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构建基于双螺旋模型的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及半结构式访谈,立足胜任力模型理论,基于双螺旋模型初步构建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框架,经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确定指标条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编制《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胜任力评价表》,应用评价表对60名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进行岗位胜任力评价。结果 基于双螺旋模型的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64项;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职业态度(W=0.2710),职业品质(W=0.3878),知识(W=0.1152),技能(W=0.1649),个性特征(W=0.0611)。构建的量化指标区分度为0.833,组内相关系数为0.957,克朗巴赫系数为0.966,各条目克朗巴赫系数为0.723~0.968。折线图显示3位测评人员对60名医养结合岗位护士的岗位胜任力评分结果线形走势一致,表明构建的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胜任力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基于双螺旋模型的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设置科学、合理,可为医养结合岗位护士的培养、培训、考核、选拔、评价提供依据,同时可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教学医院护理本科生导师准入标准和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教学医院护理本科生导师的遴选及考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胜任力冰山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课题组讨论拟订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对全国15个省市9所三级甲等医院和7所高校的20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系数。结果 本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8%、95%,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和0.918,变异系数为0~0.232,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96和0.313。最终形成包含4项准入标准、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44项三级指标的教学医院护理本科生导师准入及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教学医院护理本科生导师准入及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具有科学性、内容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对教学医院护理本科生导师的遴选及考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指标,为制订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准入提供借鉴。方法 研究小组初拟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准入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17名综合医院的精神科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94%,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1、0.947,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87、0.255、0.206(均P<0.05),最后形成了6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35项三级指标的考核评价指标。结论 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构建方法具科学性、可操作性,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各级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可用于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准入、培训效果、修订考核及培训计划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适合于我国的科研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行为事件访谈法及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指标体系,构建科研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5%,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926、0.94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4、0.188(均P<0.001),最终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对科研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为科研护士的培养、管理及考核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中医专科护士资质认证方案,为我国中医专科护士的资质认证做出探索和提供参考。方法 在前期构建中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采用Delphi法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中医专科护士资质认证方案。结果 2轮专家函询结束后,形成包含3项认证准入指标、12项高级护理实践项目和12项核心能力认证考核方式的中医专科护士资质认证方案。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947、0.95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57、0.308(P<0.00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中医专科护士资质认证方案具有科学性和临床适用性,可为中医专科护士的培训与认证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引,有助于提高中医专科护士培养质量,充分发挥中医专科护士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艾滋病专病护理胜任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的临床护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小组讨论、半结构访谈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确立艾滋病专病护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8%和100%,第2轮函询中,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8,一、二、三级指标重要性的专家意见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51、0.323、0.255(P< 0.001),指标可操作性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36、0.304、0.248(P< 0.001)。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核心知识体系、疾病全程管理技能、安全与风险防范能力、社会干预能力)、13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结论 该研究所构建的艾滋病专病护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贴近临床、有专科特色,对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的临床护士的管理和培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护理学专业骨干教师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及行为事件访谈,运用胜任力模型理论进行理论研究,初步编制胜任力指标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条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理论研究及访谈确定了指标条目;21名专家完成专家咨询,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4%和100%,权威系数为0.86,协调系数分别为0.290、0.309,最终确定29个指标条目;层次分析确定一级指标中权重由高到低依次是技能、知识、动力、职业特质。结论 护理学专业骨干教师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设置合理,为主管部门遴选、考核教师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骨干教师自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中医推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化推拿科护理人员管理和提高管理效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半结构式访谈法及德尔菲(Delphi)法构建推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权重,专家赋值评价分配法确定三级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均发放15份,应答率均为100%;两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程度均为0.87;各级指标协调系数差异性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的均数为4.27~5.00;推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62项。结论: 推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专家意见集中、协调程度好,结果可信度高,可用于指导推拿科等相关科室的临床护理人员岗位评定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助产护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高职助产学生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访谈、德尔菲法及优序图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助产护生核心能力的指标体系及统计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对从事助产护理的23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2轮专家函询的回收率均为100%,第1轮、第2轮问卷函询专家的熟悉程度系数为0.828、0.836,判断系数为0.903、0.926,权威系数为0.866、0.881;第1轮、第2轮函询的肯达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09和0.112(P<0.05);共构建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56项,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职业素养、一般保健护理、孕期护理、分娩期护理、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6个方面。结论 构建的高等职业教育助产护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内容较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为国内高职护生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母乳喂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母乳喂养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认证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访谈初步拟订母乳喂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并于2020年8—10月运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完成指标的筛选、修订,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1轮与2轮专家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5和0.876。第2轮专家咨询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601、0.523、0.392(均P<0.001)。最终形成了由5个一级指标(母乳喂养专业能力、职业人文素养、 教育与沟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11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母乳喂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函询的母乳喂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能为母乳喂养专科护士的选拔、任用、培训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任黎  赵秀芳 《护理学报》2021,28(7):21-25
目的 结合妇幼专科医院新护士岗位的实际需要,构建适合妇幼专科医院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及一、二、三级指标体系,为新护士岗位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0年2—5月,在国内外文献回顾基础上,基于洋葱模型初步建立妇幼专科医院的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选取33名妇幼护理领域的专家应用德尔菲法对该模型各级指标条目进行2轮专家咨询,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积极系数高;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25,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专家的协调程度较高(P<0.05);最终构建的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妇幼专科医院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及指标体系较为完善,专家积极性及权威程度高,意见协调程度好,可为新护士岗位培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客观、科学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为制订同质化、规范化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培训策略及考核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以冰山模型为理论依据,查阅护理岗位胜任力相关文献,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专家咨询问卷。2020年5月对11个省份20名消毒供应中心领域的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确立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和权重赋值。结果 共开展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最终构建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及个人特质4个一级指标、58个二级指标。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值分别为0.88、0.88、0.89,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01、0.343、0.413和0.322、0.256、0.292,经一致性检验均P<0.001。结论 构建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具有可靠性、科学性、实用性,可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培训及考核评价提供客观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德尔菲法构建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运用德尔菲(Delphi)法,构建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专家访谈法,探讨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并初步构建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条目池;经过一轮专家预调查、两轮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进行指标的筛选,最终确定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果初步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框架,并计算出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58,判断系数为0.883,熟悉程度为0.833。结论构建了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各级指标的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对麻醉苏醒室护士的选拔、培训、任用、考核提供了科学、客观、可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公共卫生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培养及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卫生护士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定公共卫生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全国1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并对条目进行修改、补充及删减,采用百分权重法计算各级指标条目的权重。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89%和67%,专家权威系数为0.86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2~0.404和0.198~0.422(P均<0.001)。最终形成的公共卫生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5项(基本公共卫生实践能力、项目管理与实施的基本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流行病学调查能力、领导力)、二级指标26项、三级指标79项。结论 公共卫生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本土适宜性及实用性,明确了公共卫生护士准入条件和工作职责,为中国未来培养及发展高素质公共卫生护理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也为医疗机构制订临床护士转岗培训方案及考核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客观、科学的临床感控专科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临床感控专科护士的核心胜任力,以促进临床感控专科护士培养和认证规范化。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对来自沈阳市、太原市、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阳江市等地1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立临床感控专科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第1、第2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66和0.891,判断系数0.910和0.916,熟悉系数0.822和0.867。总体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22,0.209(均P<0.001),确立了包括7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127个三级指标的临床感控专科护士胜任力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临床感控专科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靠性,结合了临床专科护士和感控专科护士的特点,可为临床感控专科护士培养体系的设计和认证提供依据。随着感控形势的发展仍然有待分层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构建基于胜任力的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评价指标,为任用、培训和考核该类临床师资提供客观、科学参考。方法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和专家函询,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完成指标权重设置。结果通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9个;专家群体权威系数为0.851;专家协调系数为0.429~0.672。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契合儿科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的工作特点和要求,符合岗位胜任和专业发展,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强调教学相长,为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的管理和培养提供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神经重症专科护士培养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及参考相关指南,根据护士核心能力的相关要求,形成初步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20名咨询专家,2轮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4、0.940;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11~0.143和0.144~0.367(P<0.05),最终构建的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含6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62项三级指标的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神经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及可靠性,体现了神经重症护士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为提升神经重症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改善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