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寻找具有优秀活性的喹诺酮类抗结核药物。方法设计合成脂溶性更大的含有取代吲哚满二酮-1-乙基的加替沙星衍生物,测定其体外抗分枝杆菌活性。结果共合成了14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和HRMS确证。目标物普遍具有良好的抗分枝杆菌活性(MIC为1.56~6.25μg/mL),但均弱于其母药加替沙星。其中,化合物3h对草分枝杆菌CMCC93201和耻垢分枝杆菌CMCC93202的活性分别是利福平的4倍和2倍。结论脂溶性并非决定喹诺酮类化合物抗分枝杆菌活性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2.
获自链霉菌060524发酵液细胞毒活性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链霉菌060524菌株的发酵液中共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以K562细胞检测细胞毒性实验,其中1-H-3-吲哚羧酸和1-H-3-吲哚羧酸甲酯2个化合物具中等强度细胞毒活性(10μg/ml≤IC50≤20μg/ml);茴香霉素(anisomycin)和脱乙酰茴香霉素(deacetylanisomycin)2个化合物具有很强细胞毒活性(IC50≤10μg/ml).另外,以HL-60作细胞凋亡实验,1-H-3-吲哚羧酸和脱乙酰茴香霉素在90μg/ml时显示了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AU1235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含金刚烷基和三氟苯基的二肽类衍生物以及用其他基团替代金刚烷基的脲类衍生物,并对这两类化合物进行抗结核活性评价和哺乳动物细胞毒评价。方法以α-氨基酸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脱保护基、再缩合等步骤合成二肽类化合物;以2,3,4-三氟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过异氰酸酯化、偶联反应等步骤合成脲类化合物。采用Microplate Alamar Blue Assay(MABA)法及四氮唑盐(MTT)还原法测试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MIC值)和细胞毒性(IC50值)。结果与结论合成了2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过1H-NMR、13C-NMR、HR-MS谱确证。生物活性评价表明,脲类化合物Ⅲi不仅具有很好的抗结核活性(MIC=0.060μg·m L-1),还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脂水分配系数,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枝孢霉属Cladosporium sp. JS1-2的发酵产物中共分离得到5个异香豆素类化合物(1~5),1个苯并呋喃衍生物(6),1个异色满衍生物(7),以及5个其他类化合物(8~12),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所有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6~8和1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MIC值均为12.5μg/mL,阳性对照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的MIC值为3.12μg/mL。同时对所有化合物进行棉铃虫幼虫生长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4、5、8、9和11对棉铃虫幼虫的IC50值均为100μg/mL,阳性对照印楝素(azadirachtin)的IC50值为50μg/mL。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寻找新的喹诺酮类抗菌药.方法 设计合成7-位具有较强亲水性取代基的7个氟喹诺酮衍生物,测定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化合物10对金葡菌(包括MRSA)和表葡菌(包括MRSE)的活性(MIC:0.06~4μg/mL)与左氧氟沙星和吉米沙星基本相当.化合物11对肺炎链球菌08-2的活性(MIC:0.25μg/mL)分别是左氧氟沙星和吉米沙星的128倍和32倍,化合物12对肺炎克雷伯菌09-22和09-23的活性(MIC:1μg/mL)分别是左氧氟沙星和吉米沙星的16倍和4倍,但目标物对革兰阴性菌的活性普遍弱于对照药.结论 7-位取代基的水溶性并非决定喹诺酮抗菌活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合成2类1H-吲唑类新化合物,并测试其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抑制活性。方法以肿瘤免疫关键调控蛋白IDO1作为靶标,依据IDO1活性位点的关键药效团特征,利用合理药物设计方法,以前期研究获得的高活性化合物作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2类1H-吲唑类衍生物,并测试其体外IDO1酶抑制活性。采用分子对接软件DOCK6进行分子对接模拟并分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结果与结论合成了5个1H-吲唑类衍生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IDO1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a和3b的抑制活性较好,在100μmol·L~(-1)时的抑制率均为69%。构效关系和分子对接研究显示,4位连接基团的结构对化合物活性影响很大,1H-吲唑类化合物还有很大结构优化空间,极具开发潜力,可为靶向IDO1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候选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具有萘苄结构的三唑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合成了10个三唑类新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NMR、MS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所有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部分化合物对白念珠菌的MIC80值<0.125μg/ml,是伏立康唑活性的16倍.结论:引入萘环和烷基侧链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成一系列1,2,4-三唑-3-硫酮衍生物并考察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通过酯化、肼解、缩合、环化四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将待测化合物配成浓度为1.6 mg.m L~(-1)的药物原液,并通过2倍稀释法将其制备成10个不同梯度浓度的待测药液,使用微量稀释法测试这些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孢子丝状真菌和絮状表皮藓菌三种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得到17个1,2,4-三唑-3-硫酮的卤代苯基衍生物、烃基衍生物、吡啶衍生物。其中,化合物6h对白色念珠菌、孢子丝状真菌和絮状表皮藓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达到12.5、12.5、6.25μg.mL~(-1),化合物6d和6m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均为12.5μg.mL~(-1),与对照药物酮康唑的抑菌活性相当。化合物6a、6d、6m、6p对孢子丝状真菌的MIC值均为25μg.mL~(-1)。结论:1,2,4-三唑-3-硫酮衍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特别是化合物6h的抗菌效果显著,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以发展成为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苯甲酸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一系列N-取代苯基-5-取代苯基-3H-1,2,4-三氮唑-3-硫酮化合物并研究其抗菌活性。方法 基于课题组前期对新型潜在三唑类抗菌化合物6h的作用机制研究,筛选多个侧链基团,使用乙醇和碳酸钠作溶剂改善最后一步反应条件,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目标化合物,合成一系列1,2,4-三唑类化合物并采用质谱(MS)和1H NMR、13C NMR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琼脂扩散法初步筛选所有化合物对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3种常见菌株的抗菌活性,并通过微量稀释法进一步测定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 合成17个含有卤代苯基和其他侧链基团的目标化合物,其MS以及核磁共振谱图数据表明所有化合物结构正确。抗菌活性初步筛选可知化合物6a、6b、6d、6f、6g、6h、6k、6m和6p等9个化合物具有不错的抑菌能力,其MIC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所测菌株的MIC值在25~100μg/mL范围内。尤其是化合物6h和6k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值达到25μg/mL,抑菌活性与对照药物氨苄西林相当。结论 在前期作用机制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构效关系的阐述,发现一些侧链片段如间位卤代苯基或对位卤代苯基、三氟甲基苯基等具有吸电子基团的苯基、吡啶基等对1,2,4-三唑类衍生物的抗菌活性有明显增强作用,证实侧链基团与受体蛋白形成特异性协调作用和氢键作用从而发挥衍生物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肽N22肽衍生物的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N22肽衍生物和异烟肼在培养基(pH7.2、37℃)中0~6d内的浓度变化。采用试管二倍稀释实验,然后分别观察单次加药组、多次加药组、异烟肼组和空白对照组中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多次加药组中100和50μg/mL的N22肽衍生物能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而单次加药组的各管均无抑菌活性。在异烟肼组中,100μg/mL的异烟肼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结论N22肽衍生物在热、酸碱等条件下不稳定,易降解。与对照药物异烟肼相比,N22肽衍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小于异烟肼。并且在两者摩尔浓度相同的情况下,N22肽衍生物的抑菌效果也远超过异烟肼。因此,N22肽衍生物能有望成为新一类的抗结核多肽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设计合成1H-1,2,3-三氮唑环衍生物,并测定其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方法 以取代吲哚为原料,经取代、环加成反应得到14个目标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和MS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以HepG2.2.15为细胞模型进行抗乙肝病毒体外活性实验,测试化合物在体外对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分泌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其中4个目标化合物能较好地抑制HBeAg和HBsAg的分泌,化合物2-(4-((5-氯-1H-吲哚-1-基)甲基)-1H-1,2,3-三唑-1-基)乙酸乙酯(IC50=75.41μmol·L-1,SI=9.23)能较好抑制HBV DNA。吲哚5号位含有吸电子基团卤素原子的化合物对抑制乙肝病毒的分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在筛选新型抗结核抗生素过程中,对一株阳性链霉菌9792的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获得了两个活性组分9792A和B.经光谱分析,确定9792A为pimprinethine,9792B为pimprinine.9792A和B抗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MIC分别为32μg/mL和16μg/mL,其确切抗结核活性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筛选新型抗耐药的具有抗菌活性的6-氟-4-喹诺酮类杂合化合物。方法 以诺氟沙星和6-氟-4-喹诺酮-3-羧酸乙酯为主体,与异烟肼、妥曲珠利、青蒿素衍生物和1,2,4-三唑衍生物等结构单元进行杂合,设计了一系列新杂合分子,通过酰胺缩合、烷基化、Mannich反应以及Schiff反应等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测定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革兰阳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1个全新的6-氟-4-喹诺酮类杂合分子,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ESI-MS、1H-NMR谱确证。体外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D对Pae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活性(MIC值为1.0μg·mL-1,优于阳性对照药诺氟沙星3.9μg·mL-1);化合物J对MRSA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活性(MIC值为4.2μg·mL-1,优于阳性对照药诺氟沙星7.8μg·mL-1)。结合修饰过的分子结构和反应位点,...  相似文献   

14.
抗结核化合物9005B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放线菌9005发酵液中的抗结核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 ,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活性化合物9005B.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的分析,确定化合物9005B的结构为放线菌素X2.采用定量微孔板快速显色法(MABA)定出化合物9005B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MIC为64μg/ml,具有较强的抗结核活性,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9,(3):318-322
目的:设计、合成N-芳酰基取代的二氢吲哚-3-乙酸类衍生物,并评价其体外降糖活性。方法:以吲哚衍生物2-[5-(苄氧基)-1-(4-氯苯甲酰基)-2-甲基-1H-吲哚-3-基]乙酸(GY3)为先导化合物,以4-苯甲氧基苯肼盐酸盐及4-氧戊酸甲酯为原料,经Fischer吲哚环合、还原、酰胺化及水解等4步反应得到8种N-芳酰基(3-羟基苯甲酰基、3-氰基苯甲酰基、4-硝基苯甲酰基、4-甲磺酰基苯甲酰基、4-乙酰胺基苯甲酰基、3-乙酰氨基苯甲酰基、异烟酰基、吡啶-2-甲酰基)取代的二氢吲哚-3-乙酸类衍生物。采用人肝癌细胞HepG2测试目标化合物的体外促葡萄糖消耗活性。结果:共合成8个N-芳酰基取代的二氢吲哚-3-乙酸类目标化合物,其结构均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确证。在1.0μmol/L条件下,所合成化合物在HepG2细胞上的促葡萄糖消耗百分率为5.4%~9.1%,其中,2-[(2R,3S)-5-苄氧基-2-甲基-1-(4-甲磺酰基苯甲酰基)-2,3-二氢-吲哚-3-基]乙酸的降糖活性最好,其促葡萄糖消耗百分率为(9.10±1.81)%,与阳性对照药物二甲双胍接近[(10.58±1.68)%],但仍弱于先导化合物GY3[(12.15±0.78)%]。结论:二氢吲哚类化合物的N-芳酰基芳环上引入不同吸电子取代基团,如氰基、硝基、甲磺酰基等,其降糖活性不同程度下降,且弱于卤素取代基的GY3。  相似文献   

16.
喹诺酮类抗菌药选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概述喹诺酮类抗菌药是由萘啶酸发展起来的合成抗菌药,它们都具有吡啶酮酸的共同结构,通过抑制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Ⅳ而产生抗菌作用。这种作用一般对细菌的选择性高,对人相对安全。喹诺酮类(Quinolones)抗菌药是指喹啉酮酸类化合物,但现在习惯上把萘啶类和嘧啶并吡啶等化合物都统称为喹诺酮类,所以严格一点,应称为吡啶酮酸类(Pyridonecarboxylic acids)。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主要是喹啉类化合物和少数萘啶类药物及1个嘧啶并吡啶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中国南海海绵Cinachyrella sp.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Cinachyrella sp.海绵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紫外等解析化合物结构并结合文献中的数据对比鉴定所得化合物,并且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 从Cinachyrella sp.海绵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喹啉-4-甲醛肟(1)、环(L-脯氨酸-L-缬氨酸)二肽(2)、环(L-脯氨酸-L-亮氨酸)二肽 (3)、环(L-脯氨酸-L-异亮氨酸)二肽(4)、苯甲酸(5)、苯乙酸(6)、苯乙酰胺(7)、胸腺嘧啶(8)、尿嘧啶 (9)、腺嘌呤核苷(10)、胸腺嘧啶脱氧核苷(11)、尿嘧啶苷(12)、3-吲哚甲醛(13)、吲哚乙酰胺(14)、吲哚-3-甲酸(15)。结论 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抗菌活性测试中化合物2~4对6种细菌MIC值均大于64 μg/mL,提示其抑菌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18.
1-取代苄基喹啉酮酸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桑琪  朱崇泉 《药学学报》1990,25(9):670-676
喹啉酮酸类化合物是近年来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的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菌药物。作者合成并测定了近三十个6-氟-7-取代氨基取代的1-取代苄基喹啉酮酸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大肠杆菌25922以及绿脓杆菌的MIC(μg/ml)值。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均较低,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相对强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1-取代苄基抗菌活性顺序一般为:苄基>对氯苄基>对硝基苄基。  相似文献   

19.
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3-取代吲哚-2-酮类化合物,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吲哚酮和苯甲醛衍生物在微波辐射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用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合成了8个化合物,其中6个未见报道.其结构均经1H-NMR、IR及ESI-MS确证.结论初步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Ⅱe、Ⅱg有较强的活性(IC50值分别为1.4μmol·L-1和1.2μmol·L-1,小于阳性对照药5-Fu).微波辐射技术用于3-取代吲哚酮的合成,能大幅度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收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曲霉3277次级代谢产物中抗结核活性成分.方法 通过DIAION HP20大孔树脂吸附、Toyoperal HW-40F凝胶以及硅胶柱层析,结合生物自显影.对曲霉3277发酵液中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采用NMR、ESI-MS技术鉴定其结构,并采用MABA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H37 Rv最低抑制浓度(MIC)进行测定.结果分离得到了3个化合物,分别命名为3277-1、3277-2、3277-3.其中的一个化合物3277-2的结构为:4-((1Z,3Z)-2,3-二异腈堆-4-(4-甲氧基苯基)1,3-丁二烯)硫酸苯酯钠.3277-2对结核分枝杆菌H37 Rv的MIC为8μg/ml.结论 3277-2为新化合物,体外具有明显的抗结核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