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相关性肠道血栓性微血管病变(iT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治疗方案,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allo-HSCT后考虑存在iTM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在allo-HSCT后20~50天出现腹痛、顽固性腹泻或严重便血等消化道症状;胃镜检查均发现不同程度的黏膜出血,结肠镜显示活动性或陈旧性出血,黏膜质脆,部分可见糜烂;病理检查均显示不同程度固有层消失,腺体不典型增生或缺失,可见微血栓形成,其中1例可见巨细胞病毒包涵体。结合临床症状考虑患儿存在iTMA。2例患儿减停钙调磷酸酶体抑制剂及对症处理后症状于2周左右缓解,其中1例患儿停钙调磷酸酶体抑制剂,加用麦考酚酯联合甲基泼尼松龙、血浆置换及去纤苷治疗20余天后临床症状逐渐好转。结论 iTMA可为儿童allo-HSCT后并发症,可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巨细胞病毒感染伴随存在。对于allo-HSCT后出现严重难治性腹泻患儿应尽早通过消化道内镜及活检病理检查进行iTMA和GVHD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以助临床及时修正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allo-HSCT。但提高allo-HSCT后的长期生存仍遭遇到严重困难,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肺是GVHD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肺部GVHD一旦发生,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治疗儿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的治疗效果,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对接受allo-HSCT治疗的20例儿童CML患者,分别从年龄、性别、诊断至移植间隔时间、供受体HLA配型相合情况、移植时患儿疾病状态以及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ost-v-host disease, GVHD)等多种因素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截止至随访日期,20例患者中,13例无病存活,7例死亡,其中4例死于急性重度GVHD,2例死于慢性GVHD及其并发症,1例死于移植后复发,3年总无病生存率为(64.6±1.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儿童CML治疗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进一步证明仅年龄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1)。各种严重急慢性 GVHD是引起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原因。选择10位点全相合的供体进行移植治疗预后好。结论:allo-HSCT能有效治疗儿童CML,对于年龄≥10岁的CML患儿宜早期行allo-HSCT移植治疗,且尽可能选择10位点全相合的供体进行移植,积极防治GVHD,改善CML患儿移植治疗后的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免疫重建的临床特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接受allo-HSCT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动态监测患儿移植后第0、14、21、28、60及100 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CD16+ CD56+ NK细胞、CD19+ B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绝对计数;将患儿按有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分为non-aGVHD组和aGVHD组,比较两组间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 共75例患儿接受allo-HSCT,其中移植后满100 d、临床资料完整的42例患儿纳入本研究,男20例、女22例,中位年龄5.4(2.8~9.3)岁。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患儿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免疫重建的临床特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接受allo-HSCT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动态监测患儿移植后第0、14、21、28、60及100 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CD16+ CD56+ NK细胞、CD19+ B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绝对计数;将患儿按有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分为non-aGVHD组和aGVHD组,比较两组间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 共75例患儿接受allo-HSCT,其中移植后满100 d、临床资料完整的42例患儿纳入本研究,男20例、女22例,中位年龄5.4(2.8~9.3)岁。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患儿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免疫重建的临床特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接受allo-HSCT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动态监测患儿移植后第0、14、21、28、60及100 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CD16+ CD56+ NK细胞、CD19+ B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绝对计数;将患儿按有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分为non-aGVHD组和aGVHD组,比较两组间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 共75例患儿接受allo-HSCT,其中移植后满100 d、临床资料完整的42例患儿纳入本研究,男20例、女22例,中位年龄5.4(2.8~9.3)岁。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患儿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范可尼贫血(FA)的疗效,为探索更加优化移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5例FA患儿进行HSCT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5例患儿中2例行非血缘相合HSCT治疗,3例行单倍体HSCT治疗。预处理方案以氟达拉滨(Flu)、低剂量环磷酰胺(CTX)、抗人胸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G/F)为主干,根据移植前输血总量、是否合并白血病,在主干基础上±白消安(Bu)或±全身照射(TBI)。5例患儿回输CD34~+细胞中位计数为8.46(5.46~15.29)×10~6/kg,单个核细胞(MNC)中位计数为13.07(8.33~14.26)×10~8/kg。采用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随访中位时间40.7(15~42)个月。结果 5例患儿HSCT预处理过程中,除1例合并严重消化道黏膜反应,其余耐受性尚可;中性粒细胞恢复中位时间10(8~13)d,血小板恢复中位时间16(12~61)d,无原发性植入失败发生;移植后3例发生移植物排斥,分别通过停用全部免疫抑制剂、回输供者干细胞后恢复为完全供者型;4例发生不同程度急性GVHD,3例需升级为二线免疫抑制治疗控制病情,2例发展为慢性GVHD;随访至2016年12月,2例无事件存活,2例存在慢性GVHD,目前病情控制理想,1例死亡。4例存活患儿移植后血细胞未再检测出FA相关基因突变,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童,目前尚未发现合并实体肿瘤。结论对于缺乏同胞相合供者的FA患者,其他类型HSCT治疗采用"Flu+低剂量CTX+ATG±Bu或±TBI"预处理方案耐受性尚可,无原发性植入失败发生,但加用Bu或TBI对预处理相关毒性及远期预后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移植物排斥和GVHD仍是影响患儿生存主要因素,探索个体化、优化HSCT方案治疗FA的临床研究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9.
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明,单倍型不相合的“超剂量”去除T细胞或纯化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跨越异体移植时人白细胞抗原屏障,有效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诱导持久、快速和稳定的植入,并使受者产生对供者的特异性免疫耐受,临床上尤其适用于那些高危患者急需移植治疗而又找不到相合的无关供者的病人。 相似文献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体外培养证实其不仅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而且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多次传代后仍保持干细胞特性,主要应用于组织修复、基因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领域.该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儿童高IgM综合征(hyper-IgM syndrome,HIGM)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allo-HSCT的17例HIGM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对移植后HIGM患儿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移植后,16例患儿临床诊断败血症;14例患儿在移植后100 d内病毒检测阳性,包括EB病毒11例、巨细胞病毒7例、JC病毒2例等;9例患儿存在侵袭性真菌病。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分别有6例和3例。中位随访时间约为2年,3例患儿移植后早期死亡。患儿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率和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分别为82.35%、70.59%和76.47%。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全相合移植患儿的EFS率高于不全相合移植患儿(P =0.019),全相合无关供者移植患儿的OS率、EFS率和DFS率均显著优于不全相合无关供者移植患儿(P <0.05),移植后无真菌感染患儿的EFS率与DFS率优于合并真菌感染患儿(P <0.05)。 结论 allo-HSCT能有效治疗HIGM。接受全相合移植并积极防治真菌及机会性感染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相关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269例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监测移植后全血CMV-DNA拷贝数,分析移植患儿CMV感染发生率、发生时间、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 269例患儿中,男167例、女102例,中位年龄65个月(33~115个月),其中165例发生CMV感染,感染率为61.3%,感染发生时间为移植后23 d(15~34 d),感染持续时间38 d(25~66 d)。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儿移植年龄65个月、移植后发生Ⅱ~Ⅳ级aGVHD是发生CMV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亲缘全相合移植能降低CMV感染发生风险(P0.05)。发生Ⅱ~Ⅳ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使用脐血移植与发生难治性CMV感染相关(P0.05)。难治性CMV感染组与非难治性CMV感染组总体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患儿年龄大、Ⅱ~Ⅳ级aGVHD能增加CMV感染的发生风险,亲缘全相合移植能降低CMV感染的发生风险。脐血移植后易发生难治性CMV感染;难治性CMV感染初次检测到CMV感染时间早,峰值高。 相似文献
1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0例再障患儿中,5例行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行无关供者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行无关供者骨髓移植,1例行脐血移植。结果1例接受脐血移植者未植活,其余9例均植入。中位植入时间14d(8~24d),中性粒细胞〉0.5×10^9/L中位时间12d(8~19d),血小板〉20×10^9/L中位时间17d(9~40d)。2例发生排斥,1例接受了第二次移植,1例移植后3个月血象开始自行恢复。结论如有HLA相合的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儿童再障的一线治疗;临床重症感染无法控制的患儿,并非移植绝对反指征,相反可通过移植后的造血重建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5.
16.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tent and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mixed chimerism in megakaryocytes after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SC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zing allele length polymorphism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rigin of immunomagnetically isolated megakaryocytes and leukocyte subpopulations after SCT in 13 children. Eleven were unselected consecutive cases while two were included due to known leukocyte mixed chimerism. Recipient DNA was detected in the megakaryocytes in six out of the 11 cases at levels between 1 and 100%. Coinciding mixed chimerism in the leukocyte populations was detected in two of the 11 cases. Of the two selected cases with known leukocyte mixed chimerism, two boys with aplastic anemia and Wiskott-Aldrich syndrome had 1-5 and 70% recipient megakaryocytes, respectively. Although the four relapses or deaths, within the 13 months of observation, were restricted to patients with multilineage or isolated megakaryocyte (n = 1) mixed chimerism, it was not possible to link any other apparent clinical problems, except a prolonged thrombocytopenia in one case, to the mixed chimerism in this limited study group.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3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接受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移植预处理开始前及移植后100天血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以及移植后1年的生存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47例allo-HSCT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85例、女62例,接受移植时中位年龄5.5岁(0.7个月~16岁)。其中101例(68.7%)患儿发生AKI,中位时间为移植后24.0(-5.0~91.0)d。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肝窦间隙阻塞综合征(SOS)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按pRIFLE诊断标准将发生AKI的101例患儿分为风险期组54例、肾损伤期组31例以及肾衰竭期组16例。不同分期之间患儿Cr以及C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竭期组Cr较高,Ccr较低。allo-HSCT后随访1年,18例患儿死亡,其中AKI患儿死亡16... 相似文献
18.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allo-HSCT后EBV相关性PTLD(EBV.PTLD)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危)(ALL—HR)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2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3例,异基因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UCBSCT)1例。结果4例患儿分别于allo.HSCT后第53、101、22、42d发生PTLD。临床表现为发热、鼻塞、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移植前均EBNA-1-IgG(+)、VCA.IgG(+);移植后EBV.DNA1.69×10^4~8.62×10^8 copies/mL。经淋巴结病理活检确诊为EBV-PTLD,其中1例为T细胞来源,3例为B细胞来源。例1予减停免疫抑制剂、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OP方案化疗及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U)治疗,PTLD反复且发生严重皮肤GVHD、肺部感染,移植后第193d死亡。余3例予减停免疫抑制剂及利妥昔单抗治疗,临床表现消失且EBV.DNA转阴,分别随访17、12、7个月均无病存活。结论动态监测EBV—DNA对PTLD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减停免疫抑制剂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EBV-PTLD疗效明显。化疗可导致严重感染,DLI治疗存在严重GVHD危险,不宜作为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19.
Nobuhiro Nishio Hiroshi Yagasaki Yoshiyuki Takahashi Asahito Hama Hideki Muramatsu Makito Tanaka Nao Yoshida Ayami Yoshimi Kazuko Kudo Masafumi Ito Seiji Kojima 《Pediatric transplantation》2009,13(7):831-837
Abstract: ES is a complication that occurs immediately before or at the timing of neutrophil engraftment following autologous or allogeneic SCT. It is characterized by fever, skin rash, and non-cardiac pulmonary infiltrates. We evaluated the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of ES following allogeneic SCT in children. Of 100 pediatric patients, 20 (20%) developed ES occurring at a median of 14 days (range 8–27 days) post-transplant.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fever (100%), skin rash (100%), diffuse pulmonary infiltration (25%), and body weight gain (85%). 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ES included younger age (<8 yr old) and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isparity between donors and recipients.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patients with ES had a higher incidence of developing 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nd ES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other complications. Event-free survival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betwee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ES regardless of the presence of malignant or non-malignant diseas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