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腹膜透析(PD)肾性贫血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口服罗沙司他的PD患者为罗沙司他组,按照1:1比例随机选取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PD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红蛋白(Hb)、铁代谢指标、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腹膜透析(PD)肾性贫血患者血压、心血管指标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服用罗沙司他的PD患者5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选取皮下注射rHuEPO的PD患者5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北部战区总医院、鞍钢集团总医院4家腹膜透析中心规律随访伴肾性贫血应用罗沙司他的腹膜透析患者数据。采取前后自身对照设计,回顾分析应用罗沙司他前后患者贫血的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长期腹膜透析伴肾性贫血应用罗沙司他的患者113例。用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为(81.9±13.9)g/L,应用罗沙司他至1、2、3个月时Hb分别为(97.6±18.4)、(105.5±20.4)、(110.6±16.6)g/L。随访结束前最后一次复查Hb为(104.8±19.2)g/L。用药至1个月时91.2%患者(103/113例)Hb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达(20.1±13.9)g/L(2~58 g/L)。应用罗沙司他1~3月后血清铁、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血清铁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结论罗沙司他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贫血,改善铁利用,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应用罗沙司他治疗的非透析CKD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罗沙司他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所有纳入患者平均年龄(68.6±11.4)岁,平均血红蛋白(89.3±9.6)g/L,81.3%患者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罗沙司他治疗3个月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炎症及铁代谢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罗沙司他可显著改善非透析CKD患者的肾性贫血状态,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5.
温春福  张惠洁  覃学勇  杨俊生 《内科》2022,(1):83-85,98
目的 对比分析罗沙司他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铁剂、罗沙司他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对腹膜透析(PD)患者发生感染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PD治疗的患者126例,按治疗药物分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组(59例)和罗沙司他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铁代谢等临床指标及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 74例患者共发生90例次感染事件,总感染发生率58.7%。其中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腹膜透析导管外口和(或)隧道感染共45例次,占50.0%,呼吸道感染35例次,占38.9%。按照每1000患者月发生感染次数计算累计感染率,rHuEPO组和罗沙司他组的总累计感染率分别是31.1次/1000患者月、38.2次/1000患者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uEPO组和罗沙司他组PD通路相关感染率(18.7次/1000患者月比14.3次/1000患者月,P=0.461)和呼吸道感染率(10.6次/1000患者月比17.2次/1000患者月,P=0.3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  相似文献   

7.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中国透析患者贫血治疗达标率较低。纠正贫血状 态,对于改善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肾性贫血中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 应用及治疗目标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及铁调素拮抗剂等新型治疗肾 性贫血药物。建议临床医生对肾性贫血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心脏牛眼图量化评估罗沙司他对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大连瑞凯尔肾病院血液透析患者36例,均口服罗沙司他纠正肾性贫血,起始剂量根据体重分别为70 mg(≤60 kg)或100 mg(>60 kg);随访12个月,观察基线及治疗后的血红蛋白(Hb)、N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气道通气(CPAP)对老年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24h动态血压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并分析影响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鞍钢集团总医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合并OSA患者1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CPAP治疗)73例和对照组72例。评估2组患者24h动态血压,随访1年时,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2组的生存情况,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出院前2组24h收缩压、24h舒张压、昼间收缩压、昼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1年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异(365dvs 362d,P0.05),治疗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1.9%vs 33.3%,P0.05)。ROC曲线显示,睡眠呼吸暂停指数的曲线下面积为0.70(95%CI:0.61~0.77,P=0.002)和24h收缩压的曲线下面积为0.72(95%CI:0.63~0.81,P=0.003),两者为预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CPAP能有效降低老年脑梗死合并OSA患者24h动态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中国透析患者贫血治疗达标率较低。纠正贫血状
态,对于改善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肾性贫血中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
应用及治疗目标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及铁调素拮抗剂等新型治疗肾
性贫血药物。建议临床医生对肾性贫血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近年来肾性贫血治疗取得重要进展。作为机制全新的新一代肾性贫血治疗药物,全球首个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Roxadustat)在中国首先上市使用,国内外众多证据已表明,它能显著改善肾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成为该病临床治疗的新选择。为及时总结罗沙司他临床应用进展,更好地指导该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编写《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文章对该共识进行扼要解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CKD)5期非透析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5期非透析DKD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未应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根据体重制定罗沙司他起始剂量,血红蛋白(Hb)靶目标为(100~120)g/L,观察24周,治疗期间监测临床指标,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基线平均Hb为(72.9±13.5)g/L,罗沙司他治疗24周,平均Hb为(103.4±13.4)g/L,较基线上升(25.7±10.8)g/L,Hb达标率为60%;疗效不受基线铁代谢及炎症状态的影响;基线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5(1.1,4.1)mmol/L,治疗24周,平均LDL-c为1.9(1.3,2.6)mmol/L,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 CKD5期非透析DKD患者肾性贫血对罗沙司他治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北京医院肾内科近10年间死亡的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和腹膜透析(PD)患者的死亡原因和生存时间。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死亡的60岁以上的老年血液净化患者,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有无糖尿病、开始透析时间、死亡时间及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等。结果共有15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6.6±7.7)岁,中位透析时间为54.1(26.9,86.4)月,其中有8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54.2%)。根据透析方式将患者分成HD(114例)和PD(39例)两组,HD和PD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7.1±7.9)岁和(75.0±7.0)岁,中位透析时间分别为56.5(27.4,104.2)月和48.3(26.3,66.6)月。HD和PD患者的原发疾病均主要为糖尿病肾病(DN,32.5%和48.7%)、慢性肾小球肾炎(29.8%和17.9%)和高血压肾损害(21.1%和10.3%),HD和PD患者前三位的死亡原因均为心血管疾病(32.4%和43.6%)、感染(29.8%和28.2%)和脑血管疾病(11.4%和15.4%),两组患者间原发疾病和死亡原因的构成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曲线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存活时间短于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χ2=12.829,Log Rank P<0.001),HD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长于PD患者(χ2=8.161,Log Rank P=0.004)。在不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中,HD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PD患者(Z=-2.716,P=0.007);在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中,HD和PD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当(Z=-0.581,P=0.561)。结论老年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占比高,老年透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老年HD患者总体生存时间优于PD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标准剂量罗沙司他治疗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铁代谢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病科的非透析CKD3~5期合并肾性贫血且血红蛋白(Hb)未达标的36例患者资料,CKD3、4期为A组(20例),CKD5期为B组(16例),所有患者均以标准起始剂量应用罗沙司他。比较患者使用罗沙司他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贫血、生化、铁代谢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A组患者Hb、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及转铁蛋白饱和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铁蛋白、血清铁及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Hb达标率为80.0%,B组患者达标率为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两组患者Hb、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Hb、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高钾血症,5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EPO)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血管指标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肾内科服用罗沙司他的透析患者53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选取皮下注射rHuEPO的透析患者53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及治疗12个月时血红蛋白(Hb)、血压及心血管指标,并比较治疗18个月间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两组H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Hb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罗沙司他组夜间高血压比例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相比,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夜间高血压比例、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两组LVEF和白蛋白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18个月时,对照组发生心力衰竭比例高于罗沙司他组(χ2=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不同年龄腹膜透析(PD)患者进行透析前评估和预后分析,以期延长PD患者生存率。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2006年~2007年开始接受PD治疗的患者181例[老年组(≥65岁)96例,中青年组(18~64岁)85例]。记录基线各项临床指标,定期随访(每2~4周)、评估透析充分性(包括水分、溶质清除情况,营养评估,心血管评估等),及时记录各项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状况、透析充分性、腹膜炎发生率、生存率等,分析各项临床指标对预后影响,寻找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高血压(88.54%vs68.24%,P0.01),心脑血管疾病(69.79%vs30.59%,P0.01)及外周血管疾病(38.54%vs18.82%,P0.01)发生率较中青年组高。在透析充分性、腹膜炎发生率亦无差异的情况下(P0.05),截止2009年5月,老年组死亡51例,中青年组仅17例。老年组近、远期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中青年组(12个月:66.69%vs82.31%、36个月:39.37%vs75.90%,P0.01)。COX回归提示透前合并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R=4.076,95%CI:1.111~14.950,P0.05)。结论:老年PD患者生存率低于中青年患者,可能与透析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42例行肝泡型包虫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SII数值。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SII的最佳临界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对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进行分析,并用log-rank比较两组生存率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SII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术后病死率呈正相关(r=0.267,P<0.001)。应用ROC曲线确定术前SII的最佳临界值为758.92,将242例患者分为低SII组(SII≤758.92,126例)和高SII组(SII>758.92,n=116例)。低SII组与高SII组肝泡型包虫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0%、88.47%、66.10%和90.80%、53.05%、27.40%,低SII组累积生存率>50%,平均生存时间为55.584个月(95%CI:53.550~57.617);高SII组累积生存率<50%,平均生存时间为39.384个月(95%CI:35.070~43.698),中位生存时间为43个月(95%CI:34.694~51.306),低SII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生存率明显优于高SII组,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79,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II>758.92是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HR=5.907,95%CI:3.386~10.306,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外周血SII是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3.507,95%CI:1.911~6.435,P=0.001)。结论术前SII水平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有明确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术前外周血SII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加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在老年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32例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吉西他滨加替吉奥(对照组),吉西他滨加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联合组),2 w后评价治疗效果、安全性。结果对照组和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2. 7个月(95%CI为2. 3~3. 1个月)和3. 0个月(95%CI为2. 5~3. 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6. 0个月(95%CI为5. 2~5. 9个月)和6. 1个月(95%CI为5. 1~7. 3个月,P0. 05)。对照组部分缓解(PR) 1例,疾病稳定(SD) 6例,疾病进展(PD) 9例;联合组PR 1例,SD7例,PD 8例;两组疾病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 371)。两组毒副反应主要为Ⅱ~Ⅲ度腹泻。结论吉西他滨加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三联方案安全有效,副作用相对易耐受,可一定程度延长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对病毒性肝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毒性肝炎合并肾性贫血且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30例,改用罗沙司他治疗12个月。比较调整用药前后纠正贫血的总达标率及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和相关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罗沙司他治疗12个月后,血红蛋白总达标率为93.3%。治疗后患者的贫血相关指标,血红蛋白[109.50(102.25,115.00)g/L比117.50(113.25,124.75)g/L,Z=4.329,P<0.001]、红细胞比容[(0.30±0.05)%比(0.38±0.06)%,t=3.670,P=0.001]及红细胞计数[(3.16±0.60)×1012/L比(3.59±0.69)×1012/L,t=5.540,P<0.001]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的铁代谢相关指标,血清铁[9.90(8.32,13.18)μmol/L比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肺癌合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E)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和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回顾性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诊治的58例肺癌合并APE患者为APE组,按照1:2比例选择年龄、性别类似、同期入院的无APE的116例肺癌患者为非APE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随访患者预后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31日,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E的危险因素。结果 174例患者中,平均年龄(51.9±18.3)岁。两组间的年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多数病史、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等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但两组的晕厥、血压、心率、动脉氧分压、肌钙蛋白I、B型利钠肽和D-二聚体水平均有显著差异(均为P<0.05)。随访中,109例(62.6%)死亡,在出院后1、3、6、12个月和>12个月,分别死亡22例(20.2%)、28例(25.7%)、25例(22.9%)、20例(18.9%)和14例(12.8%)。APE组死亡47例(81.0%),非APE组死亡62例(53.4%),两组间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6.4个月比11.7个月,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571, 95%CI:1.247~1.980)、肺癌Ⅲ~Ⅳ期(OR=3.117, 95%CI:1.218~7.977)、手术(OR=2.054, 95%CI:1.105~3.818)和深静脉置管(OR=1.651, 95%CI:1.073~2.540)是影响APE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 APE合并肺癌患者预后差,高龄、肺癌Ⅲ~Ⅳ期、手术和深静脉置管是影响AP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