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目的:探讨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256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口服西药对照组(76例)和醒脑开窍针法针刺组(18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卒中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血浆中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为指标探讨治疗机制.结果:针刺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种抑郁量表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血液中相关单胺类递质含量提高,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可以通过改善疾病相关因素来治疗卒中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2.
序贯针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序贯针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法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6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针法是一种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联合柴桂温胆定志汤对卒中后癫痫(PSE)患者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PSE患者15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76例。对照组予口服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口服中药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脑电频率(α、β、θ、δ频段)、癫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并观察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α频段相对功率、操作情商、语言智商、总智商分水平均升高(P<0.05),β、θ、δ频段相对功率、癫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发作持续时间、及血清MCP-1、ADMA、NSE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α频段相对功率、操作情商、语言智商、总智商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β、θ、δ频段相对功率、癫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发作持续时间、及血清MCP-1、ADMA、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4.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1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莉  申鹏飞 《新中医》2007,39(10):27-2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180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照组76例口服阿米替林治疗,均连续治疗30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并进行SDS量表和HAMD量表评估。结果:显效率针刺组为40.6%,对照组为23.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针刺组为72.8%,对照组为56.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抑郁总分、严重指数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抑郁总分、严重指数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量表总分均显著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总分减少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的抑郁下降值、悲观下降值、烦躁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不寐下降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在改善抑郁、悲观的精神症状方面,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改善烦躁情绪方面,对照组疗效优于针刺组,2组在改善睡眠障碍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可靠,可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中药复方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5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口服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血清5-HT、NE、BDNF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0%和96.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及SS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及血清5-HT、NE、BDNF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和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血浆5-HT变化,观察养血柔肝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取效机制.方法将6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养血柔肝针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西汀.对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CSS)评价神经功能及血浆中5-羟色胺(5-HT)含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SDS、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BI、血浆5-HT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柔肝针法可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功能,且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浆中5-HT含量,其疗效优于传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方氏头针联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轻中度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轻中度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3例,脱落1例,剔除1例)。两组患者均予卒中后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康复训练。对照组每晚睡前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药物基础上予方氏头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9周后比较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和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SS-QOL)的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MMSE、MoCA、ADL和SS-QOL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9周后,两组MMSE、MoCA、ADL和SS-QOL评分均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缺血性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巴氯芬片,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和表面肌电图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AS、FMMS、ADL评分、胫骨前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和表面肌电均方根(RM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MMS、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AS评分、胫骨前肌IEMG和表面肌电RM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下肢痉挛疗效显著,患者临床症状及表面肌电图改善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量表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量表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是一种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脑电图异常改善率为73.3%,对照组为3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抑郁(po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急性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卒中后发生抑郁,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也会防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躯体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并使病死率上升。一般单用舍曲林抗抑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笔者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78例,患者症状改善更加明显,并与单用舍曲林治疗的50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药并用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入院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MES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MES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是一种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和常规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有效率为91.4%,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明显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对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对照组76例.观察组患者给与醒脑开窍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与抗抑郁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以72.8%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6.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积分和严重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量表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能够达到达明元神、平衡阴阳、冲和气血、畅达经络的效果,从而纾解患者的郁证,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桂波  杨玲  张倩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0):636-63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配合盐酸氟西汀)及药物组(单纯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量表评分。结果两组均取得了一定疗效,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3.3%,药物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针药并用调和阴阳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针灸加中药调和阴阳与传统针刺疗法对中风患者痉挛性瘫痪肢体肌力、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同时接受针灸及中药治疗,而对照组仅接受传统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进行偏瘫肢体的肌力、肌张力及ADL的评定.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1.8%,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ADL的改善,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药并用调节阴阳的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肌力及肌张力,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醒脑开窍针法与耳针疗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接受卒中的标准治疗,同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和呼吸功能训练。醒脑开窍针法组60例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耳针组60例予耳针治疗。2组均治疗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吞咽造影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降低(P0.05),且醒脑开窍针法组低于耳针组(P0.05);治疗后2组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吞咽造影评分均升高(P0.05),且醒脑开窍针法组高于耳针组(P0.05)。醒脑开窍针法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7%,耳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醒脑开窍针法和耳针均能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且醒脑开窍针法疗效优于耳针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随机单盲的方法观察针药并用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与针药组,采用单盲的方法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及AD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及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其中针药组在治疗前后差值方面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综合改善较单纯针刺或药物治疗均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祛痰化瘀通络方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口服祛痰化瘀通络方,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和针刺联合祛痰化瘀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联合祛痰化瘀通络方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弹力图指标、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54例)和针药组(54例),两组均予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0.9 mg/kg),针药组加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同时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客观疗效指标、血栓弹力图指标、神经递质指标等变化。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2.6%)显著优于药物组(77.7%)(P0.05)。针药组治疗后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量表(CSS)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针药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高于药物组(P0.05);针药组治疗后血栓弹力图指标R值、K值均低于药物组(P0.05),Angle角、MA值均高于药物组(P0.05),针药组血栓弹力图指标R值阳性率、K值阳性率、Angle角阳性率、MA值阳性率均低于药物组(P0.05);针药组治疗后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与单纯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凝指标、神经递质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