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肺癌相关性细胞因子的分类描述,揭示了各类细胞因子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和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以及认识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肺癌的诊断和预后价值。同时阐明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对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方慧云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5,32(8):605-608
介绍了肺癌相关性细胞凶子网络体系,从分子水平揭示了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肺癌的发展状态和预后,以及细胞因子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同时阐明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免疫功能变化也会引起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观察Ⅲb期及Ⅳ期小细胞肺癌(SCLC)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特点,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免疫学特点。方法 选择TNM分期为Ⅲb期和Ⅳ期的肺癌患者,分别按照SCLC、NSCLC分为两组,采取静脉血标本,用Th1、Th2细胞因子标记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4、-6、-10,比较相同分期的SCLC与NSCLC患者外周血CD+4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Ⅲb期SCLC患者周围血CD+4细胞表达TNF-α明显高于NSCLC患者[(10.57±2.94)%、(7.03±3.06)%](P<0.05),而IL-4明显低于NSCLC患者[(2.48±0.55)%、(4.32±1.74)%],Ⅳ期SCLC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表达Th1/Th2(IFN-γ/IL-4)低于Ⅳ期NSCLC患者。结论 SCLC中Th2细胞因子的高表达及IFN-γ/IL-4的降低可能预示预后不良,在NSCLC中,TNF-α的增高对预后更加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可出现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本研究通过检测SCLC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差异改变,探讨其在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首先使用Reybiotech G6/G7细胞因子芯片对4例SCLC患者、4例健康人和4例炎症患者血清进行细胞因子差异表达筛查,进一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对197例SCLC患者、180例正常对照血清以及97例炎性病变患者血清进行验证。结果芯片检测120种细胞因子,从有明显差异的细胞因子中选出最有研究价值的4种进行验证,包括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人瘦素(Leptin)、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acrophage stimulating protein α,MSP-α)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acrophage inammatory protein1β,MIP-1β)。采用ELISA法验证上述结果,SCLC患者血清uPAR较健康人群以及炎症患者增高(P<0.05),诊断的敏感度为52.93%,特异度为83.36%。Leptin在无体重变化SCLC组较健康人群以及炎症患者增高,诊断的敏感度为50.11%,特异度86.77%;而Leptin在体重下降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此外,血清MSP-α、MIP-1β水平在三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uPAR升高在SCLC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Leptin在无体重变化的SCLC中可能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
肺癌患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基因检测及其与化疗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与化疗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102例肺癌患者在化疗前、化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和Th2类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IL-4、IL-6和IL-10mRNA阳性表达较正常对照及良性疾病组显著增高(P≤0.001。肺癌组IFN-γ和IL-2mRNA阳性表达较正常对照及良性疾病组显著降低(P<0.05)。化疗有效组化疗后IFN-γ和IL-2mRNA阳性表达分别为42/67和43/67,较化疗前显著增高(P≤0.001;IL-4、IL-6和IL-10mRNA阳性表达分别为30/67、26/67和24/67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1。化疗无效组化疗前后Th1和Th2类细胞因子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Th1类细胞因子表达受抑,Th2类因子呈强势表达;化疗可使肺癌患者Th2类细胞因子的强势表达向Th1类逆转。 相似文献
8.
9.
肿瘤组织中含有多种免疫细胞、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其相互作用可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并且细胞因子可以预测肿瘤的预后.致炎细胞因子与疲劳、抑郁、认知障碍、厌食、恶液质、疼痛以及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有关,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体内抗氧化体系损伤及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方法 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和生物化学方法分别测定肺癌患者血中硒(Se)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活性。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Se水平,GSH-Px、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D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癌肿完全切除后,血中Se水平,GSH-Px、SOD活性明显升高,MDA、SIL-2R、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肺癌患者中Se、GSH-Px、SOD与SIL-2R、TNFα呈明显负相关(P<0.05;P<0.001)。MDA与SIL-2R、TNFα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肺癌患者抗氧化体系严重损伤,硒、抗氧化物酶与细胞免疫关系密切,同时与肿瘤负荷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68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CD+3T、CD+4T、CD+8T、NK细胞以及Th1类细胞因子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Th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的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3T、CD+4T细胞、CD4/CD8值下降;CD+8T、NK细胞升高;TNF-α、IL-4、IL-6、IL-10水平均升高,Th1/Th2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0.001).肺癌患者NK与CD3、CD4、CD8均呈负相关;CD4与Th2类细胞因子呈负相关.化疗前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与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无关均(P>0.05).结论 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普遍低下,其中CD+4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降低比较显著,其功能的降低可能与Th1/Th2因子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微创Muscle-Sparing开胸术(MST)与标准后外侧切口开胸术(SPT)对肺癌患者手术创伤程度的差别。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入SPT组和MST组各30例。对每例患者术前、术后第1、3、7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用ELISA方法测量血清中IL-1β、IL-6、TNF的浓度,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量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浓度。应用SPSS统计软件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和急性反应期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炎性因子和急性反应期蛋白较术前有明显变化(P<0.05)。IL-1β、TNF变化程度在两个手术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IL-6的浓度在术后第3天MST组浓度变化较SPT组要低(P<0.05)。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浓度在术后第1、3、7天MST组浓度变化均较SPT组要低。结论:微创Muscle-Sparing开胸术相对于传统标准后外侧切口开胸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13.
顺铂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的临床化疗,但耐药性的产生严重影响其疗效。顺铂耐药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普遍认为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与顺铂耐药性相关。抑制p-gP的表达可克服顺铂耐药性,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群来自骨髓不成熟的异质性细胞,表型及成分复杂,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并主要抑制T细胞免疫应答.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异常表达的细胞因子促进MDSCs增殖与激活,MDSCs活化后参与形成抑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监测MDSCs的数量与功能变化对评估肺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一系列针对MDSCs的干预措施在肺癌治疗中获得了重大进展,也为肺部原发及转移瘤的预防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6.
17.