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单源双能CT能谱综合分析平台多定量参数预测胃间质瘤(GST)增值抗原Ki-67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行单源双能CT三期增强能谱扫描并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分析指标含Ki-67)证实为GST的影像资料,按照Ki-67表达指数(>6%为高表达,≤6%为低表达)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n=11)和低表达组(n=17)。由两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灶实质区各期40~70keV下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值,并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IC)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两位观察者测量各期各参数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灶各期各参数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估有鉴别价值的参数对Ki-67高、低表达组GST鉴别诊断的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与Ki-67表达指数的相关性。结果:两位观察者测得两组病灶各期各参数值的一致性均良好(ICC>0.75)。Ki-67高表达组的动脉期40~70keV CT值、IC值、NIC值均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40、50、60、70 keV的CT值、IC值、NIC值诊断高表达组的AUC值分别为0.807、0.807、0.818、0.807、0.824、0.866,与Ki-67表达指数呈中到高度相关(r=0.471、0.466、0.458、0.442、0.459、0.738,P<0.05);Ki-67高表达组的静脉期40~70keV CT值、IC值、NIC值均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40~70keV CT值、IC值、NIC值诊断高表达组的AUC分别为0.781、0.765、0.749、0.717、0.840、0.904,与Ki-67表达呈中到高度相关(r=0.585、0.570、0.552、0.503、0.660、0.860,P<0.05);两组病灶平衡期40~70keV CT值、IC值、NI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源双能CT能谱成像动、静脉期40~70keV单能量CT值、IC值、NIC值与GST Ki-67表达呈正相关,可反映GST肿瘤细胞增殖程度,其中静脉期的NIC为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光谱CT多参数成像术前预测结肠癌神经侵犯(PNI)及脉管侵犯(LVI)状态的价值。方法:搜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光谱CT扫描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结肠癌的6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术后病理中PNI/LVI的状态分为阳性组(29例)和阴性组(35例)。测量光谱CT动脉期、静脉期40 keV、90 keV单能级图像上病灶的CT值(CT40keV、CT90keV)、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有效原子序数(Zeff)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Zeff),并计算光谱曲线斜率λ。比较两组间各光谱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及最佳阈值,以评估各参数的预测效能。结果:结肠癌PNI/LVI阳性组的动脉期和静脉期光谱CT定量参数CT40keV、IC、NIC、Zeff、NZeff及λ均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能谱CT参数在术前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病理分级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低级别(LGUC)32例,高级别(HGUC)28例。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能谱CT扫描,分别获得动脉期和静脉期70 keV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水浓度(WC)、有效原子序数和能谱曲线斜率(λ值),对比分析两组肿瘤患者CT定性征象及能谱CT定量参数间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参数的分级诊断效能。结果:CT定性征象中,LGUC和HGUC的钙化发生率分别为25.00%和57.14%,囊变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50.00%,壁外浸润的发生率分别为6.25%和28.57%,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CT定量参数中,HGUC组的动脉期70 keV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IC、λ值均高于LG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静脉期70 keV单能量CT值、IC、有效原子序数以及λ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及静脉期WC在两组间差...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与直肠癌脉管神经侵犯等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筛选诊断脉管神经侵犯的最佳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和最佳扫描期相。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6月-2021年1月在本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双期扫描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直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直肠癌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光谱CT参数,包括120kVp图像(PI)、40keV虚拟单能级图像(VMI)和虚拟平扫(VNC)图像上的CT值、无水碘密度、标准化碘密度(NIC)和有效原子序数(Eff-Z)。脉管神经侵犯、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经病理检测获得。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动脉期和静脉期各项光谱CT参数在直肠癌不同病理特征分组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光谱CT参数对脉管神经侵犯等病理特征的诊断效能。结果:动脉期无水碘密度、NIC和Eff-Z在血管侵犯组和未侵犯组之间,以及在淋巴管侵犯组和未侵犯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侵犯组和淋巴管侵犯组的静脉期CT值40keV-VMI、无水碘密度、NIC和Eff-Z均分别高于血管未侵犯组和淋巴管未侵犯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Eff-Z在有和无神经侵犯组、不同分化程度组及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无水碘密度、CT值40keV-VMI、NIC和Eff-Z评价直肠癌淋巴管浸润的AUC分别为0.74、0.69、0.75和0.74,评价直肠癌血管侵犯的AUC分别为0.73、0.68、0.75和0.75;静脉期无水碘密度、CT值40keV-VMI、NIC和Eff-Z评价淋巴管浸润的AUC分别是0.68、0.68、0.75和0.74,评价直肠癌血管浸润的AUC分别是0.71、0.76、0.76、0.72。结论:光谱CT定量参数对直肠癌脉管侵犯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静脉期是反映直肠癌神经侵犯、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期相,光谱CT可作为术前评估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VMI)显示骨肉瘤的图像质量最佳的keV值, 探讨其评估骨肉瘤髓内浸润范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7例长骨普通型骨肉瘤患者的资料, 保肢术前完成光谱CT增强检查, 术后获得瘤段截除标本。通过光谱CT增强检查获得常规120 kVp图像和40、50、60、70、80 keV的VMI, 测量肿瘤CT值、图像噪声, 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 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6组CT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指标, 获得最佳keV值。在最佳keV的VMI上和瘤段截除标本上测量骨肉瘤髓内边界至相邻关节面的最大距离, 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CT测量值与标本测量值的差异, 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0~80 keV VMI和120 kVp常规CT图像间的肿瘤CT值、图像噪声、SNR、CNR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和50 keV VMI的肿瘤CT值、SNR、CNR均高于120 kVp常规CT图像(P<0.0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平扫定性联合定量参数预测肺纯磨玻璃结节(pGGN)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术前接受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胸部平扫, 表现为pGGN且病理证实为肺腺癌113例患者(119个pGGN)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pGGN的侵袭性, 将119个pGGN分为非浸润性腺癌组(非IA组, 66个, 包括10个不典型腺瘤样增生、26个原位腺癌和30个微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IA)组(53个)。纳入分析的定性参数包括结节形状、肺瘤界面、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和血管异常征;定量参数包括结节大小、有效原子序数(Zeff)、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的CT值(CT120 kVp)以及40~200 keV虚拟单能量图像的CT值(CT40 keV~CT200 keV)和能谱曲线斜率(λHU)。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非IA组与IA组的定性及定量参数差异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GGN侵袭性的独立预测因素, 并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单个独立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对新辅助放化疗(nCRT)治疗反应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接受完整nCRT且经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52例LARC患者, 于nCRT前、后分别行光谱CT平扫、动脉期(AP)及静脉期(VP)扫描。根据肿瘤退缩分级标准, 将患者分为反应良好组(n=20)及反应不良组(n=32)。测量nCRT前、后肿瘤平扫图像的有效原子序数(Zeff)、AP和VP碘浓度(IC)和40、100 keV虚拟单能量图的CT值, 计算nCRT前、后AP和VP标准化碘浓度值(NIC)、光谱曲线斜率(λHU)及上述参数治疗前后的变化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比较2组患者各定量参数的差异, 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参数评估肿瘤nCRT后反应的效能。选择曲线下面积(AUC)>0.75的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联合参数, 并评价其效能。结果反应良好组与反应不良组患者间nCRT前NICAP、λHUVP, nCRT后NICVP、λHUVP以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特征的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结直肠癌肿瘤沉积(TDs)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术前接受光谱CT腹部增强扫描且经病理确诊的126例结直肠癌患者, 根据病理结果分为TDs阳性组(n=38)和TDs阴性组(n=88)。评估其常规CT特征, 包括cT分期、cN状态、静脉期强化是否均匀、瘤周脂肪浸润(PFI)、肿瘤最大径以及肿瘤位置。测量并计算病灶动脉期、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Zeff)、40~100 keV光谱曲线斜率(K)和动静脉期NIC差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TDs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基于光谱CT定量参数及常规CT特征的列线图模型, 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各参数及模型的预测效能, 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 TDs阳性组与TDs阴性组间cT分期、cN状态、静脉期强化是否均匀、PFI、静脉期NIC、静脉期NZeff、静脉期K和动静脉期NIC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对肺部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肺部肿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良性肿块22例,恶性37例。患者均行能谱CT扫描,得到动脉期和静脉期能谱曲线40~140keV区间能量水平的CT值及碘基图、水基图,并行数据分析。结果:动脉期和静脉期40~140keV能量水平CT值中,40~80keV区间的CT值良性肿块组均低于恶性肿块组,单能量越低时CT值差别越大;动脉期和静脉期碘基图上良性肿块组的碘浓度均低于恶性肿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和静脉期良性肿块组和恶性肿块组的水基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质肺部肿块在能谱成像上碘含量不同,可用以初步区分肺部良性和恶性肿块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胰腺寡囊型浆液性囊腺瘤(SOA)与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s)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12月期间行能谱CT检查并经手术切除的胰腺囊性肿瘤27例,其中SOA为15例,MCNs为12例.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非定量指标(性别、症状及病灶位置);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比较定量指标(年龄、病灶大小、不同keV水平的CT值,有效原子序数,碘-水浓度,钙-水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通过判别分析法评估多参数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 与MCNs相比,SOA患者年龄较小、较少有症状、病灶较小.SOA的动脉期40~60keV及门静脉期40~50 keV CT值[分别为(36±13)、(26±8)和(19±6)HU,(43±14)和(30±10)HU],低于MCNs组上述期相和keV的CT值[分别为(62±23)、(40±15)和(27±10)HU,(61±25)和(40±16)HU](P<0.05);SOA有效原子序数(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分别为7.80±0.16和7.87±0.15)低于MCNs(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分别为8.05±0.21和8.02±0.22)(P<0.05);SOA动脉期的钙(水)浓度和碘(水)分别为(5±3)和(0.38±0.24)g/L,门静脉期分别为(7±3)和(0.48±0.24)g/L,均低于MCNs,动脉期分别为(11±4)和(0.78±0.32)g/L,门静脉期分别为(10±5)和(0.72±0.34)g/L(P<0.05).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多参数联合[年龄、症状、病灶大小、40~50 keV的CT值、有效原子序数、动脉晚期碘(水)浓度及门静脉期钙(水)浓度]鉴别两者的准确率可达100%(27/27).结论 SOA与MCNs的囊性部分在CT能谱成像上具有不同特征.CT能谱成像多参数联合诊断可以准确区分SOA与MCNs.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VMS)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技术,在双期腹部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行能谱CT动脉期和静脉期腹部增强扫描的8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40例行80/140kVp能谱CT扫描模式,对照组40例采用120 kVp常规CT扫描模式,分别使用滤波反投影技术(FBP)和ASiR对图像进行重建,得到最佳70 keV VMS-FBP(A组)、70 keV VMS-ASiR(B组)、120 kVp-FBP(C组)、120 kVp-ASiR(D组)重建图像.对4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采用秩和检验;采用方差分析比较4组重组后图像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各解剖部位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t检验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80±0.30) mSv和(4.84 ±0.3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1,P=0.00),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了21.5%.在动脉期及静脉期,4组比较图像噪声评分、解剖细节评分、图像伪影评分及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高于其他3组,A组高于C组及D组,C组及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图像的CT值、CNR和SN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在肝脏、胰腺、肾脏、腹主动脉、门静脉及脂肪组织的CT值最高;A组图像在主动脉测量的CT值较C、D两组高,而在肝脏、胰腺、肾脏等实质性脏器的CT值,与C、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门静脉及脂肪组织的CT值高于C组.B组的SNR和CNR均优于其他三组,A组优于C、D组,D组优于C组.结论 与120 kVp常规CT扫描模式相比,70 keV VMS图像能够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联合ASiR重建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腹部增强扫描的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光谱CT评价基于2011及2020年版病理分级系统不同病理分级实性肺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经手术证实的76例实性肺腺癌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2011及2020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提出的病理分级系统进行分组(低级别组为G1、G2级, 高级别组为G3级), 并以临床分期Ⅰ~Ⅱ为非进展期, Ⅲ~Ⅳ为进展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比较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吸烟史、临床分期)、常规CT参数(肿瘤大小、形态学特征、平扫CT值及动静脉期强化幅度)及能谱参数[碘含量、有效原子序数、单能量CT值(CT40 keV~CT200 keV)及其曲线斜率k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参数诊断肺腺癌病理分级的效能, AUC间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 76例患者中, 按照2011版病理分级系统, 低级别组59例、高级别组17例;按照2020版病理分级系统, 低级别组46例、高级别组30例。临床非进展期62例, 按照2021版病理分级系统, 低级别组50例、高级别组12例;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能谱CT(dual-layer detector computedtomography,DLCT)在上腹部增强扫描的动脉期中小肝癌显示最佳的单能量值,实现在动脉期时对小肝癌的最优显示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上腹部能谱CT增强检查,并在检查前后一周内,病理学确诊小肝癌的64例患者的能谱CT数据,应用Philips能谱工作站,将患者动脉期的120kVp混合能量图像(A组)与不同单能量的图像(40~100keV和200keV)(B组)分别进行两两比较。测量各组图像中小肝癌、同层图像的肝实质的CT值,计算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图像背景噪声值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单能量值升高,动脉期时相对应的CNR、SNR、图像背景噪声值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值均呈下降趋势,当能谱CT单能量水平处于40~60keV区间时,病灶的CNR值(4.09±2.34~1.75±1.16)、SNR值(9.09±4.21~7.07±2.48)、图像质量主观评分(2.90±0.25~2.78±0.42)均优于120kVp混合能量图像(0.96±0.82,5.36±1.61,2.53±0.51),而背景噪声无明显差异。在单能量处于40KeV水平时,病灶的CNR值(4.09±2.34)、SNR值(9.09±4.21)、图像的主观评分(2.90±0.25)最高,对小肝癌病灶显示最佳。结论DLCT在40keV单能量成像时小肝癌病灶具有最佳的CNR、SNR及良好的图像质量评分,能够在动脉期更好的显示小肝癌病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SCT)术前评估直肠腺癌(RA)病理肿瘤(T)分期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2022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术前1周内接受DL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78例RA患者资料。以病理T(pT)分期为“金标准”,计算基于DLSCT多参数图和常规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术前判断RA T分期的准确度。测量肿瘤平扫期的有效原子序数(Z-eff)、动脉期(AP)及静脉期(VP)的碘浓度(IC),并计算双期增强标准化碘浓度(NIC)值。比较Z-eff、NICAP及NICVP在pT1~2、pT3及pT4期间的差异,并评估以上参数与pT分期的相关性与诊断效能。结果 DLSCT多参数图术前诊断RA pT分期的总准确度(88.46%比67.95%;χ2=9.628,P=0.002),pT1~2期(80.00%比40.00%;χ2=6.667,P=0.01)及p T3期(88.10%比69.05%;χ2=4.525,P=0.033)的准确度均高于120 kVp混合能量图像。Z-eff、NICAP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定量评估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50例,术前均行宝石能谱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记录40~140 keV各能量点下肿瘤的CT值(间隔10 keV),应用能谱CT基物质分离技术观察碘基图上动、静脉双期肿瘤碘含量(IC)及相同层面腹主动脉IC,计算双期标准化碘浓度比(NIC)、能谱曲线斜率(Slope)及静脉期碘含量降低率(ICrr).根据术后病理有无微血管侵犯将病变分为2组:微血管侵犯组(A组)和无微血管侵犯组(B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能谱参数有无差异,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参数对微血管侵犯的诊断效能.结果 50例患者能谱CT增强扫描共检出小肝癌56个,其中A组37个病灶,B组19个病灶.A组病灶动脉期IC、NIC、能谱曲线斜率及ICrr分别为(2.48±0.70) mg/mL、0.23±0.05、3.39士1.01及0.28±0.16,B组分别为(1.65士0.47) mg/mL、0.16±0.04、2.22±0.64及0.02±0.24,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病灶动脉期40~140 keV的CT值均高于B组,但仅在40~60 keV下2组CT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A、B2组病灶在静脉期40~140 keV的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发现动脉期IC、NIC、Slope (λHU)及ICrr诊断效能最大,AUC分别为0.85、0.87、0.87及0.83.结论 能谱CT增强扫描定量研究为术前评估小肝癌微血管侵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成像技术对结直肠癌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行腹部DLCT检查且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的4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41例患者共纳入113枚局部淋巴结,其中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40枚,非转移性淋巴结73枚。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每枚淋巴结的DLCT图像,分别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上测量淋巴结的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40~100keV)的斜率,比较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光谱参数值的差异,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参数,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转移性淋巴结的动、静脉双期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斜率均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5)。动脉期的碘浓度和能谱曲线斜率为转移性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子,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795和0.809,敏感度分别为0.704和0.778,特异度均为0.722。结论:DLCT定量参数对结直肠癌患者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其中以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的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Revolution CT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寻找显示食管病变的最佳单能量图像。方法选取32例初诊食管癌患者,行GE 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利用能谱后处理软件测量食管癌原发病灶组及正常食管壁组动脉期(20s)及静脉期(50s)40~140kev间单能下CT量值并绘制能谱曲线,测量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斜率。用SPSS 17.0软件对两组能谱参数之间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绘制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两组之间静脉期40~140Kev间的CT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静脉期70Kev下两组之间CT值差异最大,静脉期食管癌原发病灶组的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斜率大于正常食管壁组,动脉期两组数据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以静脉期CT70keV71.73HU诊断食管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4%、90.6%。结论 Revolution CT在食管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在静脉期70Kev下显示病灶最清楚。  相似文献   

18.
王学东  刘爱连  田士峰 《放射学实践》2021,36(11):1408-1413
【摘要】目的:探讨单源双能CT能谱成像定量参数评估T2及T3期胃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单源双能CT三期增强能谱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腺癌的影像资料。由两名观察者分别在互不知晓病理分期的情况下在三期增强单能量图像上进行感兴趣区的勾画,感兴趣区为最大层面的上下三个层面,得到的数据以EXCEL表格输出。统计增强后各期40~70keV下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值,并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IC)值。取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统计学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两位观察者测量各期各参数结果的一致性;根据正态分布与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灶各期各参数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有鉴别价值的参数对两者鉴别诊断的效能。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联合单能量CT值和NIC值,并获得对两组及鉴别诊断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静脉期40~70keV下单能量的CT值、IC值和NIC值在T3期胃癌均大于T2期胃癌(P<0.05)。诊断T3期胃癌的AUC分别是0.744、0.734、0.729、0.712、0.714、0.807。其中NIC的AUC最高,以NIC≥0.42时,敏感度为61.9%,特异度89.5%。动脉期和延迟期40~70keV下单能量的CT值、IC值、NIC值在T2与T3胃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静脉期40keV CT值和 NIC值后AUC为0.822,高于部分单一参数的效能。提示联合40keV单能量CT值与NIC值可以提高诊断效能。结论:静脉期40~70keV下单能量的CT值、IC值、NIC值可以进行T2期和T3期胃癌的鉴别诊断。应用能谱参数进行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万娅敏  高剑波  王芳  陈岩  梁盼 《放射学实践》2016,(12):1210-1212
目的:探讨双能量CT成像对评估胃癌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41例胃癌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腹部双期增强扫描,测量100、120和140 kV图像及40~140 keV各单能量图像(共14组图像)上胃癌病灶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图像上的CT值,并计算静脉期与动脉期CT值的差值(△CT).利用t检验分析中高分化胃癌与低分化胃癌间CT值及△CT值的差异.结果:中高分化胃癌与低分化胃癌在各组中动脉期、静脉期图像上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0、140 kV以及80~130 keV图像上,中高分化胃癌与低分化胃癌间△C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3、0011、0.035、0.016、0.013、0.017、0.030和0.046).结论: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有助于评估胃癌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分析CT能谱成像相关参数在肝细胞肝癌(HCC)与肝血管瘤(HH)中的差异,探讨CT能谱成像在HCC与H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1例HCC患者和13例HH患者(17个病灶)均行能谱CT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分别测量病灶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从40~140keV每隔10keV的单能量平均CT值、标准差(SD,即病灶的不均质性)、碘浓度(ICpp)及水浓度值(WCap,WCpp),并计算病灶能谱曲线的斜率(Sap,Spp)、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病灶碘摄取比值 (IURpp)及碘浓度比(ICR)。结果:动脉期40~140keV能量段、门脉期40~90keV能量段HH组的各单能量平均CT值均显著低于HC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门脉期40~100keV能量段HH与HCC间的SD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且两者间IURap、IURpp、Sap、Spp、NICap、ICap、ICpp及ICR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鉴别HCC与HH的最佳能谱定量参数为动脉期50keV的平均CT值,阈值为106.87HU,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鉴别诊断两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和82.4%;其次为ICR,阈值为0.61,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鉴别诊断两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和82.4%。结论:CT能谱成像多参数分析有助于HCC与HH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动脉期50keV的平均CT值和ICR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