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对其预后的影响,选择1998-05-2009-03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为化疗组,60例相同期别未化疗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进行比较与分析.化疗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3%,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对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危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与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高危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放疗组与化疗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不良反应及随访3年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与放疗组比较,化疗组骨髓抑制、肠道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及皮肤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疗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6.7%、20.0%和28.9%,化疗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6.7%、8.9%和13.3%,化疗组随访3年生存率较高,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高危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给予化疗的效果明显优于放疗,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较低,生存率较高,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高危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的价值。方法 具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 184例 ,12 6例接受术后放疗 ,5 8例行单纯手术 ,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及 5年生存率。结果 在早期 (Ⅰ、Ⅱ期 )子宫内膜癌 ,术后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 7.5 %、2 1.9% (P <0 .0 1)。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1%、6 8.2 % ,两组差异呈显著性 (P <0 .0 1) ,在晚期 (Ⅲ、Ⅳ期 )子宫内膜癌 ,两组的 5年生存率为 35 .6 %、2 9.4 % (P >0 .0 1)。结论 术后辅助盆腔放疗可以提高具有高危因素的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的 5年生存率 ,降低局部复发率 ,对于Ⅲ、Ⅳ期子宫内癌 ,术后放疗不能改善 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人附睾蛋白4(HE4)和催乳激素(PR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收治的9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紫杉醇+卡铂(TC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调强放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YKL-40、HE4和PRL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3年复发率及致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YKL-40、HE4和PRL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对照组患者失访4例,观察组患者失访6例,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复发率和致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效果较好,急性照射性损伤更小,安全性更高。YKL-40、HE4和PRL可成为子宫内膜癌放化疗疗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肥胖妇女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肥胖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腹腔镜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g G)和CD+4/CD+8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 0%,对照组患者为16. 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肥胖妇女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免疫功能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癌单纯腹腔液细胞学阳性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单纯腹腔液细胞学阳性而无宫外转移的ⅢA期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情况.结果:37例单纯腹腔液细胞学阳性患者分为3组:1)高危组包括14例深肌层浸润及4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患者 2)低危组术后辅助治疗患者9例 3)低危组术后未接受辅助治疗患者10例.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单纯放疗、单纯化疗、放疗联合化疗.本组共有5例复发,总复发率13.5%(5/37).术后辅助治疗者4例复发,复发率14.8%(4/27),其中2例为浆乳癌患者 术后无辅助治疗者1例复发,复发率10.0%(1/10).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概率,37例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为71.5%.术后无辅助治疗者73.0%,术后给予辅助治疗者68.1%,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组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63.4%,低危组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74.3%.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与不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相比,无论术后是否进行辅助治疗其5年生存率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单纯放疗者5年生存率66.7%,术后单纯化疗者63.7%,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术后放疗联合化疗者75.0%,与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单纯腹腔液细胞学阳性对预后的影响不显著,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即使术后辅助治疗其预后也较差,不具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是否进行辅助治疗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切除术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间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肿瘤切除术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肿瘤切除术,研究组患者术后2个月内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随访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AFP)、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研究组患者1年复发率和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肿瘤切除术后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短期内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均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88例。并根据其年龄将其分为A组(≤35岁)35例,B组(36~45岁)53例,对2组患者的生存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对患者的预后因素中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附件转移、腹腔细胞学、雌孕激素受体等7个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附件转移、腹腔细胞学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P均<0.05)。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雌激素受体阴性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激素受体对患者预后无影响(P>0.05)。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化疗、孕激素治疗三者3年生存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未接受治疗患者3年生存率为57.14%,低于接受放疗、化疗、孕激素治疗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发生与雌激素有关,尤其是≤35岁者,高危因素少,预后较好。对于早期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或卵巢。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的核心,早期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是提高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区域性化疗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3 0例胃癌行根治性切除 (D2 、D3 )手术 ,同时术中安置腹腔化疗泵 ,术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区域性化疗。术后每月化疗 ,第 1天用 5 Fu 15 0 0mg DDP 60mg NS10 0 0ml经腹腔化疗泵缓慢滴入 ;第 2天全身静脉化疗 ,CF 2 0 0mg/m2 × 5天 ,5 Fu 75 0mg/m2 × 5天 ,分别加入NS 5 0 0ml静脉滴注 ,MMC 4mg加入NS 2 0ml静脉注射× 1天 ,2 8天为 1个疗程 ,连用 6个疗程。对照组 3 0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仅行全身静脉化疗 ,化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 3 0例 1、2、3年复发率分别为 10 .0 %、3 3 .3 %、43 .3 %。生存率分别为 93 .3 %、80 .0 %、66.6% ,对照组3 0例 ,1、2、3年复发率分别为 3 0 .0 %、63 .3 %、73 .3 %。生存率分别为 83 .3 %、60 .0 %、40 .0 %。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区域性化疗 ,其 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术后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全身静脉化疗并联合腹腔区域性化疗 ,可延长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期 ,提高 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癌早期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3月间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收治的59例胆囊癌早期患者,按采用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胆囊癌根治术治疗的2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情况、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4h,观察组APTT较对照组短,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 7%(2/30),低于对照组的31. 0%(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86. 7%,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93. 1%,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10. 0%(3/30),对照组为6. 9%(2/29),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胆囊癌早期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影响预后,但术后血栓发生风险高,围术期需给予防范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