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骨髓形态和免疫表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4岁,临床表现为右侧乳腺肿块。镜下瘤细胞呈列兵样排列或弥漫分布,瘤细胞形态大小一致,中等大小,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质少,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分裂象易见,核仁易见,可见不成熟嗜酸性粒细胞散在分布。免疫组化示瘤细胞MPO、CD34、CD45为阳性,CD20、CD3、CD15、CD79α、Syn、CK、EMA、E-cad均阴性。结论: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临床较罕见,临床表现不具特征性,易误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浸润性小叶癌等,掌握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四家医院32例PSH,常规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本组男3例,女29例,年龄31岁~62岁,平均51岁。左肺13例,右肺19例。镜下肿瘤由圆形间质细胞和立方形表面细胞构成,组织构像为实性区、乳头状区、血管瘤样区,硬化区,瘤细胞呈圆形、立方形,胞浆淡染或嗜酸性,核圆形,染色质匀细,很少核分裂。免疫组化示:2种细胞均表达TTF-1、EMA,立方形细胞表达PCK,间质细胞表达Vimentin,部分表达Syn、CgA、NSE。Ki-67<1%。患者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PSH是源于上皮的肿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esophagus,PMME)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等。方法:观察和分析1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镜下肿瘤细胞排列呈弥漫片状或巢团状,可见多量黑色素沉积;瘤细胞体积较大,形态多样,卵圆形、梭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红染,细胞核大,可见明显嗜酸性核仁,部分细胞核偏位,核分裂易见。周围鳞状上皮基底层及上皮间质交界处黑色素及吞噬色素的细胞明显增多,巢状或层状分布。肿瘤侵至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弥漫表达 Vimentin、HMB45及S100,而CKpan等上皮标记阴性。结论: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免疫组化有助于其诊断,需要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等其它食管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宫颈毛玻璃细胞癌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其预后。方法:对1例宫颈毛玻璃细胞癌(GCC)进行大体、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镜下见:细胞呈簇状、小片状分布,细胞界限清楚,肿瘤细胞呈典型毛玻璃样特点,胞质丰富,内含大量嗜酸性颗粒,核染色质细腻,核仁嗜酸性,较大且突出,核分裂象可见,间质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K5/6(+)、CK7(+)、CK8/18(+)、p63(+)、Ki-67阳性率约80%。结论:宫颈GCC是宫颈腺鳞癌的特殊亚型,具有独特的细胞学和组织形态特点,表达腺上皮及鳞状上皮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发生于鼻咽部的浆细胞瘤较少见。本院收治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见附表) 镜下所见:瘤细胞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浆细胞构成,大部份分化较好,似成熟浆细胞,部分分化较差.体积较大,胞浆较宽广,嗜碱性,胞核大,部分核中心位,部分核呈偏心性,核仁明显。核分裂相易见,还可见双核,四核瘤细胞。间质少,内有薄壁的血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为育龄期女性,25岁,因怀孕期间偶然发现左侧乳房无痛性肿块而住院诊治。组织学显示,肿瘤由形态多样的原始细胞组成,弥漫浸润,其间夹杂幼稚嗜酸性粒细胞。瘤细胞中等大小,胞质粉染颗粒状,胞核偏位,呈圆形或折叠核、肾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纤细透亮、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易见。免疫组化:瘤细胞阳性表达MPO、CD34、CD117、CD15、CD99、CD56、TIA1和S100;部分表达LCA、CD45RO和PAX-5;Ki67增殖指数40%~60%;余抗体阴性。结论发生于乳腺的粒细胞肉瘤罕见,预后差。组织学上需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及其他小细胞性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5例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BNHL)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结果:镜下肿瘤细胞均弥漫分布,2例瘤细胞中等大,圆形、卵圆形,胞质中等量,核大,染色质细,核仁不明显;2例瘤细胞呈空泡状,核仁明显;2例瘤细胞内可见浆细胞样淋巴细胞,5例核分裂均多见。免疫表型:4例肿瘤细胞均CD20、CD79a和LCA弥漫阳性,CD3和CD45RO灶性阳性。1例仅LCA阳性,而CD20、CD79a、CD3和CD45RO均阴性。结论:乳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较罕见的结外恶性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赖其病理形态学特点并结合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原发性未分化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进行形态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结果: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是发生于食管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光镜下主要由小的间变性细胞构成,胞浆稀少,核卵圆形,染色质丰富,常较一致,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瘤细胞CK、NSE、Syn、CgA常为阳性。电镜检查还可查见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非常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腹膜后精原细胞瘤的认识.方法:本院报道1例原发性腹膜后精原细胞瘤,患者行手术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术后行4周期EP方案辅助化疗.结合文献对原发性性腺外精原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原则等进行讨论.结果:术后随访7个月,未见明显复发转移.结论:原发性腹膜后精原细胞瘤少见,容易误诊,组织病理检查对该病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治疗上尽量完整手术切除,并配合放化疗,该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原发性未分化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进行形态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结果: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是发生于食管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光镜下主要由小的间变性细胞构成,胞浆稀少,核卵圆形,染色质丰富,常较一致,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瘤细胞CK、NSE、Syn、CgA常为阳性。电镜检查还可查见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非常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