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分析常见外周性眩晕疾病视频头脉冲试验与冷热试验的特征,探讨其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视频头脉冲试验及冷热试验对151例常见外周性眩晕患者进行检查,统计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1例患者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8例,前庭神经炎34例,梅尼埃病39例,突发性聋伴眩晕2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冷热试验(CT)阳性率17.2%,水平半规管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阳性率8.6%,总阳性率24.1%;前庭神经炎患者CT阳性率97.1%,水平半规管vHIT阳性率97.1%,总阳性率100%;梅尼埃病患者CT阳性率59.0%,水平半规管vHIT阳性率12.8%,总阳性率69.2%;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CT阳性率45.0%,水平半规管vHIT阳性率15.0%,总阳性率55.0%。按照患侧半规管轻瘫(CP)值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CP≤25%,n=76),B组(25%50%,n=31),对各组患者患侧水平半规管vHIT增益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患侧水平半规管增益值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F=12.263 P=0.000)。两两比较提示,A组及B组患侧水平半规管vHIT增益值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14),而A组与C组(P=0.000)、B组与C组(P=0.002)患侧水平半规管vHIT增益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周性眩晕疾病中,CT检查CP值小于等于50%时,患侧水平半规管vHIT增益值基本正常,而当CP值大于50%时,患侧水平半规管vHIT增益值明显下降,异常率显著提高;原发性BPPV患者不建议行vHIT;VN患者建议尽早联合CT及vHIT检查,作为重要的早期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功能分级方法,初步探索其临床意义及与梅尼埃病听力分期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112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包括纯音测听、cVEMP、oVEMP、vHIT以及冷热试验检查。冷热试验和vHIT的结果中任一项异常均视为半规管功能异常。cVEMP结果异常视为球囊功能异常,oVEMP结果异常视为椭圆囊功能异常。球囊、椭圆囊、半规管功能均正常的患者为前庭功能I级,球囊、椭圆囊、半规管功能其中1项异常者为前庭功能Ⅱ级,2项异常者为前庭功能Ⅲ级,3项均异常者为前庭功能Ⅳ级。 结果 根据听力分期,符合入组标准的95例梅尼埃病患者中Ⅰ期13例、Ⅱ期13例、Ⅲ期52例、Ⅳ期17例。患耳平均听阈为(51.86±21.70)dB HL。前庭功能检测结果cVEMP异常率63.2%,oVEMP24异常率74.7%,vHIT异常率33.7%,冷热试验异常率52.6%。前庭功能分级Ⅰ级9例、Ⅱ级28例、Ⅲ级39例、Ⅳ级19例。前庭功能分级与患者的听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r=0.35)。前庭功能分级与患者梅尼埃病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r=0.35)。前庭功能分级与患者的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r=0.24)。前庭功能分级与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 结论 梅尼埃病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耳石器功能和半规管功能检测异常率会逐渐增加。通过对球囊、椭圆囊、半规管低频和高频功能的精细化检测,能够对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功能进行精准评估。听力分期与前庭功能分级的同步评估能够反映患者疾病的进展状态,同时能够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术后康复的预判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偏头痛患者的前庭状态,建议临床关注,预防病情加重,避免发生意外。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诊断为偏头痛的137名患者为实验组,进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head impulse test,vHIT)、冷热试验(caloric test)、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cVEMP)检查,在听力中心数据库内随机选择137例已行全套前庭功能检查的正常受试者数据为对照组。对两组vHIT、冷热试验的异常结果进行分析,对cVEMP的不对称性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既往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而在家族史与性别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11例(8.02%)出现vHIT异常,19例(13.86%)出现冷热试验异常,8例(5.83%)出现cVEMP异常。对照组中,无vHIT异常者,3例(2.18%)出现冷热试验异常,无cVEMP异常者。实验组中异常率最高的检查是冷热试验,其次是vHIT。两组患者vHIT、冷热试验及cVEMP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临床工作中需要关注偏头痛患者的前庭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
梅尼埃病与偏头痛性眩晕的听-前庭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梅尼埃病与偏头痛性眩晕的听功能及前庭功能状态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山东省立医院眩晕门诊52例梅尼埃病患者与36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行纯音测听、视频眼震电图、冷热试验、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部分梅尼埃病及全部偏头痛性眩晕患者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对二者的听力与前庭功能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梅尼埃病患者共52例,男24例,女28例,年龄14-70岁,平均45.8岁。纯音测听异常52例,均为单侧感音神经性聋。视频眼震电图检查示中枢性异常眼动10例。冷热试验异常37例,均为单侧半规管反应低下。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异常31例。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共32例,5例异常。偏头痛性眩晕患者共36例,男8例,女28例,年龄16-62岁,平均43.6岁。纯音测听异常9例,均为单侧轻至中度感音神经性聋。视频眼震电图检查示中枢性异常眼动17例。冷热试验异常8例,均为单侧半规管反应低下。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异常18例,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异常22例。经统计学分析,二者纯音测听、中枢性眼动检查、冷热试验及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的检查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与梅尼埃病相比,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纯音测听及冷热试验异常较少见,中枢性服动检查及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率较高。在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的基础上.以上检查可为二者的鉴别提供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5.
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 vHIT)可定量评价受试者各半规管高频角前庭-眼动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 VOR)功能。临床发现, vHIT在不同急性外周前庭功能下降疾病中的结果可表现出异质性。如在前庭神经炎和亨特综合征患者中, 病理性vHIT发生率最高的是水平半规管, 且在前庭神经炎患者的前庭代偿期间, 病理性vHIT的增益和回复性扫视表现为不同的恢复特征;而在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中, vHIT异常发生率最高的是后半规管, 且后半规管的损伤与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预后有关。vHIT与其他前庭功能检查技术(如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综合应用可以为临床相关眩晕疾病的诊断、分型、预后评估和前庭康复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半规管损伤与异位耳石的关系及其损伤频率特征.方法 BPPV患者214例,包括后半规管管石症(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canalithasis,PSC-Can) 107例,水平半规管管石症(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canalithasis,HSC-Can) 80例,水平半规管嵴顶结石症(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cupulolithiasis,HSC-Cup) 27例;其中合并有其他疾病者190例(88.8%),无合并疾病者24例(11.2%).三组患者均完成高频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中频摇头试验(head shaking test,HST)和低频冷热试验三项检查,以vHIT的增益值(vHIT gain,vHIT-G)、HST诱发摇头眼震(head shaking nystagmus,HSN)和冷热试验单侧半规管反应非对称值(unilateral weakness,UW)为指标,分析三组不同责任半规管BPPV患者的三项试验结果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所有BPPV患者vHIT、HST及冷热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7.0%、24.3%和71.0%,相差比较明显,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有和无合并疾病的两类BPPV患者上述三项试验的阳性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组BPPV患者每一项试验(vHIT、HST及冷热试验)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组BPPV患者各组内上述三项试验结果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三组冷热试验单侧异常者UW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70,P=0.383).结论 BPPV多存在与椭圆囊病变同源的半规管损伤,该损伤主要发生在低频区,异位耳石不是其损伤的主要原因;中频HST和高频vHIT不宜用作BPPV半规管损伤的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单侧前庭神经炎急性期患者高频半规管功能测试结果,为临床前庭康复策略提供参考.方法:49例单侧前庭神经炎急性期患者分别进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和前庭自旋转试验(VAT)测试,对其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vHIT测试结果:49例患者均存在一侧水平半规管增益下降;93.88%存在一侧前半规管增益下降;22.4...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听神经病伴发前庭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并分析其部位和频率特征。 方法 以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头脉冲抑制试验(SHIMP)和冷热试验对20例(40耳)非综合征型听神经病患者进行前庭功能评估,对统计学处理结果进行客观分析。 结果 20例患者(40耳)接受oVEMP和cVEMP测试,oVEMP异常率为85%,cVEMP异常率为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例(22耳)接受vHIT和SHIMP测试,外、上、后半规管vHIT和SHIMP的异常率分别为14%、18%、9%和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例患者行冷热试验,异常率为74%。11例接受vHIT和SHIMP测试的患者,冷热试验异常率为82%,显著高于vHIT和SHIMP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听神经病患者存在前庭功能障碍,前庭上下成分(包括感受器和前庭上下神经)受累概率相当,耳石器和半规管均可受累,各半规管受累概率相当,半规管功能损伤主要累及低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 vertigo,BPPV)患者半规管功能的特征,为患者的治疗提供进一步帮助。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单侧特发性BPPV患者190例,包括后半规管BPPV患者162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28例。行冷热试验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检查,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190例特发性BPPV患者行冷热试验异常者146例(76.84%),其中后半规管BPPV异常者129例(79.63%),水平半规管BPPV异常者17例(60.7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146例异常患者中与BPPV患者同侧半规管异常者61例(41.78%),对侧半规管异常者54例(36.99%),双侧半规管均异常31例(21.23%)。后半规管BPPV患者与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冷热试验异常侧别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5,P=0.789)。26例特发性BPPV患者行视频头脉冲试验,异常者17例(65.38%),其中后半规管BPPV异常者12例(70.59%),水平半规管BPPV异常者5例(55.5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17例异常患者中与BPPV患者同侧半规管异常者10例(58.82%),对侧半规管异常7例(41.18%)。后半规管BPPV患者与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vHIT检查结果异常侧别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部分特发性BPPV患者存在广泛的半规管损伤,异位耳石不是其损伤的主要原因;冷热试验联合视频头脉冲试验能提高BPPV患者半规管损伤的检出率,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患者在耳蜗受损的同时前庭功能受损的范围及客观评价方法,探讨不同听力损伤曲线类型突聋患者前庭功能损伤的差异。方法 选取60例 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单侧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为实验组,其中低频下降型11例,平坦下降型15例,高频下降型18例,全聋型16例。健康自愿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冷热试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及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检测,分析前庭功能受损状况,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对照组冷热试验异常阳性率10.3%;oVEMP异常阳性率26.7%;cVEMP异常阳性率16.7%。实验组冷热试验异常阳性率68.3%;oVEMP异常阳性率60.3%;cVEMP异常阳性率43.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vHIT异常阳性率13.3%,实验组异常阳性率5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全聋型及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前庭功能异常阳性率比平坦下降型及高频下降型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坦下降型及高频下降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在耳蜗受损同时可以伴有前庭功能不同范围受损。结合冷热试验、oVEMP、cVEMP及vHIT等相关检查可对突发性聋患者的前庭功能进行有效评估。全聋型及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前庭功能损伤的发生率较平坦下降型及高频下降型高。平坦下降型和高频下降型患者比较,前庭功能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