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静脉药物配置输液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行以来各个工作环节中出现的差错进行全面分析,并制订防范措施。减少了差错发生,提高输液质量及工作效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薛进 《齐鲁药事》2011,30(6):342-343
目的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减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的发生率,解决医疗药品资源人为原因的浪费。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9~2010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量、内差量、出勤人数等数据,采用差错发生率—人员数—效率分析进行评价。结果差错的发生率主要与人员的工龄,学历,职称,家庭情况等因素有关。结论以提高医疗机构药剂人员自身素质作为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业务学习,将人为原因造成的医疗药品资源浪费降到最低,提高科室满意度,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创造平台。  相似文献   

3.
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输液配置差错分析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方法对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输液配置环节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门差错发生率很低(0.0050%),未出门差错主要表现为药师药错误和审核过程疏忽、护师查对松懈及操作失误。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制定严格的配置规范和加强管理等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将配药错误率降至最低,从而为临床提供优质安全的静脉滴注用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静脉药物用药安全,减少静脉药物配置差错。方法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专项质量管理小组,通过分析原因,寻求对策,落实措施,多方位实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品质管理的提升。结果通过品质管理,药物配置差错由原来的0.05%降至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质量管理小组进行的品质持续性管理,能有效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各环节差错率,减少药物配置差错,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静脉药物配置护士差错分析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保障静脉药物配置安全,减少和避免药疗差错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相关规定,对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护士差错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制定了控制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护士内错率为0.005%;差错率为0.0036%。主要发生在未实行两步稀释法、漏做标记、混淆药品规格、药物剂量不准确、全营养混合液顺序有误等工作环节。结论配置护士必须加强药学知识和药品说明书的学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责任心,及时修正其不良行为,才能将差错发生率降至最低,保证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减少配置差错的有效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归纳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发生的差错,并根据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371742份输液中发生审方差错13份,内部差错112份,漏错14份,差错2份。常见的差错类型有药师溶剂贴错、摆药错误、给药时间错误等。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临床医务人员药学知识,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加强药师、护士配置查对工作,将明显减少配置差错,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7.
李立铭 《海峡药学》2014,(3):164-165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方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输液配置环节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有效得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制定严格的配置规范和加强管理等防范措施,减少差错的发生,从而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及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门差错发生率很低(0.0012%),未出门差错主要表现为医师不舍理处方、药师贴错标签及护师查对松懈。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确能为临床提供优质的静脉滴注用药物,并将给药错误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9.
唐华兰  朱春梅  林集 《中南药学》2013,(12):941-943
目的 减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差错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分析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主要工作环节出现的差错,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结果 采取措施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发生率由2010年0.076%降至2012年0.030%,其中未出门差错率由0.074 5%降至0.029 5%,而出门差错率由0.001 5%降至0.000 5%。结论 通过对药师审方、摆药、药品配置、成品核对等环节采取防控措施,能有效的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差错率,确保了临床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季莹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758-759
目的提高配置质量,避免差错,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个工作环节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措施实施,降低了差错的发生率。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和完善了质量控制体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输液差错防范于未然,确保了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爱江  毛静怡 《中国药房》2008,19(34):2715-2716
目的: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避免药疗差错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相关规定,对2006~2007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制定了控制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内差率为0.04%,差错率为0.001%,主要发生在医师医嘱、护士录入医嘱、药师排药、护士配置、成品核对等工作环节。结论:可通过构建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加强核对制度等措施降低差错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PIVAS工作中产生差错的原因,以减少静脉药物配置的错误,保证输液质量。方法整理差错本中记录的数据,按差错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药师因素和护士因素是导致出现配药差错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差错原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来应对差错的发生,提高静脉配置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输液。  相似文献   

13.
雷海红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2):937-939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在配置药液的环节中易出现的各种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采用有效的防范措施,使PI-VAS差错率发生率极低。结论:PIVAS通过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加强管理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等防范措施,将配药错误率降到最低,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屈金凤  任俊辉  孟德胜 《中国药房》2010,(13):1212-1213
目的:控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差错,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收集和分析2008年我院PIVAS出现的各类差错,并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后统计2009年出现的各类差错,加以比较。结果与结论:我院PIVAS差错主要为标签打印差错、药品上架差错、排药差错、配置差错,采取控制措施后差错率由2008年的0.0161%降低为2009年的0.0064%,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我院用药安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对我院用药安全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依据药物特性及临床使用特点合理配置药物,制定医院全封闭输液配置中心流程,药物信息传递流程,配置工作流程及相关的管理规程。结果开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的浪费,减轻患者负担,加强职业防护,充分发挥了医院药师的作用,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于提高我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广大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周璇 《医药导报》2010,29(6):821-822
[摘要]目的探讨减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各类差错及采取的防范措施。结果该院2007年4月~2008年4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985 500袋输液中,出现内差313袋,内差率0.03%;差错41袋,差错率0.004%。通过采取防范措施之后,2008年7月~2009年7月,总共997 400袋输液中,配置差错数量明显减少,内差95袋,内差率0.01%;差错19袋,差错率0.002%,差错下降率为67.8%。结论可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减少差错率,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陈碧翠  孙佩男  钟明康 《上海医药》2010,31(10):437-439
目的:总结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体会,以期持续质量改进,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各工作环节出现的差错类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主要表现为医师医嘱错误、药师调配错误、护师冲配错误及工勤人员的运送错误等。结论:按照JCI审评标准探索更有效的保障用药安全的方法,实施质量改进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保障化疗药物配置安全,减少和避免差错发生。方法对我院化疗药物配置中心成立以来的102例差错进行分析、统计,并针对性的寻找防范措施。结果化疗配置护士内差率为0.027%;差错率为0.011%。常见差错是输液贴贴错、配置好的药物放错科室、溶解过程有误、输液袋破损、混淆药品规格、针头与针栓连接不牢等,对各种差错进行分析,对差错加以管理控制。结论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加强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教育,集中培训护士技能等,才能将差错降到最低,以保障化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情况,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2012年10~12月170例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原因可分为配伍用药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当、溶剂用量不当和药物剂量不当。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的审核能够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避免差错发生,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2008年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1],三年多来运行良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由于药物配置较集中,工作量比较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措施不够完善等原因也难免在输液配置过程中出现各种差错,导致药品的浪费,直接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现就PIVAS成立以来出现的配置差错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减少差错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