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明远 《医学信息》2019,(20):130-132
目的 应用频域OCT(Hd-OCT)测量正常青少年黄斑部视网膜厚度范围。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眼科门诊查体的青少年345例(528眼),均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Zeiss Hd-OCT)进行测量,比较不同性别和眼别黄斑区分区视网膜厚度(A1~A9)。结果 Hd-OCT扫描检查的345例青少年黄斑区的OCT扫描形态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特点。不同性别相同区域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眼别相同区域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黄斑中心区域内(直径1 mm)最薄,黄斑的内环区域(直径1~3 mm)最厚,外环区域(直径3~6 mm)较内环区域(直径1~3 mm)薄。在直径为1~3 mm的内环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依次为A5>A4>A2>A3。在直径为3~6 mm的外环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依次是A9>A6>A8>A7。结论 Hd-OCT测量青少年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有一定临床意义,可以建立青少年黄斑视网膜厚度的正常值数据库,为青少年黄斑发育的评估、黄斑疾病的定量检查、治疗后随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偏头痛患者脉络膜厚度的改变。方法 检索从建库到2020年1月1日期间,PubMed、EMbase、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的关于相干光断层扫描评估偏头痛的研究。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提取和评价纳入的研究,采用 Stata 14.0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12 项病例对照研究,共1 091名研究对象,其中偏头痛组646例,对照组445例。偏头痛组及对照组间的各指标观察结果均有统计学异质性(P值均<0.10),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显示,偏头痛组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及距中心凹鼻侧1.0 mm处、鼻侧2.0 mm处、颞侧1.0 mm处、颞侧2.0 mm处的脉络膜厚度均比对照组低,其加权均数差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39.97 μm(-54.43~ -25.50 μm)、-41.60 μm (-57.74~ -25.45 μm)、-41.95 μm (-59.59~ -24.31 μm)、-44.32 μm (-63.31~ -25.34 μm)、-39.51 μm (-59.25~ -19.77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亚组分析显示,有先兆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各位点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egg's检验和Egger's 检验的P值分别为0.156和0.484,无发表偏倚的证据。结论 偏头痛患者的脉络膜变薄,脉络膜厚度改变可能是偏头痛发病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偏头痛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明确不同类型偏头痛的脉络膜厚度改变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性缺血对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用OCT对单眼CRAO 2-3d,黄斑区视网膜血液循环未完全恢复的患者 14例(14眼 )和 11例(11眼 )对侧健眼进行经中心小凹的水平和垂直扫描,分别测量及计算中心小凹、中心凹及黄斑的平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NL)厚度。结果:正常眼中心小凹、中心凹及黄斑平均RNL厚度分别为(169.91± 10.96) μm、(176.36± 11.74) μm、(256.45± 16.95) μm;CRAO黄斑区RNL明显增厚,中心小凹、中心凹及黄斑平均RNL厚度分别为(235.64± 47.02) μm、(241.84± 49.36) μm、(401.57± 54.53) μm,与正常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 <0.01)。 结论:CRAO性缺血明显地改变了黄斑区正常视网膜组织结构,使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细胞水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定性、定量检测并分析正常人群和眼底镜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的形态、厚度等改变,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及随访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方法:采用Cirrus HD-OCT的512×128扫描模式及5线高清扫描模式检测糖尿病患者双眼黄斑视网膜平均厚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黄斑部9个分区的视网膜厚度,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60例(120只眼),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眼底均表现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糖尿病NDR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外环的鼻侧和颞侧与正常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区的视网膜厚度与正常眼之间没有差异.结论:NDR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外环的鼻侧和颞侧与正常眼之间有差异.这为在临床上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了客观依据,并便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荆毓陶 《医学信息》2008,21(2):247-249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视网膜地形图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图像特征.方法 对28例28眼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行OCT检查,分析图像形态,并将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根据黄斑神经上皮层脱离的范围及程度将图像分为四种类型,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呈负相关.结论 OCT的视网膜地形图可以直观的表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在CSC的诊断及随诊观察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不同眼轴患者黄斑血流灌注密度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8月诊断为白内障并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68例患者,测量眼轴长度,按眼轴长度分为3组,甲组20眼(眼轴≤22 mm),乙组30眼(22 mm 眼轴≤26 mm),丙组18眼(眼轴 26 mm),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1 d、手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中心凹血流灌注密度及旁中心凹血流灌注密度变化。结果甲组及乙组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区中心凹及旁中心凹血流灌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丙组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黄斑区中心凹血流灌注密度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旁中心凹血流灌注密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长眼轴白内障患者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易增加,其黄斑血流灌注密度下降,术中需优化超声乳化仪的手术参数,减少对黄斑解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对黄斑厚度测定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HRT)对激光前后进行黄斑厚度分析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方法回顾性研究17例正常眼和14例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眼,测量正常眼黄斑部直径为3mm圆形区域内9个分区内的平均e值,分析各区e值变异范围的95%可信区间。同时分析CSC病人激光治疗前后,中心凹周围1mm直径范围圆形区域内的e值变化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计算17例正常眼5次检查所得e值的合并标准差,得到e值变异范围的95%可信区间。治疗前14例CSC病人e值均数为1.69(标准差为0.49),治疗后2周e值均数为0.96(标准差为0.19)。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RT对于监测激光治疗前后黄斑厚度的变化将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边领斋 《医学信息》2019,(12):116-117
目的 研究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 HD-OCT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CRVO-CME)时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纳入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2月收治的45例(60眼)CRVO-CME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5例(60眼)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HD-OCT检查,根据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ETDRS)视力表对黄斑区进行分区,观察两组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情况,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F、IT、II、IN、IS、OT、OI、ON以及OS黄斑区9个分区的视网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II、IN、IS黄斑区4个内分区厚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T、OI、ON以及OS黄斑区4个外分区厚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VO-CME患者FT以及Fmax与BCVA存在负相关性(P<0.05)。结论 CRVO-CME患者视网膜各分区均比正常人视网膜更厚,对CRVO-CME患者进行HD-OCT测量对视网膜厚度的判断较准确,为临床诊治CRVO-CME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技术(enhanced-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后黄斑区脉络膜体积(macular choroidal volume,MCV)的变化情况。方法:经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确诊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和早期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伴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患者30例(51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先行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然后1周后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前、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完成后1周及PRP全部治疗完成后1个月和三个月,分别采用频域OCT增强深部成像技术(enhanced-depth imaging,EDI)技术对所有患眼黄斑区脉络膜进行水平扫描,测量计算出MCV值。结果:治疗前MCV值为(6.38±0.69) mm3,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术后1周MCV值为(7.79±0.70) mm3,较治疗前增大(1.56±0.32)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5,P<0.05),PRP术后一个月MCV值为(7.01±0.71) mm3,较治疗前增大(1.21±0.31)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7,P<0.05),PRP术后3个月MCV值为(6.11±0.57) mm3,较治疗前减小(0.87±0.22)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5,P<0.05)。结论:黄斑区格栅激光后1周及PRP术后1个月DR患者MCV值增大,3个月MCV值减小。OCT-EDI可以无创地、直观地观察到黄斑区脉络膜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客观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拱环结构改变的形态特征,总结黄斑拱环形态变化、荧光渗漏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对视力的影响因素。方法患者按有无眼底改变分为3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38例65只眼,2型糖尿病无DR眼底改变组(非DR组)16例29只眼,正常组17例33眼。三组病例均先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后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黄斑部放射状扫描检查。结果三组之间黄斑拱环形态变化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3),黄斑中心1mm直径视网膜厚度有显著差异(P=0.0007)。DR组患者拱环形态与荧光渗漏程度显著相关(P=0.0003),黄斑拱环形态与黄斑中心1mm直径视网膜厚度显著相关(P=0.0063),荧光渗漏程度与黄斑中心1mm直径视网膜厚度显著相关(P=0.0046)。DR组患者黄斑拱环形态、荧光渗漏和黄斑中心1mm直径视网膜厚度变化与最佳矫正视力无相关性(P=0.076,P=0.067,P=0.128)。结论DR患者黄斑拱环形态改变、渗漏程度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是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黄斑拱环形态变化特征为进一步选择和调整治疗手段提供了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107白内障合并DM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单纯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比两组患者视力改善率、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水平及眼压、黄斑水肿程度、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结果:观察组的视力改善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BCVA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PI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Macular foveal retinal thickness,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macular 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的均低于对照(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可减轻白内障合并DME患者的脉络膜血管扩张,减轻黄斑水肿,降低眼压,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12.
陈冲  赵鹏涛  孙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549-1552
目的:探究改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es retinopathy,DR)合并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DR合并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50只眼).对照组患者实施改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腔注药术联合可以改善DR合并DME患者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次光动力治疗(PDT)对波及黄斑的后极部孤立性小病灶脉络膜血管瘤(PSCCH)黄斑形态和视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PDT的11例PSC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前后患者眼底彩色照相(FP)、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眼部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FSRT)、瘤体基底最大直径和厚度的变化。所有患者均接受单次PDT治疗。术后随访1~2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瘤体缩小,瘤体厚度从术前(2. 318±0. 725) mm降低到术后瘤体数据不可测,瘤体部位视网膜下液吸收,渗出性脱离减轻,中心凹形态恢复正常。FSRT由术前(876. 09±483. 74)μm降至术后(201. 9±62. 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CVA从术前的(0. 27±0. 33)增加到(0. 35±0. 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无患者发生治疗相关并发症;随访期间未见患者肿瘤复发。结论单次PDT治疗PSCCH可以缩小瘤体,恢复黄斑形态,稳定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BN大鼠视网膜光凝后部Tenon’s囊下注射曲安奈德(TA)视网膜的厚度变化。方法将雄性BN大鼠右眼的鼻侧视网膜激光光凝。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只。将实验组大鼠光凝后立即在光凝眼Tenon’s囊下注射TA 50μL。将对照组大鼠光凝后立即在光凝眼Tenon’s囊下注射同等剂量0.9%NaCl溶液50μL。用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CT3)测量大鼠视网膜厚度。比较光凝前后光凝眼非光凝侧即右眼的颞侧视网膜厚度。结果对照组光凝后24 h大鼠视网膜厚度[(223.9±7.7)μm]较光凝前[(197.6±7.2)μm]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后部Tenon’s囊下注射TA[实验组光凝后24 h大鼠视网膜厚度(189.1±7.5)μm]能较好地抑制光凝所致视网膜厚度的增加(P<0.05)。结论激光光凝大鼠视网膜,短期内可导致视网膜厚度增加。Tenon’s囊下注射TA可有效降低激光导致的视网膜厚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激光偏振光扫描仪(GDxVCC)测量正常人及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眼别、屈光度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用GDxVCC测量正常人(正视眼)161例240只眼和近视眼99例167只眼的RNFL厚度.分析正常人性别间、眼别间RNFL厚度的差异.用相关及回归方法分析RNFL与年龄及屈光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240只正视眼的RNFL厚度全周平均值(57.31±5.31)μm、上方平均值(69.97 ±7.32)μm、下方平均值(68.67±7.56)μm.男性与女性间平均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0.934);左右眼间平均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7~0.689).RNFL平均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239,P=0.007),回归方程为RNFLT=-0.073×年龄+60.284.近视患者的RNFL厚度全周平均值(59.62±5.69)μm、上方平均值(71.88 ±7.97)μm、下方平均值(71.80±8.39)μm.RNFL平均厚度与近视度绝对值呈负相关(r=-0.341,P=0.008),同归方程为RNFLT=-0.758×屈光度绝对值+63.038.结论 激光偏振光扫描仪可以精确测量RNFL厚度.正常人RNFL厚度性别间、眼别间差异无统汁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RNFL厚度逐渐变薄.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RNFL厚度逐渐变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和视网膜血流变化情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2月—2020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IMEM患者21例(21眼),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42~83岁。所有患者行25 G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离术。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视力测量和OCTA检查,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CM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密度(SVD)、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密度(DVD)以及黄斑区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65 min,平均50 min。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高眼压、1例患者出现前房炎症反应,予相应处理后痊愈。21例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61±0.26,较术前的0.82±0.32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8,P<0.05)。术后3个月OCTA检查结果显示,CMT为(287.05±64.79)μm,较术前的(469.33±101.88)μm明显减小,FAZ面积(0.19±0.12)mm2、SVD 52.50%±12.62%,较术前的(0.13±0.10)mm2、48.58%±11.96%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50、2.330、4.358,P值均<0.05);而术后3个月DVD为35.90%±10.52%,与术前的34.60%±9.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形态基本恢复,黄斑水肿减轻。结论OCTA为无创的新型血管成像技术,应用OCTA可很好地观察IMEM患者术后黄斑区的结构和血流变化情况,可为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后手术效果的评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先证者(Ⅳ1)男,27岁.主诉夜盲15年,双眼视力逐渐下降1年.患者全身未见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3(裸眼),矫正0.6:左眼0.04(裸眼),矫正0.5.双眼角膜透明.前房及瞳孔正常,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双眼视盘边界清晰,色淡红,视网膜动脉变细,散在少量色素沉着,脉络膜血管广泛萎缩,视盘下方暴露小片巩膜,黄斑区中心地图状区域可见残存脉络膜毛细血管,中心凹反光弥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45岁以上和45岁以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47例173眼45岁以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点并与同期45岁以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点相比较。结果45岁以上38例,双眼发病5例,多灶渗漏12眼,形态改变以不典型渗漏及墨渍弥散型多见。45岁以下109例,双眼发病21例,多灶渗漏32眼,局灶渗漏98眼,以局灶渗漏为主。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5岁以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以多灶渗漏及播散性色素上皮损害多见,但需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鉴别,45岁以下以局灶性渗漏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体测量兔眼不同眼压水平以及急性高眼压形成后不同时刻的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获取急性高眼压作用所致的兔眼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改变规律。方法向兔眼前房注射生理盐水使眼压不断升高,形成4组急性高眼压动物模型。利用相干断层扫描仪,采用以视神经乳头为中心、直径为6 mm的辐射状扫描模式,分别扫描并测量不同眼压状态的兔眼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 4组模型的急性高眼压为(4.50±0.35)、(6.07±0.31)、(7.74±0.26)、(10.71±0.07)kPa,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绝对改变量分别为(-27.16±14.24)、(-33.33±6.74)、(-48.75±5.24)、(-67.29±3.89)μm,而且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相对改变量与眼压成线性关系,高眼压后2天兔眼眼压可以恢复正常,视神经纤维层厚度2周时基本恢复,急性高眼压低于6.65 kPa时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更易于恢复。结论急性高眼压导致视神经纤维层变薄,且随眼压的升高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加重;一定时间后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体视学方法探讨衰老对大鼠视网膜总厚度及各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青年(3月龄)和老年(24月龄)Long-Evans大鼠各6只,每只大鼠行右侧眼球矢状位连续切片,在视网膜全部组织切片中进行系统随机抽样,HE染色,采用显微成像系统进行视网膜总厚度及各层厚度测量.结果 与青年组大鼠比较,系统随机抽样法测量结果显示,老年组大鼠视网膜总厚度及多层厚度均明显变薄,视网膜各层厚度占视网膜总厚度的构成比基本不变.外丛状层厚度减少幅度最显著,达46.2%.结论 衰老引起大鼠视网膜总厚度及各层厚度不同程度的变薄,尤以外丛状层变薄最明显,系统随机抽样法更能准确地反映衰老对视网膜各层厚度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