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功能简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对9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待手术者,采用复合法判定其咽鼓管功能,并与声阻抗法检查进行比较。结果示,鼓气测压法和鼓室滴药法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由二者结合的复合法判定结果与声阻抗法的符合率可达96.9%。  相似文献   

2.
咽鼓管功能状况与中耳疾患的诊疗和鼓室成形术的疗效有密切关系,是航空专业人员体检的重要项目。其测试方法亦在不断发展中。利用声阻抗计测试咽鼓管功能,不仅在鼓膜完整情况下可以测试;鼓膜穿孔时亦同样可以进行。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报道日渐增多,现择要介绍于下。一、鼓膜完整时测试方法从鼓室功能曲线(typanogram或鼓室压曲线)可以初步判断咽鼓管功能。一般说来,咽鼓管功能正常者大多为正常A型曲线,峰压点在士25mm H_2O范围内,咽鼓管功能不良者多为负压型(C型)或平坦型(B型)曲线;咽鼓管异常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几种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类型及其影响。方法:对32例(50耳)鼻咽癌放疗后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听力计检查、鼓室导抗图法检查、咽鼓管一鼓室气流动态法(TTAG)检查、咽鼓管音响法检查和内镜检查咽鼓管咽口。结果:咽鼓管异常开放2例(4耳),患者症状较轻。咽鼓管粘连5例(7耳),咽鼓管完全阻塞17例(27耳),咽鼓管不全阻塞8例(12耳),后三者症状相似,主要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可导致不同类型的咽鼓管功能障碍,对耳功能产生损害,对其了解将有助于针对性治疗方法的确定。  相似文献   

4.
漂浮导管扩张咽鼓管治疗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鼻咽癌(NPC)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SOM)咽鼓管功能,以及漂浮导管扩张咽鼓管治疗该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咽鼓管功能综合检查仪检测21例(37耳)NPC放疗后SOM患者的咽鼓管功能;在鼻内镜直视下将漂浮导管导入咽鼓管内扩张咽鼓管,治疗NPC放疗后咽鼓管阻塞引起的SOM。结果:21例NPC放疗后SOM中,咽鼓管功能为正常型2耳,阻塞型21耳,闭锁不全型8耳,开放型6耳。漂浮导管扩张咽鼓管治疗NPC放疗后SOM,有效率为43.2%(16/37)。结论:NPC放疗后SOM的咽鼓管功能障碍,多以阻塞型为主,应用漂浮导管扩张咽鼓管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炎咽鼓管鼓室口病变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用鼓室镜及咽鼓管功能检查仪对 4 4例 (45耳 )慢性中耳炎患者 ,进行术前咽鼓管鼓室口观察和咽鼓管功能检查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 5耳慢性中耳炎中 ,咽鼓管鼓室口正常 17耳 ,骨刺增生、黏膜肿胀等轻度病变者 18耳 ,黏膜肿胀或肉芽增生致管腔明显狭窄的重度病变有 10耳 ,其中 9耳咽鼓管功能呈阻塞型改变。结论 :咽鼓管鼓室口及骨部的骨刺增生、黏膜肿胀、肉芽形成是慢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变 ,鼓室口及骨部的阻塞是导致慢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咽鼓管对中耳通气和引流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仅限于评估咽鼓管通气功能。应用连续闪烁法研究1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和3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咽鼓管引流功能,先以声阻抗仪测定咽鼓管压力平衡功能,然后进行连续闪烁法检查。在显微镜下将0.1ml~(77m)锝标记的人白蛋白注入到患侧鼓室腔,γ照相机追踪放射性物质从鼓室腔向鼻咽部的运动,计算机分别描记3个相关区域即鼓室腔、咽鼓管和鼻咽部的放射性物质时间活性  相似文献   

7.
声阻抗在测试咽鼓管功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代声阻抗计测试咽鼓管功能(ETF),已有近40年的历史。近年它作为一种比较先进和客观的方法,已成为阻抗测听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仍在不断研究改进之中。有关的测试方法,各家所介绍的种类繁多,但大体上可归纳为下列三种。一、鼓室压测量法鼓室压测量法是检测中耳功能状态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可对鼓膜完整耳的咽鼓管通气功能进行静态和动态测量。它常以静态鼓室压曲线所显示的中耳压力来判断咽鼓管是否正常。一般认为鼓室压小于-100mmH_2O时,即提示有咽鼓管功能不良。咽鼓管异常开放时,鼓室压曲线可随呼吸波动,借此可予以诊断。鼓室压测量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正-负压平衡试验结合纯音测听、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检测241例(26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A组)和53例(60耳)外伤性鼓膜穿孔(B组)的咽鼓管主动和被动开放功能,分析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的咽鼓管平均开放压(155.62±33.71da Pa)显著高于B组(67.39±16.57da Pa)(P0.05)。正压平衡试验中A组有207耳(77.82%)的外耳道鼓室压可以恢复至50da Pa以下,负压平衡试验A组有50耳(18.80%)不能降到100da Pa以下,而B组均能恢复至50da Pa以下(1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有47例(17.67%)无法完成Valsalva动作或困难,B组均能成功完成Valsalva动作。A组纯音测听ABG30d B的比例(96.62%)与B组(9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其最大鼓室压差(17.28±.33da Pa)大于B组(14.53±4.06da Pa),A组咽鼓管的主动及被动开放功能较B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分析得A组咽鼓管阻塞型95耳,咽鼓管闭锁不全型76耳,即A组ETDF的发生率为64.29%(171/266)。B组咽鼓管闭锁不全型2耳,58例为正常,ETDF的发生率为3.33%(2/6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研究表明,CSOM患者的咽鼓管功能障碍以阻塞型为主,其中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多表现为咽鼓管功能障碍。CSOM患者的咽鼓管功能障碍亦与其鼓膜穿孔的部位及大小有关。结论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CSOM患者中较高,其咽鼓管功能与CSOM类型、鼓膜穿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咽鼓管一鼓室气流动态图法(TTAG法)对健康人群咽鼓管功能进行不同亚群分类的临床实用性。方法:对66例(132耳)健康人使用TTAG法采用Valsalva动作检测咽鼓管被动通气功能,并对结果和图形进行分析。结果:TTAG法检测阳性率为93.3%(124/132)。根据曲线特点和吞咽次数将阳性耳分为Ⅰ型77耳,Ⅱ型47耳,两型ET开放时鼻咽腔压力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耳道压力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TAG法对判定健康人群中咽鼓管功能不同亚群状态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综合的检测方法对鼻咽癌放疗后的咽鼓管功能障碍进行评估。方法 用鼓室导抗图法、咽鼓管一鼓室气流动态法(TTAG)、咽鼓管音响法、正-负压平衡试验法和内镜检查咽鼓管口两端等综合方法,对23例(35耳)鼻咽癌放疗后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检查和评估。结果 23例35耳中,21例3l耳表现为咽鼓管阻塞,其中完全阻塞15例21耳,不完全阻塞6例10耳;2例4耳为咽鼓管异常开放。结论 简单的检查不足以了解鼻咽癌放疗后所导致的咽鼓管功能障碍,采取多种方法的综合检查才能对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