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urvivin表达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收集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128人,均有5年以上完整的随访资料.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survivin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128例DLBCL患者中有84例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5.6%.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5年(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58.8%和1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积分低危患者中,survivin表达阳性者5年总生存期OS及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在国际预后指标(international prognosis index,IPI)积分高危患者中,survivin表达阳性与阴性者5年OS无明显差异.结论 Survivin是DLBCL的一个较有价值的预后指标,与IPI联合应用可筛选出低危患者中预后不良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ALC)与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初发时ALC不同的患者之间临床特点及转归.结果71例患者中,ALC>1×109/L者27例(38.0%),ALC≤1×109/L者44例(62.0%).ALC不同的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等临床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ALC低者Hb平均值更低,淋巴细胞亚群中T辅助细胞、NK细胞百分比更低,总T细胞、T抑制细胞百分比更高(均P<0.05).共同接受CHOP方案治疗条件下,初诊时ALC低者临床缓解率相对较低,病死率较高,中位生存期更短,总生存率更低(均P<0.05).结论 ALC减少可能成为DLBCL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比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的总体及不同治疗方案疗效,探讨影响治疗方案疗效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的489例初治DLBCL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所接受化疗方案有无利妥昔单抗的不同,分为RCHOP (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地塞米松)样组(n=184)和CHOP (环磷酰胺,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地塞米松)样组(n=299),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分析可能的临床影响因素。 结果 RCHOP样组方案有效率高于CHOP样组方案 (84.3% vs.75.6%,P=0.015)。多因素分析显示,脾大、淋巴细胞绝对值(ALC)降低、国际预后指数(IPI) 3~5分及CHOP方案是影响总体疗效的不良因素,ALC降低 〔优势比(OR)=2.060,95%CI:1.159~3.661,P=0.014〕和IPI3~5分 (OR=2.157,95%CI:1.170~3.978,P=0.014)是影响CHOP样组疗效的危险因素,而血红蛋白(HGB)降低 (OR=3.010,95%CI:1.238~7.314,P=0.015)和IPI3~5分 (OR=2.872,95%CI:1.193~6.914,P=0.019)是影响RCHOP样组疗效的危险因素;ALC在0.8×10 9/L~1.0×10 9/L时,RCHOP样组方案有效率高于CHOP样组;Bcl-2+/-、GCB/non-GCB在不同治疗方案间疗效无差异。 结论 RCHOP样组方案疗效优于CHOP样组及二线治疗方案; ALC降低、HGB降低分别是影响CHOP样组及RCHOP样组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126例PGI-DLBCL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进行预后回顾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相关指标对PGI-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截至随访日期,126例PGI-DLBCL患者中,22例患者死亡,1、3、5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5%、87.0%、82.6%.患者年龄、Ann Arbor分期、NCCN IPI评分、中期疗效评价、乳酸脱氢酶(LDH)、血红蛋白计数(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粪便潜血试验、β2微球蛋白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与PGI-DLBCL不良预后有关.Hb、前白蛋白、中期疗效评估是影响PGI-DLBCL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贫血、低前白蛋白以及中期评估不佳是PGI-DL-BCL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5.
翁翔  赵明哲  胡慧仙 《浙江医学》2024,46(2):172-176
目的 建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R-CHOP化疗的生存预后评估模型,以指导临床进行风险分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确诊的DLBCL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1抽样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集140例和验证集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R-CHOP化疗方案至少4个疗程(21 d为1个疗程),常规随访至2023年6月。根据生存预后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病理特征[包括Hans分型、Ann Arbor分期、原发部位、Ki-67阳性表达率、MYC和B细胞淋巴瘤(Bcl)-2蛋白阳性表达以及骨髓侵犯]、治疗(化疗疗程和并发症)和随访时间。结果 建模集中良好组105例和不良组35例,预后不良发生率25.0%;验证集良好组55例和不良组15例,不良发生率21.4%。建模集中不良组年龄大于良好组,LDH水平、NCCN-IPI、Ann Arbor分期Ⅲ~Ⅳ比例、Ki-67阳性表达率、MYC和Bcl-2蛋白双阳性表达率和骨髓侵犯比例均高于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舌苔特征及与国际预后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对16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舌苔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其主要表现形式,并与国际预后指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舌苔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白腻苔>滑苔>黄腻苔>燥苔>薄黄苔>薄白苔>光剥舌;其中白腻苔、滑苔、黄腻苔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结论:黄腻苔、光剥舌与DLBCL预后高分险有关,可用于判断预后及指导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以198例初诊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基本临床特征、免疫学亚型、CD5、Bcl-2、Ki-67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确定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61例行免疫学亚型检测,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non-GCB)型发病率(67.08%)显著高于生发中心样B细胞(GCB)型(32.92%)。134例行Bcl-2检测,阳性表达率为73.88%。84例行CD5检测,阳性表达率为19.05%。165例行Ki-67检测,其中有92.73%的患者Ki-67表达>50%。GCB型与non-GCB型患者在相关临床特征及肿瘤细胞CD5、Bcl-2、Ki-67表达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组症状、PS评分、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免疫学亚型、CD5及是否应用利妥昔单抗均影响DLBCL患者的生存时间。PS评分、IPI、免疫学亚型、是否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是影响DLBCL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DLBCL肿瘤细胞来源与临床特征无相关性;PS评分、IPI、免疫学亚型及是否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12例老年(年龄大于65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的情况,分别用R-CHOP方案治疗2-8疗程,之后用美罗华单药维持(每3个月一次,最长维持2年);分析美罗华联合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2例均达完全缓解(CR),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老年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提高疗效,并不增加毒副反应,可以改善DLBCL缓解的CR率及生存期,药物耐受好.  相似文献   

9.
孙璐  韦立新 《海南医学》2014,(19):2879-288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异质性肿瘤,捕获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分子和蛋白标志物,建立生物标志物预后模型来预测患者的不良结局和进行风险分层,对更好地管理患者和指导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利妥昔单抗使用的背景下影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病理诊断为DLBCL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利用多因素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在应用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羟基柔红霉素、长春新 碱和泼尼松龙)治疗的DLBCL患者中,年龄[OlR=1.144(95% CI:1.071,1.221)]、Ann Arbor分期[OlR= 4.633(95% CI:1.321,16.254)]、骨髓是否受累[OlR=9.688(95% CI:1.346,69.734)]、血红蛋白分级程度 Hb 2级(G2)[OlR=9.492(95% CI:1.269,70.979)]、Hb3级(G3)[OlR=48.456(95% CI:5.926,396.253)] 均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趋势检验发现贫血程度越严重,患者预后越差(χ2=27.415,P?= 0.000)。结论 在应用R-CHOP方案治疗的DLBCL患者中,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骨髓是否浸润、血红蛋白分级程度(Hb2级、Hb3级)对DLBCL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且化疗前贫血程度越严重,患者的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1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目前最常见的成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均为首位类型,占西方国家成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构成比的30%~40%,发展中国家高达60%,儿童所占比例在10%以下.DLBCL是一种侵袭性强,进展迅速,易于播散,并具有显著临床异质性的中度-高度恶性淋巴瘤.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少部分患者可通过化疗治愈,大部分则治疗效果不佳或缓解后复发而累及生命.我院应用[R-CHOP]14天为一周期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相关因素的预后情况。方法收集7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例资料及病理存档蜡块和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分析,配合随访。结果年龄小、临床1、2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低、无临床症状、淋巴结原发、生发中心B细胞型预后较好,性别对预后影响较小。3、4期病例中,乳酸脱氢酶及β2-微球蛋白两项指标均正常的患者,预后要好于任一指标偏高者,其中两项指标均偏高的患者预后最差。Ki-67高表达提示肿瘤的高侵袭性,预后差。结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与年龄、分期、IPI评分、乳酸脱氢酶指标、β2-微球蛋白指标、有无临床症状、原发部位、Ki.67及bcl-6的高表达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应用利妥昔单抗的背景下贫血指标-血红蛋白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其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病理诊断明确为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不同分级程度血红蛋白组的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DLBCL患者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是87.42%、72.5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OR=10.129,95% CI:1.311~78.265)、B症状(OR=3.466,95% CI:1.151~10.437)、骨髓浸润(OR=8.147,95% CI:2.663~24.926)、Hb G2(OR=8.553,95% CI:1.022~71.549)、Hb G3(OR=22.024,95% CI:2.506~193.565)均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诊分期、骨髓浸润、B症状、Hb≥G2(<100g/L)与DLBCL患者的预后存在关系,初诊时患者贫血程度越深,患者的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变化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DLBCL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3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分别于化疗前、化疗第2周期、第4周期结束后第3天采集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分析化疗前与不同化疗周期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化疗前外周血液中CD_3~+、CD_4~+、CD_4~+/CD_8~+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_8~+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第2周期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期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第2周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第4周期外周血CD_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BCL患者体内存在着免疫抑制,外周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DLBCL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较好参数,在临床上可用于免疫功能的监测,为DLBCL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方  冷青  季征  吴音  宋扬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43-43
目的总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自2000年7月-2012年2月收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54.76%为Ⅲ~Ⅳ期;35.71%患者有B症状;ECOG评分2~4分者占26.19%;IPI中高危者(3~5分)占28.57%;。结论 DLBCL以中年男性多见,胃肠道易受累,血液指标有改变,肝肾功能常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5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细胞遗传学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对所有DLBCL患者的石蜡组织进行p53?bcl-2?bcl-6及c-myc基因的检测,对其进行阳性率比较?以3例正常的扁桃体组织的石蜡切片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经Cox模型似然比检验结果筛选,DLBCL患者的P53蛋白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p53蛋白检测为阳性者死亡风险高于p53蛋白检测为阴性者?结论:p53蛋白可作为DLBCL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在疾病诊断初期即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可对DLBCL的预后进行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B-DLBC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PB-DLBCL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等并分析其预后因素。结果 13例患者均以乳腺肿块为临床表现,其中女12例,男1例发病年龄34-92岁;行手术治疗9例,全身化疗12例,放弃治疗1例,9例患者联合放疗。随访时间8-114个月。复发6例;死亡5例,死于淋巴瘤播散4例,3年生存率67.3%,5年生存率33.7%。结论 PB-DLBCL多见于老年女性,预后与肿瘤分期、国际预后指数、乳酸脱氢酶及肿块大小有关治疗方法建议采取含蒽环类的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对高危患者需行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性鞘内化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根据不同的免疫组化分型方法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分成预后不同的亚型,并探讨各分型方法对国内病例的适用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检测121例DLBCL的CD10、BCL-6、MUM1和CD138的表达,构建了3种分型方法:方法1,CD10阳性者归入GCB亚型,若CD10阴性而BCL-6阳性且MUM1阴性者归入GCB亚型,其余归入non-GC型;方法2,CD10和/或BCL-6阳性,而MUM1和/或CD138阴性者归入A组,MUM1和/或CD138阳性者归入B组,CD10和BCL-6阴性,而MUM1和/或CD138阳性者归入C组,四者均阴性者归入D组;方法3,CD10阳性者归入GCB亚型,CD10阴性时若MUM1阴性者归入GCB亚型,MUM1阳性者则归入non-GCB亚型.评测各临床及生物学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CD10、BCL-6、MUM1和CD138的阳性率分别为21.5%(26/121)、32.2%(39/121)、32.2%(38/118)和2.5%(3/118),其中CD10和BCL-6阳性者预后较好(OS, P=0.023 1和0.027 8),而MUM1阳性者预后较差(OS, P=0.013).在方法1中,non-GCB组(占67.8%)5年总生存率OS(27.6%)和无进展生存率PFS(24.69%)明显差于GCB组;根据方法3,non-GCB组患者比例减少(占27.5%),5年OS(18.96%)和PFS(15.08%)更差,并且独立于IPI和治疗起作用.结论 各分型方法均在预后分析中起作用,尤以方法3可以识别部分高危患者,在本组病人中更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β2微球蛋白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人共102例,记录病人初诊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乳酸脱氢酶和β2微球蛋白血清水平、有无B组症状和ECOG评分,按照国际预后指数(IPI)、国家综合癌症网络预后指数(NCCN-IPI)评分标准分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着预后危险等级升高,β2微球蛋白水平逐渐升高,且高危组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低中危组(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是IPI和NCCN-IPI预后分组的危险因素(P < 0.01)。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无相关性,与是否结外受累无明显相关性(r=-0.115,P>0.05),与年龄、肿瘤分期、ECOG评分呈相关关系(r=0.249、0.464、-0.357,P < 0.05)。结论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可能是影响弥漫大B淋巴瘤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其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