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儿童最常见皮肤疾病,发病率高且呈慢性病程,可反复发作。由于对儿童AD的系统治疗存在局限性,故外用药物是其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对发病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针对AD发病过程中关键炎症因子的靶向抑制剂也逐渐应用于AD的临床治疗,以期在显著改善症状的同时能够减少复发,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轻中度儿童AD的治疗通常以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主,但中重度儿童AD的治疗具有挑战性。除了传统免疫抑制剂系统治疗外,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抑制剂逐渐应用于临床。该文就儿童AD系统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成人和儿童皆可累及。其中儿童AD较成人更为常见,且病情顽固,往往迁延不愈。由于婴幼儿药物选择存在局限性,儿童AD的药物治疗仍面临巨大的挑战。除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传统治疗外,近期针对AD发病机制相关的小分子靶向抑制剂及生物制剂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文章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治疗如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在中重度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局限性。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生物制剂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该文总结了有关生物制剂治疗儿童AD患者的临床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关前沿信息。  相似文献   

5.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累及10%~20%的儿童。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及免疫等多种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或破坏,如表皮中丝聚蛋白减少或缺失是其重要发病因素。AD基本特征是剧烈瘙痒、慢性湿疹样皮炎、皮肤干燥和反复发作。分3个临床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与成人期。部分可伴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清洁护理和保湿润肤是AD的基础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为治疗一线药物,而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是AD长期治疗的首选方案。患者教育是做好AD长期治疗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与成人期、老年期。多数AD患者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发病,病情迁延伴有瘙痒,影响日常生活。轻度AD可外用药物局部治疗,慢性反复伴有严重瘙痒的中重度AD在局部治疗控制不佳时需联合系统药物治疗,dupilumab是一种靶向白细胞介素-4受体亚基α(IL-4Rα)的全人源化的免疫球蛋白G4 (IgG4)亚类单克隆抗体,通过与IL-4Rα亚基结合,抑制IL-4 和IL-13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辅助型T细胞2(Th2)介导的炎症反应,有效地阻断2型炎症引起的皮肤屏障破坏和瘙痒,从而达到治疗作用。dupilumab治疗效果显著且无免疫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作为儿童AD的系统治疗用药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特应性皮炎(AD)是由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疾病。AD具体发病病因及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因其遗传易感性,AD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研究受到很多关注。遗传学研究已经确定了多个AD遗传易感基因位点及相关候选基因。例如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基因、2型T辅助淋巴细胞(Th2)型免疫相关基因等。这些遗传方面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明确AD发病机制,并可能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一组复杂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免疫系统功能缺陷。PID临床表现多样,如反复严重感染、自身免疫、自身炎症、肿瘤及特应性疾病等。特应性皮炎(AD)样表现是其常见的特征性皮肤损害之一。该文通过对AD皮肤表现PID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进行阐述,详细综述此类疾病治疗进展,旨在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  相似文献   

9.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剧烈瘙痒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生长发育。儿童AD的传统药物治疗主要为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但长期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产生诸多安全问题,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对A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新型药物不断问世,给临床带来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理念,但是如何规范使用、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长期管理此类患儿以及提高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是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该文就儿童AD的规范治疗与长期管理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免疫失调和自身抗体形成为特征的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治疗的进展,SLE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即便如此,狼疮性肾炎(LN)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较高。目前,关于儿童LN的诊治等相关数据仍然缺乏,其诊断、治疗和监测主要依据成人的相关指南。治疗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近期,生物制剂被用于治疗LN取得良好的效果,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本文就儿童LN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们在儿童心力衰竭(心衰)药物的研发和治疗上已经开始广泛注重与心衰相关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的作用.一些新药,如利钠肽、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和中性内肽酶抑制剂等正不断地被添加到儿童心衰的治疗方案中.该文将对上述药物作一概述,以使作科医生了解心衰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是以反复血栓、习惯性流产及血小板减少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亦有不伴其他疾病的原发性APS。抗磷脂抗体与上述临床症状关系密切,但其发病机制仍不详。与抗磷脂抗体相关的血栓症状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目前仍无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是以反复血栓、习惯性流产及血小板减少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亦有不伴其他疾病的原发性APS。抗磷脂抗体与上述临床症状关系密切,但其发病机制仍不详。与抗磷脂抗体相关的血栓症状的治疗包括抗血以药物、抗凝药物、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目前仍无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IBD)中的溃疡性结肠炎(UC)和Crohn病(CD)近年发病有上升趋势,正逐渐被认为是儿童和青少年主要的慢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肠道粘膜的原发损害及夫性反应扩大两个阶段。花生四烯酸(AA)的代谢产物前列腺素及白三烯与炎症直接相关。UC的临床特征为混有血的大便及排便时下腹痉孪性痛;CD则为恶心、呕吐、腹部饱满及压痛。诊断首先应除外肠道感染。药物治疗方向为干扰AA代谢,即调节可溶性炎性介质或减弱炎性细胞,如柳氮磺胺吡啶等药物的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已在严重UC患儿中应用,对皮质激素耐药或不耐受的严重CD患儿也有好处。适时的外科手术可减少合并症,近年因内科治疗的进展,IBD患儿的肠切除率已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及各地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HIE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重度HIE存活者发生永久性脑功能缺陷的发生率仍较高。目前对营养脑细胞的药物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而随着高压氧(HBO)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对HIE的治疗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现就HIE的发病机制和HBO治疗HIE的基本原理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6.
儿童心力衰竭(心衰)是儿科领域急危重症,多数心衰患儿经过传统抗心衰药物治疗后病情仍进展,亟待拓展新的治疗靶点药物。近年来心衰药物治疗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针对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为靶点的新型抗心衰治疗药物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该文通过综述儿童心衰的最新药物治疗进展,并对药物治疗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儿童心衰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糖皮质激素(GC)是目前最有效控制持续性哮喘的药物。然而,哮喘人群对GC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激素抵抗型(SR)哮喘应用高剂量GC治疗效果不佳,且严重影响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探究SR哮喘发病的具体机制及针对性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发现多种发病机制参与SR哮喘的发生发展,包括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GC结合力的降低、GRβ表达的增加、核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P-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过度激活、组蛋白乙酰化的异常及免疫介导的细胞因子失调等。此外,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提高SR哮喘人群对GC的敏感性。该文就SR哮喘发病机制及维生素D参与其相关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ADHD)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在病因、发病机制及检查手段等方面有一些新的发现。治疗方面仍强调采用综合性方法,药物治疗以精神兴奋剂为主,文章也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药。  相似文献   

19.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00034)李万镇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的生化异常导致心肌收缩力的减低,强力的正性肌力药物显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基于对心衰发病机理的新认识,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心衰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瘙痒性、难治性皮肤疾病,儿童为AD易感人群。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及获得性的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菌群微生态紊乱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AD的皮疹表现为多形性,不同年龄的典型皮疹形态及分布部位有所不同,还可伴有多种非典型皮疹,其诊断仍依靠临床表现。目前AD发病的确切因素尚不明确,但针对不同病因在AD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为新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该文主要介绍儿童AD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非系统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