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天麻素对单侧迷路破坏(Unilateral labyrinthectomy,UL)后大鼠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组胺受体H1、H2、H3亚型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对前庭功能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9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9)、假手术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小脑绒球内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切除大鼠一侧迷路,观察小脑绒球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表达的变化,及其在前庭代偿中可能的作用。结果:单侧迷路切除术(UL)后可诱导双侧绒球内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减少,术后1 d最少,此后3~7 d处于上升趋势,7 d时和假手术组比较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手术两侧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L后可诱导绒球内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减少,但其在前庭代偿中的作用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内GABAA受体α3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迷路破坏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切除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 d、3 d、7 d)组动物前庭神经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 d、3 d、7 d组两侧比较及术后1 d、3 d、7 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前庭代偿的早期,前庭神经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亚型表达的变化极可能没有涉及前庭代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A受体β1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分为实验组(36只)和对照组(12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按照上述分组方式,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3、7天)组动物前庭神经复合体内GABAA受体β1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3、7夭组大鼠左右两侧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前庭代偿的早期,前庭神经复合体内GABAA受体β1亚型表达无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i, MVN)内γ-氨基丁酸A受体(gamma-aminobutyric acid A receptor, GABAA receptor)α1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术后1、3、7天组和假手术组,每组6只,前三组切除大鼠一侧迷路,第4组行假手术,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术后1、3、7天组前庭内侧核区GABAA受体α1亚型表达的变化,及其在前庭代偿中可能的作用 ,并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后1天、3天、7天组行为学上开始均有前庭静态症状,术后7天时前庭静态症状均消失,假手术组无相关症状出现.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前庭内侧核中各组手术侧与对侧比较及术后1天、3天、7天组与假手术组比较,GABAA受体α1亚型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前庭代偿的早期,GABAA受体α1亚型表达的变化可能没有涉及前庭代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前庭内侧核(medialvestibular nuclei,MVN)内I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group I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GluR1)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8只,分为迷路破坏组(20只)和对照组(8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破坏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2h、36h、7d、30d)两组动物MVN内mGluR1的表达变化。结果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可诱导同侧MVN区I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1减少,术后12h最少,术后36h开始增加,至术后7d和30d后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侧和术侧的变化趋势相同。结论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可诱导MVN区I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1减少。初级前庭传入或中枢前庭神经元的静息放电降低可能与I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1减少有关,但其在前庭代偿中的作用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造豚鼠迷路瘘管导致的反复发作的眩晕模型,观察不同时程豚鼠前庭内侧核(MVN)毒蕈碱受体M2、M3亚型的表达变化。以探讨前庭代偿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成年实验用豚鼠88只,并随机分配为A组(假手术组,8只)、B组(单侧迷路损毁组,40只)、C组(迷路瘘管+耳镜鼓气组,40只)。B、C组手术后,依据豚鼠所需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天、3天、1周、2周、3周)随机选取8只,A组作为对照组存活3周。所有豚鼠灌流后取脑干,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前庭内侧核毒蕈碱受体M2、M3亚型的表达变化,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 B、C组术后均可导致双侧MVN区毒蕈碱受体M2、M3亚型表达减少,术后1天表达最少,术后3天至术后7天表达有逐渐增加趋势,术后7天时B组和假手术组比较表达无差异,而C组和假手术组比较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到术后2周,C组和假手术组比较表达无差异。B、C组术后各时期(术后2周前)相比,C组的表达弱于B组。各组对侧的变化趋势和术侧相同。结论1.豚鼠MVN存在毒蕈碱受体M2、M3亚型,且M3受体的表达可能不及M2受体的丰富。它们可能在前庭代偿的早期促进了前庭代偿的正常进行。2.前庭代偿除胆碱能系统参与外,可能还涉及到其他神经递质或化学物质的参与。3.进一步证明迷路瘘管导致的反复发作性眩晕模型的造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前庭内侧核(MVN)内Ⅰ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5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为迷路破坏组(24只)和对照组(6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破坏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2h、36h、7d)2组动物MVN内mGluR5的表达变化。结果: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可诱导同侧MVN区Ⅰ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5增高,术后12h最高,术后36h开始降低,至术后7d后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侧和术侧的变化趋势相同。结论: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可诱导MVN区Ⅰ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5增高。初级前庭传入或中枢前庭神经元的静息放电降低可能与Ⅰ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5增高有关,但其在前庭代偿中的作用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迷路切除术主要有两种术式:一是经外耳道切除迷路,即掀开外耳道皮片进入鼓室,切除镫骨后钩除前庭内容物或去除鼓岬以切除迷路终器;另一法是经乳突径路,行乳突单纯凿开术,并经此去除全部膜迷路。作者们复习了既往有关迷路切除术后的动物内耳病理及人类耳蜗病理资料。报告了5例颞骨研究所见及3例迷路手术后位听神经活检。5例当中3例为美尼尔氏病,2例系镫骨切除后持续眩晕。均曾行迷路切除术,术后4~10年内死亡。死亡后颞骨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外周性前庭  相似文献   

10.
耳硬化症行镫骨切除术虽能取得较理想的疗效,但有1~2%患者术后并发感音性聋,这可能与损伤螺旋器,并发浆液性迷路炎、外淋巴瘘、前庭窗肉芽肿和耳蜗硬化症等因素有关。有些学者提出应用激光在镫骨底板上打孔治疗耳硬化症,有出血少、术野清楚、对内耳损伤少等优点,但也有人持不同见解。辐射能接触组织后可能发生吸收、反射或通过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