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QQ群在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与保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启奥9.5版)数据库中统计2014—2016年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数,统计入QQ群与未入QQ群的初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捐献单采血小板2—3次和≥4次人数和保留率。结果 2014—2016年,入QQ群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重复捐献2—3次和≥4次保留率3年平均为65.20%,而未入QQ群的为11.88%。结论通过QQ群预约与管理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能提升保留率,有效的扩大和稳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2.
13名符合加拿大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标准的献血者,用自动化Haemonetics V_(50) Surge机进行血小板单采,每个献血者在22天内进行10次单采。每次单采前、后及从单采的浓缩血小板液中无菌取样进行以下检测:血小板计数、平均体积分布、产品的血小板总数和白细胞计数。第1、7和10次单采前及末次单采后7天检测献血者的IgG、IgA和IgM含量,T_4和T_(?)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聚集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分析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情况,以保障献血者安全。方法 选择50名男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按血小板采集前、血小板采集后1 h、24 h、48 h及72 h采集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血小板数量相关项目检测。结果 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前后各检测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值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并随时间发生变化,且捐献不同量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采前水平所需的时间不同。不同采集量对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后血小板分布宽度值(P=0.007)、平均血小板体积(P=0.015)及大血小板比率(P=0.017)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不同机型、体重和年龄对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前后血小板计数的差值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献血者在捐献单采血小板后,机体对外周血中的血小板计数进行调节,使其外周血中的血小板计数及功能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并逐渐恢复至单采血小板采集前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次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变化的情况。方法选择105名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达≥10次的献血者(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在首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后即刻244、87、2、96 h分别留取血浆标本,进行人血小板生成素(TPO)及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检测,并对不同献血间隔期、单采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献血间隔期、单采前后不同时间段(首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后即刻、24、48、72、96 h)各组的TPO及PAF均无统计学意义(F=0.2590,.251,0.857,1.780,P均>0.05)。结论适量的捐献血小板(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其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单采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不会引起献血者的身体伤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多次单采后与未单采过血小板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学指标是否有差异 ,笔者对其进行了检测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检测对象及方法 将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按单采次数划分为两组 ,第一组为 1~ 1 0次 ,第二组为1 1~ 1 6次 ,单采周期为 1个月。将首次来血站无偿献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三组人群血小板数( PLT)与血小板平均体积 ( MPV)。将单采献血者按男女性别分组 ,分别比较白细胞数 ( WBC)、红细胞数 ( RBC)、血红蛋白 ( Hb)。检测结果经 t检验分析。2 仪器试剂 使用 Coulter Ac.T diff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采血小板前后献血者血清甲状旁腺素及电解质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单采血小板献血者45名,分为补钙组(n=11)和未补钙组(n=34),分别检测血小板采集前后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和钙、磷、钾、钠、镁离子浓度;献全血组(n=24)。结果单采后补钙组PTH浓度有统计学意义(t=2.472,P<0.05),未补钙组单采后磷浓度升高(t=3.191,P<0.05);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采前血清磷、钙、钠的浓度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477,2.349和2.064,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单采血小板会引起献血者血钙浓度短暂降低,但机体可自身迅速调节,不必常规补钙;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血清磷、钙、钠的浓度低于全血献血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长期高频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安全与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20年8月~2022年7月在本站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中,分别选择捐献20~29次与30~44次者为2组对象,收集2组献血者最近连续捐献的20、30次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大血小板比率(P-LCR),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共14项检测指标,按5次/组做分组统计分析。另外选择在本站捐献单采血小板次数≥100次献血者,分析其RBC、Hb、Hct、PLT、WBC 5项参数的变化及与献血小板总次数的相关性,选取前100次数据,按10次/组做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2年捐献单采血小板20~29次组有30人、30~44次组有11人,2组各血液学参数均未见明显改变(P>0.05);捐献血小板总次数≥100次献血者RBC、Hb、Hct、WBC与献血次数呈负相关,P...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体内铁储备状况,为研究和制定更细致和更完善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2018年10月符合标准的297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样本,分析影响铁储备指标的相关性因子,从年度单采血小板次数方面,探讨其对献血者体内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及铁缺乏率的影响,全面调查献血者的铁储备状况。结果:单采血小板献血者SF水平与年度单采血小板次数呈负相关(r=-0. 416,P 0. 01);随着年度献血次数的增加,SF水平不断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着年度献血次数增加,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铁缺乏比率有增加的趋势。男性18-23次组铁缺乏比率为12. 5%(8/64),女性18-23次组的铁缺乏比率为40%(6/15)。结论:采供血机构对重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可适当减少招募次数,有必要增加SF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背景 在全血和单采血小板供者中有一些关于血小板生成的应激反应的报告,本研究比较了这类献血者血小板生成的应激反应及其血小板数量。设计与方法 本文前瞻性评估了全血供者或单采血小板的影响,对采全血或单采血小板前和献血后7天内供者的血样作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容量及血小板网状细胞检测。结果 单采血小板后24小时,献血者的血液循环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首次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中的应用。探讨延续护理对首次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血小板生成素与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名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变化情况、干预后生活质量及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较高。结论:通过延续护理可提高献血者献血安全,不会引起献血者的身体伤害,解除献血者心理顾虑,对招募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小板数的变化和恢复的情况。方法对100名献血者在单采血小板前、单采后0、24、48、72、96 h分别进行外周血小板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名例献血者单采血小板1、2 U后,有71例外周血小板数下降,有29例血小板数无明显下降,其中有18例血小板数还上升。29例(未明显下降组)单采1、2 U血小板前、单采后0、24、48、72、96 h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71例单采后0、24 h分别与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单采后0 h与单采后的24 h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单采量为2 U结果单采后0 h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单采后24、48 h与其他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而单采后24 h与单采后48 h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前与单采后72 h、单采后96 h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796)。结论单采血小板后有部分献血者的外周血小板数下降不明显,有的反而会上升。大部分献血者在捐献血小板后外周血小板数会下降,单采后外周血小板数就逐步开始恢复,故适量捐献血小板会很快得到恢复,对身体并没有明显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后皮下血肿成因及解决对策。方法从天府广场爱心献血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分析皮下血肿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 1 339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出现皮下血肿的35例(2.61%),单采血小板单人份者发生率与单采血小板双人份者无明显差异,女性献血小板者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献血小板者(P0.05),初次献血者发生率显著高于≥2次献血者(P0.05)。结论针对单采血小板后皮下血肿形成具体原因,结合当前单采血小板工作人员及献血者实际情况,加强对易出现血肿的献血者实现人性化服务,做好献血小板前、中、后的处理,能减少皮下血肿发生,提高献血者的舒适度,有助于献血者保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长期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在缩短献血间隔期前后外周血象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2011-2017年20名捐献单采血小板50次及献血单位100治疗量以上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12下半年缩短献血间隔期至2周,2017年又将间隔期恢复至4周,对所有研究对象机采前血常规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采血小板献血者2011年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2013、2014、2015、2016、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例(PLCR)明显高于2013、2014、2015、2016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PLT、MPV、PDW、P-LCR与201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4、2015、2016年PLT、MPV、PDW、P-L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MPV、PDW、P-LCR与2013、2014、2015、2016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次数与PLT呈显著正相关;MPV与PLT呈显著负相关;PDW、P-LCR与MPV变化一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对长期反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PLT、MPV、PDW、P-LCR的观察和分析,延长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既有利于献血者的健康,又保障了单采血小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2个月内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部分血常规指标及血小板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个月内捐献单采血小板≥20次的献血者60例作为研究组,以初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2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献血者献血前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 累计献血次数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酶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情况,分析流失原因,巩固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方法对571名流失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从捐献血小板次数、年龄、不再捐献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盐城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率达45.72%,原因主要有:无法联系、检验不合格、身体不佳、在外地、超龄等。结论提高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召回和保留率,减少献血者流失,建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固定队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采集模式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3名采用间隔采集模式(2 U→1 U→2 U)及22名采用连续采集模式(每次均为2 U)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在单采血小板前后,分别测定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_LCR)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结合其各自体重指数(BMI)分析。结果采用间隔采集模式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单采前与4周后Plt(×109/L)分别为282±46和277±51,采用连续采集模式单采前与4周后Plt(×109/L)分别为307±55和291±53(均为P>0.05);2种采集模式单采血小板组间单采12个月前后其MPV、P_LCR和PDW比较均有减少趋势,其中连续采集模式组在单采12个月前后血液的MPV(fL)分别为8.6±0.46和8.0±0.47(P<0.05)。BMI<24的献血者采用连续采集模式单采前和下次单采前的Plt(×109/L)分别是298±60和264±45(P<0.05)。结论选用不同采集模式除考虑献血者外周Plt外,还需综合参考MPV、P_LCR、PDW和BMI等指标,对BMI<24的献血者宜采用间隔采集模式,以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和采集血小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前后血液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 ,单采血小板因含血小板数量高 ,红细胞、白细胞混入量少 ,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发生率低、临床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进一步了解单采血小板前后 ,献血者血液成分的变化 ,笔者对 5 0名机采血小板者单采前后血液中各种成分进行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对象  5 0名献血小板者 ,其中男 30名 ,女 2 0名 ,年龄 2 7~ 5 5岁 ,平均 40岁。单采血小板次数1~ 1 2次 ,平均 3次。 PLT >1 80× 1 0 9/ L,HCT >38% ,其它项目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献血前 3d不得进食高脂食品 ,献血前一周不得服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血栓弹力图仪(TEG)评估定期血小板单采对献血者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本中心定期单采血小板捐献者105例作为单采组(既往1年内献血次数≥6次的献血者),并根据单采频次分为3个亚组:6—11次组,12—17次组,18—24次组。另随机选取初次血小板捐献者32例作为对照组。血液标本在血小板单采前采集,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分析采用Haemonetics公司血栓弹力图仪,血小板常规采用SYSMEX公司XS-800i血细胞分析仪。结果单采组R时间、K时间、α角、MA值、Plt、MPV和PDW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单采频次亚组间TEG参数(R时间、K时间、α角、MA)和血小板常规检测指标(Plt、MPV和PDW)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血小板频次与R、K、α、MA、PLT、MPV、PDW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仪可以系统、准确、全面地评估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定期血小板单采对献血者凝血和血小板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体内储存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捐献血小板≥16次且捐献量≥29 U的献血者99名(男84名、女15名)作为实验组,随机选择首次仅捐献全血献血者100名(男86名、女14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 TfR)、血清铁蛋白(SF)的水平;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2组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并按献血者捐献血小板次数及性别做分类统计。结果 s TfR(mg/L):男性及女性捐献血小板组和未捐献血小板组分别为2.877±1.245 vs 2.614±0.706及3.029±0.908 vs 2.453±0.769(P0.05),捐献50-100次组与捐献0次组分别为3.031±1.361 vs 2.591±0.713(P0.01);SF(ng/m L):男性及女性捐献血小板组和未捐献血小板组分别为45.89±35.67 vs 105.35±91.64及29.40±24.19 vs 91.32±68.97(P0.01),捐献16-50次组50-100次组及≥101次组分别为42.41±3.90,41.99±34.84,47.23±35.68,而捐献0次组为103.39±88.65(P0.01);性别对s TfR和SF的影响比较(P0.05)。结论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SF下降、s TfR升高,但变化均处在参考值范围以内,说明多次捐献血小板是安全的,但仍需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单采血小板临床用量的可行性,为单采血小板采集计划的制定和献血者的招募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佛山市中心血站2007-2015年单采血小板每月的临床用量数据,用SPSS软件对2007-2014年的临床用量数据建立ARIMA模型,对2015年每月的单采血小板临床用量进行预测。结果建立的模型为ARIMA(1,1,1),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5.56%,预测效果较好。结论 ARIMA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单采血小板临床用量序列并进行短期的有效预测,可为血站单采血小板采集计划的制定和献血者的招募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