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黄连生物碱类活性成分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黄连""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生物碱""调控肠道菌群""药效学""Coptis chinensis""Intestinal flora""Interaction""Alkaloids""Regulation of Enterobacteria""Pharmacodynamic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GeenMedical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于2009年1月-2020年4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黄连生物碱成分或其配伍复方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以及基于这种作用产生的药物代谢转化和药效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黄连系常见苦寒中药,其主要含有生物碱类及阿魏酸、黄柏酮、黄柏内酯、绿原酸等成分,其生物碱类主要包含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药根碱、木兰花碱等;其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是小檗碱。黄连生物碱及其配伍复方与肠道菌群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肠道菌群对黄连生物碱具有代谢作用,其代谢产物极性变大,脂水分配系数发生变化,易于吸收入血,能增加药效;另一方面,黄连生物碱能够调控肠道菌群的构成,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恢复肠道屏障完整性,不仅对肠道局部疾病有治疗作用,还可能通过肠-脑轴、肠-心轴及肠-肝轴或其他途径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发挥治疗作用。目前,黄连生物碱及其配伍复方影响肠道菌群结构的研究多数停留在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菌群数量以及肠菌丰度和多样性的改变方面,难以归纳总结出一定规律,研究方法也比较局限;未来应将研究重点从现象观察转移至作用机制的阐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柴胡-白芍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筛选柴胡、白芍的化学成分,根据阈值筛选及结合文献报道确定其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和NCBI数据库获取T2DM的相关靶点,通过与柴胡-白芍药对的作用靶点做交集,整理出治疗T2DM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抗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 RSV)的新药研发和h RSV感染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中药""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效成分""复方""Chinese medicine""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Active ingredient""Compound"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 Med、Medlin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2年8月-2020年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抗h RSV中药有效成分、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的相关研究进行论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6篇,其中有效文献56篇。有抗h RSV药理作用的中药成分有黄芩苷、荭草苷、大黄素、大蒜多糖、绿原酸、甘草酸等,单味中药有桑白皮、虎杖、板蓝根、甘草、夏枯草、黄芩、金银花等,中药复方有银翘散、扶正解毒化瘀方、定喘汤、清气解毒方、苏黄止咳胶囊、清肺口服液、连花清瘟颗粒、金欣口服液、柴葛口服液、金振口服液等。其相关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在体内外直接抑制h RSV活性,降低病毒滴度,减轻炎症反应;或通过抑制h RSV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及炎症细胞因子、关键蛋白的表达,影响h RSV的生物学过程;或通过代谢途径,调节h RSV感染后导致的代谢紊乱;或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减轻气道炎症,减少神经源性介质等。目前,抗h RSV中药及其复方有效成分的复杂性以及有效成分对潜在作用靶点研究的局限性均极大程度地制约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研究者应利用现代技术优化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以促进中药的合理利用与研发。  相似文献   

4.
杨茹  徐颖  叶冠 《药学研究》2023,42(3):155-160,169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究抗衰老片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筛选抗衰老片中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并通过文献调研、Pubchem对抗衰老片中药材的主要成分进行补充,经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T2DM、能量代谢相关靶点;通过Venny 2.1.0平台获得抗衰老片与T2DM、能量代谢的共同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图;基于R语言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ELISA、Western Blot法验证抗衰老片对T2DM大鼠能量代谢的作用。结果 筛选出抗衰老片223个活性成分和1 232个靶点,T2DM靶点10 871个,能量代谢相关靶点9013个;抗衰老片、T2DM和能量代谢的共同靶点625个。关键靶点在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MAPK、PI3K/Akt、JAK/STAT等信号通路。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抗衰老片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血糖水平,改善能量代谢相关指标含量,显著上调PI3K/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 抗衰老片可调节T2DM能量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
詹志敏  付万进  胡伟 《安徽医药》2023,27(8):1525-1530
目的 使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知母治疗2型糖尿病(T2DM)作用机制。方法 挖掘中药成分数据库中知母化学成分,获取化学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用于构建药物的化学成分数据库;利用ADME模型筛选潜在活性分子;基于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的方法预测活性分子作用靶点并构建知母化合物-靶点(C-T)网络;从多个人类疾病数据库检索T2DM相关靶点并构建疾病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知母活性-疾病靶点(C-D)网络;通过富集分析构建知母活性分子作用靶点-通路(CD-M)网络。结果 该研究得到的知母化学成分数据库一共有81个分子,通过ADME模型筛选得到15个活性分子,通过分析化合物作用靶点网络发现知母活性分子作用20个T2DM靶点蛋白,富集分析发现知母活性分子通过调控胰岛素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PI3K-Akt信号、NOS3通路、HIF-1通路、能量代谢等途径治疗T2DM。结论 知母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治疗T2DM。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抗2型糖尿病(T2DM)新药的研发提供信息与思路。方法:通过ScienceDirect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Polymethoxylated Flavones,PMFs)抗T2DM的效应及作用靶点,并分析其可能机制。结果:PMFs可通过提高脂联素(Adiponectin)、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和磷酸腺苷(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表达水平等途径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代谢紊乱,并且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结论:PMFs具有显著的抗T2DM效应,深入研究PMFs的抗T2DM效应及其机制对于抗T2DM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8,(3):334-337
目的:基于三黄泻心汤(简称"泻心汤")考察黄芩-大黄-黄连不同剂量配伍对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溶出的影响,为研究中药复方药味剂量组成配伍的化学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汉黄芩苷含量。固定黄芩剂量(3 g)不变,以大黄和黄连的不同剂量为因素,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溶出率为响应值,设计二因素五水平星点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芩-大黄-黄连最佳剂量配伍,并与经典剂量泻心汤(黄芩3 g、大黄6 g、黄连3 g)比较其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溶出率的变化。结果:黄芩、大黄、黄连的剂量分别为3、1.76、0.17 g时提取液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总溶出率最高,验证试验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总溶出率平均为21.89%(RSD=0.46%,n=3),与预测值22.54%的相对误差为2.88%;与经典剂量泻心汤比较,最优配伍剂量黄芩-大黄-黄连提取液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总溶出率提高了47.21%。结论:基于泻心汤的黄芩-大黄-黄连不同剂量配伍对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溶出有一定影响,当黄芩、大黄、黄连的剂量分别为3、1.76、0.17 g时其溶出率高于经典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熟地黄-山茱萸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机制。方法 首先对熟地黄及山茱萸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其次运用DisGeNET、OMIM以及GeneCards数据库,对熟地黄以及山茱萸的有效成分靶点和T2DM的作用靶点进行预测。将所获得的数据输入在线维恩平台获得疾病与成分的交集靶点,然后将交集靶点导入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得疾病-成分-靶点网络图,最后进行GO通路的富集分析和KEGG功能注释分析。结果 筛选出熟地黄以及山茱萸有效活性成分共54种。收集T2DM的作用靶点共450个,相互交集的靶点共24个。GO富集分析发现主要富集在细胞成分等方面,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在对基因的调节、调控。KEGG通道路径富集分析发现其涉及多条通路,如营养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结论 初步发现了熟地黄-山茱萸治疗T2DM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反应、氧化应激和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单一靶点治疗的药物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选用多靶点联合药物治疗已成为当前UC治疗的趋势。黄芩味苦,性寒,入肝、胆、胃、大肠经,功能清少阳热邪,泻上焦实火,燥肠胃湿热;芍药,味苦、酸,性微寒,功能活血化瘀,柔肝止痛,行寒热,中恶,腹痛,且黄芩-芍药两者相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临床实践表明,黄芩-芍药两者配伍治疗UC不仅有深远历史渊源,更受到众多医家认可。本文基于作用机制归纳黄芩-芍药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脾消脂方异病同治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脂代谢紊乱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得健脾消脂方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蛋白。利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筛选出与T2DM、脂代谢紊乱相关的疾病靶点,并通过Cytoscape3.7.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基因-疾病”网络图;将T2DM、脂代谢紊乱的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图,并将PPI分析数据导入Cytoscape3.7.0软件中,筛选出健脾消脂方异病同治T2DM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核心靶点,并构建核心靶点网络图。在DAVID数据库中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检索到健脾消脂方71种药物活性成分,262个有效靶点,2型糖尿病相关靶点2 078个、脂代谢紊乱相关靶点1 467个,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133个。GO与KEGG分析表明健脾消脂方治疗T2DM合并脂代谢紊乱主要涉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由多种草药和(或)矿物药等成份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配伍,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由于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增加了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难度,而网络药理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中药复方研究,通过参阅相关文献,本文首先总结了目前用于中医药研究的常见数据库和软件,其次简要介绍了网络药理学研究基本方法与技术,最后列举了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代表性应用,以期为深入了解和应用网络药理学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含黄芩-白芍药对的方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配伍规律,运用网络药理学解析含黄芩-白芍的核心药物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并用分子对接进行验证。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收集含黄芩-白芍药对的方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利用软件进行药物四气五味、功效、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运用网络药理学获取核心药物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核心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图。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核心靶点与中药核心成分的结合活性。结果:共得到含黄芩-白芍药对的方剂218首,其中核心药物组为黄芩、白芍、黄连、甘草、木香、白术、当归和白头翁。核心药物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靶点有104个,其中度值排序居前8位的为蛋白激酶B1、白细胞介素1β、肿瘤蛋白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环氧合酶2、转录激活因子3、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8。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核心药物组的核心成分都能与核心靶点蛋白对接,其中黄芩、白芍、甘草和白头翁的主要成分对接结果更稳定。结论:本研究探究了含黄芩-白芍药对的方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配伍规律及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9,(1):99-103
目的:为含黄连-干姜药对(简称"黄连-干姜")方剂的后续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黄连-干姜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统计主治疾病频次、配伍药材频次;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含黄连-干姜方剂药材核心组合进行统计分析(设置支持度分别为15%、20%、25%,置信度为0.90);选择频次排前2位的主治疾病和配伍药材频次最高的温里药和清热药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492首含黄连-干姜方剂,涉及主治疾病9种(频次≥15),包括痢疾、泄泻、积聚、痞满等;常用配伍药材21味(频次≥55),包括当归、厚朴、附子、黄芩等;常用药材组合有19个,其中核心药材组合包括黄连-干姜-人参、黄连-干姜-厚朴、黄连-干姜-当归;常与黄连-干姜配伍治疗痢疾的核心药材有5种,治疗泄泻的核心药材有9种;在黄连-干姜配伍温里药附子的方剂中核心药材有8种,在配伍清热药黄芩的方剂中核心药材有7种。结论:含黄连-干姜药对方剂主治疾病以消化道疾病为主;该药对可配伍不同药材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本研究可为其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任莉  王凯杰  宗阳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10):1964-197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槲皮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和PharmMapper数据库查询槲皮素的作用靶点,Genecards和CTD数据库收集T2DM的相关靶点,求出槲皮素-T2DM交集靶点并利用STRING和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通路分析,使用Cytoscape 3.6.1软件进行"靶点-通路"网络的构建,利用Auto 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预测槲皮素对T2DM作用靶点的结合能。结果 筛选出槲皮素的潜在靶点312个,与T2DM相关的靶点121个,核心靶点6个:NOS3、CYP1B1、NOS2、TGFB1、TTR和CDKN1A。KEGG信号通路30条,涉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与6个核心基因的分子对接亲和力均远小于-20 kJ/mol,结合活性较好。结论 槲皮素治疗T2DM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可能是通过作用于NOS3、CYP1B1、NOS2等核心基因调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黄芩-黄连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黄芩-黄连药对有效成分及预测药物作用靶点;运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数据库及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取溃疡性结肠炎疾病基因;得出交集靶标基因后运用STRING探讨其相关性,分析潜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泽泻抗2型糖尿病(T2DM)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 应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泽泻潜在靶点,筛选与T2DM有关基因靶点.构建PPI网络筛选关键成分和关键靶点,运用DAVID进行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 获知泽泻抗T2DM潜在靶点48个,关键靶点主要包括PRK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麝香保心丸“异病同治”2型糖尿病(T2DM)和冠心病(CHD)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成分数据库(TCMID)、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麝香保心丸中七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与CHD和T2DM相关的疾病靶点。运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利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麝香保心丸治疗T2DM和CHD的共同作用靶点进行GO生物过程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麝香保心丸治疗T2DM和CHD的潜在活性成分101个,对应229个靶点。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治疗T2DM和CHD的共同主要成分可能是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肉桂醛、胆汁酸、肉桂酸及人参皂苷类成分。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异病同治”T2DM和CH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异病同治”T2DM和CHD的作用,为麝香保心丸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金芪降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人类基因(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等数据库筛选金芪降糖片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T2DM靶点,将其结果处理分析得到交集靶点;利用Cystoscape 3.7.2软件建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选出治疗T2DM的核心靶点;再通过DAVID 6.8处理交集靶点,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金芪降糖片中的三味中药筛选出活性成分54个,相关靶点697个,金芪降糖片与T2DM交集靶点86个,包括蛋白激酶B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GO生物富集条目1722条,主要涉及肽基酪氨酸磷酸化、肽激素反应、上皮细胞增殖、丝氨酸磷酸化等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147条,关键通路为胰岛素抵抗、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结论 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揭示金芪降糖片多靶点、多成分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基因表达调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中药及其组分配伍的整合作用研究实践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明确中药(方剂)复杂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配伍机制,但几十年来大部分中药的确切机制仍没有被阐明。原因一,中药的靶点不是西方人所理解的病的靶点,而是证的靶点。证强调疾病表型之间的关联,故中药的靶点是联系的靶点,组合的靶点;原因二,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不是一种有效单体,而是多种成分的有效组方。方是在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配伍和加减而建立的,是有规律和规则的,相应的中药不是孤立地作用于病的靶点而是系统地作用于证的靶点。西医有可以治疗该疾病相应靶点的药物,那么中医就有该证相应组合靶点的复方。目前认为,中药配伍的意义在于通过由特定活性物质群介导的多靶点、多途径整合作用发挥方证对应的终末效应。同时将中药配伍筛选为有效组分配伍,利用有效组分配伍阐明中药整合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普遍研究模式。而在传统的实验药理上,融合数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定量药理学、逆向药理学、多向药理或网络药理学有助于理解中医药在治疗复杂性疾病中体现的整体性、系统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黄连-吴茱萸干预抑郁症的成分(群)及作用靶点,探讨黄连-吴茱萸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出黄连-吴茱萸潜在活性成分,并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中筛选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借助基因组注释(Gene Card)数据库,预测和筛选抑郁症疾病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同时运用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平台和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黄连-吴茱萸潜在活性成分共41个,其中黄连11个,吴茱萸27个,黄连-吴茱萸共有成分3个,通过"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节点分析,进一步得到黄连-吴茱萸干预抑郁有效成分10个,主要有小檗碱、β-谷甾醇、吴茱萸次碱和巴马汀等。黄连-吴茱萸能够通过作用于PTGS2、ACHE、MAOA、AR、BCHE及DRD2等靶点,调控血清素能突触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互作通路、钙信号通路、cAMP受体通路和c GMP-PKG通路等信号转导干预抑郁症。结论:本研究初步阐明了黄连-吴茱萸干预抑郁症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黄连-吴茱萸治疗抑郁症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