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DD)是腰痛(low back pain, LBP)的主要原因之一,由IDD引起的LBP被称为椎间盘源性LBP。导致IDD因素众多,本文重点探讨炎症因子调控、神经血管增生在椎间盘源性LBP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回顾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等生物疗法在治疗IDD及椎间盘源性LBP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椎间盘退变(IDD)是腰背痛的主要原因。IDD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尚缺乏针对病因的治疗手段。目前旨在恢复椎间盘内结构的治疗方法有生长因子疗法、基因疗法、干细胞疗法等,但操作技术或免疫源性等原因限制了其疗效。干细胞源性细胞外囊泡作为细胞间通讯的生物活性物质,可转运miRNA、蛋白质脂质等,在促进组织再生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干细胞源性细胞外囊泡可通过促进基质合成、减轻细胞凋亡反应、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来延缓IDD进程。该文就干细胞源性细胞外囊泡在修复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检索近年国内外有关利用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各种相关研究文献,包括MSCs的体外诱导方法、诱导条件以及其在体内的存活情况及适合生存条件,综合分析,对近年利用骨髓MSCs延缓和逆转椎间盘退变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综述。研究发现MSCs可以被诱导并向着髓核样细胞方向分化,并可以在活体椎间盘内存活。利用MSCs延缓椎间盘退变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环境下可诱导分化为多胚层来源的细胞,如:骨细胞、软骨细胞等.椎间盘退变主要源于髓核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变化,髓核细胞为类软骨细胞,随着细胞生物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细胞载体可再生出组织工程化的髓核细胞,将其植入椎间盘,从而阻止和逆转椎间盘退变,为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骨髓基质细胞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闫亮  陈其昕 《中国骨伤》2007,20(7):504-505
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体外环境下,可诱导多胚层来源的细胞,如:骨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等。椎间盘退变是脊柱退行性疾病及继发病变的基础,临床上十分多见,目前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均不是真正针对椎间盘退变的病理生理过程。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作为椎间盘退变治疗的一种新方法,从根本上阻止和逆转椎间盘退变,必将成为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疾病的研究现状。方法查阅近年来有关MSCs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疾病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结果椎间盘移植MSCs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表达类软骨细胞表型,增加基质合成,缓解椎间盘退变。结论MSCs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疾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疾病,总体患病率为26%~42%,给许多患者带来身体上和经济上的双重负担。DLBP是由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IVD)内紊乱逐步演变而来的,其中IVD退变是DLBP的关键病理过程。IVD是由外周的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AF)、中央的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组织以及上下两端的软骨终板(cartilage endplate,CE)组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髓核的主要成分,它是由蛋白多糖、聚集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蛋白(COLII)构成。IVD退行性变化主要发生在NP中,随着ECM发生降解,聚集蛋白聚糖大量丢失,这些变化会导致IVD结构完整性降低,最终损害其功能。DLBP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保守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无法减缓或逆转ECM的分解代谢,起不到修复患者椎间盘组织的作用。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基于干细胞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移植的干细胞通过向NP样表型分化、产生ECM成分以及调节IVD的炎症环境,达到修复退变IVD的目的。笔者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来干细胞治疗DLBP或IVD退变的相关文献,从干细胞来源、输注方法、支架材料、治疗的病理生理机制、干细胞治疗DLBP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和目前研究所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退变是人体的一种自然衰老过程。但它可引起一系列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尤其是椎间孔狭窄)、退变性腰椎体滑脱、节段性腰椎不稳定和退变性腰椎侧凸等。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来治疗椎间盘退变。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基础科学在椎间盘退变的组织病理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这使得椎间盘再生治疗成为近10年来的临床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并可由此导致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椎滑脱及退行性侧凸等[1],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有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但均不能从组织学上根本逆转椎间盘退变.通过细胞治疗等生物学方法修复退变椎间盘是脊柱外科基础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共培养技术促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分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就干细胞与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s)体外共培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on,IDD)所致腰腿痛是骨科的常见疾病,目前对IDD所致腰腿痛的治疗手段都属对症治疗,不能阻止或逆转椎间盘退变,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椎间盘退变所致腰腿痛。椎间盘组织工程学旨在通过恢复或者重建椎间盘原有的生理结构及生物学功能,有望成为一种治疗IDD的有效手段[1],但组织工程研究和治疗需要大量的种子细胞,现有种子细胞来源有限,探索相对理想的种子细胞成为研究的热门。作者就种子细胞来源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