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娟  任晓兵  井晓 《现代肿瘤医学》2017,(20):3261-3265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在肺癌患者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03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西安高新医院的334例肺癌患者首次就诊时的血清NSE浓度,分析不同分期肺癌患者NSE浓度、阳性率及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Ⅰ期和Ⅱ期NSCLC和SCLC患者中,无NSE阳性者.在NSCLC中,Ⅱ-Ⅳ期患者血清NSE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Ⅳ期患者NSE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在SCLC中,Ⅱ期与Ⅲ期、Ⅳ期与广泛期SCLC患者NSE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与Ⅲ期、Ⅳ期与广泛期NSE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 14).结论:NSE不适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无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受侵、其他肿瘤标志物正常时,NSE升高才能用于鉴别SCLC.无论对于NSCLC还是SCLC患者,NSE升高均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s,CYFRA21-1)水平与肺癌分期、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5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均完成4个周期化疗,化疗前后常规检查血清CEA、NSE、CYFRA21-1,评估其变化。结果 5例患者中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阳性者占61.8%,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为69.2%,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59.5%;血清CEA、NSE、CYFRA21-1表达阳性率:SCLC分别为30.8%、69.2%及7.7%;NSCLC分别为52.4%、14.3%及54.8%。CEA、NSE、CYFRA21-1表达阳性率SCLC广泛期高于局限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ⅢB期与Ⅳ期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变化与近期疗效相关。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及CYFRA21-1与肺癌分期、近期疗效有关。肺癌晚期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增高,化疗有效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降糖穴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间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NSCLC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刺降糖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抵抗(HOMA-IR)水平、化疗前后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水平、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3周和6周时,观察组患者FPG和HOMA-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CEA和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Ⅲ~Ⅳ度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降低、胃肠道反应和神经毒性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51. 1%,高于对照组的38. 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降糖穴可改善NSCLC合并T2DM患者的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降低肿瘤标志物,降低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白球比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分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32例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手术治疗,且有完整的术前血生化检查和临床随访数据。分析白球比与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肿瘤TNM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对期间200例维持性透析的肾性骨病患者进行研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患者为观察组,单纯血液透析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反应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血钙/磷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白球比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之间有相关性(P <0. 05),与患者有无吸烟史、病理类型及肿瘤位置没有相关性(P> 0. 05)。患者白球比在TNM分期中,随T期的增加有下降趋势,但结果仅提示T1期和T3~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白球比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高白球比患者无症状生存时间较长,风险比为0. 58,95%可信区间为0. 37~0. 90。总生存时间与无症状生存时间结果一致,高白球比患者预后高于低白球比患者,风险比为0. 54,95%可信区间为0. 34~0. 89。结论术前白球比是NSCLC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计算简便、易行且价格低,不受血液容量变化影响,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检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对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法检测NSCLC182例、SCLC33例(动态观察其中70例治疗有效的肺癌患者治疗后血清NSE的变化)、肺良性病变161例和正常对照组158例的血清NSE。结果:健康人NSE水平为(9.5±3.4)μg/L,异常率为10.1%(16/158);肺良性病变的NSE水平为(10.0±5.4)μg/L,异常率为16.8%(27/161);肺癌患者NSE水平为(20.7±22.5)μg/L,异常率为40.0%(86/215)。肺癌患者NSE水平和异常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4。肺良性病变NSE水平亦有所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NSE水平随分期升高而增加,晚期肺癌患者NSE水平显著高于早期肺癌患者,P=0.004。有效治疗后NSE水平明显下降,P=0.003。NSE水平低的患者较NSE水平高的患者相对预后好。结论:NSE不仅可作为SCLC的标志,对NSCL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细胞学或病理确诊为NSCLC的3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Karnofsky(KP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EGFR基因突变、转移灶数目、心血管毒性危险评分(CRS)等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低危组患者247例(63. 5%),高危组患者142例(36. 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是否吸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KPS评分、EGFR基因突变、临床分期、转移灶数目和治疗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低危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7. 0个月,高危组为29. 0个月。女性NSCLC低危组患者、年龄<65岁低危组患者、KPS> 80分低危组患者、临床Ⅲ期NSCLC低危组患者、无吸烟史低危组患者、接受手术联合化疗低危组患者和未接受手术联合化放疗治疗低危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均较高危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CRS分组、KPS评分和临床分期均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抗肿瘤治疗时应重视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防控,CRS评分模型可能对临床监测、评估和管理NSCLC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pemetrexed,Alimta)联合顺铂(DDP)用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及耐受性.方法 62例Ⅲ期NSCLC手术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其中,培美曲塞组28例,接受Alimta +DDP方案,与同期接受诺维苯(NVB)+DDP方案(NP组)34例作比较.结果 培美曲塞组CR 2例,PR 13例,总有效率53.6%;NP组CR 3例,PR 13例,总有效率47.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肿瘤分期下降两组分别为:培美曲塞组46.4%(13/28),NP组35.3%(12/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DDP用于NSCLC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肯定,该方案可作为NSCLC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可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甘氨双唑钠治疗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癌组织中microRNA-21与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间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87例难治性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联合甘氨双唑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65. 2%,高于对照组的39.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microRNA-21 mRNA与SIRT1蛋白表达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9. 7个月,对照组为15. 4个月,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2年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甘氨双唑钠可提高难治性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抑制癌组织中microRNA-21和SIRT1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MTT法对60例未经化疗的NSCLC患者行体外化疗药物多柔比星、拓扑替康、紫杉醇、长春新碱和顺铂的敏感性检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BCRP、GST-π在NSCLC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将其表达情况与对应的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60例NSCLC患者中,31例(51.7%)对多柔比星耐药,32例(53.3%)对拓扑替康耐药,12例(20.0%)对紫杉醇耐药,15例(25.0%)对长春新碱耐药,32例(53.3%)对顺铂耐药.腺癌耐药例数多于鳞癌,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RP、GST-π在60例NSCLC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43.3%(26/60)和60.0%(36/60),BCRP、GST-π在腺癌中的阳性率高于鳞癌,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RP和GST-π在NSCLC中的表达呈明显相关,P<0.05.BCRP和GST-π的表达与化疗药物敏感性之间均存在明显相关,P<0.05.结论:BCRP、GST-π可能共同参与介导NSCLC的多药耐药,两者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及共表达可作为预测NSCLC患者多药耐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R-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NSCLC和15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R-3的表达。结果:VEGFR-3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70%(42/60)高于正常肺组织13%(2/15),P=0·000;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以及组织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R-3的阳性率随着肺癌TNM分期增加而增高;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3。结论:VEG-FR-3表达与NSCLC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NSCLC转移潜力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癌耐药蛋白的表达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3 1例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化疗前标本。结果 :化疗前LRP表达的阳性率为 3 8 7% ( 12 / 3 1)。化疗前LRP表达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 16 7% ( 2 / 12 )。LRP表达阳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 14个月 ,阴性的为 2 5个月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结论 :对于可手术切除的Ⅲ期NSCLC而言 ,肿瘤中LRP表达阳性者化疗耐药的可能性很大 ,该类患者应放弃或减少新辅助化疗周期。LRP表达阳性者预后可能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鳞癌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浆D-二聚体(D-D)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探讨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肺癌患者为肺癌组,58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为肺部良性疾病组,6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浆D-D以及血清Cyfra21-1、SCC和NSE水平,比较Ⅰ~Ⅱ期和Ⅲ~Ⅳ期肺癌患者的血浆D-D及血清Cyfra21-1、SCC和NSE水平。对肺癌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根据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组和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D-D及血清Cyfra21-1、SCC和NSE水平。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浆D-D以及血清Cyfra21-1、SCC和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Ⅲ~Ⅳ期肺癌患者的血浆D-D以及血清Cyfra21-1、SCC和NSE水平均高于Ⅰ~Ⅱ期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肺癌组患者血浆D-D以及血清Cyfra21-1、SCC和NSE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和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复发组肺癌患者的血浆D-D以及血清Cyfra21-1、SCC和NSE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D-D以及血清Cyfra21-1、SCC和NSE对肺癌患者有较佳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且有助于评估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程中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BC-ELISA法测定32例小细胞肺癌(SCLC),5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50例志愿正常成人血清中NSE,并动态观察其中27例SCLC治疗前后、20例SCLC复发前后NSE的变化.结果:SCLC组血清NSE含量明显高于其它2组(P<0.001),NSE对SCLC的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96%;其中27例SCLC经综合治疗后,病情缓解者(CR或PR)血清NSE明显下降(P<0.01),而病情无好转者(PD或NC)血清NSE持续升高;20例SCLC病情复发或进展后,血清NSE再次显著升高(P<0.01);7例患者复发前3个月NSE检测,发现3例阳性.结论:SCLC血清NSE水平变化与病情变化相一致,可作为SCLC的辅助诊断、疗效判定、预测复发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初发和复发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间重庆新桥医院收治的SCLC患者87例,其中初发41例,复发46例,全组SCLC患者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奈达铂+依托泊苷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使用顺铂+依托泊苷静脉滴注。对初发和复发两组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周期后,初发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1.0%和70.0%,复发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8.3%和6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各组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和复发SCLC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贫血、脱发、发热、乏力、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肝功能异常和心电图异常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对照组患者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胃肠道道反应和肾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初发和复发SCLC具有明显的疗效,并且胃肠道和肾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获得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耐药后后续化疗联合沙利度胺和化疗序贯EGFR-TKIs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间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经EGFR-TKIs治疗起效并出现获得性耐药的41例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生成法分为A组和B组。A组21例患者采用多西他赛、培美曲赛和顺铂化疗,联合沙利度胺口服治疗; B组20例患者采用多西他赛、培美曲赛和顺铂化疗,序贯EGFR-TKI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中位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患者便秘发生率高于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常规化疗联合沙利度胺和常规化疗序贯EGFR-TKIs治疗均可作为获得性EGFR-TKIs耐药NSCLC晚期患者的后续治疗方案,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6.
吕祥瑞  皇甫娟  王孟丽  赵云龙 《癌症进展》2021,19(14):1451-1455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43例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组(n=19)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n=124),NSCLC组患者中腺癌89例,鳞状细胞癌35例.比较治疗前SCLC组和NSCLC组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比较治疗前NSCLC组中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NSE、ProGRP、CYFRA21-1、CEA、SCC-Ag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SCLC与NSCLC及NSCLC分型的诊断价值,分析各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组患者的血清NSE、ProGRP水平均明显低于SCLC组患者,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均明显高于SCL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组和SCLC组患者的血清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NSCLC组中腺癌患者的血清NSE、ProGRP、CYFRA21-1、CEA水平均明显高于鳞状细胞癌患者(P﹤0.01),NSCLC组中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NSCLC与SCLC分型,NSE、CYFRA21-1、SCC-Ag具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833、0.765、0.794,P﹤0.01),ProGRP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978,P﹤0.01);对于NSCLC中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分型,CYFRA21-1、CEA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964、0.912,P﹤0.01),NSE具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727,P﹤0.01),ProGRP具有较低诊断价值(AUC=0.659,P﹤0.01).血清肿瘤标志物ProGRP与肺癌病理类型高度相关(r=-0.848,P﹤0.05),NSE与肺癌病理类型中度相关(r=-0.755,P﹤0.05),CYFRA21-1与肺癌病理类型低度相关(r=-0.313,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肺癌病理类型具有明确相关性,可为肺癌的病理类型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化疗联合全身微波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化疗联合全身微波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I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4例不能手术的Ⅲ、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健择(GEM)联合顺铂(DDP)化疗(GP方案),同时联合全身微波热疗;对照组33例,仅采用GP方案化疗,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45.2%,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3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以及恶心、呕吐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全身微波热疗可提高晚期NSCLC疗效,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8.
Wang M  Wang CL  Gong LQ  Gu F  Su YJ  You J 《癌症》2007,26(12):1365-1368
背景与目的:目前,关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左全肺切除术后是否需要化疗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NSCLC患者左全肺切除术后是否需要化疗,以及化疗对其中的哪类患者有益.方法:以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可供分析的、左全肺切除术后化疗的51例NSCLC患者为化疗组,给予TP/NP方案化疗.同时随机抽取单独行左全肺切除术的102例NSCLC患者为对照组.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NSCLC患者左全肺切除术并化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54.9%、36.1%,对照组分别为76.5%、37.3%、2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A期或N2期NSCLC患者左全肺切除术后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单独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the first second,FEV1)>2 L的左全肺切除术后化疗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2%、64.9%、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42.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年龄大于或小于等于65岁患者的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FEVI>2 L的NSCLC患者左全肺切除术后化疗有益于提高生存率,尤其是其中的N2及ⅢA期患者.年龄不是NSCLC患者左全肺切除术后是否化疗的参考指标,年龄大者,如术前肺功能好仍需化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价值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57例肺部疾病患者,检测患者血清ProGRP和NSE水平,以SCLC为阳性,肺良性病变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阴性,评估ProGRP、NSE单独及联合检测对SCLC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临床特征SCLC患者血清ProGRP、NSE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SCLC患者40例,NSCLC患者15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62例。SCLC患者血清ProGRP、NSE水平均高于NSCLC和肺良性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GRP+NSE检测诊断SCLC的灵敏度高于NSE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GRP+NSE检测与ProGRP单独检测诊断SCLC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GRP单独检测诊断SCLC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ProGRP+NSE检测和NSE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期、肿瘤大小﹥3 cm、远处转移SCLC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TSPOT-TB)法在诊断肺癌合并肺结核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226例肺部疾病患者,包括138例单纯肺结核患者、54例单纯肺癌患者和34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三组患者使用TSPOT-TB、结核菌素纯蛋白生物(PPD)实验、结核抗体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检测后,比较不同检测方法阳性率。结果结核组TSPOT-TB阳性率84. 8%,肺癌组1. 9%,肺癌合并结核组85. 3%,结核组与合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均高于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PPD结果分析发现,结核组PPD阳性率93. 5%,肺癌组46. 3%,肺癌合并结核组88. 2%,结核组与合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均高于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核抗体结果分析发现,结核组结核抗体阳性率67. 4%,肺癌组37. 0%,肺癌合并结核组67. 6%,结核组与合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均高于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SCC结果分析发现,结核组SCC阳性率0. 0%,肺癌组27. 8%,肺癌合并结核组29. 4%,肺癌组与合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均高于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TSPOT-TB能有效鉴别肺癌与肺结核,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时,鉴别肺癌合并肺结核和单纯肺结核均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