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病史摘要 王某,女,17岁。高中学生,汉族。患者于2006年11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觉得同学做得不对,之后又担心是自己有些事情做得不好导致与同学处理不好关系,心烦,总回忆过去做得不妥的事情和场景,明知没必要但控制不住。2007年2月至郑州某医院进行心理咨询,明尼苏达人格测试,诊断“强迫症状”,舍曲林治疗(最大剂量100mg/d),并经家人疏导,上述症状很快缓解。2007年4月初月经来湖时曾一过性情绪激动,半小时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在疾病分类学上,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反映在最近出版的DSM-Ⅲ中,由于未能获得一致意见,而对这类疾患没有提出实用的诊断标准,这是DSM-Ⅲ中唯一没有设置诊断标准的疾患。研究者们曾对其临床症状、病程、家族史和治疗等进行了多年研究,但并没有弄清楚它是一个疾病或一组疾患。在Spitzer等所提出的研究诊断标准(RDC)中,对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提出了实用的诊断标准,并将其划分为分裂情感性躁狂和分裂情感性抑郁两个亚组。这些诊断标准目前已被美国学者所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3.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实践中常碰到这样的病人,兼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两类症象,起病较急,间歇发作,缓解良好。Kasanin(1933)用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chizoaffctive Psy-chosis简称SAP)一词称呼这组病人,并报告9例。虽然SAP一词沿用至今,但对其本质属性仍不清楚。这组病人既不能简单归于精神分裂症,也不能认为是情感性精神病的变异。目前,应将SAP从诊断索引中独立出来,仔细观察和研究,以便搞清楚其本质属性。一、关于SAP的最新概念和分类  相似文献   

4.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性质一直是精神病学有争议的课题之一。大多数作者认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预后优于精神分裂症,劣于情感性障碍,区别慢性和非慢性症状对预后有预测价值。Brockington等认为有精神病性症状而无情感症状预后较差。也有人认为26岁以后起病预后较好。病前社会适应越好,病后情况越好。本研究分析了作者早期研究的资料,评定复发(次数和频率)、亚型、分裂双相或单相对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整个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既符合ICD-9标准,又符合RDC标准(研究用标准)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无器质性疾病或酒精和其他物质滥用。所有病例未接受任何预防性维持治疗。从临床病史和记录中收集下列资料:起病年龄、有无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复发次数和病期。在最后一次发作症状消失后15天、所有患者接受检查。用病前适应量表(PAS)  相似文献   

5.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临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夏镇夷等在1978年报道的70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AP)进行10年后的临床随访,并与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对照比较。结果发现此70例 SAP 难以称为独立疾病单元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在波兰及瑞士两地区进行的84例双相躁郁性精神病及104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预后的比较研究,并采用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两组的性别、婚姻、发病年龄、诱因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20例从1946~1957年的住院诊断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进行随访。随访期为17年~30年。根据随访所得资料,对病人重新诊断并观察长期预后情况。病人和随访方法: 按照下列标准:①病人应该没有脑器质  相似文献   

9.
对于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性质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它是精神分裂症的亚型,另一种意见认为它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亚型。本文目的是研究一组同时存在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病人的长期预后状况。本文选择22名男性首次住院病人,他们除了有分裂症状外还有情感症状。其中21名次首住院时最少具有Schneider首级症状之一,其余的一例是因非典型抑郁第二次住院,住院时出现了Schneider首级症状。根据Patterson的标准检查评定均有明显的情感症状,同时这些病例的症状符合DSM-Ⅲ的  相似文献   

10.
对16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根据临床相、遗传背景、治疗反应、随访结果,认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并非同源性疾病。按照DSM-Ⅲ诊断标准,本组12例归属情感性疾病,1例是精神分裂症,仅3例仍暂保留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有待今后随访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1.
在前此的研究中,作者曾报告了227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一类的精神病的临床资料,并对114例进行了追踪观察。这些病例均为急性起病,既有妄想、幻觉、思维形式障碍及怪异行为等精神错乱症状,也有抑郁及/或躁狂症状;大多数病例呈慢性病程,最终丧失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 (CCMD 3)中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定义为“一组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 ,常有反复发作的精神病” ;同时在该病的病程标准中指出 ,符合症状标准的分裂症状与情感症状在整个病程中同时存在至少 2周以上 ,并且出现与消失的时间较接近。然而在临床上可以见到分裂症状与情感症状是不同时存在、而是交替发作的病例 ,即每次发作表现均只有典型的分裂症状或情感症状。显然这种情况不符合CCMD 3中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定义。根据《精神病学》(沈渔村 .精神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0 0 1:4 17)中关于分…  相似文献   

13.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长期追踪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长期追踪观察卓永宁王伟勇翟书涛作者对135例于1978~1994年期间住院诊断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AP)患者按CCMD—2—R中SAP诊断标准作回顾性再诊断,符合标准者114例(84.4%),进行1~18年(平均9.4年)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14.
在精神分裂症症状群中,可能出现躁狂或忧郁症状.在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这两大组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个宽度不小的过渡地带,处在这个地带中的病人,兼有分裂和躁郁两方面症状,他们的病程转归、遗传背景和病理基础是很不一致的.对于这组病人的诊断,不能简单地都归属于精神分裂症项内,而应当从诊断索引中把它们区别出来,以便仔细地加以观察和研究,逐步积累资料,形成我们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261例的临床与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镇夷1981年提出的SAP诊断指标筛选出SAP住院病人261例,进行临床现象学分析,发现首次发病年龄在15—34岁之间,多数病人发病前无明显诱因,部分病人在精神因素作用下诱发。遗传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病人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史,其中五分之二病人有精分家族史。从临床表现上,把病人分为躁狂型(76.2%),抑郁型(11.1%)和双相型(12.6%)。认为SAP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经过随访可以发现其中一部分是精分或不典型的情感性精神病,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是真正的SAP。治疗方案尚待进一步研究,用多种方案治疗,总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关于"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争论,由于近年来锂盐的应用日益广泛而加剧起来.本文选择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另外的一些方面由于前一篇文献综述已有较详讨论,故删去——编者).对碳酸锂治疗的反应以往已经注意到,要诊断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条件之一是对某种治疗的反应特殊.因此,研究一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反应是重要的.碳酸锂治疗是有其特殊性的,而且也易于观察.1959 Schou复习了锂盐应用10年的经  相似文献   

17.
氯硝安定治疗躁狂症及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抗癫癎药物不断应用于治疗急性激动的精神病人。Chouinard等报导氯硝  相似文献   

18.
首诊分裂情感性精神病50例随访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首疹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AP)患者的转归及预后。方法:对50例首次住院诊断为SAP的患者,经5年随访观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50例SAP患者中,19例改诊为情感性障碍(Ma),10例改诊为精神分裂症(Sc),21例维持原诊断,以上3组在病前性格及发病诱因方面有显著差异。在近期疗效、缓解时间及5年后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看,Ma最好,SAP次之,Sc最差。结论:SAP是一个发病率较低、预后较地的独立的疾病单元。  相似文献   

19.
“分裂情感性”一词由美国精神病学家J.Kasanin于1933年在《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一文中首先采用,后来被其他学者多次引用。Kasanin于该年在费城召开的美国精神病学年会上宣读该文,主要包括三个章节:1.由于Adolf Meyer氏生物学说和精神分析学的影响,Kasanin对Kraepelin的疾病分类指出不足之处,并对美国精神病学的特殊性提出看法。他按照特有的标准把一组亚  相似文献   

20.
分裂样精神病的遗传方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分裂样精神病的遗传方式。方法 采用分离分析方法和多基因阈值理论对 87例分裂样精神病家系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结果 分裂样精神病的遗传方式分别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结论 提示分裂样精神病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