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庆泼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111-21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本研究对我院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COPD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分析,并分析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间我院收集诊断的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PF-COPD)患者和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CT以及血气检查结果和患者的肺功能改变等进行相关的回顾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对比可发现PF~COPD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等方面与COPD患者没有差别,但是PF-COPD患者的临床表现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纤维化之间,临床表现具有两种疾病并存的特点,PF-COPD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对患者的肺功能测定表现为混合型的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气分析为低氧血症[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PF-COPD)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应该对两种疾病分类治疗。根据PF-COPD表现出独特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治疗时除了要控制感染、防止有害物质吸入外,当该病急性发展时可对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逐年增多,且多为伴呼吸衰竭,临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ion,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近2年来我科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N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8,(8):1145-1149
目的:为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药""COPD""AECOP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2007-2017年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在简述COPD炎症机制的基础上,就中药单体成分对COPD的治疗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COPD的发生发展是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结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蛋白酶等酶类以及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炎性介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白藜芦醇、黄芩苷、淫羊藿苷、七叶皂苷、木犀草素、黄连素、丹皮酚主要通过调节核转录因子κB、IL-8、TNF-α等炎性介质来延缓COPD的进展;淫羊藿苷、黄芪甲苷、葛根素主要通过减少一氧化氮的产生、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来实现抗氧化作用,改善患者肺功能;竹节参多糖等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来改善COPD症状。但目前绝大多数中药在化学单体成分和分子水平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故中药单体成分治疗COPD的具体途径和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非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莉  刘春霞  平芬 《河北医药》2010,32(21):3064-306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预计在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病因。COPD患者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目前有关COPD非药物治疗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COP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1]。目前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全球倡议(GOLD)在COPD的药物治疗中指出:Ⅱ级的COPD  相似文献   

7.
刘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724-3725
近几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逐年增多,多数伴呼吸衰竭,临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aive positive preaa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取得良好效果.我科收治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NIPPV治疗2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为病理基础的呼吸系统常见慢性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综合征[1]。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于单纯的COPD患者,有创性机械通气治疗临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日益增多。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表现,极易误诊、漏诊,影响疾病的治疗与预后,尤其在老年患者。许多文献指出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了有效的诊断方法与治疗对策,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吕敏 《临床医药实践》2009,(2Z):1373-1374
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合并症,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进两年来我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共31例病人进行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观察分析,说明无创性机械通气作为COPD合并型呼吸衰竭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药物治疗均有相似之处,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哮喘和COPD最新版指南的阅读,分析比较了两者治疗药物以及长期治疗方案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稳定期规范化药物治疗可减少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经济负担[1]。本研究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急性加重病史、肺功能和药物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及综合评估,分析A、B、C、D四类临床特征患者的治疗现状与2011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创议(GOLD)推荐药物治疗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吴晖  刘波 《上海医药》2013,(4):49-52
目的:了解国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社区干预策略的进展,为本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社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1997-2012年含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社区卫生"关键词的文章进行文献复习及分析。结果: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干预的研究较少,医护人员对COPD的认知度低,社区的卫生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严重不足。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应当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实施综合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长期有效的协作。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尤其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栓塞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分析近期发表的国内外文献,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诊断手段、预防及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7年6月,选取我中心诊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综合疗法。结果:分组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总有效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安全确切,在减轻患者症状及控制病情上更为显著,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特点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0例患者都有高血压或者冠心病病史,或二者都存在;所有患者都有5年以上不同程度的慢性气管炎病史,每年疾病发作次数在2次以上,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者进行肺部听诊检查发现患者的两肺均出现喘鸣音和湿啰音。治疗时若应用传统的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无法改善患者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可以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或者增加使用利尿剂和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则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使其恢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之前的状况。结论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和左心衰竭的临床症状类似,但是二者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治疗方式等又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药物的选择也有区别,再加之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治疗时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诊疗手段,要注意诊断时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完整的肺功能评估,并注意和左心衰竭之前的区分。在治疗药物的选择方面,他汀类药物除了抗炎、提高免疫功能、抗氧化的作用外,还能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肺功能下降,从而防止其急性加重,可以将他汀类药物作为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新的方式。此外,抑郁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左心衰竭以及呼吸功能降低密切相关,这也为早期临床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1):94-96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对于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6例COPD合并CH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就诊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4月,经伦理委员会通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半年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前体、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等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比索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他汀类药物有望成为继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后又一具有预防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用的药物.该类药物具有很强的针对肺部和血管的抗炎作用,可降低COPD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延缓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的下降,并可降低肺癌的发生率.目前以单纯的"健康用户效应"尚不能完全解释他汀类药物对COPD患者的益处.本文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开展药学实践的切入点及途径。方法:以1例住院COPD患者的诊治过程为例,临床药师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等资料,分析患者病情,协助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建立药历,对患者用药进行全程监护和健康教育。结果: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规避了潜在的治疗风险,提高了药物疗效,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帮助解决用药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其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检查的结果。方法病例选取年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一共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同期选择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0例进行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接受支气管舒张试验,采用沙丁胺醇进行吸入,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结果组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FVC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合并组FEV、FEV1/FVC、MMEF明显低于COPD组,治疗后合并组FVC更高,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FEV1/FVC、MMEF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基础肺功能指标具有相似性,通过支气管舒张试验能够有效地鉴别二者,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