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1例右下胸壁Castleman病患者的CT及MRI表现。患者男, 34岁, 因CT体检发现右下胸壁肿块入院。CT表现为右下胸壁胸膜外间隙孤立性软组织肿块, 内见斑点及分支样钙化, 增强扫描呈富血供强化, 并可见腹主动脉分支供血。MRI表现为T1WI相对胸壁软组织呈等、略高信号, 脂肪抑制T2WI呈高信号, 边缘见迂曲流空血管, 弥散轻度受限, 增强模式同CT, 内见裂隙状低信号区延迟强化。病理诊断为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中轴骨外脊索瘤1例。患者女, 41岁, 左手肿痛不适就诊。X线平片左手第2掌骨基底部骨密度欠均匀。CT平扫见左手第2掌骨基底部掌侧不规则软组织密度灶, 邻近骨质受侵蚀, 内见斑片状骨质硬化。MRI见左手第2掌骨基底部软组织肿块并骨质改变, T1WI呈等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 增强后呈持续性延迟强化。PET-CT检查, 病灶FDG代谢增高。病理结果为中轴骨外脊索瘤。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1例Erdheim-Chester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患者男性, 66岁。因额面部多发包块10余年, 伴癫痫发作4年, 近期加重入院。头颅CT示额部皮下多发软组织密度结节, 右侧额叶片状低密度影。MRI示右侧额叶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 增强后较明显强化, 同时双侧硬脑膜、大脑镰不规则增厚、明显强化。额面部软组织肿块呈长T1长T2信号, 增强扫描呈较明显强化。行额部包块切除术和脑膜、额叶病变切除术后, 病理证实为Erdheim-Chester病侵犯中枢。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照分析儿童差分化脊索瘤(PDC)的影像与病理特征, 提高对PD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回顾性收集2011年11月至2021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PDC患者。8例患者均弥漫强表达brachyury, 同时INI1表达缺失。发病年龄(4.7±3.6)岁。原发病灶位于斜坡者7例、位于L2~L3椎管内外1例。CT表现为颅颈交界区以斜坡为主骨质破坏、无明显硬化边, 伴高密度软组织肿块。MRI上T1WI、T2WI及DWI均多呈等低信号, 表观扩散系数为(0.77±0.10)×10-3 mm2/s, 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5.
该文报道了1例脑外(颅内)低分化型滑膜肉瘤患者。女, 30岁, CT平扫示右额叶囊实性肿块伴出血及占位效应。MRI平扫示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 T2WI呈等-高信号,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稍高-高信号;病灶内见小片状T1WI稍高信号及T2WI、FLAIR低信号区;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扩散张量成像彩色编码各向异性分数图示病灶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束缺失、中断;MR波谱成像示病灶实性部分胆碱/N-乙酰基天冬氨酸比值为3.83。最终病理诊断为低分化型滑膜肉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儿童不同部位神经胶质异位(NGH)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9例NGH患儿的临床及术前影像资料, 男6例、女3例, 年龄1~13个月, 中位年龄3个月。患儿术前均行CT和(或)MR检查, 术后随访时间12~60个月, 中位时间24个月。观察病变部位、范围、大小、密度/信号等特点。结果 9例患儿中, 病变位于鼻部3例, 其中鼻外型2例、混合型1例, 长径13、13、15 mm;舌部3例, 均位于舌背部, 长径13、18、23 mm;鼻咽部2例, 长径15、22 mm;骶尾部1例, 长径18 mm。影像上病灶均呈实性肿块, 边界清楚, CT上密度稍低于脑灰质, 平扫CT值25~47 HU。与脑灰质或脊髓相比, 病变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 T2WI呈稍高信号。肿块密度或信号均较均匀, 轻度均匀强化。术后随访8例无复发, 1例伴有Ⅱ度唇裂的鼻外型NGH患儿术后1个月复发, 第2次术后未再复发。结论儿童NGH具有典型影像特征, 好发于颅外中线区域, 呈类圆形实性肿块, 边界清晰, 密度或信号较...  相似文献   

7.
该文报道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左侧桥小脑角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男性43岁, 突发头晕3 d, 加重伴耳鸣、步态不稳1 d入院。MRI示左侧中后颅窝-桥小脑角区见不规则囊实性占位, T1WI示部分病灶呈高信号,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示部分病灶呈等高混杂信号, 扩散加权成像示部分病灶呈高信号, 表观扩散系数减低, 病灶与左侧听神经关系密切, 向前跨中颅窝生长;增强MRI示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 MR血管成像可见病灶内迂曲小血管影。术后病理证实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相似文献   

8.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多发生于胰管、胆管内。该文报道了1例肝内胆管乳头状黏液性导管腺癌合并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CT和MRI示肝内外胆管弥漫扩张, 肝左外叶扩张胆管内延迟强化小结节, 以及胰腺钩突囊性灶伴主胰管轻度扩张。病理结果为肝左叶胆管乳头状黏液性高-中分化导管腺癌,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伴上皮轻度异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国家对医疗机构建设和医疗行业发展的不断投入, 对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使得国产医疗设备得到创新发展及推广应用。同时核医学普及率及临床需求的逐渐提高, 使国产核医学设备数量大幅增加, 在PET/CT、PET/MR及SPECT/CT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创新及发展。笔者就目前国产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情况及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该文报道了1例表现为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Dyke-Davidoff-Masson综合征患者。女, 33岁, 间断左侧肢体抽搐20年。头颅CT示右侧额骨增厚、额窦腔增大、侧脑室增宽、额叶萎缩。头颅MRI示右侧额叶、双侧小脑半球脑萎缩(左侧著);右侧中脑大脑脚体积减小;右侧侧脑室扩张, 右侧额叶、基底核区软化灶, 各向异性分数值减低。PET-CT示右侧额叶、顶叶前部、基底核及桥脑脑萎缩伴代谢减低, 右侧颞叶及左侧小脑半球代谢减低。视频脑电图示癫痫发作间歇期双侧顶枕区、右侧额中央区非同步棘慢波, 数次右侧半球起始的局灶性意识清楚阵挛发作, 持续10~30 min。全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诊断为Dyke-Davidoff-Masson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该文报道1例鳃裂囊肿癌变的影像学表现。患者男, 55岁, 偶然发现颈部无痛性包块1年。CT示右侧颈部下颌角与舌骨间、胸锁乳突肌前缘类圆形囊实性肿块, 囊壁厚薄不均, 可见分隔, 增强后实性成分及分隔强化。病理诊断为鳃裂囊肿癌变。术后2个月复查MRI示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盆腔淤血综合征(PCS)是慢性盆腔静脉淤血引起的常见妇科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三痛二多一少", 即下腹部坠痛、腰背部疼痛、性交痛, 月经量增多、白带增多, 阳性体征少, 妇科检查可扪及卵巢触痛。PCS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临床症状特异性低, 和其他妇科疾病有重叠, 因此漏诊率较高。影像学检查在该病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侵入或非侵入成像评估盆腔静脉情况, 可为该病的治疗和疗效评估提供精准依据, 但目前缺乏完善的诊断标准。本文从PCS的发病原因、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影像诊断要点和困惑等方面进行综述, 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该文报道1例肾脏软骨肉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男, 73岁, 因"血尿、腰痛不适1 d"就诊, CT示伴有钙化灶的软组织肿块, 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分隔及边缘延迟强化;MRI示肿块呈小叶状改变, T1WI呈稍高信号, 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 扩散加权成像呈低信号, 增强扫描可见间隔及周围延期强化, 右肾静脉内见充盈缺损。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脏软骨肉瘤。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1例肺部少见肿瘤的多模态影像表现。患者女, 54岁, 因右侧阵发性背痛就诊。胸部CT发现右肺主支气管闭塞伴右肺不张, 考虑为肺癌可能;颅脑MR提示鞍区占位, 右侧额叶小转移瘤可能;SPECT/CT全身骨显像及MR提示右侧肱骨、左侧股骨转移。最后支气管镜活体组织检查病理结合免疫组化诊断为右肺肌上皮癌。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性纵隔炎是一种纵隔良性疾病, 是由纵隔中纤维组织增生引起。根据受累范围, 分为肉芽肿性和非肉芽肿性两种亚型。肉芽肿性通常与感染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有关;非肉芽肿性可能是特发性的, 或与自身免疫有关。这两种亚型均会出现与重要纵隔结构梗阻或压迫相关的体征和症状。CT增强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纤维素性纵隔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影像学特征包括纵隔软组织浸润(伴或不伴钙化), 伴有纵隔血管结构和/或呼吸消化道的压迫或阻塞。当在适当的临床背景下发现这些特征时, 放射科医师就可以提出纤维素性纵隔炎的诊断。在初始和后续的影像学检查中, 仔细评估对于排除潜在恶性肿瘤、评估疾病进展、识别并发症和评估治疗反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6例原发性鼻腔鼻窦平滑肌肉瘤(LMS)的临床资料及CT、MRI图像特征。女4例、男2例, 年龄范围8~74岁。3例鼻腔LMS均位于鼻腔中后部或后鼻孔区, 病灶边缘光滑, 膨胀性生长, 向后突入鼻咽腔并堵塞对侧后鼻孔区。3例鼻窦LMS病灶中位于上颌窦1例、筛窦1例、后组鼻窦1例, 均伴鼻外结构的侵犯。CT示鼻窦LMS骨质吸收破坏更显著。MRI T2WI示鼻腔LMS呈稍高或高信号, 鼻窦LMS呈等信号, 增强后鼻腔LMS较明显强化, 鼻窦LMS显著强化。5例患者行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为(0.91±0.25)×10-3 mm2/s。1例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型。鼻腔LMS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而鼻窦LMS易与其他恶性肿瘤混淆, 确诊需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弥漫性混合型纤维肌发育不良1例。患者因意识障碍13 h入院。CT血管成像检查示双侧颈内动脉至腹主动脉范围内全身大动脉、中动脉管腔弥漫性扩张, 伴多发局限性管腔狭窄及狭窄后瘤样扩张, 动脉瘤形成, 呈典型"串珠样"改变。头颅CT平扫示右侧丘脑片状低密度影, 边界模糊, 考虑为右侧丘脑急性梗死。综合影像学检查考虑为弥漫性混合型纤维肌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8.
该文报道1例肺部原发性多发纤维腺瘤合并气胸患者。女, 49岁, 胸部CT检查偶然发现双肺多发占位, 边缘光整, 部分病灶内见裂隙状气体密度影。1年后出现气胸, 增强CT示肺内软组织密度肿物明显强化。遂行手术切除, 病理诊断为肺多发纤维腺瘤。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纤维肉瘤。患者女, 69岁, 因乳房发现无痛性肿块3个月余就诊。乳腺X线摄影示右侧乳腺外上象限高密度肿物, 边缘浅分叶, 病灶大部分边界清晰, 前缘略模糊, 未见钙化。超声示右侧乳腺9点位低回声肿物, 边界清晰, 形态欠规则, 内部回声欠均匀, 可见点状强回声及索条状增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肿物内部及周边探及点条状血流信号。MRI示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肿块, 浅分叶, T1WI呈低信号, T2WI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呈高信号, DWI呈不均匀高信号, 增强后呈早期花环样至弥漫强化方式, 肿块外侧缘及胸大肌前缘网格状强化, 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流出型, 表观扩散系数为1.5×10-3~1.8 ×10-3 mm2/s。术后病理:乳腺黏液纤维肉瘤(中度分化)。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3年1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断的5例色素失禁症(IP)婴儿临床及颅脑影像学资料, 均为女性, 年龄1~6个月, 中位年龄3个月。MRI示脑部病灶以对称或不对称分布于大脑半球皮质及皮质下, 呈散在小片状信号异常, 在扩散加权成像上为高信号, 呈"满天星"表现, 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病情进展较快, 中后期呈囊变及脑萎缩表现。本病影像学上显示的病灶分布、信号、强化及其演变具有相对特征性, 结合临床信息常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