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占领 《黑龙江医学》2019,43(2):106-107
目的对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中介入治疗对患者心功能恢复的影响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对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86例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等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同时期的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FS、LVEF均显著更高(P<0.05);LVESV、LVEDV、LVDs、LVDd均明显较低;在心功能分级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中介入治疗对患者心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滕伟 《黑龙江医学》2019,43(5):433-434
目的分析伴焦虑左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价值评价。方法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选取50例,并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介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和焦虑人数。结果观察组中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治疗对于治疗左心功能不全合并冠心病患者效果显著,且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VDd、LVDs、FS、LVEF及心功能分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LVDd、LVDs明显低于对照组,FS、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疗法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80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科学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LVDs、LVDd显著低于对照组,FS、LVEF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Ⅰ~Ⅱ级比例80.00%,较对照组更高62.50%,Ⅲ~Ⅳ级比例20.00%,低于对照组37.50%(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中。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LVEF较对照组更高,LVDs、LVDd较对照组更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有利于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来该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入到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左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1~2级心功能占85.71%,对照组为63.6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LVDd[(43.02±5.36)mm vs(49.52±5.76)mm]、LVDs[(28.67±0.45)mm vs(31.02±0.67)mm]值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52.76±8.21)%vs(47.96±8.28)%]和FS[(29.55±3.15)%vs(24.50±3.06)%]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介入疗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左心功能指标,改善预后,在符合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情况下可首选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0例。观察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参考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0.5年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参考组,观察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6MWT)均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SF-36)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效果确切,可促进心功能恢复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试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心功能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Ⅲ级和Ⅳ级的例数少于对照组,LVDs、LVDd、LVEF、FS等各指标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心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8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依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9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均给予保守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治疗后,其LVDd、LVDs、LVEF与FS各项左心功能指标相比常规组改善效果更理想,且患者心功能Ⅰ~Ⅱ级比例高于常规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展开介入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心功能,其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CI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被诊断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LVEF50%)的患者52例,其中26例采取介入治疗,为介入组,26例采取药物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分别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左心功能指标包括LVEF、LVDd、NYHA分级的变化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介入组与保守组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明显,NYHA分级明显提高,介入组提高率38.46%,而保守组无提高患者,且下降1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介入组LVEF改善率(56.2±2.3)%明显高于药物组(40.1±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LVDd为(51.2±2.1)mm明显低于保守组(54.7±2.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无一例出院后出现不良事件,而保守组出院后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且死亡2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PCI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琦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4):407-408,427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给予PCI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冠脉靶血管特点、术后并发症,分别于术前、术后4周、术后随访6个月检查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①A、B、C型病变数量分别为25处、35处、42处,PCI治疗成功率分别为25处(25/25,100%)、35处(35/35,100%)、37处(37/42,88.1%);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46,6.5%;②术后1周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与术前相比具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复查LVEF、F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优于术后1周(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心功能,PCI治疗的成功率较高,安全性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周温 《海南医学》2012,23(4):18-20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出院后随访观察5个月,观察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脑钠肽(BNP)值的变化以及随访5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BNP值、IVS、LVP、LVEDD、LVESD值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明显,LVEF值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明显(P<0.05).结论 尼可地尔可以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改善患者症状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以及磷酸肌酸钠治疗组(n=40),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心室收缩末直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实验室检测B型利钠肽水平。用药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磷酸肌酸钠治疗组LVESD、LVEDD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LVEF明显增加(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B型利钠肽均较治疗前降低,磷酸肌酸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改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活动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冠心病患者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或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 pass grafting,CABG)前后不同阶段左心室的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方法选取新桥医院心内科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56.1±12.5)岁,选取本院心外科同期行CABG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7.8±14.8)岁,分别于手术前3 d、术后1、3、6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相应时间点的左心室二维图像;另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48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其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二维应变参数的变化差异,以及各组在各时间点内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PCI组及CABG组术前常规心脏超声参数(E/A、LVEF)STI,参数(GBLS、GBRS、GBCS、Prot apex、Prot base、Ptw)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冠心病PCI组术后1、3、6个月各阶段的参数值均较术前增高且呈递增趋势,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各阶段参数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冠心病CABG组术后3、6个月STI参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测值较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④PCI及CABG组的GBLS、GBRS、GBCS均与LVEF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 STI可以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行PCI或CABG手术治疗前后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对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半乳凝集素-3(Gal-3)与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联合检测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内科住院的318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例组)和102例正常对照者(健康组)血浆NT-proBNP、Gal-3水平,比较两组间两项标志物水平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两项标志物水平与心脏彩超参数、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病例组患者的血浆Gal-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7.88±9.78)ng/mL vs(4.57±4.59)ng/mL,P<0.01],NT-proBNP水平也明显升高[(2425.03±8119.83)vs(139.46±158.75),P<0.01];Gal-3、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0.001);血浆Gal-3水平与左心房内径呈正性相关(r=0.593,P<0.05),而与LVEF呈负相关(r=-0.392,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较健康组血浆Gal-3、NT-proBNP的水平更高,Gal-3、NT-proBNP水平升高能够客观反映心功能的下降,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发生发展过程中对NT-proBNP和Gal-3水平的有效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为基础治疗;观察组为基础治疗+生脉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疗程7 d)。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直径(LVESD)、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更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1%,较对照组(75.0%)有所提高(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生脉注射液可改善心脏收缩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许俊萍 《中原医刊》2009,36(1):28-29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术(PCI)疗效的影响。方法56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A组,28例)和对照组(B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3个月的心脏功能(LVEF)、运动代谢当(METs)及QT离散度(QTd)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3个月LVEF、METs及QTd均有改善,A组患者LVEF、METs和QTd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LVEF和METs和QTd,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功能与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每日给药3次,每次给药20 mg。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6%(50/54)vs.73.6%(39/5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内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5.3±3.2)vs.(13.2±3.5),P<0.05],观察组患者Ig 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8±0.8)vs.(3.1±1.3),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功能,同时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后左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行PCI术患者38例(冠心病组)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28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二维及RT-3DE检查,通过脱机软件分析得出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射血率(PER)、峰值充盈率(PFR)、左室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值和最大差值被标准化为心动周期的百分比(Tmsvl6-SD%、Tmsvl6-Di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术前LVEDV、LVESV、Tmsvl6-SD%、Tmsvl6-Dif%显著增加(P<0.01),LVEF、PER/EDV、PFR/EDV显著减小(P<0.01);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LVEDV、LVESV、Tmsvl6-SD%、Tmsvl6-Dif%显著减小(P<0.05,P<0.01),LVEF、PER/EDV、PFR/EDV显著增加(P<0.05,P<0.01)。牛眼图可直观的显示冠心病组术后收缩延迟和活动减弱节段明显减少。结论冠心病患者可发生左心室重构,PCI治疗能够逆转其重构。RT-3DE能够准确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左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d,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钙40mg/d口服,患者出院后坚持服用,并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脏左室舒张未内径(LVDD)、脑钠肽(NT—ProBNP)以及1年内患者平均住院频度、住院总日数和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SV、CO明显增加,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LVDD及NT—ProBNP明显减低,研究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住院频数和住院总日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较常规剂量辅助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