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分析口服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治疗慢性维持性透析(MHD)合并肾性贫血(RA)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2例MHD合并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静脉注射rh EPO,观察组口服罗沙司他,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贫血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运铁蛋白(Tf)]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BC、Hb、HCT、SF、TSAT、Tf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RBC、Hb、HCT、SF、TSAT、T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罗沙司他比静注rh EPO治疗MHD合并RA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RBC、Hb、HCT水平和S...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在纠正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同时对血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 纳入60例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且合并肾性贫血。其中包括30例患者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每周10 000 U治疗;30例患者接受罗沙司他治疗,按照体质量给药。测量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并收集血脂和铁代谢相关指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平均Hb水平均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其中罗沙司他组的平均Hb水平高于EPO组[(114.1±7.88) g·L-1vs.(122.23±10.33) g·L-1,P<0.05],但是两组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vs.93%,P>0.05)。罗沙司他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明显降低(P<0.05),而EPO组则没有显著变化。两组对比,罗沙司他组血脂水平有所改善(P<0.05)。与EPO相比,罗沙司他也显示了对铁代谢指标的改善。结论 罗沙司他在纠正肾性贫血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改善血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比较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158例规律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分为罗沙司他组78例,重组人促红素组8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变化情况,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医疗费用。以治疗后Hb≥100 g·L-1为治疗有效,采用成本-效果法评价两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ER)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Hb、Hct、SF等贫血指标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且罗沙司他组各项指标均高于促红素组(P<0.05);总有效率也高于促红素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沙司他组总医疗费用、药费高于促红素组(P<0.05),ICER为22 875.76。敏感性分析与基础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罗沙司他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更佳,但费用更高。其增加的成本小于3倍国内生产总值,是可以接受的。当患者的支付意愿值高于22 875.76元时,罗沙司他更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益气维血胶囊联合罗沙司他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6月在大冶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83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罗沙司他100 mg,1周3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维血胶囊4粒,1日3次。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转铁蛋白(TRF)、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Fer)水平。结果 两组干预前贫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用药2个月后Hb、RBC、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干预前铁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用药2个月后TRF、转铁蛋白饱和度、Fe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益气维血胶囊联合罗沙司他可提高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治疗初始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铁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始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促红素组与罗沙司他组,各35例。促红素组给予人促红素注射液,罗沙司他组给予罗沙司他胶囊,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铁代谢指标[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SF)与血清铁(SI)]、血清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Hb水平、RBC、HCT升高,且罗沙司他组高于促红素组(P<0.05或P<0.01);2组TSAT及SF、SI水平升高,且罗沙司他组高于促红素组(P<0.05或P<0.01);2组血清CRP水平降低,且罗沙司他组低于促红素组(P<0.01)。罗沙司他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促红素组(2.86%vs. 22.86%,χ2=4.590,P=0.032)。结论 罗沙司他治疗初始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可有效纠正贫血,改...  相似文献   

6.
鲍晓红  李洁  金烈 《海峡药学》2010,22(4):115-116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蔗糖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维持性透析患者45例.按透析方式不同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25例、腹膜透析组(PD组)20例,采用同期对照研究。结果各组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的自身对照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后PD组Hb、Hα、SF、TSAT上升幅度高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配合EPO治疗HD和PD患者的肾性贫血安全有效.PD患者贫血改善明显优于HD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静脉用蔗糖铁注射液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减少EPO的用量。方法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贫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各20例。静脉组:蔗糖铁100 mg,在透析开始后2 h,通过透析器静脉端注射至少5 min,每周1次。口服组: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300 mg,1次/d。总疗程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EPO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前两组年龄、性别比例、体重、EPO用量、Hb、Hct、SF、TSA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用药4周时,两组Hb、Hct、SF、TSAT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4、8、12周时,静脉组Hb、Hct、SF、TSAT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静脉组在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口服组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8例。④治疗8、12周时,静脉组应用EPO用量低于治疗前及口服组(P〈0.05)。结论静脉用蔗糖铁可有效纠正维持性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铁缺乏,改善贫血,安全性好,且能减少EPO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EPO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Hb、RBC、HCT、SF及TSA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时,首选蔗糖铁联合EPO治疗,可有效为善贫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王安亭  刘华梅 《贵州医药》2023,(12):1880-1881
目的 比较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肾性贫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常规治疗,对照组增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观察组增用罗沙司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以及转铁蛋白(TR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不良反应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RBC、H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RF、TSAT、S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重组人促红素,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贫血指标,纠正贫血症状,改善机体铁代谢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低下腹膜透析患者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设计,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低下改为罗沙司他的腹膜透析贫血患者36例。将换用罗沙司他前定为基线,观察罗沙司他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Hb)、生化指标、铁代谢指标、炎性因子等变化,并记录使用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36例接受罗沙司他治疗24周后,平均Hb水平较基线明显升高,Hb达标率为52.78%,罗沙司他反应率为91.67%;血清铁较基线升高(P<0.01),铁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较基线下降(P<0.05或P<0.01)。其中,未达标组的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达标组(P<0.01),提示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可能对Hb改善有抑制作用。所有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罗沙司他可改善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低下腹膜透析患者的贫血状况,并且可以降低血脂,改善铁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重组人促红素)及观察组(联合罗沙司他)各43例,对比两组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转铁蛋白(TF)]、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酶(TIMP-1)]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Hb、SF、T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BUN、Scr、β2-MG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MCP-1、HIF-2α、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可改善肾性贫血患者机体营养状况、肾功能,纠正铁代谢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  相似文献   

12.
罗丽花 《江西医药》2023,(3):313-314+323
目的 探讨罗沙司他胶囊在MHD肾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贫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96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MHD肾性贫血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电脑法分为A组(48例)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B组(48例)在A组的基础上应用罗沙司他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贫血指标、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A组,B组患者的贫血指标优于A组,B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对MHD肾性贫血患者,应用罗沙司他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其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处方中含罗沙司他的56例MHD患者作为ROX组,同期处方中含rHuEPO的60例MHD患者作为EPO组,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心脏超声参数的差异及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OX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CS差值明显低于EPO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参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ROX组患者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EPO组(P<0.05),但两组间因心衰住院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rHuEPO比较,罗沙司他可能对延缓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有积极作用,且可能有利于减少MHD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口服治疗对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2021年9月-2023年8月纳入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规律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观察组口服罗沙司他胶囊,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炎症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χ2=1.911,P=0.167);治疗后,观察组Hb高于对照组(t=6.275,P <0.05)、RBC高于对照组(t=8.213,P <0.05)、Hct高于对照组(t=8.421,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SI更高(t=5.202,P <0.05)、转铁蛋白更高(t=8.618,P <0.05)、TIBC更高(t=9.489,P <0.05),而SF更低(t=8.672,P <0.05)、TSAT更低(t=7.955,P <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roxadusta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MM肾性贫血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对照组(n=42)。两组均进行常规化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3疗程后血红蛋白(H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F)、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Hb、EPO、TSAT、SI、TIBF水平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Scr、BUN、IL-1β、IL-6水平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观察组HIF-1α水平有所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治疗MM肾性贫血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EPO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纠正铁代谢,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还能降低HIF-1α水平,有助于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EPO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09年3-9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EPO治疗组(A组)12例、小剂量EPO加左卡尼丁治疗组(B组)13例及常规剂量EPO加左卡尼丁治疗组(C组)11例,观察各组方法治疗8周后贫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4周,各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各组患者Hb、Hct水平明显上升(P<0.01),但C组患者Hb、Hct高于A、B组(P<0.05);B组患者EPO用量较A组少,但B组患者Hb、Hct水平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与EPO联用可提高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纠正贫血,减少EPO的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结合静脉补铁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及对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94例肾性贫血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静脉补铁治疗,观察组予以罗沙司他+静脉补铁治疗,比较两组总体疗效,铁代谢指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结合静脉补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确切,能促进铁代谢指标恢复,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案下尿毒症患者的血红蛋白状况。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8月进行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40例,根据患者透析的类型将患者分为腹膜透析组( n=70)和血液透析组( n=70)。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透析前、透析后3个月、透析后半年、透析后9个月的每周红细胞生成素( EPO)剂量、血红蛋白( Hb)水平;对比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与透析前相比,腹膜透析组患者透析后3个月Hb升高、每周EPO用量增加(P<0.05);与腹膜透析组相比,血液透析组患者透析前、透析后3个月、透析后半年、透析后9个月每周EPO用量较高(P<0.05);与血液透析组相比,腹膜透析组患者透析前后CRP水平较低(P<0.001);与透析前相比,血液透析组患者透析后CRP水平明显升高;每周EPO用量波动(OR=1.110,95%CI=1.034~1.191)、血液透析(OR=3.080,95%CI=1.620~5.858)是血红蛋白变异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较腹膜透析患者每周EPO用量多,CRP水平明显高于腹膜透析的患者,每周EPO剂量波动和血液透析为血红蛋白变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40例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于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EPO,每周150 U/k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每周3次,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Hb、HC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至12周时EPO用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疗效更佳,同时可减少EPO用量,降低促红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治疗初始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腹膜透析合并肾性贫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12月的患者为对照组,术后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2020年1月~9月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置管后应用罗沙司他;两组同时口服铁剂治疗并规律随访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红蛋白、铁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