优势, 本文对SNAP序列原理及其在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颅内动脉夹层以及动脉管腔狭窄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 并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很少能被正确诊断, 临床误漏诊率高。无创影像学方法不仅可以检出其冠状动脉非阻塞性狭窄, 负荷心肌灌注成像还可准确评估心肌微循环功能障碍或心肌缺血, 但临床应用普遍受限。心血管影像医师应发挥心肌灌注成像在INOCA心肌异常诊断中的价值, 提高INOCA的诊断准确度及检出率, 推动INOCA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超极化13C MRI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成像方法, 可活体、无创、实时监测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异常代谢产物, 特异性地展现疾病的动态代谢及生理过程。本文中将对超极化13C MRI的成像理论、超极化13C生物探针及其在腹部成像中的研究现状展开概述, 并从临床应用角度对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论述, 以期切实推进超极化13C成像的深层次临床应用与转化。  相似文献   

7.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的基本病变, 主要依赖于临床-影像-病理的共同诊断, 即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早期发现和评估肺部受累情况对患者管理至关重要。高分辨CT是检测和评估ILD的主要成像技术, 能够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检测肺部受累情况。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 其他成像技术如超声、MRI和PET-CT亦被应用于ILD的评估。该文笔者旨在对各种影像学技术在IL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功能代谢改变常早于形态学改变, 磁共振波谱(MRS)成像是目前唯一能够无创检测活体组织器官代谢物种类及其含量的影像学手段。相较于3.0 T, 7.0 T MRS成像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明显提高, 能够更加精准评估微量代谢物、降低克拉默-拉奥下限以及分离因化学结构相似而具有重叠共振的物质。该文就7.0 T1H-MRS在脑肿瘤、脱髓鞘、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决策及疗效评估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磁共振扩散成像对脑缺血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其在缺血性卒中诊断价值方面的认识也日趋完善,与此同时,扩散成像在神经系统其它疾病中的应用也逐渐被认识.对扩散成像技术方面的发展与现状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以利于指导临床更合理地应用扩散成像,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随着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缺血研究中的深入,人们对其在早期脑缺血临床应用方面的认识日趋完善。此外,弥散成像在神经系统其它疾病的诊断方面正发挥着重要像的原理与技术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的应用弥散成像,加强疾病的诊作用。对弥散成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颅脑疾病诊断中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磁共振扩散成像对脑缺血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其在缺血性卒中诊断价值方面的认识也日趋完善,与此同时,扩散成像在神经系统其它疾病中的应用也逐渐被认识。对扩散成像技术方面的发展与现状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以利于指导临床更合理地应用扩散成像,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2.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是新型弹性成像技术,可定性、定量评价组织弹性,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在临床各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对该技术在甲状腺疾病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探讨其在甲状腺良恶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的:评价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主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82例怀疑有主动脉疾病的患者,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扫描,并与手术结果和血管造影对照,分析DCEMRA的图像质量及其对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82例均获得满意图像。DCE、EMRA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疾病的位置以及血流动态情况。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诊断主动脉疾病准确、快速、无创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摘要目的评估炎性肌病病人使用限制性全身MRI(r WB-MRI)在不损失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躯干成像是否能够省略。方法经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后,63例病人被纳入研究(男13例,女50例;年龄20~81岁,中位年龄52岁),新发肌病症状(组1,41例)或以前诊断炎性肌病(组2,22例)。在3.0 T MRI上行WB-MRI,由2位独立的放射科医师在不同肌肉中评估肌炎和脂肪萎缩。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来评估观察者间的可靠性。结果 WB-MRI采集时间为56 min 1s,r WB-MRI采集时间为37 min 37 s(缩短32.8%)。组1中,14  相似文献   

15.
心脏MR扩散张量成像(DT-CMR)是研究活体心肌组织微观结构的主要无创方法之一, 能够在分子水平提供心肌结构和功能信息, 帮助更好地理解心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近年来DT-CMR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 已经在多种心脏疾病中得到应用, 体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DT-CMR的成像原理、成像序列及参数、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一代代新型超声对比剂的相继问世和造影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 ,超声造影成像已成为超声医学界关注的热点 ,其在肝脏疾病诊断、鉴别诊断与肝肿瘤非手术治疗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不但广泛 ,而且具有独到的优点和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综合文献资料 ,对超声对比剂与成像技术加以概括 ,并将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小肠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虽多,但特异度、敏感度均不很高。近年来,MR成像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使其对小肠疾病的检查成为可能,临床应用范围也日见扩大。本文着重对小肠MRI检查技术、临床应用及诊断诸方面进行详细评述。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和周围神经损伤机制研究的深入,提高了临床上对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准确性.随着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及扩散张量示踪成像的临床应用,磁共振神经成像已经成为显示周围神经及其病变的客观、无创、无辐射、简便的成像方法.本文就最近几年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在周围神经疾病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郭蕾  陈绍红 《放射学实践》2006,21(2):194-196
胃部病变的诊断一直以钡餐和纤维内镜及镜下活检为主要手段。CT仿真内镜成像(CT virtual endoscopy,CTVE)自1994年Vining等[1]最先报道以来,几乎涉及人体所有空腔器官的临床应用,具有无创性,快速适时的成像特点,患者耐受性好,临床适应证广等优点而倍受医学影像学和临床医生的关  相似文献   

20.
虚拟平扫(VNC)技术是一种基于双能量CT成像系统的图像后处理技术, 利用CT增强图像生成VNC图像, 具有优化扫描流程、降低辐射剂量的优势。经硬件改进和技术优化, VNC技术现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和应用证实具有替代真实平扫的可能性, 并在多种临床疾病的诊断与预后评估等方面占据一定的地位。本文将从VNC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