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4年日本Kitano等[1]首次报道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2-4]。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器械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手术亦逐渐迈向精准医学时代。因此,腹腔镜胃肠外科医师仍在不断探索如何在腹腔镜下进行简便而精确的肿瘤定位与淋巴结导航。  相似文献   

2.
<正>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人类消化道肿瘤最常见的种类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与癌症相关死亡率分别位列第五位和第四位[1]。根据2022年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与癌症相关死亡率均位列第三[2]。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和有效分子标志物,胃癌通常发现较晚,预后较差。其中,原发病灶的局部和远处转移是胃癌患者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3]。从解剖学上讲,肝脏是晚期胃癌最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据统计,4~14%的患者在诊断时有肝脏转移[4-6]。  相似文献   

3.
<正>残胃癌目前多定义为胃良恶性病变手术后残胃新发的恶性肿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腹腔镜根治性残胃切除术已成为残胃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1]。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腹腔镜胃癌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在接受毕Ⅱ式与Roux-en-Y重建的患者中,死亡率高达20%[2]。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因身体各器官功能低下,加之常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风险较高[3]。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9月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1],全球每年新增胃癌病例103万例。中国每年新增胃癌病例41万例[2]。胃癌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机制复杂,与肿瘤本身的特点及抗肿瘤治疗对机体的影响有关[3]。恶性肿瘤导致进食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手术、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导致的疼痛、恶心呕吐、焦虑抑郁等。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仍高居前5位[1]。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47.9万例,死亡37.4万例,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2]。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30%,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可>90%[3,4]。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切除已成为符合适应证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式[5,6],  相似文献   

6.
<正>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发病率逐渐增高,全胃切除是其主要术式之一。自1999年Uyama等[1]首次报道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以来,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淋巴结清扫范围已达成共识并形成规范[2],而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及自身特点,尤其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的重建方式,由于位置高深,具体哪种重建方式能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并兼顾肿瘤学安全性、更好的生活质量,迄今为止并未达成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属于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黏膜下层或肌层,呈膨胀性生长,有假包膜,边界清,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1]。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GIST的重要措施,其原则是肿瘤完整R0切除,避免肿瘤破溃,一般无需行淋巴结清扫[2]。近年微创手术在GIST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常见术式包括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近端胃切除、胃楔形切除、内镜下肿瘤切除、腹腔镜与内窥镜联合辅助手术等[3]。但对于特殊部位的胃间质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在胃癌组织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0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理学确诊的84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RMT5蛋白和Cdc42在标本中表达,结合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PRMT5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3.81%(62/8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表达率[25.00%(21/8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30,P<0.01);Cdc4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0.95%(68/8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表达率[29.76%(25/8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35,P<0.01)。PRMT5表达水平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相关(分别为χ2=6.149、5.497,P<0.05),Cdc42表达水平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明显相关(分别为χ2=6.421、5.132、4.271,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PRMT5蛋白和Cdc42蛋白表达上调,PRMT5和Cdc42有助于预测胃癌患者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原则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自1994年日本Kitano等[1]首次报道以来,由于其相对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且能够治疗有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胃癌患者,因而在全世界逐步得到了开展.据日本内镜外科协会调查结果[2]显示,到2003年为止,日本共有7 800例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胃癌手术,其中主要为早期胃癌.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例也逐年增多,仅2003年1年,在日本采用腹腔镜胃癌手术就超过了1 700例.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经过10余年的发展,技术已逐渐成熟[3],取得了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已被新版日本胃癌治疗规约[4]接受为ⅠA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1997年Goh等[5]首次将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在技术上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得到证实,促使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指征从早期胃癌扩大到较早期的进展期胃癌.然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由于手术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国内、外开展单位及报道例数均较少,但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是目前胃癌外科临床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胃癌D2手术淋巴结清扫原则与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腹腔镜手术是近年胃癌外科发展的热点,自1991年日本Kitano等[1]率先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以来,腹腔镜胃癌手术报道逐年增加,手术适应证亦逐步扩大,由早期胃癌拓展到较早的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亦由D1、D1+逐步发展到D2。1997年Goh等[2]首次将腹腔镜胃癌D2手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此后腹腔镜胃癌D2手术报道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1.
<正>胃癌是全球第四高发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居肿瘤死因的第二位[1]。在我国,胃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因此胃癌强调早期诊断、推广以胃癌标准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1994年日本医师Kitano等[2]首次报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至2007年,日本已有15 000例胃癌患者接受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3]。Goh等[4]首次采用腹腔镜D2根治术治  相似文献   

12.
<正>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中国人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为33.1/10万、25.8/10万,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1-2]。约70%的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治疗采取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3-4]。近年,胃癌外科通过探索更智能、更微创、更高效的发展方向,促使创新技术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胃癌根治术的一种趋势[1],术中对可见相对较大的淋巴结清扫彻底,对微小的肉眼不能区分的淋巴结和淋巴管无法准确判断并清扫;同时,腹腔镜下定位早期肿瘤主要通过术中胃镜,操作繁琐[2]。吲哚菁绿标记近红外荧光腹腔镜系统在腹腔镜胃癌手术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定位中的应用具有明显优势[3]。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胃癌病例报道如下,患者临床基本信息见表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前后氧化、应激、T细胞及炎症因子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80例进行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24 h氧化应激指标、T细胞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用(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其余手术相关指标均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开腹组,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尿苷(8-OHdG)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CD4、CD3、CD4/CD8均水平高于开腹组(P<0.05)。 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术相比,对患者损伤更小,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波动较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94年日本Kitano等[1]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对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经过10余年的发展,技术上已逐渐成熟,取得了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2]。1997年Goh等[3]将腹腔镜胃癌  相似文献   

16.
<正>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低位直肠癌占70%~80%[1-2],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手段[3]。Miles手术为污染手术,术中会阴部皮肤强行缝合、术后骶前间隙有较多渗液,易导致会阴部切口感染[4]。此外,Miles手术方式需大范围清扫盆腔内淋巴结及广泛切除直肠系膜,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设备与器械的不断完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临床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然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仍有许多问题困扰着腹腔镜医师。首先,对于未累及浆膜的肿瘤尤其早期胃癌[1-2]如何在手触觉缺失的情况下对肿瘤、切缘进行准确定位?目前,虽然术中胃镜能对大部分胃肿瘤进行定位,但对于某些早期胃癌可能发生漏检,而且术中胃镜充气造成的胃肠道胀气可影响腹腔镜手术操作,延长手术时间。其次,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如何观察吻合口的血供,保证吻合口血运,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此外,早期胃癌中如何精确界定淋巴结清扫范围,进展期胃癌中如何保证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等[2-7],也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讨论的焦点。上述问题已成为影响腹  相似文献   

18.
<正>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groin hernia)的重要术式之一。随着微创技术的进展和微创理念的延伸,以进一步减少腹壁创伤、追求美观和隐瘢痕等为目标的单孔腹腔镜技术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2008年,Cugura等[1]报道了首例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之后国内专家也有较多的报道[2-4]。尽管单孔腹腔镜手术固有的技术难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腹腔镜行胃癌切除术已有十多年的历史[1],但至今仍未普及推广,其原因是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的技术难度较大。能否实现腹腔镜下胃癌根治原则,尤其是淋巴结清扫能否达到标准根治水平(D2淋巴结清扫),受到胃肠道肿瘤外科学界学者的质疑,并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限制了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近些年,世界各国的外科学者在此领域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结果[2-6]。现就腹腔镜下胃癌标准根治术的有关问题做一论述。1腹腔镜下胃癌标准根治术的适应证选择虽然理论上,任何各期胃癌均可在腹腔镜下探查并决定手术方法。但若要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68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115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LINC00668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INC00668对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影响,进一步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验证LINC00668对胃癌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胃癌组织中LINC00668的表达(9.62±0.3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50±0.24,t=9.800,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侵犯深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χ2=10.671,P<0.05;χ2=4.614,P<0.05;χ2=7.398,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χ2=0.010,P>0.05;χ2=1.046,P>0.05;χ2=0.071,P>0.05;χ2=2.580,P>0.05)。干扰LINC00668后,阴性对照组和shRNA干扰组克隆形成数目分别为(309.00±12.01)个和(125.00±8.95)个,shRNA干扰组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t=7.723,P<0.05;t=4.719,P<0.05;t=3.790,P<0.05)。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68在胃癌中可能促进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