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以检测特定生化标志物为技术手段的新生儿筛查(newborn screening, NBS)作为社会健康第三级防控体系, 在出生缺陷防控领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但筛查病种较少, 部分病种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而遗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遗传性疾病诊断中经验的积累, 为遗传病NBS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将遗传检测技术引入NBS已成为大势所趋。国内外学者在新生儿基因筛查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为尽可能最大程度保护基因筛查新生儿及其家庭权益, 在总结国内外前期探索性基因筛查经验的基础上, 业内专家共同探讨拟定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的中国单基因病NBS(简称新生儿基因筛查)共识, 以规范新生儿基因筛查体系, 指导NGS在新生儿基因筛查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我国开展新生儿筛查的情况,探讨我国新生儿筛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国新生儿筛查的发展历史、模式、筛查方法 、治疗随访与患病率等临床资料.结果我国新生儿筛查从1985年开始全面开展,筛查和治疗主要分为3种模式,目前筛查覆盖率还较低.1985至2006年共有13 229 242例新生儿参加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筛查,检出患儿6505例,患病率为49.2/10万,同时对13 666 750例新生儿进行了苯丙酮尿症(PKU)筛查,检出患儿1170例,患病率为8.6/10万.全国CH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西部地区患病率较高,而全国PKU患病率相对较稳定.结论新生儿筛杏是预防CH和PKU患儿智力和体格发育落后的关键.应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筛查的覆盖率、筛查率和治疗率,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新生儿筛查知识,积极探索筛查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新生儿筛查起源于1960年,初期筛查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之后扩展到一些其他疾病,在新生儿期临床症状未出现前,用实验手段检查出来,经早期治疗,避免患儿出现功能障碍及机体的不可逆损伤,从而减少残疾发生,降低儿童死亡率。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研究,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ongenital hypothymidism,CH)和PKU为目前主要筛查病种。本文回顾性分析1998年11月至  相似文献   

4.
尿素循环障碍(urea cycle disorders,UCDs)是一类遗传代谢病,由于尿素循环代谢过程中酶或转运体缺陷引起氨解毒或精氨酸合成障碍,以血氨增高为最显著的临床表现,50%的患者表现为新生儿高氨血症,病死率高达 25%~50%,临床发作之前及早诊断可减缓甚至避免高氨血症并发症的发生。新生儿筛查是实现早期诊治、改善预后的最佳方法。串联质谱技术引入新生儿筛查以来更多的病种得到早期诊断,UCDs一直没有完全被纳入新生儿筛查项目,且在疾病种类选择、筛查时机以及随访、监测方案方面一直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5.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和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的遗传性出生缺陷。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新生儿筛查是实现早期诊治的有效手段,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将这3种疾病纳入新生儿筛查的范围。开展3种疾病的新生儿联合筛查,可优化筛查的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生儿筛查事业经过四十三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陈瑞冠教授不仅是中国新生儿筛查领域的开拓者,更是这一学科的创始人。本文将全面回顾中国新生儿筛查的发展历程,包括新生儿筛查病种的扩大及技术创新、相关国家政策的颁布,新生儿筛查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新生儿筛查对家庭以及社会的影响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此纪念陈教授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7.
遗传罕见病患病率和发病率虽低,但常累及人体多器官、多系统且难以治愈,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全球多个国家已将遗传罕见病研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遗传罕见病筛查关口前移到携带者筛查和新生儿筛查,是预防遗传罕见病最有效的方法。新一代测序(NGS)、多学科诊疗,是提高早诊早治的有效手段,精准医疗将开创遗传罕见病诊疗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8.
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新生儿筛查项目越来越普及。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新生儿筛查的成功开展,为其他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广泛筛查奠定了良好基础。具体包括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及家族性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等。文章通过回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发展历史,总结目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筛查概况,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推行我国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筛查项目,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  相似文献   

9.
中链酰基辅酶A脱氨酶缺乏症(MCADD)是脂肪酸氧化缺陷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与苯丙酮尿症相当,临床表现主要为低酮性低血糖、呕吐和肌无力。串联质谱方法能检测出无症状的MCADD新生儿血浆中升高的酰基肉碱,兼有敏感度高、特异性高、自动化程度高、高通量等特点。约24%病人第一次发作即导致死亡,32%存活者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神经功能障碍。若经新生儿疾病筛查得到诊断,现有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均较满意。MCADD符合新生儿筛查病种入选标准,部分发达国家已将此病列入新生儿疾病常规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八大城市新生儿筛查五年回顾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12):655-656
我国八大城市新生儿筛查五年回顾全国新生儿筛查协作组新生儿筛查是预防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措施,其意义是在新生儿期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进行筛查,发现异常的患儿在其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得到及时治疗,以预防智能低下以及其他严重后果发生。我国自1981...  相似文献   

11.
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CADD)是脂肪酸氧化缺陷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与苯丙酮尿症相当,临床表现主要为低酮性低血糖、呕吐和肌无力。串联质谱方法能检测出无症状的MCADD新生儿血浆中升高的酰基肉碱,兼有敏感度高、特异性高、自动化程度高、高通量等特点。约24%病人第一次发作即导致死亡,32%存活者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神经功能障碍。若经新生儿疾病筛查得到诊断,现有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均较满意。MCADD符合新生儿筛查病种入选标准,部分发达国家已将此病列入新生儿疾病常规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加强新生儿筛查管理的方法。方法 我院通过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加强学习等手段提高筛查质量。结果 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对于预防及治疗某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精氨酸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尿素循环障碍性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ARG1基因缺陷导致肝脏精氨酸酶缺乏,精氨酸降解障碍,鸟氨酸与尿素生成减少。本文就近年来精氨酸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产前诊断与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精氨酸血症患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常表现为痉挛性瘫痪、癫癎及小脑萎缩,早期常常被误诊为脑性瘫痪,生存质量极差,预后不良。血液氨基酸分析、精氨酸酶活性测定及基因分析是确诊精氨酸血症的重要方法。随着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筛查和高危筛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精氨酸血症患者在无症状期或疾病早期获得诊断,通过低蛋白饮食、瓜氨酸与苯甲酸等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脂肪酸氧化代谢病(fatty acid oxidation disorders,FAOD)是脂肪酸氧化代谢过程中十余种疾病的总称,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常见的遗传代谢病,从新生儿至成人均可发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肝病、心肌病及肌肉疾病。串联质谱检测血游离肉碱、酰基肉碱水平及基因检测是诊断此类疾病的重要方法。串联质谱新生儿筛查有助于FAOD的早诊断及早治疗。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及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有特异治疗药物,效果较好,其他疾病无特异药物,需要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串联质谱在新生儿筛查中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串联质谱用于遗传代谢病的筛查诊断 ,是开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以来新生儿筛查史上最重要的进展。它主要通过数十种小分子的分析 ,筛查出包括氨基酸病、有机酸代谢紊乱和脂肪酸氧化缺陷在内的20~30多种遗传代谢病 ,大大提高了筛查效率 ,实现了“一种实验检测一种疾病”到“一种实验检测多种疾病”的转变。一、概述新生儿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通过对某些危害严重的遗传代谢缺陷、先天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查 ,早期诊治 ,从而避免或减轻疾病的危害。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新生儿筛查 ,从Guthrie的细菌抑制法到放射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吸附…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81日龄,主要表现为抽搐、肌张力低下、难治性代谢性酸中毒,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液性改变,经血、尿遗传代谢病筛查和基因检测,确诊为生物素酶缺乏症.入院后病情加重,死于呼吸衰竭.对于发病早且发育明显落后、高阴离子间隙性酸中毒及脑液性改变者,需警惕生物素酶缺乏症的可能,血、尿质谱筛查或基因检测是确诊的依据,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新生儿筛查确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患儿的临床与基因突变特点,了解早期诊治效果。方法 对2016年8月至2022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出生并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30例CAH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30例患儿中失盐型24例、单纯男性化型5例、非经典型1例;有家族史2例;(2)筛查中位年龄为4(3,6.25)d,诊断中位年龄为19(13.75,27)d;末次随访中位年龄为2.39(1.10,3.43)岁,氢化考的松中位剂量为10.15(8.20,11.37)mg/(㎡·d),生长发育均位于同性别同年龄段儿童正常范围;(3)28例患儿基因检测共发现16种突变,c.293-13C/A>G为本组CAH的热点突变。结论 早期筛查和诊治有助于早发现CAH,从而改善生长发育和预后;明确突变类型有助于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筛查及早期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甲低)的意义。方法对深圳市2005年9月~2006年12月新生儿先天性甲低筛查、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甲低患儿均在生后50d内进行治疗,体格和智力发育均达到同龄儿童水平。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能早期发现甲低患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使其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减少残疾儿的发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纯型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的临床、生化及基因特点。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的126例单纯型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男81例,女45例。其中60例行基因分析。对患儿的临床经过、生化特点、影像学异常、基因型及预后等进行研究。结果126例患儿中仅3例(2.4%)为新生儿筛查发现,于1个月左右开始饮食与维生素 B12、左卡尼汀支持治疗,无症状;123例(97.6%)患儿为临床高危筛查发现,于出生后数小时~7岁11个月发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呕吐、喂养困难、发育落后、嗜睡、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皮肤损害、黄疸等。27例(21.4%)有异常家族史,有同胞不明原因死亡或残障。一般辅助检查常见异常为代谢性酸中毒、贫血。头颅 MRI 异常以双侧基底核对称性损害及白质改变为主。60例接受基因分析的患者中,MUT 缺陷58例,MMAA 缺陷、MMAB 缺陷各1例。MUT 基因缺陷中共检出46种突变,其中12种为新突变。112例患儿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但仍遗留不同程度的智力运动障碍及多脏器损伤。11例(8.73%)患儿死亡。仅3例智力运动发育正常。结论单纯型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临床表现复杂,易出现代谢危象,MUT 基因缺陷是主要病因,早期诊断、合理治疗至关重要。新生儿筛查是早期发现甲基丙二酸尿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公共卫生政策, 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20世纪60年代初, 美国Robert Guthrie医师成功对干血滤纸血片中的苯丙氨酸进行半定量测定筛查苯丙酮尿症, 开创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 串联质谱开始应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实现了"一种实验检测一种疾病, 到一种实验检测多种疾病"的转变, 增加了检测疾病的种类。近10余年来得益于筛查技术的进步, 新治疗药物的不断问世, 治疗方法的持续更新。特别是新一代测序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 既可从分子水平明确突变来源, 又可将新生儿筛查的范围扩大到那些不适合进行串联质谱的患者, 很多基因相关疾病被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有效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提高筛查质量和保证筛查准确性的前提。二级和多级检测策略, 结合不同的生化以及生化联合基因检测的方法, 多组学数据的整合, 无论靶向还是非靶向, 都具有巨大且广泛的临床效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